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中药为什么在国际上不走悄?

 目前,国产的中药只占全球中药市场的3%,而日产的中药占了80%。看着这样堵心的数据,难怪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忧心地说:“如果国产中药不能在国际上占一个大的份额的话,我们无脸面对老祖宗!”
《摘自人民网》
w*** | 2018-02-21 02:25:41

好评回答

2018-02-21 15:25:41
z*** |2018-02-21 15:25:41 78 25 评论
中药走向世界要走好头三步
美国耶鲁大学讲座教授、华裔医学专家郑永齐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药走向世界,要走好头三步。
  第一步,要证明中药对哪些疾病有效。这里面关键是要解决同一药物每一批货的中药配置的均一性问题。第二步,要非常严格地进行临床试验。第三步,要深入研究中药发生作用的机理。
  郑永齐认为,中西医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中医基于经验,是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全面观察人体,而西医是从分子角...

查看全部>>

中药走向世界要走好头三步
美国耶鲁大学讲座教授、华裔医学专家郑永齐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药走向世界,要走好头三步。
  第一步,要证明中药对哪些疾病有效。这里面关键是要解决同一药物每一批货的中药配置的均一性问题。第二步,要非常严格地进行临床试验。第三步,要深入研究中药发生作用的机理。
  郑永齐认为,中西医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中医基于经验,是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全面观察人体,而西医是从分子角度看问题。
  当前,中医西医呈现互相结合的趋势,如中医医师往往按个人望闻问切的结果确定药量多少,现在西医给药也带有个人特点,它是按化学和基因的指标,确定药量多少。西医也知道对于复杂的病症,只针对某些靶点用药可能达不到目的,因而尝试使用多种化合物一起发挥作用。现在,中医方面很多以前不能回答的问题,开始以很严谨的方式进行了解。种种迹象表明,这种研究可以把中医和中药带入现代化。

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 
中药及健康产品具有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效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之若鹜。这种趋势为中药及健康产品迈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环境。
  “2004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1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共有约17家公司参展,分别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展览会上林林总总的展品包括中医药、健康食品、医疗器械、仪器及包装、原料及半制成原料,以及各种与保健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中医药及健康产品网站、医药科技图书、音像光盘制品、科研教育机构、多媒体管理系统及保健服务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在大会上表示,中国的中药市场与企业规模继续稳定发展,2003年中药销售额达790亿元人民币,1991年至2002年间平均增长率达23%。他说,中药管理必须进一步规范化,在此基础上,中药品种、中药品牌和中药企业必将走向世界。近年来中药管理与中药业规范化取得显著进步,主要表现在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中药饮片的包装规范、中成药注册与标准的规范等方面。他透露,2005年中国将颁布经修订的最新中药药典,药材进一步实现一名一物。新药典将对药材的重金属含量以及农药残留作出明确限定,并对中成药功效进行规范表述。
  展览主办方之一的香港贸易发展局介绍,去年首次举办的“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备受关注,3天会期吸引近20万人士参观,反映中医药和健康产品受到市场认同。另一个展览主办方香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的负责人认为,中药是否能得到国际认可最终还是决定于中药自身的安全、功效和质量。协会已就此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联系,以求为外销中药提供国际认可的认证服务,早日将香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质量保证的中药贸易中心。
  一名来自巴西的买家莱福尔说:“今天来参观展览的目的是为公司采购合适的中国健康产品,相信不用花太多功夫就可以达到目标。”

用药理念反朴归真 6成欧洲人使用中药
前天,首届西太平洋区草药协调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记者了解到,全世界的草药使用量在逐年增长,六成欧洲人使用中药。 
    据悉,全欧洲有10万名受过培训的中医师,中医治疗机构有1万多所,大多以针灸为主。荷兰1500万人口就有4000多名中医师;德国保守估计有2万多名针灸师;英国有3000多家中医诊所,并且已经为中医药立法,今后还准备对中药饮片进行立法;意大利大多数药店也都出售中草药。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医疗模式转变,人们的用药理念回归天然,因此对中草药的需求量将迅猛增长。WHO官员陈垦指出,目前,中草药的安全正受到关注,对中草药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等指标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今后,中国的中医药将面对更多的新事物和新情况,现代科技要参与到中草药技术中来。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18-02-21 18:25:41
  • 中药铺生意火 老外在街头按摩
    
