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国中曹操的谋士谁最聪明?为什么?

首页

三国中曹操的谋士谁最聪明?为什么?

请举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0-04 23:54:02
      郭嘉
     
    郭嘉,字奉孝, 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少有远量”,自20岁起便隐形匿迹,不与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结英雄豪杰,谈论时势。这为他的谋士生涯奠定了基础。为了成就功业,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他发现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遂受荀?耐萍觯橄虿懿佟2懿俦径则4ㄏ痛锘秤刑厥飧星椋隙ā叭辍Ⅱ9潭嗥媸俊保远怨我簿透裢馄髦亍?
     郭嘉从十个方面分析了曹操的优势、袁绍的劣势,认为曹操有“十胜”: 
     第一是“道胜”。
      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无怪乎曹操听后赞不绝口,“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遂“表为司空军祭酒”。 如同荀?谎卧谥匾赝芬沧苁俏懿倌被H纾汗俣烧胶笤懿∷溃懿俪耸そピ贰⒃校诶柩?今河南浚县东南)“连战数克”。这时,有人主张加强攻势,彻底铲除袁军。
      郭嘉则主张缓兵以待其变。他认为谭、尚都深得袁绍宠爱,袁绍生前又无立嗣,兄弟二人之谋臣“必定斗其间”。如果我们 攻之急疾,他兄弟二人将合谋图外;相反,“缓之而后争必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果如其言,曹军一摆出攻刘表的姿势,袁氏便出现内讧。
      曹军回兵各个击破,遂平冀州。郭嘉也被封洧阳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郭嘉随曹操平定乌桓。回兵途中郭嘉病重,不久去世,年三十八。谥贞侯。 郭嘉跟随曹操11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君臣相得,亲密无间。郭嘉说曹操:“真吾主也。
      ”曹操说郭嘉:“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嘉病重,“太祖问疾者交错。”不幸而死,曹操“临其丧,甚哀”,并不无惋惜地对荀攸等人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拟交郭嘉以治国安邦之任,可见曹操是多么赏识其才。
      郭嘉死后不久,曹操上表朝庭,全面肯定了郭嘉一生的功绩,称赞他“平定天下,谋功为高”,述追赠郭嘉封邑。 郭嘉英年早逝,给曹操的统一大业以很大影响——至少是曹操认为这样。次年曹操赤壁失利,还深情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后人有诗赞叹郭嘉说: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

    梅***

    2005-10-04 23:54:02

其他答案

    2005-10-18 19:57:19
  • 郭嘉死得太早了,不能全面观察.
    而贾诩活了这么长时间你看他失算过吗?
    所以还是贾诩强.
    另外我也很欣赏贾诩的为人.

    扶***

    2005-10-18 19:57:19

  • 2005-10-16 19:09:37
  • 郭嘉,人才啊

    黑***

    2005-10-16 19:09:37

  • 2005-10-14 11:17:47
  • 郭嘉。只有他死了,曹操才哭过。而且曹操也最敬重他。其他的曹操可以说都没放在眼里。

    m***

    2005-10-14 11:17:47

  • 2005-10-06 19:56:42
  • 徐庶,一计未出,一语不失!平生献计从来都对! 

    岳***

    2005-10-06 19:56:42

  • 2005-10-06 04:54:38
  • 杨修

    小***

    2005-10-06 04:54:38

  • 2005-10-05 14:46:58
  • 徐庶最厉害,老子说:大智若愚,大言若讷。他进曹营后一言不发,是最具体的表现。他哪里是笨,他是高处不胜寒啊!

