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家的宝宝流口水很厉害怎么办?

我家的宝宝流口水很厉害怎么办?

我家的宝宝从三个月开始就不停的流口水,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了,长了两颗牙下面,为什么还不停的流口水呢?我对比过比其他小朋友都厉害,会不会缺什么营养啊?而且非常爱吃手,吃了手流的就更厉害了,听说缺锌,使这样吗?我母乳喂养。

全部答案

  •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婴儿6—7个月时,乳齿萌生和食物刺激神经、唾液腺等,均会使口水分泌增多;加上婴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于是口水积多后会自然流出。随着月龄的增大,这种流涎会自行中止,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有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发育不好,或口腔有炎症、消化不良等,必须进行诊治。
       中医对小儿流涎症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认为主要是“脾失调摄” 所致,可分寒热两种情况。属热者流出的口水粘稠,口角潮红糜烂,多兼有口气臭秽、小便短赤等症;属寒者,流出的口水清稀,口角虽然糜烂,但局部灰白不红,常伴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等表现。
      下面介绍几则简便验方。 ●青果10克,石斛15克,灯心草2克,生地15克,加清水4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渣,再...全部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婴儿6—7个月时,乳齿萌生和食物刺激神经、唾液腺等,均会使口水分泌增多;加上婴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于是口水积多后会自然流出。随着月龄的增大,这种流涎会自行中止,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有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发育不好,或口腔有炎症、消化不良等,必须进行诊治。
       中医对小儿流涎症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认为主要是“脾失调摄” 所致,可分寒热两种情况。属热者流出的口水粘稠,口角潮红糜烂,多兼有口气臭秽、小便短赤等症;属寒者,流出的口水清稀,口角虽然糜烂,但局部灰白不红,常伴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等表现。
      下面介绍几则简便验方。 ●青果10克,石斛15克,灯心草2克,生地15克,加清水4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渣,再与雪梨汁50毫升混合,每日服1次,可连用7—10天。适用于偏于热证者。 ●儿茶5克,冰糖适量(以甜为度),煎汤代茶饮服,连服5天。
       适用于热邪壅滞者。 ●炒白术12克,益智仁8克,共研细末,分成12包。每日2次,每次1包,用温开水调服或加入饮食中食之均可,适用于寒证流涎。也可每天用白术粉10克加食糖适量,一起蒸食,坚持服用,疗效理想。 此外,无明显寒热者,还可选择外治方法: ●用天南星30克,研末醋调,晚间敷涌泉穴,以布条缠扎,每次敷12小时,一般2—4次可愈。
       ●用白矾30克,加清水煎沸,倒入盆内,待温后浸泡双脚,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3—5次即可见效。 姜糖神曲茶治幼儿流涎 姜糖神曲茶:生姜2克,神曲25克,食糖适量。将上述3味入罐加水稍煮即成,代茶适量饮用。 大枣陈皮竹叶茶也能治幼儿流涎,方法是:大枣5克,陈皮5克,竹叶7克。
      将以上3味水煎,每日一剂,分2次服,连服3—5剂。 流 涎,又称“滞颐”,俗称“流口水”,指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病证。以3岁以下的幼儿最为多见。婴儿时期,因其口腔浅,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偶而发生流涎,这属生理现象,不属病态。
      现代医学把本病称为“流涎症”,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口咽粘膜炎症、面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或小儿呆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寒、脾胃积热、心脾郁热及脾胃气虚等使涎液不能正常的制约,而流出口外所致。常见症状为小儿涎液增多,自动流出口外,由于长期流出口水,致使口腔周围潮红,甚至发生糜烂,尤其以两侧的口角为明显。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团摩5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以两手大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20~50次。   (3)清补脾经各100次,揉板门300次。   (4)患儿俯卧,家长以中指指腹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5)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脾胃虚寒型:症见流涎不止,涎液清稀,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常用手法去清脾经100次加   ①补脾经至300次。   ②掐揉四横纹100次,揉外劳宫100次。
         ③推三关100次,揉小天心200次。   (2)脾胃气虚型:症见流涎清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去清脾经100次加   ①补脾经至300次。   ②补肺经300次。   ③推三关300次。   ④推四横纹100次,运内八卦100次。
         (3)脾胃积热型:症见小儿流涎,涎热而粘,口角糜烂,口臭而渴,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去补脾经100次加  ①退六腑200次。清天河水100次。   ②清胃经200次。   ③揉涌泉100次。   (4)心脾郁热型:症见小儿口涎外流,涎液粘稠而热,心烦不安,口赤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
      常用手法去补脾经100次加   ①清小肠300次,退六腑200次。   ②清心经 200次。   ③揉小天心100次。   生活调理   (1)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清洁口腔。   (2)积极治疗引起流涎的原发病如面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等。
       。收起

