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用胶卷照相?

首页

请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用胶卷照相?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25 11:30:52
    清世浊流老师的观点本人不能同意,目前用数码还是用胶片主要看用途,一般人照纪念照等用数码挺好,不洗出照片来,在电脑观看无论是色彩、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都能满足需要,还可以满足一般广告需求,洗出来数码照片和传统胶片扩出来的片子是无法相比的,这一点只有专业摄影人爱好者才能悟出其中的乐趣,银盐的堆积所发生的变化让数码照片成为真正的虚拟世界。同时数码摄影为广告和影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制作出更精彩影视世界,这也是传统胶片做不到的。
    毛毛学者说得好:真正的摄影爱好者都是用胶卷拍照的,那样拍出来的才叫真实的效果! 
    此和会不会用电脑没有关系!
    个人拙见请色友指正!

    清***

    2007-08-25 11:30:52

其他答案

    2007-08-31 03:49:23
  • 呵呵,我现在是纯数码了,朋友和同行只有少量的还在用胶片和数码相结合的,其优点是
    1.现照现看,不行可以立刻重拍,
    2.其次省去了胶片的钱,只要内存卡够大,电池备足就可以了,
    3.后期可以进行处理和做效果,
    4.前期可以用数码,后期出片可以用传统工艺,就弥补了一部分数码的缺陷.
    各有各的好处,根据需要而已,当然了数码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这一点我声名,毕竟有些方面数码还达不到传统工艺的细致,比如数码的后期制作,用photoshop软件的滤镜,怎么也比不上传统的滤镜,个人观点,仅共大家交流。

    最***

    2007-08-31 03:49:23

  • 2007-08-24 17:31:52
  • 全部使用胶片的估计没人了。使用胶片的也是胶片和数码并用的。
    在大篇幅领域数码还无法和胶片比(数码成笨家伙了),所以一般大篇幅用胶片多,但也用135数码相机。

    1***

    2007-08-24 17:31:52

  • 2007-08-24 11:47:37
  •   清世兄说的是实在话。另外就是大画幅摄影家,目前能达到大画幅的数码摄影设备不是个人财力能支付的。
    本人以前一直拍反转片,先用自动相机,后来纯手动,自认为对数码大潮随波逐流是不智之举。凡事就怕尝试,慢慢数码单反便宜了,可以拿来试了,才发觉数码开拓了摄影这一事物的新天地,有很多传统都继承发展了,也有不少传统要革新、抛弃了。
       之后偶尔用120的时候还用胶片,再有就是拍黑白胶片。前两年数码技术升级发展很快,我发觉数码黑白的效果也可以接受且方便太多太多了(主要是暗房方面),120相对于现在的千万像素也没什么优势了,胶片彻底不用了,冰箱里至今若干RVP、RDP、XP2、TMAX冻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用。
       个人谈谈数码对于胶片的显著优点: 1。极大减轻了后期工作的强度和专业性。 一般人认为摄影就是捏一下,我告诉你那只相当于做菜刚刚把菜洗了切出来。完成一幅照片,后期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且专业化非常高。胶片时代,你必须有专门的设备、药品、场所,具备专业的技术。
       一般人拍得的胶卷扔给冲印店,后边的事都给别人做了。那些临时工对待你的照片就和对待流水线上的零件一样,根本不会好好弄,他也不懂怎么叫好好弄。拿到被糟蹋得一塌糊涂的照片,不懂摄影的以为这就是“真实效果”,懂行的最多要求重印,但片子洗坏了已经没办法。
       鉴于后期的专业性,大多数摄影师个人要么不能亲自掌控(如反转片、彩色负片),要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和金钱(如黑白银盐)。 数码摄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码暗房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台电脑(办公室、家中都有),一套photoshop或再加上另外几种软件,再专业一点就再加一套校色设备。
      学习软件的使用也远远比学习传统冲印、暗房操作简单得多。 2。前面那几位说的“胶片好”的几点,其实全都说反了,那些都是数码的优势。 所谓真实效果:这个要从感光结像原理说起。胶片是RGB三层染料感光,数码RGB单层排列数电信号感光,后者和人眼的结构是一样的。
      而且染料事先调好,颗粒结晶有不可预知性,就色彩还原的精度来说远远不如数字信号,这个懂点现代印刷哪怕对photoshop略知皮毛的都清楚。如果个别人认为冲洗店临时工弄出来的偏色、模糊的东西叫“真实效果”,那么没什么好说的了。反转片拍过吗?反转片胶片洗出来就是正像,透射稿,放灯箱上用专用Loupe看,片子是有立体感的,但染料的弊病还是都有,谈不上比数码的东西多“真实”。
       所谓“紫边、快门延时和噪点”:紫边是自然光学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人眼看东西就能直接看到紫边,胶片同样出现紫边。之所以有人针对数码提出紫边问题,无非是胶片很少放大到很大,而数码照片在电脑上随便就可以放大的几十寸看。真正解决紫边的途径就是两条:避免容易导致拍出紫边的条件;买色散更低当然也更贵的镜头。
       快门延时是相机结构问题,与数码、胶片完全无关。低档数码相机反应慢,这是产品定位导致其应用技术落后、简陋。顶级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延迟和以前的顶级胶片单反相机一样,佳能的小马三用半透半反镜,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徕卡M8是数码旁轴,延迟只有几ms。
       噪点相当于胶片的颗粒。我用号称极细腻的富士Reala 100度胶片、Velvia拍摄,放大到10寸颗粒就已经非常明显,用04年的600万数码相机ISO400放10寸,暗部都没有噪点。柯达TMAX可增感到1600度,颗粒极其粗糙影响锐度,而最新的尼康数码相机D3可以用ISO 25600 度拍摄,完全没有可比性。
       所谓“一个1000元的胶片机拍出的效果一定比10000元的数码机好”完全是扯蛋,我拿一个1000块钱的淘汰的DC拍一张片子能上杂志封面,有的人10万块钱一套阿尔帕拍的片子可能都变再生纸;而有的人拿个纸盒扎个眼裁一块论本儿卖的乐凯电影黑白胶片放进去拍张片子可以拿国际大奖。
       现实点儿说,1000块钱能买个二手美能达X700加颗小标头,再买俩卷儿,买最适合的反转片,富士RDP,35块钱一卷;10000块钱能买佳能1千万像素数码单反40D套机再加张CF卡。同一个人,拍静物,影室灯,三脚架,快门线,小光圈——拍去吧,拍出片子放10寸,您要还说胶片的好,真该把眼珠子抠下来扔地上当泡儿踩。
      

    愤***

    2007-08-24 11:47:37

  • 2007-08-24 08:18:08
  • 现在只有不会用电脑的人还在坚持用胶片拍摄,这是他们的无奈之举,呵呵…

    清***

    2007-08-24 08:18:08

  • 2007-08-23 17:41:25
  • 多得是了,一个1000元的胶片机拍出的效果一定比10000元的数码机好,只是耗材价格高了些,而且不够炫。

    帮***

    2007-08-23 17:41:25

  • 2007-08-23 16:27:24
  • 与其他挂相机的人接触少不敢乱说,本人还在一直在用,不用为克服紫边、快门延时和噪点动脑子,一般牌子的入门单反机、50mm头只要是晴天绝不次于N、C专业头成像,感觉就是:爽!

    1***

    2007-08-23 16:27:24

  • 2007-08-23 14:00:53
  • 真正的摄影爱好者都是用胶卷拍照的,那样拍出来的才叫真实的效果!

    毛***

    2007-08-23 14:00: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摄影摄像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