    除了传统的中餐馆,我国传统的中药铺和中医诊所也是伦敦唐人街独有的。在这个行业里,华人占有不可动摇的垄断地位。入夜时分,你常常可以看到马路正中央,一字排开的小凳子,有人在向过往行人们推销按摩服务。时常有几个西方游客现场感受他们的手艺。 
    
    近年来,中医在英国逐渐为主流社会所接受。在伦敦唐人街和附近的几条街上也出现了不少的中药店铺和中医诊所。 
    
    英国多雨,...

    查看全部>>

    中药铺生意火 老外在街头按摩
    
    除了传统的中餐馆,我国传统的中药铺和中医诊所也是伦敦唐人街独有的。在这个行业里,华人占有不可动摇的垄断地位。入夜时分,你常常可以看到马路正中央,一字排开的小凳子,有人在向过往行人们推销按摩服务。时常有几个西方游客现场感受他们的手艺。 
    
    近年来,中医在英国逐渐为主流社会所接受。在伦敦唐人街和附近的几条街上也出现了不少的中药店铺和中医诊所。 
    
    英国多雨,海岛性气候常年阴冷潮湿,很多人都有关节炎。对此,西医无能为力,而我国的传统中医却是有独到的方法来医治。针灸和足底按摩是很受欢迎的项目,虽然收费不低,但是由于效果显著,所以生意兴隆。路过中药铺前,也常常能够看到许多英国人在排队买中药。 
    
    随着中医药的名声渐响,中医和它神奇的疗效正逐渐被英国社会所认同。凭借这个独家诀窍,有更多的华人走出唐人街,到英国各地去开办中医药诊所,把中华传统医学传播四方。 特约撰稿人 蒋亮毓
    
    
    
    
    中医药在加拿大开始合法化,为中医药进入该国市场提供了契机。
    
    长期以来,加拿大政府对中草药一直采取不鼓励,也不禁止,顺其自然的态度。但对进口的中草药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一经发现有毒物品含量过高,立即查处。中草药在加拿大始终没有取得合法地位,不能作为药品出售,只被当做食品类物品在超市或在大城市的唐人街出售。经过加拿大华裔社团的长期努力,特别是由于社会公众的医疗保健观念发生变化,保健强身成了社会风尚,而传统西药因其副作用不能作保健药品长期服用,于是,各种天然药物,包括中草药以及针灸、按摩等自然疗法近几年便在加拿大时来运转。各种天然药物、维生素、减肥药等的年销售额高达20亿加元左右,并以每年15%~20%的速度在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政府一改过去的立场,对中医中药采取开放态度,同时严格监管各种草药的安全性及药效功能的真实性。联邦卫生部于2000年成立了自然保健品办公室,由包括华裔植物学家在内的17名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鉴定自然保健品中的有效成分,对合格的自然保健品颁发出售许可证。这一举动表明,加拿大政府为中草药合法进入该国开放了绿灯。
    
    目前传统的中医疗法,只有针灸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已取得合法地位。针灸医生在这3省受省政府监管,在取得省政府颁发的证书后可合法开诊。2000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和卫生部长宣布,对中医医生和针灸医生一起进行监管。这实际上也为中医医生的合法开诊敞开了大门,使该省成为中医、针灸疗法全面合法化的第一个省份。
    
    传统的中医中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所认同,并逐步进入主流社会。
    
    
    
