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象棋的来历

象棋的来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11 18:51:30
      象棋 
    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 
    象棋发展史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楚辞·招魂》中记载:“?蔽象棋,有六簙些。”这证明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但当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
      《史记·苏秦列传》六博注说:“博,著也,行六棋,故曰六博。”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6子,叫“六博”。棋子的名称,有枭、卢、雉、犊、塞。塞有两枚。枭为首,即主帅。《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那时候,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流行下棋了。
       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响,由后人附加的。据传说:韩信带兵攻打赵、齐等国,一段时间打仗,一段时间休整,在休整时作象棋以教士兵。 北周武帝(561~578),曾制《象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
      这时,象棋在宫廷和文人中是很盛行的。 《续藏经》载:“昔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根据这个记载,在唐朝牛僧孺之前的象棋没有炮,待加炮之后,才和现代的象棋相近,或成为现代象棋的雏形。 宋晁无咎(1053~1110)的“广象棋”,子32,棋盘纵横各11路,把两炮放在车侧,名称和走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它没有说明棋盘的中间有无河界。
      有河界的象棋,初见于宋范仲淹“奇兵翻背水”和程颢的“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由此看来,在北宋之前的象棋盘似乎还没有河界,没有河界的象棋属于前期的一种。唐牛僧孺《玄怪录》中的“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说的是唐朝“宝应象棋”的棋子,是以铜制成象形图样的。
      在出土的铜质棋子中,有属于北宋时期的文物,也有图样,图样中的士是一位女将。以后,图样的棋子为字形棋子所代替。关于用字不用图样的象棋,见宋徽宗赵佶的《宫词》:"白檀象戏小盘枰,牙子金书字更明。"根据以上唐、宋资料,唐至北宋这一时期,棋子没有统一的规格。
      大概于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才有统一的规格,和现在的象棋完全相同(图1)。宋刘克庄(1187~1269)在五古《象弈》一章中有:“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一一俱变态",“远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来,一士汲黔在。
      献虏将策勋,得隽众称快。”这首《象弈》诗把象棋的情形描写得更为完整、生动。现在,宋代遗留下来的关于象棋的著作已经不多,北宋司马光的《七国象棋图》、晁无咎的《广象戏序》、南宋洪迈的《棋经论》,都是属于抽象的象棋的理论,而宋、元期间流行的《事林广记》刊载的两局象棋,则是全盘着法。
      它在记录走法方面,同现在的象棋尚有区别:当时棋盘里的直线,分为9条线位,我们现在的记谱方式,红黑方各按自己的线位由右至左推算。例如红方右边的第2条直线,红方是称为二路线位,而黑方则称为8路线位。但是《事林广记》的记谱方式, 是由左至右推算。例如红方的二路线位,双方都称它为八路线位。
      其他线位,以此类推。进、退、平的记录方法和现在的一样。 明、清时代, 棋书出版比较多, 其中以明徐芝的《适情雅趣》、朱晋桢的《桔中秘》,清王再越的《梅花谱》和张乔栋的《竹香斋象戏谱》,尤为著名。它们标志着象棋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象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56年起,象棋列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象棋比赛。许多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棋类运动协会,一些大城市成立了棋院、棋社、棋校等组织以及棋艺俱乐部、棋艺室等活动场所。近年来,在全国性比赛中,除男子个人赛以外,又先后增加了男子团体、女子个人等比赛项目。
      
      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30多年来象棋名手辈出,棋艺水平普遍提高。 象棋在东南亚地区也广泛流传。近年来,亚洲各国之间的象棋交往逐渐增多,成立了亚洲象棋联合会,并多次举行亚洲国家或城市间的邀请赛。1980年11月在澳门举行了第1届亚洲象棋锦标赛。

    爱***

    2007-08-11 18:51:30

其他答案

    2007-08-11 18:05:20
  •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项少龙与两位夫人吃过饭正无事可做,这时项少龙想到他在现在社会玩的一种“游戏”棋,于是就和夫人下了起来,他的儿子见到有趣又跟他们下棋玩。因为这种棋十分考人,还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所以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学习这种棋。于是这种棋一下子就流行开了,在全中国的各大集市都有卖,而且长期居于畅销品榜首。后来项少龙一命呜呼,但是这棋却为广大人的喜爱。但是这种棋没有什么名字,于是有人提议,这棋是项少龙“发明”的,所以就称之为“项棋”,后来传下来写成通假字,叫做“象棋”。

    重***

    2007-08-11 18:05: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