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么投资【基金】?

首页 >
商业/理财
创业投资

怎么投资【基金】?

 怎么投资【基金】?

好评回答

    2005-11-13 22:53:30
  •   基金投资全攻略  
      封闭式基金
      特点:与开放式基金相比,封闭式基金由于直接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交易,因此其价格除了受基金净值影响,还要受到市场供求影响。目前封闭式基金大多处于折价状态,即交易价格低于基金净值。
      选择要点:同上市公司一样,基金公司每年都会定期公布会计表报,投资者应关注基金公司基本面的变化。
      除此以外,基金价格也会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而在品种选择上,基金折价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风险程度:★★★★   基金价格常常伴随股市产生波动,因此具有股票的某些特征,其风险程度也因此增大。   预期收益:由于同时受到基金净值和市场供求的影响,预期收益非常不确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基金,其对股市的依赖性最大。
         目标投资者:对股市有相当了解,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股票型基金   特点:投资目标全部或大部分是国内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有部分基金品种也投资于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   基金表现更依赖于股市,目前市场普遍看好2004年的股票市场,因此资金实力日趋雄厚的股票型基金仍将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选择要点:对开放式基金的价值评判主要是对其业绩的评判。市场结构的变化将影响基金阶段性的净值表现,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及掌握基金净值波动的节奏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此外,基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基金规模的大小,基金的赎回情况都是重要的投资参考因素。
         风险程度:★★★   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的系统风险,由于缺乏必要的避险工具和对冲产品,因此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对股票市场依赖性依然较大。而且基金的赎回情况也对基金运作构成一定压力。   预期收益:受股市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有专家预测,在目前经济发展速度下,股票型基金平均预期收益约在10%以上。   目标投资者:对股市有初步的了解,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债券型基金   特点: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一度曾被视为风险极低的市场,但是受利率预期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债券市场的风险在去年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因此去年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普遍低于股票型基金。
         选择要点:纯债券型基金和偏债券型基金差异很大,而且在偏债券型基金中其规定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比例又有很大不同,因此投资者在介入时应仔细辨别。由于通货膨胀趋势逐渐显现,利率上行的可能性增大,债券市场将面临一定压力。因此偏债券型基金应列为2004年的首选。
         风险程度:★★   主要受利率和国债市场的影响。专家预测,2004年的债券市场,在升息预期的作用下,整体将呈现偏淡的市场状况,债券型基金需要面对较多的系统性风险。   预期收益:统计结果表明,2003年偏债券型基金收益大约在5%至10%,纯债券型基金收益大约在1%到3%。
         目标投资者:对债券市场有初步的了解,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特点: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的开放式基金,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主要投资标的为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同业存款等短期资金市场金融工具,目前国内的所谓货币市场基金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市场基金,因此其名称中大多带有“现金”字样。
      相对于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而言,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流动性强,本金安全的投资产品。此外,由于货币市场基金收取较低的管理费,并免赎回费和申购费,因此在基金品种中交易成本最低。   由于所投资的金融工具收益非常稳定,大多在1%到3%之间,因此具有储蓄替代品的性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享受定期利率的可以随时支取的活期存款。其缺点是收益较低,不能满足部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   选择要点:由于所投资的金融工具预期收益差别不大,因此各基金品种差别不明显。相比之下,投资者更应关注基金的规模和购买的便利性。
