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毛巾变硬后有办法让它重新变柔软吗?

首页

毛巾变硬后有办法让它重新变柔软吗?

毛巾大家有什么洗?我通常有透明皂洗,但洗过后干了就会变硬。有简单易行的软化方法吗?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9-01 09:47:17
    最佳答案毛巾新买回来,没用几次就变硬了,使用起来极不舒服,什么原因呢?原来,造成毛巾发硬板结的原因并不是毛巾没有洗干净,而是水垢在毛巾中积淀所致,因为我们洗毛巾只能洗去上面的污渍,水垢是洗不下去的,这样越积累越多,我们也就感觉到毛巾变硬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用食用的白醋来软化毛巾。食用醋不会污染环境,算经济账也很便宜,而且软化毛巾的效果比柔软剂还要好,何乐而不为呢?醋能软化毛巾,这是因为毛巾上的水垢是碱性物质,醋里的醋酸能够中和它,所以毛巾就变得柔软了。
    具体做法:
    用三匙食用碱加水与毛巾一同放入容器内,水不可多,以淹齐毛巾为准,煮大约15分钟左右,冷却后,用清水漂洗,再用白醋(商店均可买到)3匙,加入清水大半盆,将漂洗后的毛巾浸泡10分钟左右,(中和未净的碱)这样,你的毛巾就变软了。
    

    z***

    2010-09-01 09:47:17

其他答案

    2010-09-01 17:36:03
  • 不要使用洗衣粉,用洗发水洗两三天后即可变柔软,不要在太阳下暴晒,荫凉处只能风干,也不要用力拧干毛巾,要保留些可滴水分!

    中***

    2010-09-01 17:36:03

  • 2010-09-01 16:52:01
  • 用醋

    1***

    2010-09-01 16:52:01

  • 2010-09-01 16:15:00
  • 用浓盐水浸泡,然后晒干~~

    1***

    2010-09-01 16:15:00

  • 2010-09-01 16:11:09
  • 放醋泡洗会变的柔软点

    罗***

    2010-09-01 16:11:09

  • 2010-09-01 15:25:22
  • !用碱水煮15分钟然后挫洗干净再用肥皂和香皂各洗一次就搞定了。多年来我一直沿用此法效果很好,您试试?

    j***

    2010-09-01 15:25:22

  • 2010-09-01 15:19:12
  • 在水里放些醋吧,或是到超市去买洗衣液

    绿***

    2010-09-01 15:19:12

  • 2010-09-01 15:05:37
  • 一楼说的很好呀。就是这样就好了简单又实用。

    朱***

    2010-09-01 15:05:37

  • 2010-09-01 14:15:42
  • 我选择使用衣物柔顺剂就可以了

    1***

    2010-09-01 14:15:42

  • 2010-09-01 13:12:50
  • 洗完以后拿起毛巾的一角
    将毛巾拎起,
    然后画圈圈似的甩,
    往左五圈,
    再往右五圈,
    之后晾干,
    就会有柔软了~

