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如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疼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在屁股内侧有一小片,有点痒,有点疼...求治疗方法...
~*** | 2011-01-25 21:21:12

好评回答

2011-01-27 22:50:52
圆*** |2011-01-27 22:50:52 364 218 评论
疱疹表皮倒是问题不大的
用阿昔洛韦药膏也可以抹好的
要是出现神经痛的话
我建议最好用谢氏中草药治疗
是这方面的专家了 
目前反响比较好的一种中药
0/300

其他答案(共11个回答)

    2011-01-26 14:04:37
  • 口服阿昔洛韦片,外擦活力碘,一定要注意休息,建议住院或在家卧床,保持伤处干燥,忌刺激性食品,切记不要洗澡,洗的话也不要让伤处沾到热水,患者用的毛巾和被褥千万要隔离开,防止传染亲人。
    1*** | 2011-01-26 14:04:37 364 223 评论
    0/300
  • 2011-01-26 10:45:15
  • 治疗原则为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一般药物有维生素B族,抗病毒药物,激素,中医中药,理疗等。
    
    
    
    烟*** | 2011-01-26 10:45:15 361 223 评论
    0/300
  • 2011-01-26 07:14:53
  • 请您参考下文施治: 
    1、龙胆草配伍丹参、川芎,水煎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治带状疱疹42 例,全部治愈(河北中医,1984,2:27)。 
    2、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 例,连续服药1 个月,痊愈23 例,显效5 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2:130)。 
    3、血余炭研末、麻油调糊,外涂、日1 次,治带状疱疹,一般1 次止痛,2~3 次可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91,6...

    查看全部>>

    请您参考下文施治: 
    1、龙胆草配伍丹参、川芎,水煎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治带状疱疹42 例,全部治愈(河北中医,1984,2:27)。 
    2、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 例,连续服药1 个月,痊愈23 例,显效5 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2:130)。 
    3、血余炭研末、麻油调糊,外涂、日1 次,治带状疱疹,一般1 次止痛,2~3 次可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91,6:255)。 
    
    | 2011-01-26 07:14:53 377 220 评论
    0/300
  • 2011-01-25 22:09:05
  • 用治抗病毒的药,带状疱疹一般都是病毒感染引起,楼上说的方法是很好的。
    1*** | 2011-01-25 22:09:05 347 226 评论
    0/300
  • 2011-01-25 21:51:30
  • 我去年曾得过带状疱疹,打针,吃药都不管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静脉滴注;阿昔洛韦,一周保好!
    江*** | 2011-01-25 21:51:30 361 223 评论
    0/300
  • 2011-01-25 21:46:50
  •     大腿内侧搔痒,有红肿,逐渐蔓延到屁股下半面,从你的描述看,考虑是神经性皮炎、湿疹或者是股癣。
        1、股癣 是指腹股沟、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患处透气性差、易摩擦、潮湿等常可作为炎症出现的诱因,伴随瘙痒。治疗主要是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实验室检查真菌阳性。
        2、神经性皮炎,是神经功能障碍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癣样变为特征,病因是由于精神因素、饮食因素...

    查看全部>>

        大腿内侧搔痒,有红肿,逐渐蔓延到屁股下半面,从你的描述看,考虑是神经性皮炎、湿疹或者是股癣。
        1、股癣 是指腹股沟、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患处透气性差、易摩擦、潮湿等常可作为炎症出现的诱因,伴随瘙痒。治疗主要是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实验室检查真菌阳性。
        2、神经性皮炎,是神经功能障碍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癣样变为特征,病因是由于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化学因素(粗硬衣料和化学物质的摩擦等)
        3、疱疹,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方法不当会遗留后遗症.建议中医的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症主要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果是这病可不要拖啊!
    