    老***

    2007-08-08 12:23:55

  • 其实流不流口水,真是因人而异了!的确有些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 但你家的这个也正常哦!我儿子现在11个月了,长了8颗牙,照样喜欢流口水哦! 小家伙喜欢吃手也正常啊,他在用嘴感知世界哦!

    其实流不流口水,真是因人而异了!的确有些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 但你家的这个也正常哦!我儿子现在11个月了,长了8颗牙,照样喜欢流口水哦! 小家伙喜欢吃手也正常啊,他在用嘴感知世界哦!收起

    j***

    2007-08-08 15:08:12

  • 哎!你家宝宝怎么跟我的宝宝一样呢!我家宝宝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弄的我非常的苦恼.看到别的孩子嘴巴边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我的宝宝每天离不开手绢.我也找了很多的原因,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他小的时候也很爱吃手.一吃手流的就更厉害了.我刚开始还以为是长牙,可是并非如此.牙长出来后还是流.现在我的宝宝已经2岁半了,我发现大一些就不流口水了.我也咨询过大夫朋友,他告诉我说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味蕾丰...全部

    哎!你家宝宝怎么跟我的宝宝一样呢!我家宝宝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弄的我非常的苦恼.看到别的孩子嘴巴边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我的宝宝每天离不开手绢.我也找了很多的原因,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他小的时候也很爱吃手.一吃手流的就更厉害了.我刚开始还以为是长牙,可是并非如此.牙长出来后还是流.现在我的宝宝已经2岁半了,我发现大一些就不流口水了.我也咨询过大夫朋友,他告诉我说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味蕾丰富.我想孩子大点了自然就会好的.别担心!他什么都不缺的. 祝宝宝健康!收起

    l***

    2007-08-08 09:28:10

  •   A、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
      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全部

      A、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
      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 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
      到小儿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这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方面发育不好,或口腔内有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须进行诊治。例如:口腔粘膜发炎时,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会增多,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孩子患感冒、伤风,呼吸不畅时,常用口呼吸,也会导致流口水。
      还有个别孩子,因大脑智力发育不全或有内分泌系统病变,也可表现为流口水,这时应到小儿科就诊。 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可将小粒冰糖放入口内,使其逐渐养成吞咽唾液的习惯。合理喂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强抗病能力。改变用力亲吻和手捏小儿颊部的不良惯。
       对于流涎的孩子,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擦掉口水。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保护下颏、前胸皮肤,可垫干净沙布或用围嘴等。如果唇周、下颌及颈部皮肤已呈潮红,糜烂甚至脱皮者,应常用温水洗净局部,再涂上少许软膏或油剂。 B、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
      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昼夜大约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这样大量的口水,几乎全被不自觉地吞咽下去,所以不会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卫生。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小儿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由于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小儿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另外,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
      这些都属生理性的,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切忌乱投医。 但是,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C、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
       因此,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黏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2、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3、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4、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滋生细菌。 。收起

    a***

    2007-08-08 00:26:39

  • 小孩子在生牙齿的时候都这样,特爱流口水.

    小孩子在生牙齿的时候都这样,特爱流口水.收起

    在***

    2007-08-08 00:07:11

宝宝不吃奶

点击加载更多

婴儿辅食食谱

点击加载更多

宝宝吃奶量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