         风险程度:★   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和赎回风险。   预期收益:在目前   的利率水平下,每年的收益率大约为2%至3%。   目标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   相关报道一   基金发行潮涌拉响市场警笛   本报记者胡朝辉北京报道连续上涨的股市简直就像是在给开放式基金做广告,进入2月下旬,就有多达6家基金进入了发行期,仅次于2003年6月的发行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经验表明,基金发行高潮过后,市场往往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   基金发行要看市场脸色   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更加市场化,基金能否首发成功直接关系到基金未来的生存,而日益激烈的基金销售大战也令基金经理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因此股市走强的时候往往也是基金发行的良机。
         今年春节以来,随着股市持续升温,基金发行的速度明显加快,先后已有海富通收益增长、中信经典配置、长信利益收益、易方达50指数等6只基金发行。   从发行的基金产品来看,股票型基金已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去年下半年,低风险基金一度盛行。很明显,是今年持续向好的股票市场直接催生了股票型基金销售的快速回升。
      一些基金公司甚至改变了原先的发行方案,将股票型基金列在公司发行档期的前列。   “股市好当然有利于基金的发行,这是显而易见的。”某业内人士对此评价说。   回顾2002年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情况可以发现,2002年的1至3月、11月、12月,2003年的1月份都是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真空期,而这一期间,恰恰也是股市最低迷的时候,似乎管理层在审批基金发行时也考虑到了市场的因素。
         此后的2003年8月到10月,股市进入另一个循环低点,在这期间虽然也有13家基金发行,但是多以跟股市关联度不大的债券型基金为主,即使有个别股票型基金发行,无论是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此前股市高涨时相比。   发行高潮踏中市场阶段性高点   2002年7月到10月,开放式基金的发行进入第一个高潮,期间共有12家基金面世。
      这期间也是2002年内股市运行的高点,以沪指为例,年内的高点1748点就出现在6月底。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发行,股市的回落也随之而来。   2003年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相对于2002年要平稳得多,从2月份到10月份每个月都有新基金发行,但是上半年主要以股票型基金发行为主。
      这期间两个明显的发行高峰分别出现在3月份和6月份。对照沪指走势图可以发现,2003年股市的上涨出现在1月份,而3月份和6月份恰恰是年内高点所在的区间。   进入2004年2月份,开放式基金迎来了历史上的第四次发行高峰,这与股市连续四个月的持续上涨密不可分。
      奇怪的是,最迟在2003年12月股市走暖就已经被市场广泛认同,但是基金发行高峰却迟到了两个月。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发行从筹备阶段到审批,乃至最终发行必然有一个时间差。这使得基金的发行高峰极少出现在市场走强的初期,事实上,基金的大规模发行之时,往往是市场曲终人散之日。
         相关报道二   基金显身企业资产组合   本报记者谷立志北京报道随着国内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证券投资基金纳入自己的资产组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企业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资本市场必将对各类资金形成磁场效应,而申购基金无疑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见效的捷径。
      ”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的江赛春认为,“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低风险品种基金作为新年首只基金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以及理财分红基金实际上是为一些中大投资群体提供了一个风险较低,预计收益又大大高于同期银行存款水平的投资渠道。”   专家的分析较为宏观,企业家们对于将部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企业资产却有着更为实际的理解。
      青岛某集体企业负责人孙先生表示,此前公司很少将资金投向资本市场,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感觉风险较大。2000年投入股市的20万元,如今只有不到10万元了,损失不可谓不惨重。但反观证券投资基金的这两年的表现,不但不亏而且盈利还大大高于银行存款收益或国债收益,考虑到开放式基金变现容易的特点,公司决定今年投资200万元,一方面将公司金融资产的比例适当提高,一方面也想借助股市的繁荣获得高一些的投资收益。
         北京新维企业的刘先生坦言,前两年股市行情不好人所共知,但有的基金却能实现超过了30%水平的分红,足见专家理财的水平,但之所以一直没将证券投资基金纳入企业的资产范畴,主要是对基金品种不明白,想想这还是新生事物想再观察观察。现在公司已经决定将“银泰理财分红”基金纳入企业今年的金融资产范畴,这是公司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虽然有超过五成的企业已经或计划将证券投资基金列为自己的金融资产,但目前市场中的企业投资者普遍喜好低风险的储蓄替代型投资产品。专家认为,这表明大众的投资意识正在逐步形成,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正是为何此类基金热销的主要原因。
        。

