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膀胱癌

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症咨询?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1.持续发热15天,峰值温度39.8度,经常超过39度;

2.B超检测肝、脾肿大,肋下2cm、2.5cm,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正常,心电图正常,CT检查正常;结核实验正常;

3.检查结果“抗EB病毒核抗原IgG抗体呈阳性,早期抗原IgG抗体呈阴性,衣壳抗原IgM抗体呈阴性,衣壳抗原IgG抗体呈阳性,衣壳抗原IgG抗体高亲和力”;

4.验血检查:中性细胞0.51,淋巴细胞0.3,单核细胞0.09,异淋0.1;白细胞4.8,红细胞和血小板正常。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咨询确诊是哪种疾病?急急急!非专业勿扰啊,非常着急!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门诊输液使用抗生素治疗13天,没有效果。
幸*** | 2012-07-27 23:32:12

好评回答

2012-07-29 11:36:46
烟*** |2012-07-29 11:36:46 80 26 评论
患病的是谁?这个病毒小孩容易得,空气中传播。而非细菌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可有发烧,咽痛,颈淋巴结肿大,肝脏轻度肿大,溃疡,血中有异常标志的淋巴细胞,其潜伏期约4-11天。
发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有全身不适,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4-5天发烧,逐渐下降但又可重复升高,往往较高,可达40度,持续4-20天不等,有时还可持续久,同时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有1...

查看全部>>

患病的是谁?这个病毒小孩容易得,空气中传播。而非细菌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可有发烧,咽痛,颈淋巴结肿大,肝脏轻度肿大,溃疡,血中有异常标志的淋巴细胞,其潜伏期约4-11天。
发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有全身不适,发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4-5天发烧,逐渐下降但又可重复升高,往往较高,可达40度,持续4-20天不等,有时还可持续久,同时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有10-20%病人出现皮疹,一般是斑丘疹,17%的病人可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头痛,惊厥等,其病程自数值周至数月不等。
由于病毒侵犯 部位不同,临床上可,
1、腺型,在小儿较常见,除发烧外伴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2、热型,以高烧及全身症状为主,可伴有神经系统及胃肠症状,而淋巴结肿大出现的较多,约1-2周以后才出现。
3、咽型,有明显的咽峡炎,扁桃体炎或有溃疡。
4、肺炎型,在年幼儿多见,病程可达4-5周之久。
5、肝炎型,症状似传染性炎。
6、脑炎型,症状一般较轻。7、少数有肾炎改变。 

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缓解病情。
这个病是需要时间恢复的,除了抗病毒药物以外,还要用保肝护肝的药,一般都是连续十天的点滴。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12-07-28 06:56:47
  • 转贴:
    近年来有人建议可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命名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5天,一般...

    查看全部>>

    转贴:
    近年来有人建议可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命名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5天,一般为9~11天。起病急缓不一。约40%患者有前驱症状,历时4~5天,如乏力、头痛、纳差、恶心、稀便、畏寒等,本病的症状虽多样化,但大多数可出现较典型的症状。   (一)发热 高低不一,多在38~40℃之间。热型不定。热程自数日至数周,甚至数月。可伴有寒战和多汗。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二)淋巴结肿大 见于70%的患者。以颈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及腹股沟部次之。直径1~4cm,质地中等硬,分散,无明显压痛,不化脓、双侧不对称等为其特点。消退需数周至数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腹痛及压痛。滑车淋巴结肿大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三)咽痛 虽仅有半数患者主诉咽痛,但大多数病例可见咽部充血,少数患者咽部有溃疡及伪膜形成,可见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或有溃疡。喉和气管的水肿和阻塞少见。   (四)肝脾肿大 仅10%患者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则可达2/3。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但转为慢性和出现肝功能衰竭少见。50%以上患者有轻度脾肿大,偶可发生脾破裂。检查时应轻按以防脾破裂。   (五)皮疹 约10%左右的病例在病程1~2周出现多形性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亦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周内隐退,无脱屑。   (六)神经系统症状 见于少数严重的病例。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周围神经根炎等。90%以上可恢复。   病程多为1~3周,少数可迁延数月。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短,病情轻。本病预后良好,病死率仅为1~2%,多系严重并发症所致。
    
    诊断
      散发病例易被忽视,诊断以临床症状、典型血象以及阳性嗜异性凝集试验为主要依据,尤以后二者较为重要,当出现流行时,流行病学资料有重大参考价值。   在开展血清学检查有困难时,根据血象结合临床也可作出诊断。临床表现虽以高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等比较常见,但并非必有。血清谷丙转氨酶在病程中大多升高,即使无黄疸者亦然,值得重视。典型血象及嗜异性凝集试验在病程的第2天即有改变或呈阳性,但显著变化一般见于第1~2周间,嗜异性凝集试验甚或在数月后始升达有意义的水平,故必须强调多次重复检查的重要性,1~2次阴性结果不能否定诊断。
    
    预后
      本病预后大多良好。病程一般为1~2周,但可有复发。部分患者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病后软弱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极个别者病程迁延达数年之久。本病病死率为1%~2%,死因为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有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本病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恶性病变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疾病。虽EB病毒亦可见于淋巴瘤患者,但本病不会转化为淋巴瘤。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急性期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杯应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因病毒血症可长达数月,故病后至少6个月不能参加献血。疫苗尚在研制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伴随的症状,体温超过38.5度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   2、发病初期应卧床休息2-3周,减少机体耗氧量,避免心肌受累。   3、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干硬、酸性、辛辣食物,保证供给充足的水份,每天饮水量大约是少儿为1000-1500毫升、年长儿为1500-2000毫升。   4、皮肤的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及时更换衣服,衣服应质地柔软、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皮肤。保持手的清洁更重要,应剪短指甲,勿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溃感染。   5、肝脾的护理:肝大、转氨酶高时可口服维生素c及肝太乐以保护肝脏。此病不会引起慢性肝炎。脾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发病的第二周),以免发生外伤引起脾破裂。   6、淋巴结肿大的要注意定期复查血象,因淋巴结消退比较慢,可达数月之久。如发现颈部淋巴结肿痛、体温升高等情况,及时去医院就诊。
    
    j*** | 2012-07-28 06:56:47 81 2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