    绿***

    2010-09-01 13:12:50

  • 2010-09-01 12:54:51
  • 在水里面加点盐,用来洗毛巾,可以使毛巾变得柔软~~

    1***

    2010-09-01 12:54:51

  • 2010-09-01 12:44:24
  • 我试过了用醋是个不错的方法。

    香***

    2010-09-01 12:44:24

  • 2010-09-01 12:41:08
  • 用温水兑一定剂量的醋洗就搞定了

    m***

    2010-09-01 12:41:08

  • 2010-09-01 12:36:34
  •   因为水是有硬度的,经常使用就会毛巾变硬,所以建议查一下如何软化水
    水的硬度(也叫矿化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1升水中含有10mmgCaO(或者相当于10mmgCaO)称为1度。软水就是硬度小于8的水,如雨水,雪水,纯净水等;硬度大于8的水为硬水,如矿泉水,自来水,以及自然界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硬水又分为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暂时硬水的硬度是由碳酸氢钙与碳酸氢镁引起的,经煮沸后可被去掉,这种硬度又叫碳酸盐硬度。永久硬水的硬度是由硫酸钙和硫酸镁等盐类物质引起的,经煮沸后不能去除。以上两种硬度合称为总硬度。 当水滴在大气中凝聚时,会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
      碳酸最终随雨水落到地面上,然后渗过土壤到达岩石层,溶解石灰(碳酸钙和碳酸镁)产生暂时硬水。一些地区的溶洞和溶洞附近的硬水就是这样形成的。 硬水有许多缺点:1。和肥皂反应时产生不溶性的沉淀,降低洗涤效果。(利用这点也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2。
      工业上,钙盐镁盐的沉淀会造成锅垢,妨碍热传导,严重时还会导致锅炉爆炸。由于硬水问题,工业上每年因设备、管线的维修和更换要耗资数千万元。3。硬水的饮用还会对人体健康与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没有经常饮硬水的人偶尔饮硬水,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即所谓的“水土不服”;用硬水烹调鱼肉、蔬菜,会因不易煮熟而破坏或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用硬水泡茶会改变茶的色香味而降低其饮用价值;用硬水做豆腐不仅会使产量降低、而且影响豆腐的营养成分。
       那么硬水毫无是处了吗?不对,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买矿泉水喝呢 。原来钙和镁都是生命必需元素中的宏量金属元素。科学家和医学家们调查发现,人的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与饮水的硬度成反比,水质硬度低,死亡率反而高。
      其实,长期饮用过硬或者过软的水都不利与人体健康。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得超过25度 。 硬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转化为软水。下面介绍硬水软化的三种主要方法: 1。 煮沸法(只适用于暂时硬水) 煮沸暂时硬水时的反应: Ca(HCO3)2 =CaCO3 ↓+H2O+CO2↑ Mg(HCO3)2 =MgCO3↓ +H2O+CO2↑ 由于CaCO3不溶,MgCO3 微溶,所以碳酸镁在进一步加热的条件下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MgCO3 +H2O = Mg(OH)2 ↓+CO2↑ 由此可见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2。
       石灰——纯碱法 (工业用) 在这种方法中,暂时硬度加入石灰就可以完全消除,HCO3-都被转化成CO32-。而镁的永久硬度在石灰的作用下会转化为等物质的量的钙的硬度,最后被去除。反应过程中,镁都是以氢氧化镁的形式沉淀,而钙都是以碳酸钙的形式沉淀。
       Ca2+(aq) --石灰-苏打法--> CaCO3(s) Mg2+(aq)--石灰-苏打法--> Mg(OH)2(s) 3。 离子交换法 这种方法中用到的离子交换剂,有无机和有机两种。无机离子交换剂,如沸石等;有机离子交换剂包括:碳质离子交换剂——磺化酶,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等。
      而且一般的离子交换剂在失效后还可以再生。 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软化的原理取决于工艺,一般来讲主要是离子交换法。如:离子交换法 沸石和离子交换剂虽然都不溶于水,但其中的钠离子和氢离子可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使钙、镁离子被沸石、人造沸石、离子交换剂吸附而被除去。
      长期使用后失效的沸石和离子交换剂可以通过再生而重复使用,故此法是既经济又先进的软水法。 CaSO4+Na2CO3=CaCO3↓+Na2SO4 其他还有:①石灰 -苏打法 。先测定水的硬度,然后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便沉淀析出。