    中医在欧盟合法化  
      
    我国传统医学在欧洲最近获重大突破——中医在比利时及欧洲联盟合法化。
    据报道,由于医疗效果显著,保险业者开始将针灸治疗纳入保险范围;同时经过中医业者的奋斗不懈,欧洲联盟也成立了中国医学联盟。中医在保守的欧洲医学界受到正式承认,并获得合法地位。
    据介绍,经比利时针灸医师联盟的推动,针灸将纳入比利时的医疗保险范围,比利时独立医疗保险互助会及佛提斯银行保险业务自今年1 月1日起增加针灸医疗保险。
    欧洲联盟中国传统医学协会已在比利时巴德皮尔蒙成立,共有来自 15国29个协会加盟。
    
    20世纪初,由于巴拿马运河的建成和开航,沟通了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中医药也开始传入巴拿马。 
      到了20世纪70年代,作为国际航空与海运中途站的巴拿马共和国开放门户,大量吸收海外的投资与移民,旅巴华人与日俱增。现在旅巴华人的总数已达20万,占巴拿马共和国人口总数的1/10,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水平较高的中医医师陆续从中国移居巴拿马,使中医药在巴拿马逐渐兴盛,并在巴拿马医务界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巴拿马的中医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巴拿马市华埠区,少部分在巴拿马市新城区和市郊区县,还有一部分在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岸入口处的科隆埠国际商港兼经济特区,另外还有少数中医在靠近邻国的边境省份。可以说,在巴拿马凡是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 
      由于巴拿马医药卫生行政部门的不少官员认为,使用中医药治病是中国人的传统,应该尊重,所以对中医医师行医执照要求不严。因此,旅巴的中医医师,多数以个体或互助组形式(两个以上家庭组合)在公寓诊所开展医疗活动。例如,在巴拿马市总统府官邸附近繁华的唐人街和旅巴中华总会会址的对面,一座8层楼的大厦便聚集着10多家私人中医诊所或医疗室,按其专长分为内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五官科等。这些中医医师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广东省,医术都比较高明,经他们治愈的患者,有许多是采用其它医疗方法久治不愈者。1988年底,有一位原籍广东,名叫丘金锐的华商,右前臂骨折。他先请当地几位医生诊疗,因接骨错位、医治不当,屡治不愈,于是准备订机票返回中国就医。后经友人介绍,他专程前往巴拿马市的这座大厦,经过其中一位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骨科名医正骨复位、敷药按摩后,那位中年侨商的骨折很就快痊愈了,手臂完全恢复了正常。他在感激之余,不仅对该名医厚礼相赠,而且在当地有权威的侨报《共和报》刊登了一周鸣谢广告。不少洋人看到报纸后,手持广告,按图索骥前往这座大厦登门求医。由于这些旅巴的中医医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秉承救死扶伤、为民除病的宗旨,忠诚为侨胞和各界民众服务,因此,备受社会推崇。 
      巴拿马的华人治病,喜欢选用来自中国大陆的道地中药材由来已久,因此巴拿马中医行业的兴盛,带来了中药市场的繁荣。目前在巴拿马城镇街道、商业区域,中药材店铺逐渐增加,并且有很多是港资、台资或外籍华裔资本的大中型公司。 
      近几年来,中国的中医和中药已经在巴拿马打开部分市场,先是在巴拿马的华侨中间,后来在巴拿马当地居民之中,中医和中药都已建立起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
      在巴拿马首都的新鸿胜中国食品公司开中药铺的鲍达明先生说,他现在经营的中药材有400多种,中成药有200多种,每天接待到药铺取汤药者二三十人。他那里一服中药售价10美元,好的时候日营业额达1万美元,一般每月能做15万至20万美元的生意。他说,在中药汤剂中,治疗甲状腺病、肠胃病和浮肿病的中药在巴拿马销量最大。中成药则以减肥和降脂两类药物最为畅销。如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的收腹降脂消瘦丸,常常脱销;福建三明制药厂生产的每瓶100片的山楂降脂片,每瓶售价4美元,也很受巴拿马消费者的欢迎。此外,男性壮阳药也很有市场,飞龙牌延生护宝液,每小瓶售价可达7.75美元,其它一些壮阳药,常常进货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鲍达明还说,中药生意之所以这么好,主要得益于中国内地来的中医医师。目前在巴拿马有十多名水平较高的中医医师,主要居住在首都巴拿马城。这些中国的中医医师行医谨慎、用药适当,至今未发生过一起病人投诉事件,为中医医师在巴拿马赢得了信誉。鲍达明先生还介绍说,中医药不仅在巴拿马,在南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深受欢迎。从今年开始,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的不少华侨商人几乎每月都到巴拿马购买中药,主要是成药,每次都要带走2000至3000美元的药品。 
      目前,巴拿马的整个中医药体系在不断完善充实,开始趋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以往各自流散作业的小诊所、小病房,已逐渐靠拢集合,组成团体式、中央式的医疗机构与单位,以便综合经营、统一对外。例如,不久前,建立在巴拿马市新城区环境幽雅、中西医共处的华侨医务中心,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与开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南非共和国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她东临印度洋西接大西洋,是一个美丽富饶的亚热带国家,素有“彩虹国度”的美誉。该国70%为黑人,30%为白人、印度人和有色人种。华人在南非是名符其实的“少数民族”,仅有18万人口。 
    
