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进行房颤复律前是否应常规抗凝?

如果不抗凝栓塞的机率是多少?如果患者不知道已房颤多长时间呢?
d*** | 2005-06-17 14:43:23

好评回答

2005-06-19 14:09:08
1*** |2005-06-19 14:09:08 130 46 评论
心房颤动治疗的目的

  1.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最佳结果。只有恢复窦性心律(即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风:在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发生。

  根治房颤...

查看全部>>

心房颤动治疗的目的

  1.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最佳结果。只有恢复窦性心律(即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风:在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发生。

  根治房颤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房颤是可以治愈的。目前根治房颤的方法有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导管消融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外科迷宫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它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度、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 也可能持续存在。

  抗凝治疗及其优缺点

  中风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房颤引起的中风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可达25%。抗凝或者抗血小板治疗(俗称血液稀释)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减少发生血液凝固的危险和预防中风。华法林可以使房颤病人中风发生的危险性降低(2/3)。当应用华法林的时候,应当定期化验血液以确保血液稀释到一个安全并且有效的水平。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68%;抗凝治疗只是针对房颤的一种血栓栓塞危险的预防性治疗方法,它并不能消除房颤,因而亦并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心衰等;抗凝治疗有增加出血的危险;长期应用华法林必须检测INR,许多病人不能长期坚持;华法林的作用很容易受到其它药物或饮食的影响,使剂量的调整不好掌握。

  哪些病人需要抗凝治疗

  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同时考虑实行导管消融根治的危险较大者,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中风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

  抗凝治疗需要检测吗

  抗凝强度检测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华法林药效受多种因素(特别是药物)影响,而且个体差异极大。
  
  复律治疗的方法、效果及适用范围

  复律是使患者从房颤心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两种方法。药物复律是应用口服药物治疗达到恢复窦性心律的目的。电复律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

  房颤电复律的即刻成功率约在86%~94%之间,药物复律的成功率低于电复律,对于新近发生的房颤转复率在70%~80%,对其它病人则低于50%。很多病人在复律后需要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复律后不加用药物维持的病人,1年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约为23%,两年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约为16%;加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后,1年和 2年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40%和33%。

  用于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以胺碘酮为例,因不能忍受的副作用而导致停药者占12%,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占2%,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8.4%,以及出现肺纤维化等。

  电复律适用于:合并其它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塞、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一种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心血管内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