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体寒阴虚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首页

体寒阴虚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我母亲身体很弱,中医看过后说是阴虚体寒,体内湿气重,服药期间有很多忌口,例如海鲜,辛辣食物,寒凉食物都不能吃,连个别水果都要忌。不知道还能吃什么?都不能吃要怎么食疗啊?食物有寒凉和热性之分吗?请问有哪些食物属于适合这种体质吃。蔬菜,水果,补品可以哪些适合。跪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1-10 21:06:03
      据现代医学研究,这些女性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引起身体发冷:
    1 胃肠功能不调或者身体虚弱,机体散发热量的能力低,抵抗力低,抗寒能力差,因而容易感到寒冷。
    2 女性长时期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患有贫血、低血压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引起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肢体末稍循环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人产生冷感。
       3 饮食不调,夏日贪食生冷,消耗阳气,身体代谢机能下降,到了秋冬就容易怕冷。 4 好静少动,血液循环速度太慢,产热能力不足,也会加剧冬季冷感。 怎样才能解决怕冷问题呢?推荐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活调整:1 积极地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平常久坐或工作中长时间站立不动的女子,应当有意识地让自己多些走动,多做手脚和腰部的局部运动,伸伸腿,弯弯腰等,促进血液循环。
      人们都知道,运动的时候会发热。身体运动越少,产热的数量也就越少。最好做那种不会让你喘不过气来,但是让身上充分发热的运动,再加上一些锻炼肌肉的无氧运动,对改善虚弱体质最为有效。2 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体虚者更要注意御寒保暖,特别是下半身的保暖。
      不要在冷天穿裙子,也不要在深秋长时间穿露脚背的鞋子。对容易受冻或比较冰凉的身体部位,都要注意防护。比如说,冬天要戴手套,穿棉鞋,系围巾,戴帽子等。只要搭配得当,这些装扮都可以让女孩子更加漂亮,并不是穿得越少越好看。3 怕冷的女孩子还要强饮食调理,提高御寒能力。
      羊肉、牛肉、鸡肉、鹌鹑、胡萝卜、大蒜、?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花椒、山药、核桃、龙眼、荔枝等食品都属于“温性食物”,它们能促进身体多产热。日本医学家认为,要使人健壮,抵御严寒,最好能多吃些连根带皮的蔬菜,如胡萝卜、山芋、土豆、生姜等,和肉类一起炖熟,连汤服用,可以改善体质。
      4 贫血和低血压是很多女孩子怕冷的主要原因。因此,女孩子应当注意多吃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鸡肝、鸡心、血豆腐、牛羊肉、鲜枣、山楂、黑芝麻、木耳等,以补铁御寒。 虚弱人体质虚,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 据统计人群中约有12%的人为虚弱人。
      属于亚健康。 虚弱人的体质虚弱、此类人生活能力差,防卫疾病的能力低,比别人容易生病,是属于亚健康。虚弱人特别怕风、怕冷、怕凉、怕寒,接触风寒身体不舒服,常常头昏、头痛,吹不了电风扇,接触不了空调。挑食,食欲差、吃不了冰棍、喝不了冷饮。吹不了电风扇,吃一点不适应的东西,即便稀、便水、 便未消化的谷物 。
       虚弱人体质虚弱,对自然界的气候:风寒暑湿火燥常常适应不了,所以常常生病 ;防卫疾病的能力低,当社会上有传染性疾病流行,虚弱人比别人特别容易传染上。所以生病成为自然而然的现象;生活能力差,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对大自然界春夏秋冬中的气候变化适应不了而生病。
      其二、对生活吃、住、行不适应也会生病。 虚弱人的根本原因,有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但是它们共同的基本问题是机体的体质虚弱和防病能力低,所以容易生病、连续生病,生许多种病 。 及时治疗各种病,错不算错。但是,是消极的,积极的治疗办法是内服‘增卫汤’。
      服后能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使之不生病。这是治病的根本。北京在非典流行期间,不少人很喜欢服增胃汤,其原因是以饮食增加,体质增强,防病能力提高。有效的预防了传染病,自然而然的有效的预防了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非典。 下面先介绍两条简易方: 1、主治表虚自汗,体虚易得伤风感冒方:黄芪2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防风6克。
       2、主治体虚自汗,心悸气短、体倦方:黄芪15克 煅牡蛎25克 党参15克 麻黄根10克 浮小麦25克。 补养类中成药: 1、人参归脾丸:补气养血、健脾安神。主治身体虚弱,食少贪睡,心悸不眠,记忆力衰退、气血两亏。 2、人参养荣丸:补气调血、扶阳益阴。
      主治气血虚损,心跳气短、经血不调、面黄肌瘦、阴亏阳萎、盗汗遗精。 3、补中益气丸:补气健脾。主治身体虚弱、气血两亏、精神倦怠、自汗盗汗、中气下陷、两腿肿胀。 4、十全大补丸:培补气血。主治身体虚弱、心跳气短、精神疲倦、食欲不振、病后体弱。
       5、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止渴除烦。主治水亏火旺、虚烦口渴、身倦潮热、盗汗耳鸣。 6、桂附地黄丸:滋阴散寒。主治体弱虚寒、小便频、大便溏泄、脐腹隐通。 7、麦味地黄丸:滋阴降火、止咳生津。主治口渴烦热、身体倦怠、虚火上升、阴虚干咳。 8、杞菊地黄丸: 滋补肝肾、清肺明目。
      主治身体虚弱、视物昏暗 、头眩耳鸣。 9、黄芪建中丸、补气散寒、健胃和中。主治中起不足、心跳气短、恶寒腹 。

    电***

    2009-01-10 21:06:03

其他答案

    2009-01-10 21:12:23
  • 平时要主意别受凉,别用凉水洗澡,洗完头后用吹风机吹干,避免淋雨,可以去超市买些姜茶,驱除寒气,晚上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时间泡长点,少吃寒凉的食物,如香蕉,西瓜,弥猴桃,否则,就会寒上加寒,吃点大枣,桂圆,莲子,核桃之类的,补补气血!

    1***

    2009-01-10 21:12: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保健养生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