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急性骨髓炎选用什么药?

急性骨髓炎选用什么药?
却*** | 2019-02-23 08:45:11

好评回答

2019-02-23 09:22:39
海*** |2019-02-23 09:22:39 4 4 评论
急性骨髓炎一,诊断要点:(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的产生是邪气与正气相抗争的结果,主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余毒流注疔疮疖肿,或麻疹,伤寒,猩红热等病后,因治理失当,余毒未清,滞留体内,经久不解,或因正气不足,正不胜邪,邪毒内盛,流注筋骨或关节而发病.2,外感六淫风寒暑湿诸邪,客于肌腠,内注筋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郁而化热,蕴热成毒,热毒炽盛,腐烂筋骨.3,筋骨损伤如为开放性损伤,创口感染,则...

查看全部>>

急性骨髓炎一,诊断要点:(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的产生是邪气与正气相抗争的结果,主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余毒流注疔疮疖肿,或麻疹,伤寒,猩红热等病后,因治理失当,余毒未清,滞留体内,经久不解,或因正气不足,正不胜邪,邪毒内盛,流注筋骨或关节而发病.2,外感六淫风寒暑湿诸邪,客于肌腠,内注筋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郁而化热,蕴热成毒,热毒炽盛,腐烂筋骨.3,筋骨损伤如为开放性损伤,创口感染,则邪毒可以直窜入骨.若筋骨局部损伤,虽外无创口,必有气滞血瘀,邪毒可乘虚内袭,邪瘀互结,蕴热化脓,腐筋蚀骨,此乃借伤发病.4,七情内伤忧思郁怒等精神刺激,情志逆乱,脏腑失调,气血化生不足,导致正气内虚,抗病祛邪功能减弱,邪毒不能外散内消,及而兴窜入骨.5,饮食不当或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刺激之品,内伤脾胃,湿热火毒内生,流注筋骨,关节而发病;或因纳差食少,食物质量低劣,营养摄入不够,气血化源不足,正虚不能御邪.6,房室劳伤房劳过度,肝肾亏虚,筋骨不健,邪毒乘虚入筋注骨.骨痈疽的发生及其病理变化与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功能强弱有密切关系.气血充足,脏腑壮实.经络通畅,则抗病力强,即使发病,其病理损害也较轻浅;反之,则损害严重,变化迅速.无论骨或关节痈疽,一旦发生,必致气血壅滞,经络阻塞.热毒炽盛时,更可耗气劫血,伤津夺液,进而累及脏腑.故本病虽表现在骨或关节局部,但与整体,正气密切相关.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机体正气与病理损害(包括致病因子)之间的抗争,即“正邪相搏”.而在抗争中,正气的强弱,主导着整个病理机转.西医认为本病的病理变化为骨质破坏与死骨形成,后期有新生骨,成为骨性包壳.而本病的感染途径有三:①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中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髓腔,称血源性骨髓炎;②开放性骨折发生了感染,或骨折手术后出现了感染,称为创伤后骨髓炎;③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如化脓性指头炎,慢性溃疡引起骨髓炎,称为外来骨髓炎.(二)临床表现急性骨髓炎儿童多见,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多见,其次为肱骨与髂骨,脊柱与其他四肢骨骼都可以发病,发病前常有外伤病史.起病急骤,有明显毒血症症状,有烦躁,呕吐与惊厥,重者有昏迷与感染性休克.局部出现剧痛,周围肌痉挛,活动受限,局部皮温升高,局限性压痛,炎症可使附近的关节出现反应性关节积液,且有病理性骨折的可能.病程约3~4周,脓肿穿破后疼痛缓解,体温下降,形成窦道,转入慢性阶段.(三)实验室和其它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增高,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采用血液或脓液或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早期的X线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与干骺端骨质稀疏,逐渐出现骺区散在性虫蛀样骨破坏,皮质变薄,并可能出现密度增高与周围组织完全游离的阴影.少数病例有病理性骨折.(四)诊断依据1,多见于八岁以下的儿童;2,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3,长骨干骺端疼痛剧烈而不愿活动肢体;4,该区有一个明显的压痛区;5,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局部分层穿刺涂片及培养检查具有诊断价值;6,X线表现:早期无,2~3周后才有骨膜反应.二,难点论治(一)中医治疗:骨痈疽的治疗因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兼顾,标本同治.内外结合,祛邪与扶正兼施.急性期,多为邪实正盛,治疗以祛邪为主;慢性期,局部症状突出,但整个病机是虚中夹实,以虚为本,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实为主.1,初期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行瘀通络.