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性病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该怎么办?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该怎么办?
m*** | 2014-11-18 20:17:12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2018-11-14 19:21:45
  • 正常成年人感染弓形虫时绝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以隐性感染多见,只有少数人发病,出现类似流感的低烧、流鼻涕、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等轻微症状,几天后就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一般都能自愈。因症状没有特异性,临床上往往难以确定诊断。不给予及时的治疗,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智力低下、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斜视、失明等眼部损害,新生儿的急性弓形虫感染可表现为发烧、皮疹、恶心、...

    查看全部>>

    正常成年人感染弓形虫时绝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以隐性感染多见,只有少数人发病,出现类似流感的低烧、流鼻涕、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等轻微症状,几天后就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一般都能自愈。因症状没有特异性,临床上往往难以确定诊断。不给予及时的治疗,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智力低下、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斜视、失明等眼部损害,新生儿的急性弓形虫感染可表现为发烧、皮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咳嗽、呼吸困难、兴奋、啼哭或嗜睡,更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或肢体强直、瘫痪、运动障碍。可以到医院做弓形虫病的血清学检测,以及时发现急性活动性弓形虫感染,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不要吃生的或未熟的肉类食品,特别是在现今盛行的烧、烤、涮等食肉方式中,应注意强调“熟”字,以防感染弓形虫。
    形*** | 2018-11-14 19:21:45 256 128 评论
    0/300
  • 2017-01-18 16:32:31
  • 正常成年人感染弓形虫时绝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可能有的会出现类似流感的发低烧、流鼻涕、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等轻微症状,几天后就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一般都能自愈。但如果孕妇感染弓形虫病,再传染给胎儿,后果就严重了,可引起流产、死胎,有接近一半的婴儿出生后会有畸形、耳聋、失明、脑内钙化、脑积水、智力障碍等等,甚至导致死亡。此外,弓形虫还是肿瘤患者、艾滋病人致死的原因...

    查看全部>>

    正常成年人感染弓形虫时绝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可能有的会出现类似流感的发低烧、流鼻涕、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等轻微症状,几天后就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一般都能自愈。但如果孕妇感染弓形虫病,再传染给胎儿,后果就严重了,可引起流产、死胎,有接近一半的婴儿出生后会有畸形、耳聋、失明、脑内钙化、脑积水、智力障碍等等,甚至导致死亡。此外,弓形虫还是肿瘤患者、艾滋病人致死的原因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家庭饲养猫狗宠物增多,许多报刊载文告诫大众,猫狗可引起弓形虫病,造成可怕的胎儿畸形。这虽然是必要的,可惜不少文章不够准确,有些采取夸张手法,耸人听闻,引起大众无端的恐慌。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只要相信科学,多做检查。孩子和宠物绝不是对立的! 
    
    1、什么是弓形虫病?
    弓形虫是由一种弓形虫寄生引起的感染,世界各地的弓形虫感染非常普遍,美、英的成年人中,大约16~40%发生过感染,有的调查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的成年人,50~80%发生过感染,法国人高达90%。1985~90年我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明显比外国低。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的,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小时,只是形成的包囊在身体里存在几个月、好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一般都是自愈。但是,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爱滋病人等,如果发生感染,后果就很严重。怀孕妇女感染可传染给胎儿,也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2、弓形虫是怎样传染的?
    首先是吃未煮熟的肉,特别是猪、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如鼠类、猪、羊、牛、家兔和鸡、鸭、鹅等,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传染来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如涮肉的温度不够和时间过短,其中的弓形虫没有杀死,就有传染的危险。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样可以传染。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传染。上述我国人口的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可能与中国人熟食肉类的习惯有关。 
    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迟钝、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些都是缺乏根据的。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几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好几个月或更长,因而猫粪污染的食物、饮水、甚至灰尘,人吃下去都可以传染。在完全熟食肉类的地区,猫科动物是人的重要传染来源。但是,有人建议用消灭家猫来控制弓形虫病,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作为中间宿主的许多其他动物同样可以传播。例如有许多牧场极少有猫,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还有个别岛屿没有猫,岛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国内有一本重要的《人体寄生虫学》书上说:由于作为中间宿主的家畜感染率很高,故从人的感染来源来说,猫粪的污染就不及吃未熟肉类为重要。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传染给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由于先天性感染胎儿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很重要。可是,只有在怀孕前没有感染过弓形虫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初次(原发性)感染才有可能传染给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前感染过弓形虫,那她就不再有传染的危险。 
    
