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反映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反映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15 01:55:44
  • 多疑、奸诈的性格

    請***

    2018-12-15 01:55:44

  • 2018-12-15 01:51:03
  • ,生性多疑.野心很大.

    周***

    2018-12-15 01:51:03

  • 2018-12-15 01:46:22
  •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首先这句话不一定是曹操所说的
    这句话是三国演义改过了原话
    却无形中当成了曹操的人生格言
    到底曹操当时怎么说的又或者什么也没说
    这就只能去问曹操本人了
    历史记载原话是宁我负人 休教人负我
    这句话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
    有可能是他心中悲呛发的感慨,
    也不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一副理直气壮的气势,
    所以也不算不上是他的格言
    宁我负人 毋人负我
    这个人指的是吕伯奢
    加了个天下,放在当时就扩大了百万倍
    放在现在就是扩大了六十亿倍不止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
    曹操在人们心中就有很大的污浊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这是大多数史评家对曹操的评价
    原话出自三国演义当中曹操刚出来的时候,曹操曾经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左慈
    左慈对曹操的一生预测评价就是“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我想说,这大概也是作者罗贯中对曹操的一种偏见吧
    怎么人物刚出来就对一个人物做全盘的评价呢
    其实罗贯中也是借左慈之口表达自己对曹操的评价
    罗贯中写书一直是站在蜀汉这边的,有强烈的忠君思想,说白了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而曹魏是覆灭汉室的始作俑者(其实曹操从未称帝,直到死为止,都只是东汉的丞相,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废汉献帝,自立为魏文帝,追其父曹操为魏武帝)
    所以曹操一直被认为是反面人物
    在一直以来的戏剧里面
    曹操也是一直作为白面奸雄的形象出现的
    -----------------------------------------------------------------------------------------------------------------------
    其实古人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话的真正含义呢
    曹操杀了吕伯奢和其家人,其实为的就是怕他们报官。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只有说
    宁可为了我,你们都死掉,也不能为了你们而让我自己失败。
    但是我们又怎么知道“负” 的意思是“辜负”呢
    所以我有不同看法
    负"有负担, 辜负, 亏待, 欺负 的意思认为 此" 负" 为 "负担" 之义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是曹操立志要负担天下人,要立志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而不是教天下人负担我,让天下老百姓养活自己(意思就是不做一个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
    认为 此" 负" 为 "辜负" 之义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明显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和看法对吧,理解就是我曹操宁可辜负天下所有人,但是天下的人吾不能辜负我
    认为 此" 负" 为 "亏待" 之义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我们常说“某某人有负于我”。这个意思就是“有亏于我,对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不只是“辜负”这么简单。
    认为 此" 负" 为 "欺负" 之义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宁可叫我曹操欺负天下所有人,却不能教天下的人来欺负我,隐含的意思就是称王称霸,不被人欺负
    种种想法,然而只有第二种想法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此想法本来是一些打着什么”正统”,纲常””仁义道德”的人这样说的,经过历史传颂,后来慢慢演变为人们心中普遍的想法,其实对曹操本人是不公平的。
      
    在第一种想法中,也是有其根据的,曹操本来是想说这句话让陈宫知道他是个干大事的人,跟着他有前途,所以抒发一下豪言壮志,不过陈宫却太注重人品和胆怯,所以还是跑了!!!!(其实我很鄙视他的,这么有才居然跟着吕布混,最后身死志灭,可怜啊可惜啊!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
    曹操绝对是个不折不扣枭雄。
    他可以杀吕伯奢全家,原因是自保。
    他可以屠徐州城,原因是保父仇。
    他可以杀杨修,原因是他很不爽杨修。
    他可以杀孔融、荀氏。
      原因是孔、荀尊刘,视其为奸臣。
    等等一切都表示曹操行事不顾道义,为了自己。
    但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曹操的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呢
    不像刘备的假仁假义,装模作做
    但也因此曹操收到世人的鄙视
    刘备受到历史的尊崇
    曹操是容不得手下的仁人志士
    刘备是心胸宽大的最仁义君主
    我们看历史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但不管怎样,曹操也是做出了及大的贡献的
    这些是其他任何诸侯刘备孙权等都没能做到
    董卓,袁术,张绣这些趁汉室颓危而胡作非为的乱臣贼子,都是曹操平定下来的:
    袁绍,刘备,孙吴,这些人嘴上说得冠冕堂皇要扶助汉室,
    但都没能在乱世中建立起治境,真正让汉室稳定下来,
    反而让时势更乱,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乱世为君,杀孽必重
    要么学则做真小人,曹操这么做了
    要么选择做伪君子,刘备这么做了
    无奈的选择,也是必须要做的选择:
    想两全其美,是痴人说梦
    可惜刘备实在是死得早了点。
      。。。。。。。。
    就像当年的王莽如果死得早一点
    王莽也是一个房玄龄一样的贤相
    陈寿的三国志对曹操的赞美
    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
      太祖运筹演谋, 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 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赵***

    2018-12-15 01:46: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