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上幼儿园才一个星期就不爱去了该怎样开导?

上幼儿园才一个星期就不爱去了该怎样开导?

您好、我家小孩刚好满四周岁,上个星期才送她去幼儿园,前几天还挺高兴的去读书,今天就不愿意去了,说是在学校午睡睡不着,不喜欢在学校睡,还说老师打她了,她现在就不去上学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导她了,请问我要怎样开导她

全部答案

  • 入园之前没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孩子没法接受并适应群体化生活,你现在就要加倍用心。4岁了,应该能够沟通交流,能够思考,好好发展孩子的自主能力,学习和他人合作,不是怎么开导,而是做,是规则意识的建立和执行。我看你是太宠爱孩子,以致忽略了培养她的自理能力。现在开始还不晚,多用些智慧呀!

    入园之前没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孩子没法接受并适应群体化生活,你现在就要加倍用心。4岁了,应该能够沟通交流,能够思考,好好发展孩子的自主能力,学习和他人合作,不是怎么开导,而是做,是规则意识的建立和执行。我看你是太宠爱孩子,以致忽略了培养她的自理能力。现在开始还不晚,多用些智慧呀!收起

    1***

    2014-03-05 16:31:12

  •   幼儿园是宝宝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中,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体生活还能让宝宝学会与人交往和生活自理。虽说进入幼儿园对宝宝的发展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可是,上幼儿园对宝宝来说却是一道大关。
      又哭又闹,不想去上幼儿园的宝宝不在少数。   诚诚妈:   诚诚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又哭又闹,到了幼儿园就没事了。接下来的几天还算正常,也没怎么哭闹,但是他好像一直情绪不太好,回家脾气很大,比以前爱哭(在幼儿园很少哭)。我问他喜欢去幼儿园吗?他只是摇头也不说话。
      后来我打电话给老师,老师说他表现很好,我也看过他在幼儿园的照片和视频,觉得他似乎也很快乐!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小波妈:   小波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喜欢的,可是...全部