(1)内治法①风温初起主证:初起证见恶寒发热,肢痛不剧,伤口积液出现红肿热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如表证未解可加连翘12g,荆芥12g以疏风解表;伤肢局部肿痛加三七10g(先煎),桃仁10g以行气活血止痛.②三焦热盛主证:高热烦扰,口燥咽干,便秘,肢体肿痛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泻火解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加乳香,没药加减:如便秘加大黄6g(后下)以清热通便.伤肢肿痛甚可加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以清热散结.③营血两燔主证:高热神昏,身现出血点,烦躁不安,患肢胀痛,按之痛甚,舌绛起刺,苔干,脉数有力.治法:清营凉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如高热神昏可配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加强清热凉血,开窍解痉之力.伤肢胀痛可加三七10g(先煎),红花10g以行气活血止痛.(2)外治法患肢肿痛可外用伤科黄水,伤科散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另以小夹板或持续牵引制动,以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及脱位.2,成脓期治疗原则是先清营托毒,后托里透脓.(1)内治法①脓成前期主证:高热,口渴喜饮,肢端剧烈胀痛,触痛明显,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止痛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伤肢胀痛剧烈可加穿山甲10g(先煎),川芎10g,皂角刺10g以加强消肿软坚散结之力.②脓成期主证:壮热不退,口渴心烦,患肢环形胖肿,红热疼痛,局部触痛明显,拒按,甚至按之有波动感,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托毒透脓方药:透脓散加味加减:壮热不退可加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以清热解毒.患肢肿胀可加赤芍12g,牡丹皮12g以凉血活血.(2)外治法可以金黄散外敷,配合牵引制动.另如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排脓.3,溃后治疗上宜扶正托毒,去腐生新.(1)内治法①初溃主证:口干心烦,患肢肿痛渐减,局部疮口流出稠厚脓液,略带腥味,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托里排脓方药:托里消毒饮加减:脓出不畅可加天花粉20g,赤芍12g;患肢肿痛可加蒲公英20g,三七10g(先煎)以清热止痛.②溃后主证:患肢肿痛轻,面色苍白,乏力,疮口脓液清稀,量多质薄,舌淡红,苔胖脉细.治法:补益气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如偏阳虚者可加杜仲15g,肉桂1.5g以补肾阳;脾胃虚弱者可加淮山20g,麦芽12g以健脾养胃;气阴两虚可加麦芽12g,麦冬15g,西洋参15g以益气养胃.(2)外治法疮口可用消毒伤科黄水冲洗,或以九一丹等祛腐生肌,另亦可用生肌玉红膏促进疮口愈合.西医治疗:如临床上诊断治疗不及时,常转为慢性.故治疗的关键在于中断骨髓炎的转变.1,抗生素治疗对疑为骨髓炎的患者应立即开始足量抗生素治疗,要联合用药,如能以细菌培养明显致病菌来选择敏感药物最好.2,手术治疗多数学者建议在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早期即行手术,以同时达到引流脓液及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成慢性骨髓炎的作用.可选用闭式灌洗引流或单纯闭式引流或开放引流.目前采用的封闭式强负压引流术及塞透派勒链(庆大霉素珠链)埋植治疗骨髓炎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3,辅助治疗与慢性骨髓炎同样,宜行皮肤牵引或石膏外固定以减轻疼痛,避免病理性骨折等.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19-02-23 09:34:00
  • 急性骨髓炎一般发病都较急,全身无力,寒战,高烧,患病局部会有持续性剧痛,拒动。化验血白细胞会增多,血沉也会增快。
    建议你到北京骨髓炎医院,是一家以治疗骨髓炎为主的专科品牌医院,几十年专注研究骨髓炎,经验非常丰富。
    思*** | 2019-02-23 09:34:00 4 4 评论
    0/300
  • 2019-02-23 09:06:10
  • 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如脓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肤,则骨质破坏较少;但脓肿常在髓腔蔓延,张力大,使骨营养血管闭塞或栓塞。如穿出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后使大片骨膜剥离,使该部骨皮质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严重影响骨的循环,造成骨坏死。其数量和大小,视缺血范围而定,甚至整个骨干坏死。由于骨膜剥离,骨膜深层成骨细胞受炎症刺激而生成大量新骨...