    这张图是带状疱疹 你可以对比一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
    r*** | 2011-01-25 21:46:50 377 220 评论
    0/300
  • 2011-01-25 21:33:13
  • 带状疱疹家庭治疗方法
      保持感染区域干净,干燥并且尽量暴露于空气(不用衣物覆盖)。不要搔痒或弄破水疱。如果你因疼痛而无法入睡,试着用一条整洁干净的弹力绷带捆绑该区域。   在开头的3或4天每隔几小时试用冰块冷敷10分钟左右。接着在醋酸铝里面浸泡冷湿敷药,醋酸铝是一种非处方类药物,有收敛剂溶液,也有粉末或者片剂。   为了减轻神经方面的影响,粉碎两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于两大汤匙的消毒酒精里面,接...

    查看全部>>

    带状疱疹家庭治疗方法
      保持感染区域干净,干燥并且尽量暴露于空气(不用衣物覆盖)。不要搔痒或弄破水疱。如果你因疼痛而无法入睡,试着用一条整洁干净的弹力绷带捆绑该区域。   在开头的3或4天每隔几小时试用冰块冷敷10分钟左右。接着在醋酸铝里面浸泡冷湿敷药,醋酸铝是一种非处方类药物,有收敛剂溶液,也有粉末或者片剂。   为了减轻神经方面的影响,粉碎两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于两大汤匙的消毒酒精里面,接着把这种糊状物每天三次涂抹于水疱表面。   为了缓解瘙痒,要你的药师把78%的炉甘石洗剂,20%的消毒酒精,1%的苯酚和1%的薄荷醇混合。你可以连续地涂抹这种混合物直到水疱结痂。   其他治疗瘙痒的方法包括经常服用维生素E,或者应用胶态燕麦片洗热水浴来减轻疼痛。
    带状疱疹的处方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   (1)热盛证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盛证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黄散,水疱已破者可用四黄膏外涂。   此外,中医针刺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神经痛亦有疗效。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原则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感染   止痛,息斯明,VitE300 mg/日 抗病毒,无环鸟苷,0.2/次,3/日   局部:1-2 %龙胆紫外涂。   愈后有自限性,愈后可留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后遗神经痛。   【几个发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一)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可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在结膜乃至角膜上出现水疱,可发生溃疡性角膜炎,愈后形成角膜云翳而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致失明。疼痛剧烈(Fig2)。   (二)耳带状疱疹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患侧面瘫,耳鸣、耳聋听觉症状,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疱疹(Fig3)。   (三)胃肠道、泌尿道带状疱疹。   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1)抗抑郁药:主要药物有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氟伏草胺、舍曲林等。(2)抗惊厥药: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3)麻醉性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的镇痛药物。可供选择药物有吗啡(美施康定)、羟基吗啡酮(奥施康定)、羟考酮、芬太尼(多瑞吉)、二氢埃托菲、路盖克等。(4)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NSAIDs、曲吗多、乌头生物碱、辣椒碱等。   2、神经阻滞:   重度疼痛药物难以控制时即应考虑应用直接有效的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阻滞定位的选择应取决于PHN的病变范围及治疗反应。总的原则应当是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末梢到神经干、神经根。   3、神经毁损:射频温控热凝术行神经毁损是治疗PHN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神经毁损治疗还包括内侧丘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或X刀),手术硬脊膜下腔脊髓背根毁损治疗,垂体毁损、交感干神经节毁损等。   辨证论治    带状疱疹属于寒湿邪气被真阳驱赶外泛于皮肤的表现,仅有神经疼痛而无疱疹的,属于真阳无力将寒湿驱赶至皮外的表现,出现红疹或水泡的,属于真阳将寒湿邪气 驱赶于皮表的表现。一般患者于疱疹发生前数天会有轻度发热、疲乏等症状,这就是真阳发动的表现。无疱疹的可以服用白通汤使寒湿邪气加速表出,由干性快 速转变为湿型,或在体内通过其它形式排出;出现红疹或水泡的,应该服用三五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助真阳一臂之力。如果服用疏风解表、清热燥湿的药物, 就会使寒湿邪气敛回体内,由湿型逐渐转变为干性,使患者痛苦难堪,并可以加重或转变为其它阴盛阳虚的病症。因为患带状疱疹的人一定是禀素虚弱 的人。   如果患带状疱疹,疼痛异常者,可连敷带服七厘散救急,每次1.2g,每日3次,一般1~2天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而后丘疹消退,4~6天水泡变干结痂。
    编辑本段带状疱疹的中成药疗法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急性皮肤病,该病毒通常潜伏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导致病毒活动,引起皮肤及神经症状。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丹毒”,“串腰龙”,俗称“蛇丹”,“蜘蛛疮”。常突然发生,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成群聚集性小水疱,常伴神经痛;以皮肤红斑,灼热刺痛,簇集水疱为主要特征。近年来临床报道应用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云南白药   郭华 [1] 用云南白药加食醋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显著。方法:先用3%过氧化氢及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带状疱疹区域,再用无菌针头刺破水疱使疱内液体流出,并用棉签将破溃的坏死组织轻轻擦去,直至露出新鲜组织且有少量渗血为止,然后用消毒的压舌板将云南白药与食醋调成均匀的糊状物涂于创面(厚约1mm),直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30例,8~10d内创面均愈合。   