      据史料考证,我国东南沿海的同胞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移民这片沃土,华人在祖祖辈辈开发南非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这里。中医中药在南非的发展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
    
      华人最早运用中医中药只是为了自己家族的防病治病。后来才逐渐产生了在华人社区为华人治病并以此为生计的中医。这些人多为擅长某一中医专科,靠师徒传授成业的中医。20世纪30年代一位广东籍华侨在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唐人街开设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中药房,主要经营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的中成药及药材饮片。此外在一些大型华人商行中也兼营一些中成药和中药材。但这里的用药习惯多与祖国传统用药规则有较大出入。早期个体从业的中医也由上门服务、游走行医发展成后来的小型中医专科诊所。截止1990年全南非华人诊所仅有40余家且多集中在大城市,以针灸、按摩、骨伤科居多,中药在南非长期处于弱势。当地的华人医生在70年代还成立了中医学会,定期开展一些学术活动,并为中医药在南非取得合法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比中、北非等地的国家慢30多年。原因在于种族隔离政策使南非长期以来隔绝于国际社会,也限制了中医药文化在南非的发展。1994年南非重返国际社会,尤其是在1998年中南建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医药在南非有了长足的发展,相比其他非洲国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1999年新一代华侨徐有强先生投巨资在约堡开设了第一家综合性中医院———“中国中医诊疗院”和“中国大药房”。所经营的中成药大多来自大陆“同仁堂”等老字号的名优产品,饮片大多是大陆产区的地道药材,这为中医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鉴于中医药卓著的疗效,良好的口碑及受惠于中医中药的广大白人、黑人患者日渐高涨的呼声,南非政府国会于2000年10月通过法律程序确认了中医中药在南非的合法地位,从此中医中药在南非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在南非境内,经多年大浪淘沙,许多中医诊所名噪一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一些中医师还将自己的诊所从欧美及其他非洲国家转移到南非来发展。
    
      许多大陆资深的中医药专家相继来到南非寻求发展,这也为中医药事业未来在南非的腾飞聚集了众多高级人才。南部非洲中医药学会正在筹备创办非洲大陆第一年培养当地中医药专门人才的中医药学院。   中国政府近期将投资在首都比勒陀利亚以北20公里的TEMBA市建立一所目前非洲大陆最大的包括有中医全科在内的综合性医院。
    
      笔者在南非旅居4年,从事中医药调研和临床工作,南非当前的几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用中医药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
    
