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胃下垂 压迫直肠 求助

您好,我今年28岁,胃下垂,脐下9cm,不知属中度还是重度,无法正常教课已有2年,现请假在家。胃已压迫整个肠子(肠子痛是唯一不可忍受的症状),小腹明显隆起即使是空腹。胃沿着后腹壁下垂,这样就将肠道挤到与小腹前壁靠着,坐着就会感到疼痛,站立就有所缓解,还有一种情况不知是否正常:我根本不敢系裤袋,衣服就算是碰到肚子都会很不舒服,盖被子也一样,碰到也不舒服,不知道是否与胃下垂有关
东*** | 2010-08-10 21:07:10

好评回答

2010-08-10 22:12:42
j*** |2010-08-10 22:12:42 46 8 评论
建议去三级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明确诊断后住院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转外科手术治疗.
不能拖延!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10-08-17 00:15:44
  • 胃下垂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胃下垂大多发生在一种特殊体质的人身上,这种人的体形比较瘦弱,胸廓狭长,骨骼细弱,皮肤苍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往往有移动性的第十肋骨。
    
      这种人不仅有胃下垂,其他内脏如肝、肾等也往往下垂,所以叫“全内脏下垂”,以女性为多见,患者多数伴有神经衰弱的症状。
    
      后天性胃下垂多数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所致。目前,对胃下垂患者的治疗中,单纯西医除对...

    查看全部>>

    胃下垂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胃下垂大多发生在一种特殊体质的人身上,这种人的体形比较瘦弱,胸廓狭长,骨骼细弱,皮肤苍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往往有移动性的第十肋骨。
    
      这种人不仅有胃下垂,其他内脏如肝、肾等也往往下垂,所以叫“全内脏下垂”,以女性为多见,患者多数伴有神经衰弱的症状。
    
      后天性胃下垂多数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所致。目前,对胃下垂患者的治疗中,单纯西医除对症处理和必要时用手术治疗外,并无针对胃下垂治疗的特效药;单纯中医以补中理气药物为主,配合辨证加减用药,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十分可靠。
    
    目前,对胃下垂患者的治疗尚无特异方法。西医除对症处理和必要时用手术治疗外,并无针对胃下垂治疗的特效药,中医以补中理气药物为主,配合辨证加减用药,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十分可靠。但无论西医还是中医。真正看重的却都是饮食上的调理。强调饮食调理效果看起来不像药物、手术那样直接,但却对改善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是十分有益的,经济、实惠,且疗效可靠、安全,故绝对不能轻视。 
    
    病因症状 
    
    胃下垂是胃体下降至生理最低线以下的位置。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致。病者感到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 
    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患此病者,多为瘦长体型,可伴有眩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体乏无力、食后胀满、推腹有震水声、食欲差、嗳气、恶心、头晕、心悸等症状。中医认为胃下垂是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升举无力造成的。常采用健脾、益气、升提等方法治疗。 
    
    自疗注意事项 
    
    (1)患者多数体质虚弱,故自疗要“治本”,从改善整体素质着手。例如,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气功锻炼对本病也有较好效果。 
    (2)避免暴饮暴食。选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但体积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积累而托胃体。减少食 
    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提。 
    (3)不宜久站和剧烈跳动。饭后宜半平卧半小时。 
    (4)卧床宜头低脚高,可以在床脚下垫高两块砖头。 
    (5)性生活对体质衰弱者是较大负担,应尽量减少房事次数。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补膏,每次1汤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 
    2.验方自疗法 
    (1)蜜根3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炒黄芪30克、枳壳15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3)肉桂10克、五倍子20克、炒何首乌30克,一起研粉,每次6克,每日1-2次,温水吞服。 
    (4)枳壳15克,煎汤服,每日2次。 
    
    3.饮食自疗法 
    
    (1)猪肚1只、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砂仁5克,加调料煮熟后分次食用。 
    (2)鲫鱼500克、黄芪50克、枳壳30克,加调料烹制食用。 
    (3)榛子60克、淮山60克、党参30克、砂仁15克、陈皮15克,研成粉拌入白糖,每次取适量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 
    
    4.外治自疗法 
    
    (1)取百会、足三里二穴。用指端及指甲按掐二次,各3-5分钟,每日多次。 
    百会穴:两耳尖连线头顶上的中点处。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宽、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2)代灸膏贴百会、足三里、中脘三穴。隔天调换。 
    中脘穴:在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 
    5.其他自疗法 
    每天进行仰卧起坐锻炼2-3次,每次10分钟。 
    
    避免误诊 
    许多女性爱美节食,体弱消瘦,腹腰部脂肪极少,腹壁单薄,容易导致胃、肾等脏器下垂。 
    由于胃体下垂,出口抬高,胃内食物排空延迟,故患者时有饱胀不消化感、嗳气恶心等症状,倘误作胃病进行治疗,会延误病情。 
    胃下垂如何治疗 
      
    下面介绍几个方面的饮食调理方法,这些对胃下垂患者来说,应当必须遵循且长期坚持才能有效。 
    
      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进餐的类别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经济条件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几块饼干作为正餐的补充。 
    
      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蠕动缓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会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对食物的咀嚼过程还会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动,增强胃壁张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对缓慢些,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食物细软 
    
      若食物干硬或质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蚕豆等,进入胃内不易消化,还可能损伤胃粘膜而促进胃炎发生率增高。因此,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少吃又厚又硬的夹生面条;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营养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为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在胃内排空最慢,若食脂过多,就会使得本已排空不畅的胃承受压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适当限制。而蛋白质食物应略有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半熟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将其做得细软些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加体力和肌力,缓解易疲劳等症状,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进胃壁张力提高,蠕动增强。 
    
      减少刺激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防止便秘 
    
      胃下垂患者的胃肠蠕功往往都比较缓慢,若饮食不当或饮水不足则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又会加重胃下垂程度,所以,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止便秘。日常饮食中多调配些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后者可促进胃肠蠕动,使粪便变得松软润滑,防止便秘发生。如清晨喝杯淡盐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缓解和消除便秘。 
    
      动静相宜 
    
      胃下垂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继续发展,还可因体力和肌力增强而增强胃张力,胃蠕动,改善症状。但要注意的是餐后不宜立即运动,应保证餐后有30—60分钟的休息,因为餐后即运动会因食物的重力关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相*** | 2010-08-17 00:15:44 52 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