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宇宙中的白矮星是怎样形成的

首页

宇宙中的白矮星是怎样形成的

宇宙中的白矮星是怎样形成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20 14:51:02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比如天狼星伴星(它是最早被发现的白矮星),体积比地球大不了多少,但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 
      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00万-10亿倍。
      在这样高的压力下,任何物体都已不复存在,连原子都被压碎了:电子脱离了原子轨道变为自由电子。   白矮星是一种晚期的恒星。根据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白矮星是在红巨星的中心形成的。   当红巨星的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时,氦核受反作用力却强烈向内收缩,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于是氦开始聚变成碳。
         经过几百万年,氦核燃烧殆尽,现在恒星的结构组成已经不那么简单了:外壳仍然是以氢为主的混和物;而在它下面有一个氦层,氦层内部还埋有一个碳球。核反应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中心附近的温度继续上升,最终使碳转变为其他元素。   与此同时,红巨星外部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恒星半径时而变大,时而又缩小,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极不稳定的巨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也越来越趋于不稳定,忽而强烈,忽而微弱。
      此时的恒星内部核心实际上密度已经增大到每立方厘米十吨左右,我们可以说,此时,在红巨星内部,已经诞生了一颗白矮星。   白矮星的密度为什么这样大呢?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比如氢原子的半径为一亿分之一厘米,而氢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假如核的大小象一颗玻璃球,则电子轨道将在两公里以外。   而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电子将脱离原子核,成自由电子。这种自由电子气体将尽可能地占据原子核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单位空间内包含的物质也将大大增多,密度大大提高了。
      形象地说,这时原子核是“沉浸于”电子中。   一般把物质的这种状态叫做“简并态”。简并电子气体压力与白矮星强大的重力平衡,维持着白矮星的稳定。顺便提一下,当白矮星质量进一步增大,简并电子气体压力就有可能抵抗不住自身的引力收缩,白矮星还会坍缩成密度更高的天体:中子星或黑洞。
         对单星系统而言,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提供能量,白矮星在发出光热的同时,也以同样的速度冷却着。经过一百亿年的漫长岁月,年老的白矮星将渐渐停止辐射而死去。它的躯体变成一个比钻石还硬的巨大晶体——黑矮星而永存。   而对于多星系统,白矮星的演化过程则有可能被改变。
       。

    杨***

    2019-02-20 14:51:02

其他答案

    2019-02-20 14:38:57
  •   白矮星(báixīng)|White dwarf:即矮星的一种。是一类低光度、高温度、高密度的简并态恒星。其光度较低,但温度很高,体积小,根据对许多白矮星的实测数据推算,其半径接近与行星,故称。
        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同光度主序星质量的1。
      5倍,而密度高达10^5~10^7克/厘米^3。典型的白矮星是天狼星的伴星。光谱观测表明,许多种光谱型中均有白矮星,它们在赫罗图上占据着主星序左下方相当广阔的区域。 目前的理论研究认为:白矮星是恒星演化的几种归宿之一,当恒星经过红巨星(巨星的一种)阶段发生大量质量损失后,剩下的质量若小于1。
      
      44个太阳的质量(昌得拉塞卡极限),这颗恒星便穿过主星序而演化成白矮星。有理论认为白矮星的前身可能是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星,它的核能已基本耗尽,整个星体开始慢慢冷却、晶化直至最后“死亡”。 白矮星有很强的表面引力(密度那么大,这是废话!),因而很早就观测到了谱线的引力红移,从而为验证相对论提供了实测的数据。

    y***

    2019-02-20 14:38:57

  • 2019-02-20 14:37:29
  • 是太阳这么大或是十几倍以内太阳这么大的恒星,在数十亿年间燃烧完能量爆炸后形成的.

    z***

    2019-02-20 14:37:29

  • 2019-02-20 14:33:02
  • 白矮星是一种晚期的恒星。根据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白矮星是在红巨星的中心形成的。
      当红巨星的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时,氦核受反作用力却强烈向内收缩,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于是氦开始聚变成碳。
      经过几百万年,氦核燃烧殆尽,现在恒星的结构组成已经不那么简单了:外壳仍然是以氢为主的混和物;而在它下面有一个氦层,氦层内部还埋有一个碳球。核反应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中心附近的温度继续上升,最终使碳转变为其他元素。
      与此同时,红巨星外部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恒星半径时而变大,时而又缩小,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极不稳定的巨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也越来越趋于不稳定,忽而强烈,忽而微弱。此时的恒星内部核心实际上密度已经增大到每立方厘米十吨左右,我们可以说,此时,在红巨星内部,已经诞生了一颗白矮星

    张***

    2019-02-20 14:33:02

  • 2019-02-20 14:23:34
  •   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
      白矮星属于演化到晚年期的恒星。恒星在演化后期,抛射出大量的物质,经过大量的质量损失后,如果剩下的核的质量小于1.44个太阳质量,这颗恒星便可能演化成为白矮星。
      对白矮星的形成也有人认为,白矮星的前身可能是行星状星云(是宇宙中由高温气体、少量尘埃等组成的环状或圆盘状的物质,它的中心通常都有一个温度很高的恒星──中心星)的中心星,它的核能源已经基本耗尽,整个星体开始慢慢冷却、晶化,直至最后“死亡”。   白矮星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体积小,它的半径接近于行星半径,平均小于103千米。
      (2)光度(恒星每秒钟内辐射的总能量,即恒星发光本领的大小)非常小,要比正常恒星平均暗103倍。(3)质量小于1.44个太阳质量。(4)密度高达106~107克/厘米3,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约等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0倍到104倍。假如人能到达白矮星表面,那么他休想站起来,因为在它上面的引力特别大,以致人的骨骼早已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
      (5)白矮星的表面温度很高,平均为103℃。(6)白矮星的磁场高达105~107高低   目前人们已经观测发现的白矮星有1000多颗。天狼星的伴星是第一颗被人们发现的白矮星,也是所观测到的最亮的白矮星(8等星)。1982年出版的白矮星星表表明,银河系中有488颗白矮星,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天体。
      根据观测资料统计,大约有3%的恒星是白矮星,但理论分析与推算认为,白矮星应占全部恒星的10%左右。 。

    张***

    2019-02-20 14:23:34

  • 天文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