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冷漠的表现

人心冷了

为何在国内,人与人的关系如此的冷漠?
守*** | 2012-10-18 06:12:37

好评回答

2012-10-18 06:28:40
化*** |2012-10-18 06:28:40 99 38 评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冷漠
2011年6月19日18:24 转载文章  我要参与(0)
 


尽管大部分人都向往财富,然而财富仅仅落入少数人的口袋之中,这个世界大部分人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物质发展的成果也仅供部分富裕者享受,对大部分人来说仍然是个梦想。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城市在不断发展,然而其中的贫民窟也在不断增大,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找生活的机会,在充满歧视的...

查看全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冷漠
2011年6月19日18:24 转载文章  我要参与(0)
 


尽管大部分人都向往财富,然而财富仅仅落入少数人的口袋之中,这个世界大部分人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物质发展的成果也仅供部分富裕者享受,对大部分人来说仍然是个梦想。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城市在不断发展,然而其中的贫民窟也在不断增大,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找生活的机会,在充满歧视的环境中过着艰难的生活。 

国家统计局2002年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最高收入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的差距是十五倍,在富裕阶层追求享受追求时尚的同时,底层人民还在为维持基本生存作艰苦的努力。富人可以打高尔夫球,可以出国旅游,而许多穷人却看不起病,为养老、为子女的学费焦虑。 

再看看贪欲对人内心世界的影响,当人们追逐财物满足贪欲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冷漠,人变得自私只顾谋求自身的发展,很少去考虑是否会伤害他人的利益,社会财富的总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多了,另一部分人就少了,自然会引起矛盾冲突,有的人看见别人有而自己没有,会产生嫉妒和忿忿不平,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人心里想的多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利益,内心变得幽闭,不会去关心他人的疾苦,慢慢地内在的心灵世界也日渐沙漠化。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繁华的经济发达地区,人情普遍冷漠,人和人之间不愿意交流,没有什么真情流露,人际关系往往和利益相联系,贪欲使彼此卷入到利益争执的漩涡之中,为了一点些微的利益,有时连亲友也翻脸不认,「唯利是图」之风如同癌细胞一样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扩散,由此带来的是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裂变。 




现代人对物质世界的寄托是更高更新更快更多,这已经成了一种共业趋势,成了难以制止的惯性运动。人们似乎步入一个怪圈,虽然相对于正常生活所需,现代人已经制造了不知超过多少倍的财富,但是却不让自己停下来安静地享受,而要再去继续制造更多的财富。到底是什么驱使人们如此乐此不疲?其中的发动者就是内心的贪欲。 

人们为什么不能回归自心静静地思考,除了不断去刺激物欲,不断去占有外物之外,人生是否还另有别途?对于人生价值的评判,难道真的只剩下去构造一个日益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 
可怜的现代人为什么不去想想这种外强中干的发展,对人类自身有没有必要?当今世界人口众多、资源破坏日益严重,而人的欲望却在不断持续扩张,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这辆疯狂的欲望列车将会把人类带向何方? 

3、举世追逐的奢华生活毫无实义 

拼命积累财物的趋势把人搞得晕头转向,失去了冷静思考的能力,如果冷静思考一下,一个人有再多财富,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拥有再大的房屋也不过就是安放六尺身躯,实际上一个人真正为了生存需要而消耗的物质是很有限的,其余的大部分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现代人认为奢华的生活才有气派有面子,用得了一尺的非要用一丈,现在的富豪名车一辆一辆买,房产别墅到处购置,真正能使用的又有多少?都不过是摆设而已,这是摆阔炫耀的低俗心态在作怪。社会上奢华铺张的习气实际上偏离了正常生活所需,人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花费过多的精力。遗憾的是有的人为了自身赚钱,通过媒体和舆论制造出各种所谓的优质生活样式,让人们去迷恋这些奢华的物质享受。 

