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为什么人会发怒?有什么好的办法克制吗?

为什么人会发怒?有什么好的办法克制吗?
杨*** | 2019-02-04 09:51:22

好评回答

2019-02-04 10:02:19
x*** |2019-02-04 10:02:19 126 72 评论
当你想发怒的时候,想想 一切都是空就好了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19-02-04 10:50:19
  •   人会发怒是很正常的反应。每个人都有底线,超出这个底线就会触动雷区。当然,从另一种角度也说明容易发怒的人,肝火旺,需要找老中医调理下。还有当你休息不好,或者生理上不舒服的时候也容易发怒,这是无法说克制就能克制住的。
      如果想远离发怒,首先要调理好自己的身体,然后多去听柔和的音乐,读一些感兴趣的小故事,或者去学习下瑜珈,学会呼吸,这样慢慢的转变自己易怒的情况。
      有时候发怒也是一种发泄,过...

    查看全部>>

      人会发怒是很正常的反应。每个人都有底线,超出这个底线就会触动雷区。当然,从另一种角度也说明容易发怒的人,肝火旺,需要找老中医调理下。还有当你休息不好,或者生理上不舒服的时候也容易发怒,这是无法说克制就能克制住的。
      如果想远离发怒,首先要调理好自己的身体,然后多去听柔和的音乐,读一些感兴趣的小故事,或者去学习下瑜珈,学会呼吸,这样慢慢的转变自己易怒的情况。
      有时候发怒也是一种发泄,过后也会慢慢平复的,所以顺其自然吧。。。
    张*** | 2019-02-04 10:50:19 155 71 评论
    0/300
  • 2019-02-04 10:43:21
  • 修身养性,人需要自己控制自己
    B*** | 2019-02-04 10:43:21 124 77 评论
    0/300
  • 2019-02-04 10:42:59
  • 易怒的生理基础
    很多疾病,由于体内各种脏器功能失调,加之心情郁结,常会伴随易怒的症状。如糖尿病,肝炎,精神分裂,颅脑损伤,等疾病,都会有易怒的伴随症状。
    
    易怒的心理基础
    性格和习惯养成的易怒,这类易怒的人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量比较高,后天又养成了爱发脾气的习惯。
    关键所在,发怒是对事物本身没有深入了解,急于表达又找不到适合的表达点。本质上,发怒是人生态度的一种错位,是一种浅见的强化行为。...

    查看全部>>

    易怒的生理基础
    很多疾病,由于体内各种脏器功能失调,加之心情郁结,常会伴随易怒的症状。如糖尿病,肝炎,精神分裂,颅脑损伤,等疾病,都会有易怒的伴随症状。
    
    易怒的心理基础
    性格和习惯养成的易怒,这类易怒的人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量比较高,后天又养成了爱发脾气的习惯。
    关键所在,发怒是对事物本身没有深入了解,急于表达又找不到适合的表达点。本质上,发怒是人生态度的一种错位,是一种浅见的强化行为。
    另外,环境因素也十分重要。爱发怒的往往是人际环境的某种主宰者,比如,上司,官员,企业领导,师傅,家长,死党圈里的头,青春期叛逆少年也容易冲动,发怒。
    
    宣和息怒妙法
    
    1、宣和咒语息怒法:
    当你快要发怒时,请默念5遍:争吵不能解决问题。
    当你已经发怒时,请默念3遍:灰机灰起来灰得灰常灰常高。
    咒语十分有效,你如果爱发脾气,最好写下来,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
    
    2、宣和语速控制法:
    发怒往往是从非善意的对话情景开始的,一方开始语速加快,伴随语音提高,另一方会不自觉也加快语速,提高语音,双方抢着发泄情绪,结果可想而知,一场恶吵再所难免。这是最常见的吵架流程,一旦进入到这个吵架流程中,由于双方对问题本身的态度,已经转移到了对人的态度,事情已经变得很难收拾。
    避免进入吵架流程的要点是,当情绪开始激动时,尽力降低语速,降低声音,让对方先发泄。人类交流时,会不自主的采用对等原则,当你语速放慢,语音降低时,对方也会不自主和你一样做相同的事,这样,双方很容易回到理性沟通的情景中,一场恶吵风暴化于无形。
    
    3、宣和礼貌法:
    无论易怒的人,还是普通人,与人沟通时,基于尊重对方的礼貌情景中,对方往往很难发怒。比如,你无意踩到了别人的脚,如果你置之不理,这会让对方感觉很受伤,他会觉得你侵犯并漠视他,结果会很糟糕,他甚至会因你的失礼,变得怒不可遏。然而,你以礼待人的话,诚恳的多说几声对不起,想发脾气的人,也很难发起火来。
    礼貌待人,这是最起码的沟通要素,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却变成了稀缺资源。所以,选择做一个对任何人都礼貌有嘉的人,就有更大的人际优势,你能获得别人自觉的尊敬。
    从一开始就以礼相待,争吵是不会发生的,这总比事后赔礼好得多。
    
    4、宣和镜子法:
    当你和对方争吵时,你会十分反感对方的任何表情,任何举动,任何话语,你一定是这种状态,否则无法形成争吵。但是,其实对方这时也是同样这么看你。
    这就像面镜子,当你很反感对方时,先暂停回击3秒钟,把对方的脸想象成自己的脸,当你看到对方-自己古怪幼稚的表情时,你就会知道该如何做,才是最正确的了。
    
    5、宣和停止争吵法:
    当双方已经开始争吵,并从问题分歧,转向对人的态度变坏,这时唯一理智的做法是,手心向下,手掌张开,做出下压的手势,并说,STOP,让我们从问题开始!或是,让我们重新开始讨论!
    
