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蜀国后主刘禅的一个问题

首页

关于蜀国后主刘禅的一个问题

后主刘禅“乐不思蜀”是不是韬晦之计呀?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13 19:16:44
      上面的都不对,刘禅此计乃是明哲保身,刘禅并不是昏君,更不是什么败家子,其中力排众议,重用诸葛亮,是蜀国能苦撑的决定因素。
    刘禅可以说是才疏学浅,是个绝对的庸才,可刘禅能不疑臣下可能的反心,放手让诸葛亮独掌大权。刘禅登位之初,"刘备举国伐吴之故,国力亏空,时之蜀汉,不可不谓危在旦夕,其时北有鲜卑之乱,南有孟获造反,中原魏国虎视眈眈,而江南东吴作壁上观,意向不明。
      而最要命的是内部不和,中原派(赵云),西川派(李严),荆州派(孔明),明争暗斗,形势险恶。而对於这种情形,刘禅的作法是:事孔明如父,委以诸事,不加干涉。而诸葛亮也不负重托,定鲜卑,平南蛮,联合东吴,北上伐魏,与魏国一较高下。若说刘禅是昏君,请问昏在何处?从登位开始,有谁说出他错杀过什么忠臣良将? 在诸葛死後,太守李邈曾上书后主:「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结果后主大怒,立即将之「下狱诛之」,由此可见,刘禅不昏庸,对是非能有一定的判断,而不为言语所惑;其二,在延熙元年,下诏蒋琬北伐曹魏,由此可以得知,他对亡父之大志并未完全忘怀。孔明死前,托政事于蒋琬、费禕等人,后主一一照行不二,毫无疑心。
      蜀汉能得享三十余年以上安定,虽有战事,但政治清明,法理有序,确有刘禅放权任贤之功。直至费禕遇刺身亡,国内良臣贤将相继凋零,蜀中仅由年高的姜维独撑大局。在少贤相辅佐之际,政治才逐渐走下坡,面对这种情况,年近47岁的刘禅亲政,禅是凡人,无治国之才,后期更是重用黃皓等人,在勉强维持十年之后,蜀汉亡。
      " (上有引用他人的文章) 更何况大家不要忘了,司马懿都装疯卖傻过,他只是依样画葫芦的画一下而已,他不想割据一方?谁不想大权在握?在别人眼底下做事就真的这么"此间乐"? "笨笨异形"说诸葛亮是狗,那是没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后仅有薄田数亩留给子孙,不说别的,就品行而言自古往来有多少人能比的过?可以说是绝对的忠廉之狗,是做官的典范! 至于带坏,要是中国现在有30%的干部被他带坏,那中国就发达了,美国是什么鸟?听都没听过! 所以,刘禅是个聪明人,但是不是个乱世之才,可惜了。
      

    d***

    2005-11-13 19:16:44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