    查看全部>>

    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如脓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肤,则骨质破坏较少;但脓肿常在髓腔蔓延,张力大,使骨营养血管闭塞或栓塞。如穿出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后使大片骨膜剥离,使该部骨皮质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严重影响骨的循环,造成骨坏死。其数量和大小,视缺血范围而定,甚至整个骨干坏死。由于骨膜剥离,骨膜深层成骨细胞受炎症刺激而生成大量新骨,包于死骨之外,形成包壳,代替病骨的支持作用,包壳上可有许多孔洞,通向伤口形成窦道,伤口长期不愈,成为慢性骨髓炎。     【治疗措施】     1.全身支持疗法 包括充分休息与良好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血,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2.药物治疗 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以后再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整。抗菌素应继续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周左右。大多可逐渐控制毒血症,少数可不用手术治疗。如经治疗后体温不退,或已形成脓肿,则药物应用需与手术治疗配合进行。     3.局部治疗 用适当夹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动,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减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如早期经药物治疗,症状消退,可延缓手术,或无需手术治疗。但如已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如脓肿不明显,症状严重,药物在24~48小时内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显压痛,应及早切开引流,以免脓液自行扩散,造成广泛骨质破坏。手术除切开软组织脓肿外,还需要在患骨处钻洞开窗,去除部分骨质,暴露髓腔感染部分,以求充分减压引流。早期可行闭式滴注引流,伤口愈合较快。     【发病机理】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病灶形成后脓肿的周围为骨质,引流不好,多有严重的毒血症表现,以后脓肿扩大依局部阻力大小而向不同方向蔓延。     1.脓肿向长骨两端蔓延,由于小儿骨骺板抵抗感染力较强,不易通过,所以脓液多流入骨髓腔,而使骨髓腔受累。髓腔内脓液压力增多后,可再沿哈佛氏管至骨膜下层,形成骨膜下脓肿。     2.脓液突破干骺端的坚质骨,穿入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下脓肿逐渐增大,压力增高时,也可沿哈佛氏管侵入骨髓腔或穿破骨膜流入软组织。     3.穿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小儿骨骺板对感染抵抗力较强,因此由于直接蔓延而发生关节炎的机会甚少,但成人缺乏这道防线,就比较容易并发关节炎。若干骺端处于关节囊内时,感染就能很快进入关节内。如股骨上端骨髓炎并发髋关节炎。     【并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过去死亡率很高(约25%),但由于近年来对此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适当抗菌药物与综合疗法的应用,死亡率已大为降低(约2%)。     由于骨骼感染引起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常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功能。常见的并发症为:     (一)化脓性关节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患肢反而稍长。有时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四)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鉴别诊断】     1.蜂窝组织炎,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局部炎症较广泛,压痛范围也较大。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肿胀、压痛在关节间隙而不在骨端,关节动度几乎完全消失,有疑问时,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风湿性关节炎,一般病情较轻,发热较低,局部症状亦较轻,病变部位在关节,且常有多个关节受累。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除了积极预防感染外无其它有效的预防措施而重点是对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急性骨髓炎初起时伴有高热寒战厌食烦躁等症状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是局部症状应按危重病人护理高热时应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酒精擦浴等    2 全身支持疗法也不容忽视如退热补液计出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贫血时可输新鲜血给予高蛋白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    3术前必须清洗皮肤以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应避免损伤皮肤    4饮食管理:一般手术前8 小时禁食4 小时禁水    5术前检查配合:术前检查对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如督促患儿家长留置大小便标本护送患儿做好X 光拍片特殊检查的准备以及做好皮试等    6心理护理:患儿到医院后护士应对患儿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细心护理患儿与患儿建立起融洽的友好关系并且多与家长交谈让家长了解一般疾病知识与护理方法使家长和患儿对医护人员有一种信任感从而改善患儿心境提高信心促进患儿身心康复    二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小儿手术时大多数采取全麻待返回病区后一般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测生命体征每30 分种一次直到全麻清醒    2术后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因制动卧床活动少易引起便秘多给予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3患肢用石膏托固定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骨折但触到骨突部位若疼痛明显表明有石膏压迫现象需及时处理并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发生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注意皮肤色泽温度感觉疼痛及肿胀等情况    4骨髓腔摆入两根硅胶管持续冲洗和引流渗液可用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冲洗骨髓腔24 小时冲洗液应均匀滴入注入液量和流出液量要详细记录若差额数大时可能有输出管堵塞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观察引流量气味颜色的变化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瓶并观察患肢伤口敷料外观是否清洁拔管指征:①引流液清亮;②肢体肿胀消退;③患儿体温正常时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可以拔管    5 功能锻炼:早期进行伤止肢肌肉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晚期除继续作肌肉舒缩运动外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各大关节为主的全面功能锻炼
    这*** | 2019-02-23 09:06:10 4 4 评论
    0/300
  • 2019-02-23 08:59:14
  • 您好,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用活血生肌膏外敷治疗。膏药可以促进坏死组织排出,加快肉芽组织生长,把坏死组织及手术遗留线头和小死骨拔出体外。通过膏药外敷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托毒祛腐、清热解毒、补气活血;“”(窦道须加药线引流)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
    -*** | 2019-02-23 08:59:14 4 4 评论
    0/300
  • 2019-02-23 08:50:40
  •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多发展为经久不愈的慢性骨髓炎。近年来伴随灾害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加,继发于 开放骨折及手术感染的患者正迅速增加。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外伤引起的多系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 性菌。慢性骨髓炎骨营养中断,造成骨坏死,易形成死骨,仅用中药及抗生素多不能治愈,多数应手术治疗。 骨髓内形成脓肿、骨髓内压力增高 ,骨髓内血流中断,骨膜下形成脓肿而致骨坏死、病理骨折、甚至大段骨 坏死造成的骨...

