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妇科

每次来经期血来得多,人都快虚脱了.

不但经期时间长且都提前,痛经较一般人都利害.平时手脚较"冰凉"冬天更明显.而且睡眠质量不理想,自己又捱夜太多.晚上经常一二时才睡.
本来男友建议喝小小酒来通经活络来扩张血管,可惜我滴酒不沾(有酒精过繁症),请问用中药调理有什么好介呢?谢谢大家.
素*** | 2007-08-04 09:22:58

好评回答

2007-08-04 13:22:58
银*** |2007-08-04 13:22:58 140 54 评论
先查下是否有子宫肌瘤.
痛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 

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

查看全部>>

先查下是否有子宫肌瘤.
痛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 

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痛经的病因
(一)原发性痛经 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原发性痛经的病理机制与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有关。已测知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及血中前列腺素含量高于正常妇女。前列腺素PGE2有抑制子宫收缩作用,PGE2a可刺激子宫肌肉收缩,使子宫张力升高。当PGE2下降或PGE2a增高时,痛经加剧。同一妇女在不同月经周期中前列腺素含量也不同,但其含量与疼痛有一定关系。
  (二)继发性痛经 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痛经外治有妙法
妇女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中医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法。运用外治法则更简便、更安全,效果良好。下面介绍几则中药外治方,供选用。
  取嚏疗法 皂荚30g、冰片10g,共研极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吸入少许,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 



每日可行2~3次。
  白药填脐法 取云南白药适量加白酒调成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还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日换1次,连用2~5日。
  外敷疗法 药用川乌、草乌各5g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匀,外敷少腹部疼痛处,每敷2~3小时,每日1次。
  药酊摩擦法 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气海穴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腹内时,疼痛即止。
  贴穴疗法 1.取关元穴、三阴交穴,用半张伤湿止痛膏分别贴于以上二穴,并用拇、食指按压,每天3~5次,药膏3~5天更换1次。2.急性子或王不留行子,用伤湿止痛膏粘贴于三阴交穴、中冲穴。
  芥糊敷足法 药用白芥子12g,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成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换1次,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中药足浴法 药用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g,水煎2000ml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3~5天。
治疗痛经的单方有哪些?
1、紫丹参为末备用。每服9 g,每日1~2次,陈酒炖热送服。寒痛加红糖拌服;热痛加地骨皮饮送服。活血调经、清热凉血,用于血瘀性痛经。
  2、益母草30 g,焙干存性为末备用。每次9 g,酒煎服,可连用2~3次。活血调经、散瘀,用于血瘀性痛经。


  3、大当归1支,切片。浓煎服,或加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剂。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性痛经。
  4炒艾叶9 g,加红糖用开水煎煮数沸后温服,或用黄酒煎服。温经散寒止痛,用于寒湿凝滞性痛经。
痛经食疗方
玄胡益母草煮鸡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乌豆蛋酒汤: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 



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姜枣花椒汤: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韭汁红糖饮: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山楂酒: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有健脾、通经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
  山楂葵子红糖汤: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煎或炖,去渣取汤。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和血悦色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症。此汤宜在月经来潮前3~5日饮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月季花茶:夏秋季节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佳品。将其泡之代茶,每日饮用。具有行气、活血、润肤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红花酒:红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放入酒坛中,加盖密封,浸泡7日即可饮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具有养血养肤,活血通经功能。适用于妇女血虚、血瘀、痛经等症。

平时手脚较"冰凉"冬天更明显,有可能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1)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2)适量脂肪摄入,每日以50克左右为宜。脂肪不可摄入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3)适量碳水化合物,每日400克左右。 
(4)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提倡使用铁锅。 
(5)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 
(6)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主义等。 


●缺铁性贫血食物选择 
(1)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C片剂。 
(3)忌饮茶,尤其是忌饮浓茶,因茶中鞣酸可阻止铁的吸收。 

