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看书时应该是什么状态?

我看书很慢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读,我总在心里默念或者读出来,而且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清楚,可弄得心里很难受。可要是不默读就不知道怎么能快点看了。而且我要是有几个字没看,就必须看了。而且,书上的每一个字我都必须看,连封面、封底、书的中间的字都会看,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状态?想问问看书快的人,正确的看书状态应是怎样的?怎样一目十行,心里又不难受?
w*** | 2008-08-11 12:44:45

好评回答

2008-08-11 13:04:25
j*** |2008-08-11 13:04:25 800 471 评论
转贴:
常见读书方法评价
书之砾途 10月 28th, 2007
古道视野( )以专题形式发布文章,

前几篇文章探讨了几个读书方法,今天将所有读书方法罗列出来,进行细化的分析。

1、略读:不读或者少量阅读书籍正文,将精力更多的集中在目录、书名、序言中,主要目的是“构建起整本书的框架体系,同时注意到作者的独特之处,合理分配后续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总体来说,略读并不能算作完整的阅读方式,更多的是为...

查看全部>>

转贴:
常见读书方法评价
书之砾途 10月 28th, 2007
古道视野( )以专题形式发布文章,

前几篇文章探讨了几个读书方法,今天将所有读书方法罗列出来,进行细化的分析。

1、略读:不读或者少量阅读书籍正文,将精力更多的集中在目录、书名、序言中,主要目的是“构建起整本书的框架体系,同时注意到作者的独特之处,合理分配后续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总体来说,略读并不能算作完整的阅读方式,更多的是为后续阅读做准备工作。对于略读我做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包括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见文章“你能做到略读吗?”

2、泛读:个人理解这种方式是将书籍正文迅速翻阅,可以完整的阅读,也可以泛泛的跳过某些部分。我认为这种方式和略读同样是为正式阅读做前期准备。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掌握书籍内容,同时,它可以有效避免因略读而导致的忽视作者独特之处的弊端,但由于耗费精力较多,我一般不喜欢选取。

3、检索式阅读: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不做完整的阅读,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查找资料和对自己关注资料的阅读上。它不能作为一种完整的独立阅读方式,而应该成为“主题阅读”和查阅资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弊端是,很难发现作者在思维上的独特之处,且无法对书籍整体构架形成概念,无法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变革。优点是,目的明确,节省时间。

4、全面阅读,毫不遗漏:其实后面提到的几种方式都属于这种方式的变形,但是这里单指对时间和精力无差别投入的全面阅读,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无差别投入”,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不经主动思考的区别投入,这种方式是一种非常浪费时间的方式,但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对此我不想做更多的论述,我“谈读书”这个专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无差别投入的阅读方式。

5、被动阅读:这种方式是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书籍中去,不停顿,一切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做更多的延伸思考。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阅读方式,但是我不以为然。在谈读书的目的一文中,我提到的两个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休闲和体会。休闲自然不必说,自然应该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对于体会的目的来说,在我看来这种被动阅读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方式!在这里我希望强调的是,体会的阅读目的已经在这个前进速度过快的世界中渐渐变得不被人重视,但是其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却是无比深远的。阅读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突破读者所处环境和原有生活经验的禁锢,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不应仅仅是逻辑上严谨的思考和理论上的传教,它同时应该给我们带来更为广泛的生活体验,我们可以通过精神上的游离让自己产生更为广泛的“生活体验”。因此,我非常重视并强调被动阅读,但是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书籍的选择,因为只有真正优秀的书籍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被动阅读,只有真正优秀的书籍才能够紧紧抓住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寻找一些真正优秀的书籍吧,让人类历史上的智者给我们做生活的指路人。

6、主动阅读:这是与被动阅读完全对立的一种阅读方式,从宽泛角度来说,除了前面的“全面阅读,无差别投入”和“被动阅读”以外,都可以认为是主动阅读方式,但是这里我提到的主动阅读是指根据读者认识到的书籍框架,分配时间和精力的阅读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尤其是对于达到“获取资讯”的阅读目的来说,但是在我看来这种阅读方式并不能很好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对“思维方式的变革”的解释看看读书的目的那篇文章。

7、提问式阅读:有些朋友会采用这种阅读方式,当他们看过目录之后让自己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书籍的框架,然后根据这个框架来分析,看看自己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哪些问题,把它们写下来,在阅读过程中想到了哪些问题再继续添加,然后将精力集中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中。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阅读方式,可惜我个人不太喜欢,也从来没有,并且目前不想尝试的一种方式,所以,我无法写出其优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8、写书式阅读:这种方式个人认为是最为变态的一种方式,不过如果真能做到,还真是很牛!据说,只能说据说,某些读者在拿起一本书之后,会通过略读的方式形成一个框架,然后看着目录或者这个框架,想一想,如果自己写这本书会涉及哪几个方面,会如何来写,会涉及那些论证和事例,还有其他一堆和写作相关的东西,然后通过阅读与自己“写的书”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析。我基本上这辈子也不会这样阅读吧,除非我真的想写一本某个方面的书……还是那句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9、观其大略:据说,这个是诸葛亮采取的读书方式,后面我可能单独写文章谈对这种方式自己的理解。

10、主题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读书方法。这里简单说一下,回头我会专门论述,因为其实我目前所采用的专题研究方法很需要这种读书方式。主题阅读简单来说是为了专题研究某一个特定的主题而进行的阅读,它包含了选书、查阅、精读等步骤,对很多书籍,读者并不会完整的阅读,而是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章节精读,并将各个作者的观点进行汇总,同时将各个作者不同的“定义”和说法统一成自己的语言,并让这些人类历史上的智者在您——读者的组织下开一个座谈会,共同探讨和分析您所关注的话题。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个人认为从结果上来说,这种投入是值得的(我还没有真正做到过,虽然在逐渐努力向这个方向靠近),同时它可以说是前面所述各种读书方式的集大成者。

11、设置情景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我没有在书中看到过这种方式,纯属我自己想到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种方式,我个人的设想是,当阅读中遇到一个情景时,在头脑中形成这种场景,并将自己放入其中,看看自己会如何去做,可以说这算是一种“虚拟演习”吧,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的话!——我还做不到……

前面提到了11中常见的读书方法,基本上涵盖了能够查到的所有阅读方式,当然可能某些方法在名称上有所不同。如果您找到其他方法,一定告诉我!给我留言,或者mail!