       Ca(HCO3)2+Ca(OH)2=2CaCO3↓+2H2O ②磷酸盐软水法。对于锅炉用水,可以加入亚磷酸钠(NaPO3)作为软水剂,它与钙、镁离子形成络合物,在水煮沸时钙、镁不会以沉淀形式析出,从而不会形成水垢。此法不适合于饮用水的软化。
       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3加药法:向水中加入专用的阻垢剂,可以改变钙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的特性,从而使水垢不能析出、沉积。目前工业上可以使用的的阻垢剂很多。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少,适应性广;但水量软大时运行成本偏高,由于加入了化学物质,所以水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情况下不能应用于饮用、食品加工、工业生产等方面。
      在民用领域中也很少应用。 4电磁法:采用在水中加上一定的电场或磁场来改变离子的特性,从而改变碳酸钙(碳酸镁)沉积的速度及沉积时的物理特性来阻止硬水垢的形成。其特点是:设备投资小,安装方便,运行费用低;但是效果不够稳定性,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而且由于主要功能仅是影响一定范围内的水垢的物理性能,所以处理后的水的使用时间、距离都有一定局限。
      多用于商业(如中央空调等)循环冷却水的处理,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及锅炉补给水的处理(同时由于该种设备的机理并未得到真正的理论证实)。 5膜分离法:纳滤膜(NF)及反渗透膜(RO)均可以拦截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从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效果明显而稳定,处理后的水适用范围广;但是对进水压力有较高要求,设备投资、运行成本都较高。
      一般较少用,多用于专门的软化处理。 经软化处理的硬水指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为 1。0~50 毫克/升后得到的软化水。 水可将肌肤细胞内的污物彻底清除,延缓皮肤衰老,使清洗后的皮肤无紧绷感,光泽细腻。由于软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矿物质,具有较强的去污力,只需少量的卸妆膏,就可取得100%的卸妆效果,因此软水是爱美人士的必需品。
      软水用于经常性的饮用和沐浴,可帮您解除皮肤干燥、皮癣、皮屑苦恼,恢复正常的弹性皮肤。皮肤炎症,是由于肥皂、洗涤剂、摩擦、木材、皮革、刺激性佐料细菌、干燥空气等作用下产生的,发生湿疹或手足裂纹时,若常用软水清洗,就可驱除湿疹,愈合裂纹,还您柔软、富有光泽的手、足。
       软水还可以有效抑制真菌。发生皮外伤、冻伤、烧伤之类意外时,先用软水洗净患处后,并以软水浸湿脱脂棉、纱布、毛巾等,轻擦患部,可快速愈合伤口,并且使烧伤引起的浮肿马上消失,这是由于软水具有促进细胞组织再生的作用。经常使用软水洗头可使发丝轻柔、飘逸,去屑止痒,不枯不涩,发型自然光泽。
       家居使用软水的益处 : 厨房:餐具、瓷器光洁如新,绝无水渍痕迹;减少使用洗涤用品53%,大大利于环保,厨房清洁时间减少50%。 卫生:马桶、水槽、浴缸不再发黄生垢,产生异味,淋浴喷头的小孔不再有白色水垢,水流畅通无阻。 洗衣:衣物柔软、洁净、色泽如新,衣物纤维增加33%洗涤次数,减少洗衣粉55%使用量,减少洗衣机等用水设备由于使用硬水而导致的维修问题。
       设备:壁挂炉或热水器的维修次数大大减少,热水器寿命延长一倍以上,热水器煤气及用电费用减少29%~32%,家庭内墙中安装的水管不结垢、不阻塞。 软水使用好处 •软水使您头发光滑,皮肤细腻; •软水预防结石病发病率,维护健康; •软水洗衣物,节省各种洗涤剂50%~80%; •软水降低衣物的磨损,使衣物洗后松软,使衣物色泽保持更长久; •软水减小热水器维修维护,提高热效率; •软水降低管道的维修维护; •软水减少洁具污垢的产生。
       。

    木***

    2010-09-01 12:36:34

  • 2010-09-01 11:32:38
  • 最简单的方法
    使用醋精,将醋精放在1:4的溶液里,水量不要多,漫过毛巾就行,浸泡5分钟后,再进行搓洗而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即可。 
    

    今***

    2010-09-01 11:32:38

  • 2010-09-01 11:31:57
  • 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用护肤用的甘油掺在水里,用80度左右的水浸泡,适当保温,等水凉了,毛巾也就软了。

    信***

    2010-09-01 11:31:57

  • 2010-09-01 11:27:32
  • 食用碱加水.毛巾一同煮约10分钟左右

    美***

    2010-09-01 11:27:32

  • 2010-09-01 11:02:02
  • 用醋,简单点直接换毛巾

    遠***

    2010-09-01 11:02:02

  • 2010-09-01 11:00:00
  • 可尝试用洗米水~

    1***

    2010-09-01 11:00:00

  • 2010-09-01 09:48:01
  • 没什么简单的办法. 用洗衣粉(或肥皂)水煮,然后捞出来用温水拿搓板搓.用温水淘净,再用柔软剂泡.

    城***

    2010-09-01 09:48:0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