补血药膳七款    

  花生枣米粥 

  花生米30粒,红枣10枚、大米粥。白糖各适量。花生米剥去红衣,加水煮于六成熟人红枣煮烂,取出红枣去皮、核,与花生均碾成泥调人粥中。入白糖略煮即可食用。功能是养血补脾、肺,适用于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可用为平时保健食品。

  枸杞蒸母鸡

  枸杞20g,母鸡1只,调料适量。将枸杞装入鸡腹内,置器内加葱段、生姜、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适量、加盖蒸2小时取出,加姜、葱、味精等调料,饮汤食肉。功能是补血,滋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至头晕、目眩,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等症。

  当归煮鸡蛋

  当归9g,鸡蛋2个,红糖50g。当归煎水取汁后,打入鸡蛋煮熟,人红糖调匀,每次月经净后食1~2次。功能是补血调经,尤适用于妇女血虚,月经不调,或身体虚弱等症。

  枸杞银耳羹

  银耳20g,枸杞25g,冰糖或白糖100g,鸡蛋2个。将银耳泡发后摘除蒂头,枸杞洗后沥水,打蛋取清。沙锅加水,沸后投蛋清、糖撑匀,再沸时入枸杞和银耳,炖片刻。功能是滋补强身。

  雪里藏红

  蕃茄6个(约500g),豆沙250g,鸡蛋清2个,面粉50g,植物油适量。蛋清打匀后加面、水搅糊,番茄洗净,挖去内籽,嵌入豆沙、合盖(加于面粉糊口),入蛋清糊中,用植物油炸至金黄色捞出食用。功能是补血生津、健脾消食,防治老年性贫血。

  清炖乌龟

  用乌龟l~2只,宰杀洗净,去内脏、头、爪、龟甲,龟肉放炖盅内,加清水,隔水炖熟,加油、盐等调味后食。功能是益阴补血,适用于阴虚盗汗、潮热等证的辅助治疗。

  麦冬芝麻糖

  麦冬100g,黑芝麻300g,蜂蜜、冰糖或白糖300g。将黑芝麻淘净,火炒,倒出冷却研碎。麦冬去心洗净,加水半碗,浸l小时。将麦冬及其浸液、芝麻、蜂蜜、冰糖同倒入瓷盆内,加盖,旺火隔水蒸3小时离火。本糖膳滋补阴血,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捱夜太多,熬夜者的药膳饮食

     经常熬夜的人容易有阴虚内热的症状,若能注意夜宵进行饮食调养,有利于保持精力充沛。现介绍如下: 

    (1)猪腰炖杜仲。杜仲25克、猪腰子1个(去筋膜),水适量。隔水炖1个小时。每日或隔日服用1次。具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之功效。适用于熬夜后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者服用。 

    (2)莲子百合煲瘦肉。莲子(去芯)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适量同煲,待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之。每日1次。该品具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之功效。适宜于熬夜后干咳、失眠、心烦、心悸等症者食用。 

    (3)生地炖鸭蛋。生地20克、鸭蛋1~2个,加水适量隔水炖之。蛋熟后去壳,再放入汁中炖20分钟。加冰糖适量调味,食蛋饮汁。每日1次或每周2~3次。本品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宜于熬夜后口燥咽干、牙龈肿痛、手足心热者食用。 

    (4)粉葛生鱼汤。粉葛(用葛根制成的粉皮)250克,洗净切块,生鱼(乌鱼)1条、加水适量共煲。鱼熟后放入生姜丝、油、盐调味,食鱼饮汤。每日或隔日1次。具有舒筋活络、益气和血、解除肌痛等功效。适用于熬夜后肌肉酸痛、颈部胀痛者服食。 

    (5)夏枯草煲瘦肉。用夏枯草10克、猪瘦肉50~100克,水适量共煲,肉熟后加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汤。每日1次。具有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适宜于熬夜后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及眼红者服用。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