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额存汇款!!!!!

首页

大额存汇款!!!!!

据说银行对境外大额汇款是有监控的,对境内的大额现金交易现在也都实行交易和可疑报告制度,是这样吗?那么多少钱算“大额”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02 15:31:45
      那么多少钱算“大额”呢?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八条  下列外汇交易属于大额外汇资金交易: 
    (一)当日存、取、结售汇外币现金单笔或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上。 
    (二)以转账、票据或银行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交易以及其他新型金融工具等进行外汇非现金资金收付交易,其中,个人当天单笔或累计等值外汇10万美元以上,企业当天单笔或累计等值外汇50万美元以上。
       对境内的大额现金交易现在也都实行交易和可疑报告制度,是这样吗?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金融机构对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和第十条所规定情形的大额或可疑外汇资金交易行为须按月以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形式同时上报。
       第十二条 金融机构应当对符合下列情形的外汇现金交易进行核查,发现涉嫌洗钱的,应及时以纸质文件上报并附相关附件。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如下: “频繁”系指外汇资金交易行为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每天发生持续5天以上。 “大量”系指接近上述规定的大额外汇资金的报告标准限额的金额。
       “短期”系指10个营业日以内。 “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 建议你再仔细看看《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

    1***

    2007-08-02 15:31:45

其他答案

    2007-08-04 16:12:51
  • 银行是特殊行业,金融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
    每个银行都会依法对可疑的业务进行登记和上报的
    多少钱,只要是正道的钱,就算偶然被登记了,也无妨
    没有人会冤枉好人的
    