2 甘草甜素   王日云报道 [2] ,治疗组38例,予甘草甜素8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d;对照组30例,肌注维生素B 1 100mg及维生素B 12 250μg,1次/d,口服病毒灵0.3g,3次/d,两组均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两组均100%治愈,但止疱、结痂、治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3 板蓝根注射液   王岩红等报道 [3] ,用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方法:在疱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板蓝根液4~6ml,维生素B 12 500μg,混合注射液。由疱疹周围向内进行皮下注射,边进针边推药,如果病灶较大,可在内部适量增加注射点,使药液均匀地散布于病灶皮下,1次/d,3d为一疗程。结果:20例患者治愈18例,显效1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   4 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王晓丽 [4] 采用口服龙胆泻肝丸9g,2次/d;防风通圣丸6g,2次/d。同时应用综合皮肤治疗仪(上海医大皮肤病研究所与常州武进医疗用品厂联合研制的SG901型皮肤治疗仪)中紫外负氧离子,配合局部外用中药酊剂(黄芩、栀子、川芎、蒲公英、野菊花、大黄、天花粉、甘草),照射治疗0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28例,痊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   5 六神丸   含中药牛黄、麝香、珍珠、蟾酥、雄黄、冰片、百草霜,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之功。何爱凤等 [5] 对治疗组内服六神丸30粒/d,分3次口服;同时取60粒研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擦皮损,4~6次/d;肌注聚肌胞2ml,1次/d。对照组内服病毒灵0.2g,3次/d;肌注维生素B 1 100mg,1次/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疼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无后遗神经痛。   6 西瓜霜喷剂   李义 [6] 依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西瓜霜喷剂, 如患处疱疹未破溃,可用适量香油将药粉调和成稀糊状,涂敷3次/d;若疱疹已破溃,可将药粉直接喷敷于皮损处,3次/d。1周为一疗程。结果:30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用药20min即可止痛,3~7天痊愈。   7 清开灵注射液   陈红等 [7] 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6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年龄≤14岁者用20ml,>14岁者30ml;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按15mg?kg -1 ?d -1 ,均加入NS250ml静滴,1次/d,共5天。并同时肌注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0.25mg,1次/d,共5天。结果:两组结痂、疼痛减轻及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8 独一味   藏药独一味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抗菌、止血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龚磊 [8] 用独一味治疗30例带状疱疹病人,3粒/次,3次/d,疗程为2周。治疗期间未用其它药物,结果:痊愈12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9 双黄连粉针剂   王广林 [9] 用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NS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用双黄连粉针剂1.2g加95%酒精100ml配成酊剂,用于外擦皮损及疼痛区域,4~5次/d,直至痊愈。结果:在止痛时间、皮疹干涸时间、痊愈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只使用西药的对照组,是一种疗效可靠、预后理想、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0 季德胜蛇药片   孙代红 [10] 用季德胜蛇药片糊剂外用治疗眼部带状疱疹23例,并与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21例作对照,方法:无环鸟苷0.5g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U+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500μg肌注。外用季德胜蛇药片粉糊剂涂患处,4~5次/d,次日早晨清洗干净再重复上述方法。结果:在显效时间、痊愈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蛇药具有很好的消炎、消水肿及止痛作用,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味很好的中成药。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肝气郁结化火,脾经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成;或外感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致。如能及时诊治可大大缩短疗程,若病情延误,治疗时间延长,愈后可留下后遗神经痛。上述中成药取其清热泻火、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等功效,采用外敷、内服、内外兼用,或中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快、治愈率高,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疱疹后神经痛,值得临床推广。
    编辑本段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
    一、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
    二、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