    3、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避开生肉污染熟食。 
    第二,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污染猫粪的食物。 
    第三,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四,除非孕妇血清检查证明已经有过弓形虫感染,否则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猫及其粪便。 
    第五,弓形虫感染有多种简便有效的药物治疗,如磺胺类加乙胺嘧啶,和螺旋霉素等,治疗须按医嘱进行,孕妇感染及时治疗大约可使胎儿感染机会减少 。 
    
    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几点,对照以后你会发现,从猫身上得到此病的概率是多么的低。
    一:猫本身没有感染弓形虫,无论怎么接触他的bb也不会受到感染。 
    二:如果猫感染了弓形虫,一生只排一次带有弓形虫的粪便。如果这时候妇女怀孕1-3个月间,又不小心把弓形虫卵吃进去,才会影响胎儿。据说弓形虫对六个月以上的胎儿都没有什么破坏性了。 
    三:人的一生只感染一次弓形虫,之后就有了抗体。正常人感染了弓形虫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个别人有头晕,发烧类似感冒的症状。 
    四:如果你担心弓形虫病从口入,切完生肉要洗手和收拾猫bb后要洗手道理是一样的。 
    五:其他任何家畜,宠物都有可能携带弓形虫,不只有猫。 
    六:怀孕之前人和猫都做一个小小的弓形虫检查,即可安全放心孕育新生命。 
    七:室内猫不食生肉,就已经杜绝所有感染的渠道。 
    
    4、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对胎儿有哪些危险?
    
    如果怀孕头3个月发生先天性感染,大约40%胎儿可能有严重的损害,出现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疾病,或者出生后有眼、脑或肝脏的病变或畸形,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白内障、脑内钙化、脑积水、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黄疸和肝脾肿大。怀孕末3个月发生的感染,严重者不到3%。 
    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一项弓形虫对胎儿影响的研究发现:在他们进行血清抗体检查的16733名孕妇中,只有42人是原发性感染,其中有36 人接受了螺旋霉素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她们的孩子中共发生4例先天性弓形虫病,2例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2例无临床症状。其余原发性感染孕妇所生的孩子在生长发育和智力方面与其他孕妇的孩子没有不同。
    
    5、常规血清弓形虫的抗体检查?
    虽然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规定对孕妇常规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做法是在怀孕早期进行血清抗体检查,如果为阴性(即没有感染过),告诉孕妇注意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急性感染,即给予螺旋霉素治疗,同时对胎儿进行羊膜穿刺和超声检查。如果证明胎儿发生感染,孕妇则采用磺胺加乙胺嘧啶治疗;要是发现胎儿有明显的病症,父母可考虑终止妊娠。但这种方法是否值得采用,仍有争论。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的感染和胎儿感染的机会都很小,所以英美的研究结论是这种筛检不值得常规做。 
    进行孕妇感染的筛检是个很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须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研究而定。首先进行检查必须有明确牡丹和处理原则,筛检方法一定要有很高的准确性,有系统的检查和处理持续,大众可以接受,成本效益分析表明确实有很高的效益。 
    现在我国有许多医院已在对孕妇普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有些医院的检查和处理没有规范,检查归检查,结果无所谓,也不做处理。不只一次地有人向我询问检查结果的意义:阳性怎么办?要不要治疗或终止妊娠?有的出现矛盾的结果,一个医院检查结果为阳性,复查或者另一个医院检查又变成阴性,为什么?因此,试剂和检查的质量一定要高,筛检方法要标准化,临床医生必须熟悉血清学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判断,实验质量不高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不仅浪费病家钱财,而且还引起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带来很大精神负担,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何*** | 2017-01-18 16:32:31 1274 710 评论
    0/300
  • 2014-11-18 20:36:00
  • 弓形虫病是弓形虫在人体内寄生而导致的寄生原虫病,它对优生优育的危害最为突出.弓形虫病和弓形虫感染是两个概念.弓形虫病是指弓形虫侵入人体后造成了病变,有临床症状和体征,必须进行药物治疗.换句话说,弓形虫病是弓形虫的现症感染.应该说弓形虫病是少见病.迄今,国内见诸于报道的尚不足千例.而弓形虫感染是指既往曾有过弓形虫侵入体内,但由于人体产生了抵抗能力并未引起发病,因此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更谈不上治疗问...