      艾滋病是目前困扰南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种族兴衰的头号疾病。据今年南非当局公布,HIV病毒携带者已达420万、约占南非人口的十分之一。预计在2010年至2015年是南非艾滋病患者的死亡高峰期,我用中医对症治疗的方法在南非治疗了一位刚果籍男性学生,证明中药对艾滋病晚期患者控制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如止汗(麻黄根)、止泻(肉豆蔻)、镇静安神(酸枣仁、远志)、止咳(百合、桔梗、前胡)、止痛(元胡、麝香)、补气(白术、党参、黄芪)等都可缓解各种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生存期。   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南非的沿海地区发病率及致残率也很高,中医称之为“痹症”,笔者曾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类疾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位印度中年男子患类风湿十几年行走不便,服用大陆最新研制生产的国家级新药通络开痹片后,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一个月后复诊时已能独立行走,他觉得中药很神奇。   现在越来越多的当地白人及上流社会的黑人都把到中医诊所就诊、到中国餐馆用餐视为一种时尚。然而广大的土著黑人更需要中医这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方式。如果能以巡回医疗的形式深入到广大的黑人部落行医,将是一件功德无量、名利双赢的善举。
    
      4年来笔者经考察认为,南非这里地广人稀,大量肥沃土地未被开发利用。复杂的地型、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裁培中草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种植的药材经加工后,除满足南非市场用药外,还可向周边国家出口。
    
      中医中药在南非蓬勃发展,还将有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挪威的传统医学应用还不十分广泛,国家还没有把传统医学纳入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但近十几年来,应用传统医学治疗的病人在不断增多,中、青年人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用传统医药,城市和农村使用基本一样,40%的癌症患者在寻求替代疗法治疗。目前,在挪威不仅有中医药、针灸,还有顺势疗法、足底反射、整脊疗法等传统疗法。针灸应用比较广泛,约占传统医学治疗的90%,中药只是近4~5年才引进,使用的患者较少,医生也少。从事传统疗法的医生多数属于私人开业或个体行为,诊疗费用由病人自付,只有整脊疗法医疗保险可以支付约20%治疗费用。在全科医生诊所和县级医院的疼痛门诊都用针灸和按摩对病人进行治疗。挪威卫生部通知,如果替代疗法与医院治疗不冲突可以使用。传统医学人才主要是在中国学习的,也有在其他国家学习的。挪威现有2所针灸教育机构,都是民间办学,既学习中医、针灸,也学习其他国家的传统疗法如顺势疗法等。全国有2个针灸学会,属民间学术组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需求的增加,挪威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医学工作。1997年4月由卫生部负责成立了替代医学委员会,由医生、律师、社会学家等17人组成,主席是TROMESO大学Aarbakke教授。其任务是:对替代医学的科学概念、替代医学治疗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论证报告。1998年12月替代医学委员会向卫生部提出报告:介绍了挪威传统医学的现状;对传统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还提出如何从立法的角度去管理传统医学。该报告并就替代医学的评价原则、注册计划、如何将替代医学纳入国家医疗保健之中以及执业和专业认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他们还在奥斯陆大学和TROMESO大学设立了替代医学研究中心,通过对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几种传统医学进行科学论证,认为针灸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委员会认为: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论证传统医学是挪威接受和应用传统医学的关键;建议国家修改1963年关于“用传统医学为人治病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否则违法”的规定,以便让更多的病人得到传统医学的治疗。对于未来中医药在挪威的发展,挪威卫生大臣托利托尼认为:中医药在中国使用了几千年已间接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应重视这个事实,这是挪威重视传统医学和正在向这方面努力的基础,挪威将科学地、客观地去认识和评价传统医学,用科学方法证明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希望在未来能把传统医学纳入挪威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据有关文献记载,19世纪早期中医药就传入古巴。到19世纪末,针灸疗法又被一位生活在哈瓦那以东的马坦萨斯省、名叫ChenBom-Biam的古巴籍中国医生引进古巴。此后,还有另外两位古巴籍的中国医生(Chi和Li)在古巴应用针灸和中草药为患者进行治疗。但从19世纪到本世纪60年代,中医针灸疗法在古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与中国建交。出访中国的古巴代表团带回了有关针灸的信息,受到了古巴医学界的注意。
    
