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心理科
心理健康测试100题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

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
信*** | 2005-09-28 12:52:13

好评回答

2005-09-28 14:09:30
可*** |2005-09-28 14:09:30 328 190 评论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我选一种比较容易被理解并简单的介绍给你。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一)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

查看全部>>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我选一种比较容易被理解并简单的介绍给你。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十条标准:(一)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
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二)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
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
严重。
    (三)暗示性
    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
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
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
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影响。
    (四)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
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
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
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
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
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
它长期反复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
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这种慢
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
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
激当作生活斗争的乐趣,当作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
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
指标,称它为耐受力。
    (六)心理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的极大波动,行
为的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
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
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
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
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
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
觉罢了。精神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是与自控能力有关的。
    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
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
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出某种印象,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健康指标。
    (八)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
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
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于自信心过高
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因自觉力不从心,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
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
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
  (九)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
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
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素不相识的人
也可以十分热情地倾谈并表现得十分兴奋,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就必须适应
环境。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但是,人尽管有积极主
动性,但终究是不能脱离开自己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
    在人的一生中,这些环境条件是在变化着的,有时变动很大。人虽有主动性,但有时
对生存环境的变化仍然是无能为力的,在这时,所谓消极适应也是很重要的,起码在某一
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适应下来
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0/300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2005-10-01 21:39:37
  • 精力充沛,心平气和,饮食正常,睡眠安稳,反映灵活,动作敏捷,态度积极,双目有神!
    老*** | 2005-10-01 21:39:37 291 198 评论
    0/300
  • 2005-09-28 18:42:26
  • 比如一个人如果受到很大打击(如失恋),他可能很忧郁,也可能觉得兴奋,有一些比较大的反映都是很正常的。都算是心理健康。
    但是,这种忧郁或兴奋的状态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就会慢慢地变得不正常了。可能就是病态了。
    唐*** | 2005-09-28 18:42:26 308 195 评论
    0/300
  • 2005-09-28 13:48:19
  • 喜怒哀乐均有。但不致于因任何一种情绪而走到极端。有自我平衡的能力。
    m*** | 2005-09-28 13:48:19 292 198 评论
    0/300
  • 2005-09-28 13:22:21
  • 开心、活泼、想什么说什么
    不压抑、不偏畸
    等等!
    d*** | 2005-09-28 13:22:21 296 199 评论
    0/300
  • 2005-09-28 13:19:48
  • 心理健康就是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不要太过苛求,积极对待人生,对待生活,不要总对过去的不愉快耿耿于怀,经常给自己加油鼓气,对自己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
    | 2005-09-28 13:19:48 309 19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