    新***

    2007-08-04 16:12:51

  • 2007-08-02 11:18:00
  •   您知道吗?今后20万元以上的大额现金交易都会被主管部门记录 
     
    2006-11-02 19:18:01 
     
    大中小 
      今后公民在买车购房过程中办理20万元以上的大额现金交易都会被主管部门记录在案。10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反洗钱法》对此作出了规定。
      不过,居民不必有所顾虑,央行昨天表示,大额交易并不等于非法交易,对大额交易的记录备案只是为反洗钱工作提供线索,这些记录绝对不会外泄。   20万元以上交易将被记录   将于2007年1月1日实施的《反洗钱法》第一次在法律层面确立了我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机制。
      《反洗钱法》与《刑法》有关制裁、打击洗钱犯罪的法律规定共同构筑了我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对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有一些规定与普通公民关系密切,比如,第二十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金融机构办理的单笔交易或者在规定期限内的累计交易超过规定金额或者发现可疑交易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根据央行的相关规定,现金在20万元以上的,转账在200万元以上的交易都将被视作大额交易,应当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   大额交易不等于非法交易   这样一来,居民在购房、买车、购买珠宝,以及进行大额证券交易时都有可能超过央行规定的限额,交易记录会被记录在案。
      对此,央行条法司司长陈小云请居民不必有所顾虑,“大额交易并不等于非法交易,对大额交易的记录备案只是为将来进行反洗钱调查时提供线索。如果不涉及案件,那仅仅是一条记录被静静地放在数据库中。”   泄密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陈小云表示,《反洗钱法》在规定反洗钱措施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作为我国统一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接收、分析、保存机构,不会因反洗钱信息分散而侵害金融机构客户的隐私权和商业秘密。《反洗钱法》也规定了有关人员的保密义务。如对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保密,只能用于反洗钱调查,除非依法律规定,否则不得向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
      司法机关依照本规定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刑事诉讼。对违反保密义务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陈小云介绍,这种对大额和可疑交易的报告,在国外一般采取在交易前明示的做法。央行也正在考虑要求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遇到大额交易时,有义务事先通知客户这笔交易将被报送反洗钱信息中心。
         金融业应建客户身份识别制同时,《反洗钱法》还规定,金融机构应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对此,央行表示,“《反洗钱法》的出台不会影响普通公民和法人正常的金融活动。”陈小云介绍,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并不是这次新创设的,有关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部分内容早就分别在《证券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贷款通则》以及会计制度和其他业务管理规定中有所体现。
      这些制度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基本制度,《反洗钱法》只是从反洗钱的角度将这些制度法律化,系统规定了这三项制度的内容。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下列大额交易:   (一)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二)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20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三)自然人银行账户之间,以及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四)交易一方为自然人、单笔或者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跨境交易。   累计交易金额以单一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付出的情况,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客户与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进行金融交易,通过银行账户划转款项的,由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按照第一款第(二)、(三)、(四)项的规定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第一款规定的大额交易标准。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应当将下列交易或者行为,作为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一)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散转出,与客户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明显不符。
         (二)短期内相同收付款人之间频繁发生资金收付,且交易金额接近大额交易标准。   (三)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短期内频繁收取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汇款,或者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其他组织的汇款。   (四)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或者平常资金流量小的账户突然有异常资金流入,且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
         (五)与来自于贩毒、走私、恐怖活动、赌博严重地区或者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客户之间的资金往来活动在短期内明显增多,或者频繁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六)没有正常原因的多头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七)提前偿还贷款,与其财务状况明显不符。
         (八)客户用于境外投资的购汇人民币资金大部分为现金或者从非同名银行账户转入。   (九)客户要求进行本外币间的掉期业务,而其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可疑。   (十)客户经常存入境外开立的旅行支票或者外币汇票存款,与其经营状况不符。   (十一)外商投资企业以外币现金方式进行投资或者在收到投资款后,在短期内将资金迅速转到境外,与其生产经营支付需求不符。
         (十二)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入资本金数额超过批准金额或者借入的直接外债,从无关联企业的第三国汇入。   (十三)证券经营机构指令银行划出与证券交易、清算无关的资金,与其实际经营情况不符。   (十四)证券经营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拆借外汇资金。
         (十五)保险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对同一家投保人发生赔付或者办理退保。   (十六)自然人银行账户频繁进行现金收付且情形可疑,或者一次性大额存取现金且情形可疑。   (十七)居民自然人频繁收到境外汇入的外汇后,要求银行开具旅行支票、汇票或者非居民自然人频繁存入外币现钞并要求银行开具旅行支票、汇票带出或者频繁订购、兑现大量旅行支票、汇票。
         (十八)多个境内居民接受一个离岸账户汇款,其资金的划转和结汇均由一人或者少数人操作。   第十二条 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将下列交易或者行为,作为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一)客户资金账户原因不明地频繁出现接近于大额现金交易标准的现金收付,明显逃避大额现金交易监测。
         (二)没有交易或者交易量较小的客户,要求将大量资金划转到他人账户,且没有明显的交易目的或者用途。   (三)客户的证券账户长期闲置不用,而资金账户却频繁发生大额资金收付。   (四)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证券交易。
         (五)与洗钱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联系。   (六)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然后迅速销户。   (七)客户长期不进行或者少量进行期货交易,其资金账户却发生大量的资金收付。   (八)长期不进行期货交易的客户突然在短期内原因不明地频繁进行期货交易,而且资金量巨大。
         (九)客户频繁地以同一种期货合约为标的,在以一价位开仓的同时在相同或者大致相同价位、等量或者接近等量反向开仓后平仓出局,支取资金。   (十)客户作为期货交易的卖方以进口货物进行交割时,不能提供完整的报关单证、完税凭证,或者提供伪造、变造的报关单证、完税凭证。
         (十一)客户要求基金份额非交易过户且不能提供合法证明文件。   (十二)客户频繁办理基金份额的转托管且无合理理由。   (十三)客户要求变更其信息资料但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有伪造、变造嫌疑。   第十三条 保险公司应当将下列交易或者行为,作为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一)短期内分散投保、集中退保或者集中投保、分散退保且不能合理解释。
         (二)频繁投保、退保、变换险种或者保险金额。   (三)对保险公司的审计、核保、理赔、给付、退保规定异常关注,而不关注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投资收益。   (四)犹豫期退保时称大额发票丢失的,或者同一投保人短期内多次退保遗失发票总额达到大额的。
         (五)发现所获得的有关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姓名、名称、住所、联系方式或者财务状况等信息不真实的。   (六)购买的保险产品与其所表述的需求明显不符,经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解释后,仍坚持购买的。   (七)以趸交方式购买大额保单,与其经济状况不符的。
         (八)大额保费保单犹豫期退保、保险合同生效日后短期内退保或者提取现金价值,并要求退保金转入第三方账户或者非缴费账户的。   (九)不关注退保可能带来的较大金钱损失,而坚决要求退保,且不能合理解释退保原因的。   (十)明显超额支付当期应缴保险费并随即要求返还超出部分。
         (十一)保险经纪人代付保费,但无法说明资金来源。   (十二)法人、其他组织坚持要求以现金或者转入非缴费账户方式退还保费,且不能合理解释原因的。   (十三)法人、其他组织首期保费或者趸交保费从非本单位账户支付或者从境外银行账户支付。
         (十四)通过第三人支付自然人保险费,而不能合理解释第三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关系的。   (十五)与洗钱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联系的。   (十六)没有合理的原因,投保人坚持要求用现金投保、赔偿、给付保险金、退还保险费和保单现金价值以及支付其他资金数额较大的。
         (十七)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给付保险金时,客户要求将资金汇往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外的第三人;或者客户要求将退还的保险费和保单现金价值汇往投保人以外的其他人。   第十四条 除本办法第十一、十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其他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经分析认为涉嫌洗钱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

    没***

    2007-08-02 11:18: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