      1960年阿根廷医生FlorealCarballo首次在古巴卫生部的支持下讲授针灸课,并公开发行了他讲课所用的教材。随后来自中国大陆的访问学者欧阳群也在古巴开设了中医学正式课程。  
    
      1972年,古巴卫生部出版了Francisco PeresCarballas的著作《手针实践》针灸疗法在临床上首先被用于缓解疼痛综合征,其后是用于减肥治疗,不久又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及身心疾病。于是,针灸疗法作为一种既具有预防作用,又有益于健康,而且还很经济的医疗方法受到了古巴人的欢迎,并被纳入国家医疗保健系统中。
    
      1992年,古巴卫生部指定国家针灸委员会担负起在古巴发展针灸的重任。为此,古巴国家针灸委员会将针灸学纳入医学院校的课程,开设教师教育课程,使古巴每一个家庭医生和牙科医生都获得针灸教育,培训针灸教师,鼓励针灸研究,帮助在所有医学专科内开展针灸临床。这一系列的创举使中医针灸疗法在古巴得到了迅速发展。
    
    
    
    由爱尔兰医药管理局(IMB)任命的一个专家科学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资深医用草药学家和芳香治疗学家)来处理在爱尔兰建立一个草药注册制度的有关事项。估计,这个委员会将在2001年底提出它的最终建议,它将涉及诸如草药的质量、安全性、疗效、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包装和标签说明等问题。IMB草药产品项目的负责人指出,这个新制度是旨在保证在爱尔兰市场上销售的草药产品对任何所宣称的适应症是安全、高质量和有效的。 
    
    
    
    由法国数家科普和新闻机构邀请德国专家共同举办的中国传统医学展,18日在巴黎维莱特展览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据称,这是法国首次以追根溯源的方式,全面系统地向国人介绍中医药文化。  
    
      此次展览是由法国维莱特展览中心、法国《解放报》、法国《健康》杂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法国电视5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担任展览科学顾问的是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史研究所所长文树德教授。整个展览占地约900平方米,共分中医学建立的理论基础、中医学实际应用、中医学主要治疗手段及起源等3个主题。展览将一直持续到今年7月8日,在此期间,举办者还将陆续组织“中国茶文化”、“中国书法”和“健身气功”等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关的各类讲座。    展览计划负责人克洛德·阿尔尚博女士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现在欧洲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表示出浓厚兴趣,但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中医还只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古老医术,真正了解中医内涵的人可以说微乎其微。他们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发展和现实应用进行全面介绍,让法国人真正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文树德教授对记者说,他已先后在德国组织过4次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展览,但规模都不及在法国举办的这次。这位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世界医学史、特别是中国传统医学史研究的专家表示,他希望此类展览能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医学,使中医药文化在欧洲也能得到比较健康的发展。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近设立了维州中医药监管局。4位华裔被委任为中医药监管局成员。维多利亚州有半数居民使用中医药,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中医师超过500人。维州中医药监管局将采用一套全面的中医药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一套中医注册标准,以及提供管理部门认可的中医药培训课程。这对于保护使用中医药人士的健康和安全用药至关重要。中医药的疗效和从业人士的推动,使得澳大利亚中医药渐入人心。
    
    
    南非卫生部官员本月证实,南非政府最近批准了一项有关承认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疗法的法案。这表明中国传统医学在南非已拥有合法地位。 
    
      据悉,目前中医医师的注册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第一批获得合法注册的中医师已有50多人。他们将获得有效期为两年的合法从业执照。 
    
      南非中医诊疗院院长孙庆涪对记者说,中医在南非盛行已久。从60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华人中医不断向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得到政府的合法承认。现在他们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 
    
      据报道,此次在南非获得正式批准的传统医疗法除中医、针灸和按摩外,还包括非洲医学和印度医学等。
    
    
    