      幼儿园是宝宝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在幼儿园中,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体生活还能让宝宝学会与人交往和生活自理。虽说进入幼儿园对宝宝的发展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可是,上幼儿园对宝宝来说却是一道大关。
      又哭又闹,不想去上幼儿园的宝宝不在少数。   诚诚妈:   诚诚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又哭又闹,到了幼儿园就没事了。接下来的几天还算正常,也没怎么哭闹,但是他好像一直情绪不太好,回家脾气很大,比以前爱哭(在幼儿园很少哭)。我问他喜欢去幼儿园吗?他只是摇头也不说话。
      后来我打电话给老师,老师说他表现很好,我也看过他在幼儿园的照片和视频,觉得他似乎也很快乐!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小波妈:   小波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喜欢的,可是送了快半年了,有一次感冒拖了15天没去,结果再送去就很难,一直哭不让妈妈上班,他也不去幼儿园,怎么办?   甜甜妈:   我家甜甜,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
      她一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开心,都没有哭过。直到最近,甜甜不爱去幼儿园了,问她也不说是为什么,问老师,老师说甜甜表现还行啊,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   主持人:   宝宝第一次离开家,离开总是陪伴身边的亲人,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周围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另外,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毕竟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宝宝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那么,宝宝都是由于哪些原因不想去幼儿园?宝宝不想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刘丽湘:宝宝多大能上幼儿园?   由于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因此早早就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或托儿所。
      还有的父母由于对早期教育过于迷信,认为宝宝只有尽早进入幼儿园才能接受到更科学更专业的教育。其实,对于宝宝何时入园更科学、更合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有专家认为,如果过早地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会忽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3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父母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比杜尔夫强调,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   当然了,宝宝终究还是要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那么父母应如何做出决策,到底什么时候送宝宝去幼儿园合适呢?一般来说,宝宝到了2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喜欢社会交往,同时宝宝也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听明白日常用语。
      如果宝宝的控制能力具备,协调性也非常好,能够自己吃饭、自己去厕所,同时爸爸妈妈也希望宝宝去幼儿园,那么这时送宝宝去幼儿园,不会给幼儿园老师带来过大的工作压力,爸爸妈妈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宝宝入园时机就比较成熟。   李玲:宝宝为什么不爱去幼儿园?   宝宝哭闹,不爱去幼儿园,究其生理、心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分离焦虑带来的情绪和生理问题   爸爸妈妈把宝宝送去幼儿园,会让宝宝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从而引起分离焦虑。
      所谓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适当的分离焦虑是宝宝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爸爸妈妈能够帮助宝宝疏导情绪,绝大多数宝宝在入园后会渐渐发现自己并没有被爸爸妈妈「抛弃」,自己仍然是爸爸妈妈的「亲亲宝贝」。   宝宝入园一段时间后,已经基本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情绪稳定,能跟着教师投入到保教活动中,但是有些孩子却因为感冒、咳嗽或腹泻等缺勤,无法来上幼儿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分离焦虑症的后期延续。1个月的新环境适应使孩子「身心交瘁」,自然造成抵抗力的下降,出现所谓入园1个月后的感冒等症状。父母和老师却以为宝宝已经适应了,开始提新的要求,宝宝得不到修整,于是以「病」来调整自己。因此,为了巩固成果,父母和老师不要马上对宝宝提出新的要求,而是让他感觉到安全和舒适,并且注意身体上的照顾。
       生活习惯和秩序被打乱   2-3岁的宝宝很敏感,这个时候的宝宝在家里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秩序,而去幼儿园之后,突然打乱了他原来熟悉的生活秩序和习惯,新的生活秩序如果跟原来的差别过大,就会让宝宝感到恐惧和不安,所以会哭闹,不愿意去幼儿园。
         不适应幼儿园环境   宝宝刚进入幼儿园,是从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他无法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安全感,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和周围的人相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并通过哭泣来发泄自己害怕的情绪,不想再去幼儿园。
         家园差异造成的挫折感   宝宝在家是被众星捧月般呵护和照顾着的,家里的大人都围着他转,但是到了幼儿园,不再是大家瞩目的中心,并且被要求和其他小朋友共同使用玩具,老师也要同时照顾好多小朋友,不会对他特别关注,敏感的宝宝就会察觉到各种「待遇」上的差异,从而产生挫折感,对幼儿园失去兴趣。
         宝宝的个性问题   有的宝宝个性比较胆小、内向,或是不喜欢与他人相处,这样的宝宝在幼儿园显得不太合群,也不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一旦宝宝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或是跟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在屡屡受挫之后,便不想再去幼儿园了。
         康建琴: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   宝宝上幼儿园习惯不习惯,喜欢不喜欢幼儿园,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给宝宝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宝宝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能否给予他正确的情绪疏导。   1.入园前准备   1)带宝宝到将要去的幼儿园参观   让宝宝看看,幼儿园的院墙上画着什么;大门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有画,要给宝宝讲一讲,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好感。
      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那就可以带着宝宝参观一番,并且告诉宝宝,这将是你要去的幼儿园,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这样可以缓解宝宝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也更容易进入幼儿园生活。   2)和宝宝一起做亲子游戏   这些亲子游戏最好是宝宝即将进入的幼儿园所要做的亲子游戏,爸爸妈妈带宝宝一起做这些游戏,能够让宝宝对幼儿园快速熟悉起来,也能让宝宝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因为妈妈会玩的游戏,老师也会玩。
         3)培养宝宝独立自理能力   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在家要训练宝宝学会自己吃饭,不挑食,学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这样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后,即便老师在生活细节上照顾不周,宝宝也能很好地适应。   4)安排好宝宝的作息   宝宝在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
      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8时左右,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时。   5)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宝宝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孩子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6)让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愿望   宝宝在家的时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宝宝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
      因此,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有什么需求要主动跟老师说。另外,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不要用迭音字。   7)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   从宝宝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宝宝将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生活。
      因此,父母应教宝宝学会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帮助和安抚身处困难环境的人。平时有空家长也可有意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宝宝在具体的交往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   2.正确的情绪疏导   1)表现出积极态度   爸爸妈妈早上送宝宝去幼儿园,与宝宝的告别应该简短亲切,如果父母犹豫或延长他们的告别时间,宝宝跟父母就更难分开(但是一定不能偷偷溜走,否则宝宝可能对父母失去信任)。
      把宝宝交给老师后,微笑着搂一搂他,精神勃勃地走出门。就算感到伤感,父母也不要说:「我想你。」当然,宝宝在哭,父母要硬着心肠走出教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会帮助宝宝很快平静下来。如果宝宝确实很难安顿下来,父母可以征得老师同意,下午早一点儿来接,或第二天早上在教室多待一会儿。
         2)为宝宝建立安全感   因为分离能触发被抛弃的感觉,因此在送宝宝去幼儿园的第一个月,父母应该尽可能保持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家庭应避免旅游,不要换新保姆。在送宝宝去幼儿园的路上,讲清楚要去哪儿,什么时候会回来接他,如父母可以说:「你和老师、小朋友待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去上班,你吃完晚饭我就来接你。
      记住,妈妈和爸爸一定来接你。」父母可以考虑留下一些东西,如一条围巾或一块手绢给孩子,作为将会来接他的一个具体的提示。   3)接纳宝宝的负面情绪   宝宝哭闹着不想去幼儿园,爸爸妈妈首先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千万不要着急。爸爸妈妈要对宝宝的负面情绪表示接纳,如「哦,我知道了,宝宝不想去幼儿园」,「我能感觉到你现在很不高兴」等。
      接下来爸爸妈妈可以问问宝宝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但不要直接问「你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因为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语言发展有限,可能无法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可以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宝宝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个小朋友或者哪个老师?」「宝宝不喜欢谁?」等等,用这样聊天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在幼儿园的不开心,也帮助孩子疏导心里的负面情绪。
       出处: 。收起

    2014-03-05 11:00:01

  • 一定要去幼儿园

    一定要去幼儿园收起

    冰***

    2014-03-05 10:53:59

儿童护理

点击加载更多

3-6岁儿童体检

点击加载更多

牙齿护理

点击加载更多

龋齿

点击加载更多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