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骨科

脚跟痛怎么办?

我的左脚跟痛两个月,睡觉时不痛,走路时和地面一接触就痛,拍片看长了一小骨刺,理疗好长时间,也吃了好多药,均不见好转,我该怎么办??
U*** | 2007-08-20 21:12:26

好评回答

2007-08-20 21:23:42
z*** |2007-08-20 21:23:42 479 274 评论
我的脚后跟痛的时候,余大师的回答可以参考,我感到还是身亏所至
余清
级别:大师
2006年10月28日 您好;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针刺样疼痛,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其疼痛绝大部分是因跖筋受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是因跟骨骨刺引起。 

  为什么年纪偏大的人容易发生足跟痛,而活动量大得多的青年人却很少发生呢?原因是人上了...

查看全部>>

我的脚后跟痛的时候,余大师的回答可以参考,我感到还是身亏所至
余清
级别:大师
2006年10月28日 您好;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针刺样疼痛,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其疼痛绝大部分是因跖筋受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是因跟骨骨刺引起。 

  为什么年纪偏大的人容易发生足跟痛,而活动量大得多的青年人却很少发生呢?原因是人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跖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当长途步行或从较高处跳下时,就容易受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疤痕组织,使跖筋膜的弹性更差,疼痛也就持续存在而得不到缓解。如果跖筋膜附着在跟骨结处的创伤性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就会刺激跟骨的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形成鸟嘴样的骨刺,骨刺在足负重时,可以对足底软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而疼痛。骨刺形成之后一般是不会被吸收的,但经过治疗,足跟痛的症状可以消除。常用方法是: 

  陈醋浸足法:用陈醋2斤,加热至足可浸入的温度,每日浸40—60分钟。醋温下降后应再次加热,一般10—15天,足跟痛开始逐渐减轻,持续浸1—2个月,可望恢复。 
  熏洗砖烙法:先将祁艾60克、乌梅15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装入盆内,使热气上蒸,患足放于气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等药液冷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上,趁热下压数分钟,每日1—2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药液可用多次。 
  中药治疗法:熟地25克、肉桂3克、牛膝、木瓜、杜仲、当归各10克,防风、炙甘草各6 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可配合用皂角60克15克煎水泡足,每日1—2次,每次约30分钟。或用当归、威灵仙各30克,川芎、乳香、没药、栀子各15克,诸药在锅内用文火烘炒干脆,研为细末,每次取15 —20克药末放入缝好的小布袋内(布袋大小与足后跟大小略同),放入足后跟疼痛处,然后再穿好袜子,隔日换药一次,一周为一疗程,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药物封闭法:用醋酸氢化考的松,加2 %普鲁卡因1—2毫升,直接注入痛点,即跖筋膜附着的跟骨处,每周一次;4—6次为一疗程。 
  针刺治疗法取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的太溪穴,经消毒毫针(1.5寸)和局部皮肤后即可进针(4—5分)。对无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者可用强刺激捻转,得气后(局部酸、麻、胀、痛),立即出针。对于体弱者宜用中度刺激,并留针10分钟以后出针。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7-08-21 23:26:44
  • 跟骨骨刺仅仅是一个X光片所见,并不是跟痛症的常见原因。本症与劳损和退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疼痛的程度和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绝大多数骨刺并无疼痛,极少数病例骨刺可引起疼痛,这可能与骨刺的方向有关,斜向前下方的骨刺可能引起疼痛。用热疗、封闭或者穿带空的鞋垫多可治愈。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有胫后神经根下支切断或者骨刺切除术。但是有时骨刺重新生长,甚至原状复发,因此多可以非手术的方法治疗。 
    假如经济条...

    查看全部>>

    跟骨骨刺仅仅是一个X光片所见,并不是跟痛症的常见原因。本症与劳损和退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疼痛的程度和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绝大多数骨刺并无疼痛,极少数病例骨刺可引起疼痛,这可能与骨刺的方向有关,斜向前下方的骨刺可能引起疼痛。用热疗、封闭或者穿带空的鞋垫多可治愈。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有胫后神经根下支切断或者骨刺切除术。但是有时骨刺重新生长,甚至原状复发,因此多可以非手术的方法治疗。 
    假如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推荐你去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一下,因为那里是我国目前在骨科领域最具有权威的医院。 
    
    h*** | 2007-08-21 23:26:44 479 277 评论
    0/300
  • 2007-08-20 22:35:10
  •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1、病因病机 
    跖腱膜是维持足纵弓的组织结构,它起于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在跖骨头附近分成五段,分别附着于足趾近侧趾节上。趾短曲肌附着其深面。 
    跖趾关节背屈,趾短屈肌的收缩,体重的下压等三重力量集中作用于跟骨跖面结节上,其受力相当大。长期、持续、过大的牵引刺激,可以在跟骨跖面结节的跖腱膜附着处发生慢性(退变性)损伤,产生骨膜炎或纤维织炎。 
    先天不足或后...

    查看全部>>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1、病因病机 
    跖腱膜是维持足纵弓的组织结构,它起于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在跖骨头附近分成五段,分别附着于足趾近侧趾节上。趾短曲肌附着其深面。 
    跖趾关节背屈,趾短屈肌的收缩,体重的下压等三重力量集中作用于跟骨跖面结节上,其受力相当大。长期、持续、过大的牵引刺激,可以在跟骨跖面结节的跖腱膜附着处发生慢性(退变性)损伤,产生骨膜炎或纤维织炎。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及年龄增加等因素引起体质下降,各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足力虚弱,韧带松弛,导致足弓的降低,跖腱膜所受张力增加,起点处受到的牵拉力更集中、更强大。因此,年老体或衰是发生跟痛症的根本原因。所以,跟痛症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如再遇体重骤增;体质降低;突然步行过多;长时间站立;穿鞋子不合适等原因,则可引起跟痛症的发生。跖腱膜附着处在长期、持续、过大的张力刺激下,可以出现钙质沉着,以增加韧带强度,抵抗日渐增大的牵引力(表现为骨刺形成)。 
    2、临床表现 
    跟痛症起病缓慢,可有几个月或几年的病史。主诉足跟跖面疼痛,休息后刚站立起来开始行走时加重,走几步后可减轻。在足跟跖面内缘或足跟跖面正中处有局限性压痛。部分病例的足跟X光侧位片可显示跟骨“骨刺”形成。但是,该“骨刺”并非引起跟痛症的真正原因。 
    3、治疗方法 
    跟痛症的治疗以中医中药为主,根据其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因素,我们加减运用“强筋壮骨浓缩剂”(又名抗退变方,见  
    
    n*** | 2007-08-20 22:35:10 473 27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骨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