现在,读书目的已经找到了,根据目的对书籍的分类也已经准备完毕,所有可能采用的读书方法也已经齐备,下一步,就是将这些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应于各个类别和目的之中,同时尽力做一定的延伸和思考,确定一整套系统的读书方式,后面将进入更加精彩的部分!
0/300

其他答案(共6个回答)

    2008-08-23 21:09:50
  • 哈哈,你很可以嘛!
    
    在文字的细微之处中发现大道理,细细品位每一本经典,那又是何等
    
    的快乐?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你的方法很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
    
    的地方,态度很好啊,读书嘛!~怎么快乐,怎么舒服,就怎么读,怎么习
    
    惯,你就怎么读,如此认真的方法放弃了可惜啊!读书是自己的事情,
    
    陶渊明要不求甚解,你管他呢?死都死了几百年的人,学习他做什么,
    
    读书就要这么认真,只要...

    查看全部>>

    哈哈,你很可以嘛!
    
    在文字的细微之处中发现大道理,细细品位每一本经典,那又是何等
    
    的快乐?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你的方法很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
    
    的地方,态度很好啊,读书嘛!~怎么快乐,怎么舒服,就怎么读,怎么习
    
    惯,你就怎么读,如此认真的方法放弃了可惜啊!读书是自己的事情,
    
    陶渊明要不求甚解,你管他呢?死都死了几百年的人,学习他做什么,
    
    读书就要这么认真,只要你把这种认真的态度用在学习上啊,会有很
    
    大的进步,告诉你,你这么仔细的人太少,你将来可以从事编辑啊,
    
    考古啊,搞科学研究也可以嘛,认真别放弃了,读书要仔细,
    
    
    但是,你把不该读的都读了,这就不行了,不能太过于苛求认真了
    
    这个你要明白.
    
    其实,要提高速度也很简单啊,一个字的看太慢,你就两个字的看,
    
    呵呵,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能够享受读书的人太少了,认真的人
    
    就更少了,希望你不要失去自我,读书就这么地吧!
    二*** | 2008-08-23 21:09:50 798 473 评论
    0/300
  • 2008-08-18 22:02:32
  • 书不是什么都可以看的!关键是选对书!
    
    如果你纯粹是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那或许会很累。
    
    看书,需要一种心境!
    四*** | 2008-08-18 22:02:32 782 476 评论
    0/300
  • 2008-08-12 19:33:18
  • 你可能有点强迫症吧。看书那样看当然会很累了。内容有主次,看书当然也应该有侧重了。一目十行那也是不负责任的看法。正确的看书方法应该就是快速阅读吧,一字一字倒也没大错,你加快点读速就可以了。
    1*** | 2008-08-12 19:33:18 784 476 评论
    0/300
  • 2008-08-11 22:22:18
  • 有的书或资料需要一个一个字的去看,还要细细体会其中的意思.有的溜一下就可以,明白整篇,整章的意思就够了.前后联系起来读会快一些.一般读上一句或一章就知道下面要写什么了.快或慢要看写书人的水平,读什么书.
    1*** | 2008-08-11 22:22:18 785 476 评论
    0/300
  • 2008-08-11 16:23:43
  • 课本\工作文件,只能够一个字一个字读.
    报纸杂志,就看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天气预报\新闻\大事\招工招生启事.没事的时候可以看半天,有事的时候不用一秒,扫描一下就行.
    目的分类清楚了,就快了.
    1*** | 2008-08-11 16:23:43 784 476 评论
    0/300
  • 2008-08-11 13:34:14
  • 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有灿烂的星空与神圣道德律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的生存。
                                ————————— 丁国强
    
    读书不求方法,而在是否享受读书。常读书,总会形成自己的读书习惯。
    
    常读书,使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内心是是思想,是思索,是感悟。了解内心靠的是大脑,而大脑只由逻辑组成,书却是由于逻辑组成的内心。读书...

    查看全部>>

    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有灿烂的星空与神圣道德律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的生存。
                                ————————— 丁国强
    
    读书不求方法,而在是否享受读书。常读书,总会形成自己的读书习惯。
    
    常读书,使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内心是是思想,是思索,是感悟。了解内心靠的是大脑,而大脑只由逻辑组成,书却是由于逻辑组成的内心。读书一方面教会我们了解内心,一方面又去引导我们的内心。因此,越优秀的作品,使得自己内心的殿堂越是华丽。
    
    读书还是安逸心灵的方法。沉浸于书,则沉浸于心,沉浸于想象。沉浸书时,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场景。这种场景却并不被自己所意识到,人生最难得的是以无视界的情况下看到很多,所看到的无一不是自己的思索、思想、感悟。
    
    人不能只活在去反应、应对社会的过程中。否则,只会叫人慢慢地失去自我。读书却能让人体会自我,走进心灵中只属于自己的地下室。
    
    读书读的不是文字,而是自我。
    
    z*** | 2008-08-11 13:34:14 796 473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1)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