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九个月的宝宝还拉稀屎怎么办?

九个月的宝宝还拉稀屎怎么办?

我家的贝贝九个月,现在是母乳加辅食喂养,出生后三个月一直生理性腹泻,三个月后大便正常;不知为什么最近大便变稀,次数一天一,两次;前一阵化验大便白细胞0-1,别的没有什么。这是不是腹泻?如何治疗?

全部答案

  •   新生儿腹泻又称为新生儿消化不良以及新生儿肠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新生儿一旦出现大便稀水样次数濒繁时,家长最为着急,不知所措,忙于喂水煮奶,给小儿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宝宝饿坏了。部分新生儿生后几天内还在医院婴儿室刚喂几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还伴有发烧。
      与感冒的医务人员接触不知不觉也发生了便稀次数增加,有时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很健康,但出院后母奶不够添了一些牛奶,小婴儿就受不了,大便次数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
      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在无细菌的温室环境中生长,生后立即在众多的细菌,病毒污染环境中生长,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全部

      新生儿腹泻又称为新生儿消化不良以及新生儿肠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新生儿一旦出现大便稀水样次数濒繁时,家长最为着急,不知所措,忙于喂水煮奶,给小儿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宝宝饿坏了。部分新生儿生后几天内还在医院婴儿室刚喂几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还伴有发烧。
      与感冒的医务人员接触不知不觉也发生了便稀次数增加,有时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很健康,但出院后母奶不够添了一些牛奶,小婴儿就受不了,大便次数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
      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在无细菌的温室环境中生长,生后立即在众多的细菌,病毒污染环境中生长,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   新生儿患感染性腹泻时是许多病原菌引起的如细菌、病毒及真菌引起,胎儿分娩时通过母亲的阴道,细菌可以通过阴道进入胎儿口内引起感染。
      污染的奶水、奶头以及喂奶的瓶子等。家中卫生条件很好,但是母亲及护理小孩的阿姨不注意清洁卫生成了带菌者。有些新生儿患了重病,例如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等也可以通过血流到达肠道,甚至感冒也能把病毒进入肠道内引起腹泻。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症状也不一样;轻症的病人表现单纯的胃肠道的症状,拉稀一日5一6次至10余次,同时还出现低烧、食奶差、呕吐、精神弱、轻度腹胀、哭闹、唇干、前囟门凹陷。
      严重时大便稀水样,可增加达到10-20次/日。还伴有高烧呕吐尿少,嗜睡,家长仔细观察新生儿,出现手足凉,皮肤发花,呼吸深长,口唇樱红色。在换尿布时发现小儿反应差,口鼻周围发绀,唇干,眼窝凹陷,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大意,需要到医院输液抢救。
         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多,黄色,有蛋花汤样,常伴有血丝和粘液,虽然小儿未进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时哭闹,烦躁不安,这类的腹泻,大多数是一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腹泻,需要加用消炎药例如黄连素12毫克每日三次及用消化药和口服补液盐充水份。
      服4-5天痊愈。   在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多端,新生儿也和大孩子一样容易患“秋季腹泻”,是由一种在电子显微镜底下见到像轮状的病毒引起的,表现发烧、呕吐、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大便为水样、稀薄、米汤样、粘液少每次量多、无腥臭味,哭闹、烦躁不安,治疗比较困难,一般消炎药无效,只有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可以加用一些中药,使用消化药如表飞鸣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口服补液盐冲水服一周左右就好了,严重时需到医院治疗。
         有些腹泻引起生命危险,需要及时治疗。通常见到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大多是都是由于污染食物引起的。早产儿,体重低的新生儿更多见。还可以病房,新生室流行,新生儿患了这种病以后是比较重的,而且死亡率高,家长发现有这种病时要注意传染性强,尽快地隔离,一般接触3-4天后就发病,发高烧,大便呈黑绿色,粘稠,也有白色便,胶冻样便,稀水样便伴有明显腥臭味,家长发现有多样化大便时,就要仔细观察新生儿是否存在黄疸,腹胀。
      病初或轻型病人可以服用庆大霉素每次1万单位,每日三次连服5-6天,但是如果有腹胀加重,黄疸有进展可能存在败血症,此外,如果新生儿有尖叫,抽风,脑膜炎时,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迁延时间比较长有时可以长达6个月,由于患病的时间长,消化不良可以变为营养不良,尿布疹,鹅口疮,尿道炎,肺炎,维生素缺乏,贫血等。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腹泻治疗不一样,采取饮食和补充营养原则和大孩子拉稀一样的。新生儿刚开始便稀时不能吃过多的奶水,如果母奶不足可添加稀释牛奶(1份水1份奶)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增加奶量过快。减轻胃肠负担,适当口服一些淡盐水,维生素C和已服用胃酶合剂和表飞鸣,帮助恢复消化机能,不同类型的腹泻使用维生素不同,如可以用一些黄连素,痢特灵,多粘菌素等,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腹泻,家长可不必给小儿消炎药。
      如果经过一般治疗以后大便不见好转,水泻达10余次以上时应抱小儿去医院诊治。 。收起