    查看全部>>

    弓形虫病是弓形虫在人体内寄生而导致的寄生原虫病,它对优生优育的危害最为突出.弓形虫病和弓形虫感染是两个概念.弓形虫病是指弓形虫侵入人体后造成了病变,有临床症状和体征,必须进行药物治疗.换句话说,弓形虫病是弓形虫的现症感染.应该说弓形虫病是少见病.迄今,国内见诸于报道的尚不足千例.而弓形虫感染是指既往曾有过弓形虫侵入体内,但由于人体产生了抵抗能力并未引起发病,因此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更谈不上治疗问题.世界各地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有很大差别,法国人由于有吃生小牛肉的习惯,并喜欢饲养宠物,人群弓形虫感染率高达80%~90%.我国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率除个别地区和某些职业人群外多在10%以下,北京地区人群的感染率在5%以下.综上所述,弓形虫感染者为数众多,但真正罹患弓形虫病者人数很少.由于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肤浅,错误地将弓形虫感染解释为弓形虫病,常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经济损失. 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发育较低、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是缺乏根据的.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弓形虫的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几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好几个月或更长,因而猫粪污染的食物、饮水、甚至灰尘,人吃下去都可以传染.在完全熟食肉类的地区,猫科动物是人的重要传染来源.但是,作为中间宿主的许多其他动物同样可以传播.例如有许多牧场极少有猫,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还有个别岛屿没有猫,岛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国内有一本重要的《人体寄生虫学》书上说:由于作为中间宿主的家畜感染率很高,故从人的感染来源来说,猫粪的污染就不及吃未熟肉类重要. 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预防生肉污染熟食. 第2,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猫粪污染的食物. 第3,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4,除非孕妇血清检查证明已经有过弓形虫感染,否则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猫及其粪便. 第5,弓形虫感染有多种简便有效的药物治疗,如磺胺类加乙胺嘧啶,和螺旋霉素等,治疗须按医嘱进行,孕妇感染及时治疗可使胎儿感染机会减少. 【病状表现】 由于该病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必须靠实验室检查才能做出诊断.在实验室检查中,从病人体内取材查到病原体的几率很小,主要是依靠免疫学检查,即检测病人血清、脑脊液中的弓形虫抗原或抗体.必须强调,弓形虫病很容易漏诊或误诊,一旦怀疑染患此病时,应到大医院看病,以便有经验的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和化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 【治疗方法】 及时和恰当的治疗可使弓形虫病得到控制或治愈.传统的抗弓形虫药物是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现也可采用螺旋霉素、氯林可霉素、阿齐霉素等药物治疗.弓形虫病的治疗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定合宜的药物配5、剂量和疗程,并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注意事项】 1、孕妇较易染患弓形虫病,为避免其生出先天性弓形虫病儿,对优生优育造成危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孕前,孕早、中、晚期做有关弓形虫病的血清学检测,以及时发现急性活动性弓形虫感染,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2、不要吃生的或未熟的肉类食品,特别是在现今盛行的烧、烤、涮等食肉方式中,应注意强调“熟”字,以防感染弓形虫. 3、如前所述,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中容易患弓形虫病,例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某些肿瘤病人、常期大量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等.在这些病人中要高度警惕弓形虫病,如怀疑染患上了该病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我*** | 2014-11-18 20:36:00 1272 71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