    三、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72例,平均疗效在95%以上。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三)疗效评价   200例本病患者,经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
    四、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之平行线;2、距病灶边缘1厘米之环状区。   (二)治法   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皮损炎症全退,水疱干涸,无新疹,自觉症状全部消失。   共治110例,按此标准,痊愈107例,治愈率为98.2%。
    五、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大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 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艾炷灸100余例,均在5~7天获愈[14]。用艾卷灸共治166例,其中用围灸法及单支艾卷薰灸法治疗136例,均在5次内获得痊愈。另30例,用双支艾卷同灸法,经治7次,结果痊愈17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
    六、火针
      (一)取穴   主穴: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变在腰以上加支沟,在腰以下加阳陵泉。   阿是穴:皮损区周围。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病变部位加配穴。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则采用疱疹周围围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针孔清洁,勿用手抓挠。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5例,均于1~3次之间获愈。火针后疼痛消失一般为12小时,疱疹干枯结痂平均3天。
    七、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着沿带状分布,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11例,全部治愈,最短2天,最长10天。平均治愈时间为4.2天,无一例后遗症。
    八、刺血
      1、(1)取穴   主穴:阿是穴。   (2)治法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转划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毛笔或棉签蘸雄黄酒少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雄黄酒泡制: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罐入酒水各半调和而成。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早晚分服。   (3)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4例,结果全部获愈。   2、(1)取穴   通常以指尖为准   (2)刺血部位:十个手指的指尖任取一指,每周一次。早上八点左右最为合适。第一周从左手开始,第二周换右手,这样轮换治疗。一般该指令进行6次即可停止,严重者可以加强3——6次(具体可参照HV疗法)。   (3)临床资料   门诊患者3021例,年龄18--60岁,平均34岁,病程在1年以内的463例,1--3年的1403例,3--9年的952例,10年以上的203例。
    九、灯火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关、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阳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阴交,臀部取环跳。   (二)治法   穴位均根据皮损部位选取,主穴第一组用于胸胁腰背部皮损,第二组用于头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灯心草一根,约3寸长,一端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将燃着端接触穴位的皮肤,一点即起。施灸处可出现绿豆大的水泡,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时,宜在原灸点之旁边),4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以灯火灸法治疗52例,结果全部治愈。一般1~4天疼痛及炎症基本消失,2~5天水疱开始干涸结痂。
    十、忌吃
      忌吃些辛辣及发物的菜式,   如,牛肉、羊肉、鱼肉……   葱、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能含有)、大酱类……   蒜薹,圆葱……
    主要参考文献
      [1]前原腾良,等。针刺治疗带状疱疹。麻醉 1976;25(4):484。   [2]田素琴。沿皮针刺治疗带状疱疹150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4;(4):37。   [3]汤 瑞,等。针刺治疗带状疱疹25例的疗效和免疫功能的观察。中国针灸 1981;1(3):7。   [4]王木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50例的临床小结。北京中医 1987;(2):37。   [5]孙远征,等。围剌法配合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35例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 1990;(6):38。   [6]赵宁侠,等。围剌法治疗带状疱疹40例。陕西中医 1989;10(9):419。   [7]蒋彩云。针刺治疗带状疱疹。云南中医杂志 1980;1(6):21。   [8]徐静霞。针刺治疗带状疱疹100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5;3;6。   [9]吴 淞,等。氦-氖激光治疗311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5;4(3):7。   [10]邹正风。耳针加墨汁调雄黄外搽治疗带状疱疹。江西中医药 1988;19(5):60。   [11]贵州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耳针治疗带状疱疹112例。贵州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贵州省卫生局编) 1978:204。   [12]郭正言。维生素B12双曲池穴封闭治疗带状疱疹200例。山东医药 1983;(9):7。   [13]陈积祥。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110例临床观察。新中医 1984;(7):29。   [14]俞震渠,等。艾灸治疗蛇缠。渐江中医杂志 1980;15(8):383。   [15]郑学良,等。火针治疗带状疱疹105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8(7):441。   [16]张天文,等。火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11例。中国针灸 1986;6(2):46。   [17]赵风林。砭刺配合雄黄酒治疗带状疱疹44例。陕西中医 1986;7(10):461。   [18]梁 波。回旋灸法治疗带状疱疹120例。陕西中医 1988;9(5):24。   [19]金 虹。“围灸法”治疗“蛇丹”16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8;8(1):43。   [20]董 勤,等。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免疫机制初探。江苏中医1991;12(4):24。   [21]刘远坎。灯火灸八穴治疗带状疱疹52例。陕西中医 1989;10(9):419。
