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是什么意思

首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是什么意思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4-23 12:36:10
      原句: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这是成语暗送秋波中的诗句。
    这个成语见于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太师巧设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写的是东汉司徒王允献“连环计”,除乱臣董卓的故事。
    原典故: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天子昏庸,朝中大臣太师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骄横不可一世。
      当时司徒(官名)王允决意除掉此贼。王允有一小妾,名貂蝉,天生丽质。王允有意让貂蝉与董卓的养子吕布相爱,王允让貂蝉为吕布陪酒,酒间貂蝉对吕布“秋波送情”,弄得吕布魂不守舍。后王允又使貂蝉与董卓见面,并许配董卓。为此,吕布为貂蝉与董卓结下冤仇,最后杀了董卓。
      后人有诗赞王允道:“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后人则从这段故事中的“吕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几句话,概括出了“暗送秋波”这个成语。 秋波,旧时形容美女的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清澈明亮。
      “暗送秋波”一词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意。也用作“秋波暗送”、“秋波送情”。

    我***

    2008-04-23 12:36:10

其他答案

    2008-04-23 12:43:34
  •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好象这一切都是司徒王允的功劳。说句实话,这计策委实不太高明。期间被李儒同志看破了数次,要不是董卓和吕布的智商不是很高,王老头早已死了数次了。我个人的看法是,貂蝉的个人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国演义》把溢美之词都吐给了王允老头,这可以理解为国人的精神,对于领导的作用永远是重视的,对于实施者的成功,那多亏了领导。 
    

    j***

    2008-04-23 12:43: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