    6、宣和劝阻争吵法:
    当别人在争吵时,你想介入进去,劝阻双方争执,这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你不要发表任何对问题本身的看法,不要介入到问题上,不要管他们谁对谁错。你唯一应该说的话是:两位先喝口水,或是,两位先冷静一下。
    
    上述息怒妙法,经过实践检验,屡试不爽,百分之二百有效,能成倍增强你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请大胆使用,绝无副作用。
    
    
    王*** | 2019-02-04 10:42:59 153 71 评论
    0/300
  • 2019-02-04 10:08:16
  •  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为什么人会发怒呢?其实原因就是两个:一是你看到了不平事要拔刀相助;二是别人伤了你的痛处。现在,第一种原因发怒的人已经很少了,这跟整个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形态有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多数发怒属于第二种,因为发怒的对立者已经触犯了发怒主体的“痛处”——名誉、利益、身家、福乐。
    
    台湾著名高僧证严法师有一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错误应该受到惩罚,但未必要...

    查看全部>>

     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为什么人会发怒呢?其实原因就是两个:一是你看到了不平事要拔刀相助;二是别人伤了你的痛处。现在,第一种原因发怒的人已经很少了,这跟整个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形态有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多数发怒属于第二种,因为发怒的对立者已经触犯了发怒主体的“痛处”——名誉、利益、身家、福乐。
    
    台湾著名高僧证严法师有一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错误应该受到惩罚,但未必要通过生气来实现,既然错误在他,为何你要生气?别人犯了错,而你去生气,岂不正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所以,我们要做到 
    
    学会幽默自嘲:如果你可以退一步,视生命如一出戏,即可发现生命的许多状况都是荒谬的。试试对生命一笑置之,幽默常可减轻压力。如果生气时有一面镜子在你面前,你一定能看到镜子里的那个家伙两个鼻孔冒着热情,着实滑稽可笑。 
    
    拉长时空距离:问问自己你在下星期、明年或一百年后,现在让你感到生气的事还很重要吗?这可帮助你检视情况,决定生气是否是最适当的反应。 
    
    进行自我沟通:生气的时候,跟自己的感觉沟通,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想怎样?害怕什么?你可能要提醒自己,以往的想法,不代表现在仍要继续这样想。 
    
    缓解愤怒情绪: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些情况下有愤怒的反应,试试将它缓解和逐步抛弃。首先由一数到十,再慢慢增加。当你数到一百,你就知道已学会控制自己的反应——你将能控制愤怒。如你觉得有人使你生气,或以他们的愤怒控制你,那就说:“等一下!”这句话给你时间想想正发生什么事。谨记,你有权利要求更多时间考虑。 
    
    别假装好脾气:如果你习惯假装喜欢一些事实上你不喜欢的东西,或赞同你一点都不喜欢的人,就别再欺骗自己。你因为不想被视为脾气暴躁的人,而一直假装。事实上,你不必对所有不喜欢的人或事生气。你可以超越他们,也可以与他们沟通、一起工作,甚至根本不予理会。 
    
    认清每个人的权利:你必须谨记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必须了解,控制别人只会增加你的愤怒。 
    
    让朋友来帮忙:你可能发现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你想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找别人帮忙——例如,在你快生气的时候,一位好朋友以不妨碍的方式提醒你,可使你冷静下来。你也可以借此数数字、深呼吸或跟你的感觉接触。 
    
    开诚布公谈谈:如果有人一直跟你作对,令你生气,试试在生气之前跟他谈谈。找个时间大家冷静地好好沟通——甚至可以找一个可以帮忙的朋友当“裁判”。仲裁者可以缓和情况,大家分享你觉得生气的事情,让他们有机会告诉你他们对你的看法,这样你们就可公开讨论,避免造成无谓的争吵。 
    
    解决过去的问题:假如你察觉一些从过去一直存在至今的怨恨——这些怨恨可能跟父母、家中其他成员、老师或其它强势者有关,如果你不能或不想放手,找一个方法,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讨论或表达你的愤怒,想想这些“包袱”你还要背在身上多久?可能的话,你可面对当事人找出原因。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你永远不会完美,那就接受和爱这个自己吧!一旦你爱自己,你会发现不去控制而接受他人,是可能的事。接受我们都会犯错的事实,一旦接受所有人都不完美的事实——包括你自己,你就能开始接受父母、老师等人的不完美;同时也允许自己不完美。 
    
    人不可能不生气,生气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自己的机会。因此,关键的不是逃避和懊悔,重要的是去面对,当然,这种面对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空*** | 2019-02-04 10:08:16 155 71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