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动作能力分为哪几种?

首页 痔疮分为哪几种

动作能力分为哪几种?

动作能力分为哪几种?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6-25 17:07:16
  •   1.肌肉动作(肌力)
    该训练包括翻滚、爬行、单杠、双杠等动作,肌力的锻炼可以促进神经生理的发展与控制,使宝宝的身体肢干变得更有力量,旨在锻炼肌肉张力、动力与耐力。
    肌力的训练并不是仅仅训练宝宝有力气而已,还要增加其对不同力量的控制能力。只有轻重控制自如,动作才能灵活,使用各种类型的笔写字时,才不会有折断、笔心缩回笔内、戳破纸张、下笔太轻或太重等现象。
       2.节奏与韵律 要训练宝宝拍球与跳绳、跳弹簧床,使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动作更为精密与敏捷,通过这些训练,宝宝能在手、眼、脚的配合与协调方面大为加强,在动作的速度、方向、力量与变化等方面,也会更加成熟。节奏与韵律提高之后的宝宝,会显得更加成熟,动作与举止上显得更加优雅,做事情也会比以前更为从容,更像一个大宝宝了。
      这种节奏感的训练,对以后语言及音乐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3.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是个体对抗地心吸引力,维持自身动作与稳定灵活的一种动作能力。主要是训练宝宝在平衡木上前行、倒退、做各种姿势与动作,或者训练宝宝单脚跳、用足尖走步、旋转身体等。
      平衡能力提升还有助于个体对各种感官信息的接受,因为外界物理世界的信息往往是通过平衡器官(前庭)的统合而传递到大脑的。平衡能力提高后的宝宝会变得注意力更为集中,多余动作减少,记忆力也比以前有所提高。过去的一些传导不到大脑的信息,现在能传到了.宝宝变得比以前更加敏捷。
      平衡能力的提高还会有助于垂直感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宝宝的书写,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 4.方向感 个体的运动固然有赖于其肌力、平衡作用和协调性,但如果无容身的空间及没有容身之外可供动作的空间,则运动的现象无由产生。因此,应当训练宝宝指认方向.辨别左右的空间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训练宝宝指认上、下、前、后及左、右手足的各种动作的配合及丢接球,达到培养方向感的目的。 方向感强的宝宝,做事情有条理、有顺序,动作自如,对物体的位置常有确切的把握。他们能以自我为中心,认识物理世界,在陌生的地方不易丢失。方向感的培养与训练还有助于宝宝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宝宝的空间知觉与空间推理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有了方向感的宝宝,书写时笔画顺序能够一致,不会有偏旁部首左右颠倒的现象。在语文的理解上,也因为有方向感,才不会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高***

    2018-06-25 17:07: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