是什么样的身份就要按什么样的模式消费,大公司的老总就要坐宝马、宾士,连穿的皮鞋都要从国外空运而来,一个人的办公室要上百平方米,装修要豪华气派,不然就认为有失自己的身份,休闲的时候要打高尔夫球,作为海外大公司的老板就要买私人游艇、私人飞机。有什么样的身份就要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准,现今世人认为这些豪华的消费和享受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些都是压倒他人的实力,在消费享受上要分出人的等级。 

富豪们在引领着生活时尚,所谓上行下效,一般人虽然过不上超豪华的生活,但追求生活档次也不甘落后,上流阶层有上流阶层的生活方式,中产阶层有中产阶层的格调品味,这些都是以金钱财物堆积起来的。整个社会阶层是以财富量为台阶,人生的目标就是一步一步攀登财富阶梯,上升为进步,落后为失意。以前万元户被称为富裕之家,现在要有上百万元、上千万元才算富裕,人们对财富的胃口越来越大了。如果没有知足常乐的心态,那么财富的追逐到什么程度才有终结呢?安贫乐道在现今这个世上是被人讥笑的傻瓜所为,仅仅财富这张网就几乎把世人一网打尽。 

如果物质发展完全超出了日常生活的正常需求,变相地转入到奢侈浪费,只是为了竞相攀比,胜过他人,变成了为满足膨胀的虚荣心而奋斗,那么这样的「物质文明」还能称得上是文明吗? 

三、追求财富的痛苦 

世间人认为物质丰裕的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这种对幸福的理解实在太一厢情愿了,仔细观察每个贪求物质享受者的内心,都会发现其中饱含的痛苦。巴楚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有一头羊就有一头羊的痛苦,甚至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这些物质世界五光十色的欲妙享受,非但不是幸福的源泉,相反正是痛苦的根源。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下面以当今社会的真实状况来分析追求财富的痛苦。 

1、最初积财不易,创业艰辛。 

作为人人羡慕的公司企业老板,在创业之初,天天要投入大量精力。俗语说「无利不起早」,为了赢利不得不早出晚归,不但白天要时刻扑在经营上,夜晚也不能停歇,要忙商务约会,处理各种场合的应酬。而且,一牵涉到利益这张网,各种势力都会涌进来捞一把,光是疏通各种人际关系,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要奉迎上层,又要处处强扮笑脸低三下四地迎合顾客的需求。在商业经营中,利润空间有限,而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市场份额能占大一点。在赢者通吃的年代,企业家不但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处,也想吞并他人。商场如战场,每个人都会使出各种策略,要在这里生存发展,容不得半点松懈,内心时时都紧张畏惧,难得有半点坦荡安逸的心情。 

过去,国人从书报杂志上看到日本人超负荷工作导致过劳死的报导,往往唏嘘不已,感到难以理解,现在这种情况也在国内频频出现,据统计,带动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北京中关村的创业者们,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 

对于公司的总裁、老板,人们往往会羡慕其财势所带来的风光体面,却体味不到他们为资财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外在奢华的场景往往掩盖了其中的艰辛苦痛,一个富豪辛苦了半辈子却不能享用大批的财产,这样的财富对其本人又有多大的用处?为了积聚财富可以不顾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由此也可见财富诱人让人难以看破。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赚取一点钱财就如同榨油一样,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挤出那么一点点财物出来。现在因为人口众多,竞争压力大,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十分困难。作为普通企业公司的职员,即使老板克扣工资、提高劳动强度,也只能默默忍受,平时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还要小心谨慎以防解雇,为了提升职位,或者保住自身的那份利益,同事之间免不了相互倾轧,为了钱财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 

在大都市虽然能够感受到现代物质生活的便利,但要在其中站稳脚安顿下来,很不容易。越繁华的城市,往往消费越高,其中尤以住房价格为重。在城市里购买一套住房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人要购买一套楼房,如果到银行去按揭,这些贷款等于一辈子将自己套牢,中产阶层的白领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的职工和下岗、失业者,况且还有医疗和子女教育这样的高额费用。 