    编辑本段中药方
      带状疱疹中药方1-热盛者    【带状疱疹症状】患者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形成红粟,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带状疱疹治法】疏肝泻火,清热利湿   【带状疱疹方药】胆草9克,黄苓8克,赤芍9克,茜草9克,川柬9克,柴胡9克,当归9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大黄9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炙博之品   【带状疱疹按语】本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而成。方中用胆草、黄苓清肝胆之火热;配合茜草、赤芍凉血活血;佐以大黄清热通下,以釜底抽薪;柴胡、川柬清热疏肝、理气止痛;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      带状疱疹中药方2-湿盛证    【症状】患者皮肤淡红起水泡,泡壁松弛,破后糜烂渗出,疼痛较轻,口渴而不欲饮,纳差或食后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白体胖,脉沉缓而滑。   【治法】清热燥湿,理气和中   【方药】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9克,炒白术12克,猪苓12克,黄柏12克,枳壳9克,泽泻9克,赤苓12克,滑石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滋腻之品   【按语】方中苍术、白术、猪苓、赤苓健脾燥湿;陈皮、厚朴、枳壳理气和中以助水湿之运化;黄柏、滑石、甘草清热利湿。水泡消退后遗留局部神经痛者,是因为余毒未清,经络阻遏,气血郁滞所致,可在方中加大黄、鬼箭羽,延胡索,没药,乳香以活血化瘀止痛。   带状疱疹中药方3-疱疹膏    【方药】雄黄10克,白矾10克,乳香5克,没药5克,冰片少许,生石灰水50毫升,香油50毫升   【用法】将雄黄、白矾、乳香、没药共研极细末,加入冰片末混匀。加生石灰水和香油,搅拌均匀成膏状。外涂患处,不用包扎,每日2~3次,一般一次止痛,2~3次可以自愈。   【适应病症】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结肌肤者   【按语】针对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阻肌肤的病机,采取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之法。方中雄黄燥湿解毒;白矾、生石灰水清热燥湿收敛;冰片芳香走窜,能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香油润肤生肌,诸药共达解毒止痛、清热燥湿之功。   带状疱疹中药方4-雄黄洗剂    【方药】雄黄20克,明矾20克,大黄30克,黄柏30克,侧柏叶30克,冰片5克   【用法】除雄黄、冰片外,余药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钟,文火煎30分钟。取汁300毫升左右,滤出药液。加入雄黄、冰片粉末,混匀。稍温后用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保留,下次加温再用,5天为一个疗程。   【适应病症】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结肌肤者   【按语】针对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阻肌肤的病机,方中雄黄解毒杀虫燥湿有良效;明矾味酸能收湿止痛,气寒性燥急能解毒除热浊;大黄 、黄柏、侧柏叶能清热解毒、祛湿活血、散结止痛。冰片性寒,清热解毒,气味芳香走窜能通经络,开窍利气机。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止痛之功效。      带状疱疹中药方5-大黄虎杖冰片酊    【方药】大黄15克,虎杖15克,冰片15克   【用法】上药浸入300毫升,浓度95%的乙醇液中,24小时后取澄清液备用。用时用棉签蘸取药液涂于患处,每日数次。溃烂处禁用。   【适应病症】带状疱疹,湿热毒瘀互结之证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方中大黄清热泻火解毒、化瘀止痛;虎杖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止痛;冰片清热解毒,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切中带状疱疹湿热毒瘀互结之病机。 
    手*** | 2011-01-25 21:33:13 377 220 评论
    0/300
  • 2011-01-25 21:31:16
  • 去医院 谨遵医嘱 不要害羞 真的 争取根治 上网找资料  你在哪里 你可以上网问下 治这病最好的是哪家医院
    秋*** | 2011-01-25 21:31:16 362 223 评论
    0/300
  • 2011-01-25 21:31:02
  • 是否是"带状疱疹",我还不敢确定.
    这里你就是得到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你也不能应用!!!
    j*** | 2011-01-25 21:31:02 346 226 评论
    0/300
  • 2011-01-25 21:23:47
  • 应结合针灸治疗,效果才会好的。封闭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带状疱疹最主要的后遗症是神经痛,针灸治疗可以加快神经修复,使以后不再出现神经痛症状。
    1*** | 2011-01-25 21:23:47 362 223 评论
    0/300
  • 2011-01-25 21:23:01
  • 治疗
    带状疱疹经济治疗方法
      口服:阿昔洛韦片 外用:活力碘 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治愈!用数根棉签或纱布沾活力碘涂抹患处,并轻压十分钟,一日2次即可!   涂抹活力碘时最开始可能会有中轻度疼痛。   英文名:Aciclovir Tablets   汉语拼音:Axiluowei Piɑn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昔洛韦,其化学名为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   结构式:(参见阿昔洛韦滴眼液)  ...