    1***

    2004-11-01 17:31:17

  • 大便化验结果是正常的,大便次数也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

    大便化验结果是正常的,大便次数也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收起

    景***

    2004-11-01 22:19:49

  •   关于婴幼儿腹泻的鉴别和治疗 张思莱医师 腹泻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包括:细菌性痢疾、霍乱、鼠伤寒、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论状病毒性肠炎……等。婴幼儿以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论状病毒性肠炎多见。
      也包括因为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腹泻。 非感染性包括:主要是喂养不当、个别对牛奶或...全部

      关于婴幼儿腹泻的鉴别和治疗 张思莱医师 腹泻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包括:细菌性痢疾、霍乱、鼠伤寒、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论状病毒性肠炎……等。婴幼儿以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论状病毒性肠炎多见。
      也包括因为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腹泻。 非感染性包括:主要是喂养不当、个别对牛奶或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或者气温变化受凉所致。婴幼儿主要是在换奶或添加泥状食品不当引起多见。 几种常见的婴幼儿腹泻: 论状病毒性肠炎:多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4岁以后很少发病。
      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潜伏期1~3天,发病急,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呕吐,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无臭味。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病程大约5天。大便化验可见脂肪滴,一般没有红白血球和脓球。 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气温较高的季节,以5~8月份发病最高。
      有的高热、腹疼、呕吐、大便为水样便或荤油黏液,有的有腥臭味。严重者可以引起脱水。大便化验可见少许白血球。 细菌性痢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发病最多,潜伏期2~3天。痢疾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原,通过手、食物、饮料和水进入肠道引起感染,主要是粪——口感染。
      苍蝇是常见的传染媒介。主要表现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大便为脓血便。严重者发病急剧,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出现昏迷、惊厥,休克、呼吸衰衰竭。大便化验可见红白血球和脓球。 治疗: ●一般不禁食,注意减少不好消化的食物和脂肪的摄入。呕吐严重者可以禁食8小时。
      待呕吐好转逐渐恢复饮食。如果 是因为换奶或添加泥状食品引起的腹泻,就暂缓换奶或添加食品,待腹泻好转再从少量开始。 ●控制感染,如果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用抗生素。如:黄连素,多黏菌素E,等。注意一些抗生素的副作用,尽量少用或不用,如:庆大霉素、新霉素、磺胺药等等一类的药。
      待腹泻停止,大便正常,还需要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对于病毒感染的腹泻不要用抗生素。 ●可以给孩子应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思密达等。如果因为长期腹泻引起消化道菌群紊乱,可以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扶植肠道正常菌群。如:妈咪爱、培菲康、丽珠肠乐等。 ●液体疗法:根据婴幼儿的前囟的紧张度、眼窝是否凹陷、皮肤弹性差否、尿的多少给予补液。
      如: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遵大夫医嘱。 ●对于发病急、高热、精神状态不好的孩子,结合 流行季节,一定尽早去医院,警惕中毒性痢疾的发生。 ●因长期腹泻导致肠道乳糖酶缺乏的患儿可以选用治疗乳糖不耐受的奶粉。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可以改用植物蛋白配方的奶粉。
       ●保护好臀部,防止臀红产生。 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证孩子入口的东西及用品干净,防止病从口中入。 ●做好护理工作,照顾好孩子的饮食。科学地、合理地换奶或添加泥状食品。 。收起

    1***

    2004-11-01 17:36:31

婴儿按摩

点击加载更多

宝宝睡眠

点击加载更多

婴儿护理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