再看看农民,农民在田地里辛苦干了一年的活,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廉,一年的劳作仅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据专家估计,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粮食的价格下降了30%以上,尽管粮食丰收了,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增长多少。由于农产品价格过低,扣除税务和农药化肥的成本,农民手上得到的收入很低,农业成了几乎无利可图的产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农田弃耕、任其荒芜的现象。 

中国目前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样艰苦的活都愿意干,而且还需要忍受城市里的各种歧视,从早干到晚,做最脏最艰辛的体力活,才能赚一点血汗钱养家糊口。我们不时可以看到因为工作过度而导致工人「过劳死」和其他疾病的报导。 

「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天下攘攘,为利而往。」这句话形容当今社会再恰当不过了:街道上车水马龙,商场里人头攒动,人行道上人流匆匆……这些奔波劳碌的人不管心里想些什么,往往离不开一个「利」字。人们从边远地区走向沿海富裕地区,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小城镇走向大都市,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故土,在外面闯荡,不管工作多么艰辛,压力有多大,不管在外面遭受多大的委曲,都要咬紧牙关忍受,这一切说到底,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能赚到更多的钱财。 

在当今时代,忙碌成了一件好事,日常生活中说某人忙不开交,那意味着有机会赚钱有机会发展,而一个人一旦清闲下来,会让自己和家庭感到恐慌,意味着前途未卜。如果没有把财物足足地抓在手心,内心不免空荡荡的,但到底赚了多少才满意呢?这是一个无底洞。 

2、中间守财苦 

这在大城市最为明显,拿一般家庭来说,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了一笔财产,又担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担心被抢劫盗窃、敲诈勒索乃至水火灾害,整天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富裕的人则更是害怕黑社会的绑架恐吓,由于贫富差距悬殊,加上有些人一夜暴富是依靠种种不法手段获取的,社会上容易产生仇视富者的心理,富人往往不敢轻易在公共场所露面。有人害怕哪天股市狂跌,使自己一夜之间由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变成负债累累的破产者;害怕在残酷无情的竞争中,被更大的公司所兼并;害怕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自己稍有失策即被商海风浪所吞没。 

3、最后是失去财产的痛苦 

在今天这个人口众多、职业有限、变化快、风险高的社会,谁敢拍胸脯说自己能一生富足平安?一旦投资失误、经营失败、股市暴跌,多少人因为承受不了现实或者负债累累无法还清,而感到悲观失望前途暗淡,甚至走向自杀之路。对于富者来说,从前过的是富裕奢华的生活,现在则败落到生活的底谷;往昔是人中显贵、门庭若市,而今成了市井平民、门可罗雀,这种强烈的反差使人难以接受,许多人从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 

金融危机之前,大家都沉浸在繁荣泡沫的喜悦中,到了经济紧缩阶段,中产阶层只能靠节衣缩食来度过难关。 

一个人有资产的时候,往往春风得意,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对于一夜间的身份转换,则变得失意无助,这也是为财物所累,财产如枷锁一样,使人有患得患失之痛。为何不将财物看得淡一点呢?财物本如浮云,因缘聚合则兴,因缘不聚则散,人们为什么不看开一点呢? 

对于一般的家庭,最怕的就是下岗失业,没有了收入,生活立即陷入困境。在现代这种竞争高度激烈的年代,有的用人单位用人年龄甚至要求三十五岁、三十岁以下,有谁能保证自己永远年轻,一旦失去年龄优势,人一衰老就失去了价值。 

近二十年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财富总量翻了几翻,但是社会福利方面的增长却有限,大量的农村和城市的贫困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基本权利上难以得到保障,当穷困的家庭面临失业、子女失学和严重疾病等困境时,生存的压力将更加沉重。经济发展本来是为了使人幸福,但如果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内心反而没了稳定感,这样的趋势能让几个人心安?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告诉我们:「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世人追求财富可谓用心良苦,大部分人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智。为了赚钱,大半辈子都没有停歇,而且不敢有半点松懈怠慢。实际上不光是这一世,众生生生世世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满足欲望,都是这样的卖力。如果能将这些精力的千万分之一用于修行佛道上,那是成佛有余。无奈就是不肯回心转意,不管有多大困难,从早到晚,从青壮年到老年,都在奔波忙碌,这样的辛劳得到的是转瞬即逝的快乐,而剩下的则是痛苦。 