    查看全部>>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多发展为经久不愈的慢性骨髓炎。近年来伴随灾害事故、交通事故的增加,继发于 开放骨折及手术感染的患者正迅速增加。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外伤引起的多系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 性菌。慢性骨髓炎骨营养中断,造成骨坏死,易形成死骨,仅用中药及抗生素多不能治愈,多数应手术治疗。 骨髓内形成脓肿、骨髓内压力增高 ,骨髓内血流中断,骨膜下形成脓肿而致骨坏死、病理骨折、甚至大段骨 坏死造成的骨缺损。临床上多伴有继发瘘孔,反复排脓。如瘘孔闭塞,局部就会发热、肿痛、淋巴结肿大、全 身发热、白血球增高和血沉加快等。如长年瘘孔不闭,极有可能会发生瘘孔区组织癌变,而不得不截肢。 
         下列情况应积极手术治疗: 
         (一)局部情况: 1、脓肿形成,包括骨膜下脓肿、软组织蜂窝组织炎、骨髓内脓肿; 2、瘘孔; 3、死骨; 4、骨不愈合 及假关节; 5、骨髓内炎性肉芽; 6、畸形; 7、异物如钢板、髓内钉等存留。 (二)全身情况如: 败血病、恶性变、反复发作。 慢性骨髓炎因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病灶清除,持续冲洗 是定型的基本方法,在有充分把握治愈炎 症的基础上,可一期植骨,修复骨缺损;一期截骨矫形;一期关节成形术;同时以内外固定,使骨得以修复。 对合并关节病变的应该可以一期同时处理尽可能保留关节功能,中药具有重要治疗价值,可以改善贫血,提高 免疫力,对耐药菌有良好疗效,不能完全依赖抗菌素。
    爱*** | 2019-02-23 08:50:40 4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相关医院推荐

  • 人体常识相关知识
医院名称:北京市西城区证仁医院
医院别名:北京市西城区证仁医院
电话:106352197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福州馆街4号
医院简介:了解更多 >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