    新***

    2005-10-05 14:46:58

  • 2005-10-05 14:24:58
  • 当然是郭嘉了

    维***

    2005-10-05 14:24:58

  • 2005-10-05 14:08:18
  •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有不同的理解,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的成功谋士集团功不可没。
    我觉得这个最聪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形势的估计:郭嘉最优,他在对袁氏的战争中的贡献相当于诸葛的“隆中对”;遗计定辽东,也可以看出,在各势力错综复杂的时候,郭嘉有最冷静地分析。
       应变的诡计:贾诩最擅长,贾诩本来就是个临机分子,跳槽也是高手,并得善终,看来很不简单。所以诸如“反间计”这样的诡计,他最擅长。 能言善辩,擅造机关:刘晔最强,他是天生的说客,又能造出“霹雳车”。这方面没人比的过。 凶恶狠毒的狗腿子:华歆,这个人的人品不用说了,要不怎么有“管宁割席”呢。
      他可以说是典型的走狗,对可爱的皇后下手决不手软,对主子命令的执行力没人能比过他吧? 镇前统帅,形兵布阵:司马懿,这个没有疑问吧?能上阵的谋士不多。 才思敏捷:杨修,他的聪明都用到猜谜之类的地方去了~~~ 亲和地方,稳定民心:荀?且话押檬职。
      谡紊鲜堑湫偷摹案肱伞薄⑺宰詈蟛呕岷筒懿僖蚍馕和醯奈侍獠埽钪兆陨薄? 这是我对曹操谋士集团的看法,所以要问谁最聪明,那就看你喜欢哪种“聪明”了~~~~~。

    逸***

    2005-10-05 14:08:18

  • 2005-10-05 12:42:55
  • 杨修

    z***

    2005-10-05 12:42:55

  • 2005-10-05 11:04:50
  • 贾诩
    数次异主最终能在曹操(名主)处无疾而终.

    m***

    2005-10-05 11:04:50

  • 2005-10-05 00:22:34
  • 郭嘉。
    最著名的“郭嘉遗计定辽东”
    临死之前还为曹操献了一条妙计,帮曹操平定了辽东。

    1***

    2005-10-05 00:22:34

  • 2005-10-04 23:52:56
  •   曹操所有智囊一览
    今天整理一天,翻遍史书,遂成下文
    智囊中包含:骨干谋士、重要谋士、以及各级掾属,直到曹操去世为止,共有一百零二人 
    骨干谋士九人:
    荀?④髫⒓众肌⒐巍⒊剃拧⑾分静拧⒘蹶省⒔谩⑺韭碥玻ㄍ砥冢?
    重要谋士三十六人:
    陈群、华歆、钟鷂、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贾逵、杜?住⑻锍搿⑼跣蕖⒀钚蕖⑿僚⒀罡贰⑻镌ァ⑼蹊睢⒇嵩健⒄偶取⒍畔⒃骒蟆⑷尉⒊陆谩③恰⒒斧d、丁仪、丁?M、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许攸、郭淮。
       其他谋士及椽属五十七人: 严象、袁涣、张范、凉茂、国渊、何夔、徐奕、邢颙、鲍勋、刘放、刘资、梁习、温恢、郑浑、卫凯、刘?M、徐干、陈琳、阮瑀、应?、刘桢、繁钦、路粹、徐宣、卫?、卢毓、戴乾、和恰、常林、杨俊、裴潜、崔林、高柔、孙礼、王观、高堂隆、牵招、徐邈、胡质 王昶、戴陵、郭湛、薛洪、董蒙、傅异、王选、张承、任藩、傅干、侯生、荀悦、成公英、贾洪、薛夏、令狐邵、刘馝、魏讽(后造反)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做水排,使效益三倍于马排。
       丁?M:字敬礼,丁仪之弟,曾助国渊破谤书案,因此显名,后向曹操揭发过刘桢偷看甄氏。因兄于曹丕不睦。 严象:奉曹操之命,举孙权为茂才,后被李术所杀,孙权起兵,为其报仇。 袁涣:袁涣宇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有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布诛,涣得归太祖。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祖父歆,为汉司徒。父延,为太尉。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  凉茂: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也。劝公孙度不要谋反。 。
      

    k***

    2005-10-04 23:52:56

  • 2005-10-04 23:45:10
  • 郭嘉,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

    你***

    2005-10-04 23:45: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