论中又说:「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表面上看,当今世界的物质丰盛,五光十色应有尽有,但是各人为此付出的辛酸痛苦,却远远大于其中享受到的快乐。世人都愿意表述、愿意炫耀享受欲乐快乐的一面,却不愿剖析其中包含的苦楚。好比拖着沉重物品的牛马,为了身旁的数口青草,不惜忍受主人的鞭打,对于疲惫不堪的牛马来说,这样的鞭打势必痛彻心肝,甚至丧命,这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人们在尘世中奔劳的写照,那些财物和感官享受不会白白得到,需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抵挡不住外境层出不穷的欲乐诱惑,为了得到这些欲乐,人们给自己套上枷锁,不但今生的安乐给摧毁了,还将给自己的后世带来痛苦的业果。
0/300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2012-10-19 11:13:13
  • 懂得知足和感恩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吧。
    西*** | 2012-10-19 11:13:13 66 46 评论
    0/300
  • 2012-10-18 18:47:48
  • 虽不是绝对的,但因为社会风气,造成了人的势利。
    1*** | 2012-10-18 18:47:48 67 46 评论
    0/300
  • 2012-10-18 07:58:39
  • 国情决定的!
    魏*** | 2012-10-18 07:58:39 68 46 评论
    0/300
  • 2012-10-18 07:36:49
  • 1、因为资产(钱)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多,正慢慢处于统治地位,而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分配体制中不公平、公正、公开的地方比较多,贫富差距加速扩大。3、受历史上官本位的影响还很深,很多人都因没背景而付出超额的生活成本(其中包括有钱人),例如被官、商结合抬高的房价。3、国际环境并不太平,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战争”此起彼伏,而并不善战的中国,在很多战场上经常吃亏。综上所述,在新的三座大山的压迫...

    查看全部>>

    1、因为资产(钱)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多,正慢慢处于统治地位,而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分配体制中不公平、公正、公开的地方比较多,贫富差距加速扩大。3、受历史上官本位的影响还很深,很多人都因没背景而付出超额的生活成本(其中包括有钱人),例如被官、商结合抬高的房价。3、国际环境并不太平,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战争”此起彼伏,而并不善战的中国,在很多战场上经常吃亏。综上所述,在新的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大多数人穷于应付,疲于奔命,包括部分富人在内的国人幸福感超低,没有时间、精力和爱心去关心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冷漠了。
    会*** | 2012-10-18 07:36:49 95 40 评论
    0/300
  • 2012-10-18 06:28:49
  • 普遍的社会现象,时代发展的诟病,经济社会的悲哀,人性丧失,坦然对之,做好自己,自己做好了内心对得起自己就就可以了,从而唤醒身边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固然好之,政府的提倡和口号是对的,但是力度不够,所以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作为每一个人而言,都应该保持和学会帮助人,互相关爱,才能营造一种好的社会氛围,你的提议和诉说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看到我感受到,从而唤醒每个人,即使力量和呼声很渺小,至少影响到了我,,,,...

    查看全部>>

    普遍的社会现象,时代发展的诟病,经济社会的悲哀,人性丧失,坦然对之,做好自己,自己做好了内心对得起自己就就可以了,从而唤醒身边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固然好之,政府的提倡和口号是对的,但是力度不够,所以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作为每一个人而言,都应该保持和学会帮助人,互相关爱,才能营造一种好的社会氛围,你的提议和诉说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看到我感受到,从而唤醒每个人,即使力量和呼声很渺小,至少影响到了我,,,,,,,,谢谢
    2*** | 2012-10-18 06:28:49 97 4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