    80年代初受世界性"中医热"影响,中国针灸也风行巴西。自1981年祖传中医王钰医师到南美举办针灸师培训班及针灸研究班开始,中国针灸技术才真正在巴西逐渐开展起来。 
    
      据巴西有关部门统计,单是圣保罗一地每年就约有60万人向中国医生求助。巴西著名的《请看》杂志曾撰写长文,专门介绍针灸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为什么50万圣保罗人对自己的医生不屑一顾,宁可求助中医。"现年33岁的戏剧演员兼导演费拉维奥·德索扎从小血小板减少,从8岁起不得不经常出入圣保罗的主要血液诊所,接受大量的激素注射。两年前开始接受中医治疗,每星期针灸1次,同时服用中草药。费拉维奥最近愉快地说:"我的健康大为改善,犹如脱胎换骨。我不再用激素了。"因此,1989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政府组织成立了"里约热内卢卫生局民间传统医疗机构",该机构专门负责把以中国针灸及民间疗法(汉药、草药、自然饮食、导引等)巴西为基础的医学传入州内的国立、州立、市立医院里,并进行普及指导。同时该州政府还表示今后对用针灸为市民进行治疗活动将给予协助。这些行动对中医针灸在巴西合法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1990年圣保罗国家卫生部长开始了一项计划,把针灸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但是遭到了圣保罗医学委员会的强烈反对,该委员会主席断言针灸不科学,和西医无关。他们拒绝参加国家卫生部长召开的阐述该计划的会议;因而使这一项计划未能得到实施。 
    
      然而在1992年,这个委员会却彻底转变了态度,不仅委员会内设立了针灸部,指导西医医生从事针灸,而且还通过了只准许西医医生从事针灸的决议,以达到控制这一专业的目的。委员会试图排斥在国外受过教育的针灸开业者,开业范围只限于巴西医学院的毕业生。因此,尽管中医针灸疗法在巴西开展了十余年,但一直未取得合法化。 
    
    
    拉丁美洲由地处北美洲的墨西哥与中美洲6国、加勒比地区16国、南美洲10国及13个未独立的地区组成。 
    
      中医药传入墨西哥虽然已经很多年了,但发展不大,规模较小。
    
      本世纪初,随着东方移民的流入,针灸也传入墨西哥,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从1972年起开始显露出明显的疗效,特别是在墨西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两国之间文化和深信交流得到加强。
    
      1980年,墨西哥国立工学院开始举行一系列关于针灸讲座和讨论会,由此导致现在设立了专门的针灸学学位。墨西哥是唯一在官方教育计划中特别重视针灸的拉美国家,为此设立了专门的医学学位。
    
    墨西哥卫生秘书处和针灸协会从1990年起对针灸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目的是要将针灸作为全国卫生体系的一种补充疗法。
    
      墨西哥专家认为,通过针灸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类机体本身和各种功能,保持或恢复人的健康。因此,针灸可以用于从治疗感冒到控制癌症。中国的传统医学为了加强其治疗效果,也将科学技术用于针灸。传统的手工针灸可以用电针替代,即利用电流加强针灸的刺激作用。也可以利用激光刺激相关的穴位,还可以在有关的针灸穴位注射中药,以便取得更好的疗效。
    
      近年来,由于墨西哥肥胖病、心血管病、风湿病、过敏性疾患、紧张症等发病率的增高,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且药品价格昂贵,一般人付不起药费。而中医药针灸对这些病有独特的疗效且经济简便,因此,中医针灸在墨西哥受到欢迎,并且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
    
    
     生物谷 >> 药学 >> 药业信息 >> 中药药市 的部分文章
    
    --因万字所限已到,还有许多关于中药畅销国外的消息只能忍疼割爱了,抱歉!
    
    
     
    
    东*** | 2018-02-21 18:25:41 75 26 评论
    0/300
  • 2018-02-21 16:25:41
  • 
             因为中药见效很慢,老外很注重快效益的.
    l*** | 2018-02-21 16:25:41 44 32 评论
    0/300
  • 2018-02-21 10:25:41
  • 好多商标\专利都被日本人抢先注册了
    小日本就是...
    n*** | 2018-02-21 10:25:41 46 3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