    查看全部>>

    治疗
    带状疱疹经济治疗方法
      口服:阿昔洛韦片 外用:活力碘 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治愈!用数根棉签或纱布沾活力碘涂抹患处,并轻压十分钟,一日2次即可!   涂抹活力碘时最开始可能会有中轻度疼痛。   英文名:Aciclovir Tablets   汉语拼音:Axiluowei Piɑn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昔洛韦,其化学名为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   结构式:(参见阿昔洛韦滴眼液)   分子式:C8H11N5O3   分子量:225.21   ————————————————————————————————————————————   1、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如B1:100mg、B12:250vg、或B1、甲钴胺250-500vg等。   2、抗病毒:泛昔洛韦片 0.125g;口服,8小时1次;万乃洛韦,300 mg,口服,2次/日;无环鸟苷,200 mg,口服,5次/日;聚肌胞 2 mg,肌注,隔日一次。干扰素,300万U,肌注,1次/日;   3、止痛: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吗啡控释片,30 mg,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等。   4、联合:三氮唑核苷(病毒唑)10mg/k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日1次,共8次;辅佐,口服康复新液10ml,3次/日;同时外用康复新液涂擦,严重破溃者以康复新液湿敷,共8d;疗效显著。
    带状疱疹家庭治疗方法
      保持感染区域干净,干燥并且尽量暴露于空气(不用衣物覆盖)。不要搔痒或弄破水疱。如果你因疼痛而无法入睡,试着用一条整洁干净的弹力绷带捆绑该区域。   在开头的3或4天每隔几小时试用冰块冷敷10分钟左右。接着在醋酸铝里面浸泡冷湿敷药,醋酸铝是一种非处方类药物,有收敛剂溶液,也有粉末或者片剂。   为了减轻神经方面的影响,粉碎两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于两大汤匙的消毒酒精里面,接着把这种糊状物每天三次涂抹于水疱表面。   为了缓解瘙痒,要你的药师把78%的炉甘石洗剂,20%的消毒酒精,1%的苯酚和1%的薄荷醇混合。你可以连续地涂抹这种混合物直到水疱结痂。   其他治疗瘙痒的方法包括经常服用维生素E,或者应用胶态燕麦片洗热水浴来减轻疼痛。
    带状疱疹的处方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l*** | 2011-01-25 21:23:01 377 220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6)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