其他答案

    2005-11-13 22:59:50
  • 北京新维企业的刘先生坦言,前两年股市行情不好人所共知,但有的基金却能实现超过了30%水平的分红,足见专家理财的水平,但之所以一直没将证券投资基金纳入企业的资产范畴,主要是对基金品种不明白,想想这还是新生事物想再观察观察。现在公司已经决定将“银泰理财分红”基金纳入企业今年的金融资产范畴,这是公司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虽然有超过五成的企业已经或计划将证券投资基金列为自己的金融资产,但目前市场中的企业投资者普遍喜好低风险的储蓄替代型投资产品。专家认为,这表明大众的投资意识正在逐步形成,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正是为何此类基金热销的主要原因。  
    
  • 2005-11-13 22:56:28
  •   基金投资全攻略  
      封闭式基金
      特点:与开放式基金相比,封闭式基金由于直接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交易,因此其价格除了受基金净值影响,还要受到市场供求影响。目前封闭式基金大多处于折价状态,即交易价格低于基金净值。
      选择要点:同上市公司一样,基金公司每年都会定期公布会计表报,投资者应关注基金公司基本面的变化。
      除此以外,基金价格也会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而在品种选择上,基金折价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风险程度:★★★★   基金价格常常伴随股市产生波动,因此具有股票的某些特征,其风险程度也因此增大。   预期收益:由于同时受到基金净值和市场供求的影响,预期收益非常不确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基金,其对股市的依赖性最大。
         目标投资者:对股市有相当了解,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股票型基金   特点:投资目标全部或大部分是国内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有部分基金品种也投资于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   基金表现更依赖于股市,目前市场普遍看好2004年的股票市场,因此资金实力日趋雄厚的股票型基金仍将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选择要点:对开放式基金的价值评判主要是对其业绩的评判。市场结构的变化将影响基金阶段性的净值表现,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及掌握基金净值波动的节奏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此外,基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基金规模的大小,基金的赎回情况都是重要的投资参考因素。
         风险程度:★★★   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的系统风险,由于缺乏必要的避险工具和对冲产品,因此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对股票市场依赖性依然较大。而且基金的赎回情况也对基金运作构成一定压力。   预期收益:受股市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有专家预测,在目前经济发展速度下,股票型基金平均预期收益约在10%以上。   目标投资者:对股市有初步的了解,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债券型基金   特点: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一度曾被视为风险极低的市场,但是受利率预期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债券市场的风险在去年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因此去年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普遍低于股票型基金。
         选择要点:纯债券型基金和偏债券型基金差异很大,而且在偏债券型基金中其规定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比例又有很大不同,因此投资者在介入时应仔细辨别。由于通货膨胀趋势逐渐显现,利率上行的可能性增大,债券市场将面临一定压力。因此偏债券型基金应列为2004年的首选。
         风险程度:★★   主要受利率和国债市场的影响。专家预测,2004年的债券市场,在升息预期的作用下,整体将呈现偏淡的市场状况,债券型基金需要面对较多的系统性风险。   预期收益:统计结果表明,2003年偏债券型基金收益大约在5%至10%,纯债券型基金收益大约在1%到3%。
         目标投资者:对债券市场有初步的了解,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特点: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的开放式基金,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主要投资标的为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同业存款等短期资金市场金融工具,目前国内的所谓货币市场基金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市场基金,因此其名称中大多带有“现金”字样。
      相对于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而言,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流动性强,本金安全的投资产品。此外,由于货币市场基金收取较低的管理费,并免赎回费和申购费,因此在基金品种中交易成本最低。   由于所投资的金融工具收益非常稳定,大多在1%到3%之间,因此具有储蓄替代品的性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享受定期利率的可以随时支取的活期存款。其缺点是收益较低,不能满足部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   选择要点:由于所投资的金融工具预期收益差别不大,因此各基金品种差别不明显。相比之下,投资者更应关注基金的规模和购买的便利性。
         风险程度:★   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和赎回风险。   预期收益:在目前   的利率水平下,每年的收益率大约为2%至3%。   目标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   相关报道一   基金发行潮涌拉响市场警笛   本报记者胡朝辉北京报道连续上涨的股市简直就像是在给开放式基金做广告,进入2月下旬,就有多达6家基金进入了发行期,仅次于2003年6月的发行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经验表明,基金发行高潮过后,市场往往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   基金发行要看市场脸色   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更加市场化,基金能否首发成功直接关系到基金未来的生存,而日益激烈的基金销售大战也令基金经理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因此股市走强的时候往往也是基金发行的良机。
         今年春节以来,随着股市持续升温,基金发行的速度明显加快,先后已有海富通收益增长、中信经典配置、长信利益收益、易方达50指数等6只基金发行。   从发行的基金产品来看,股票型基金已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去年下半年,低风险基金一度盛行。很明显,是今年持续向好的股票市场直接催生了股票型基金销售的快速回升。
      一些基金公司甚至改变了原先的发行方案,将股票型基金列在公司发行档期的前列。   “股市好当然有利于基金的发行,这是显而易见的。”某业内人士对此评价说。   回顾2002年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情况可以发现,2002年的1至3月、11月、12月,2003年的1月份都是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真空期,而这一期间,恰恰也是股市最低迷的时候,似乎管理层在审批基金发行时也考虑到了市场的因素。
         此后的2003年8月到10月,股市进入另一个循环低点,在这期间虽然也有13家基金发行,但是多以跟股市关联度不大的债券型基金为主,即使有个别股票型基金发行,无论是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此前股市高涨时相比。   发行高潮踏中市场阶段性高点   2002年7月到10月,开放式基金的发行进入第一个高潮,期间共有12家基金面世。
      这期间也是2002年内股市运行的高点,以沪指为例,年内的高点1748点就出现在6月底。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发行,股市的回落也随之而来。   2003年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相对于2002年要平稳得多,从2月份到10月份每个月都有新基金发行,但是上半年主要以股票型基金发行为主。
      这期间两个明显的发行高峰分别出现在3月份和6月份。对照沪指走势图可以发现,2003年股市的上涨出现在1月份,而3月份和6月份恰恰是年内高点所在的区间。   进入2004年2月份,开放式基金迎来了历史上的第四次发行高峰,这与股市连续四个月的持续上涨密不可分。
      奇怪的是,最迟在2003年12月股市走暖就已经被市场广泛认同,但是基金发行高峰却迟到了两个月。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发行从筹备阶段到审批,乃至最终发行必然有一个时间差。这使得基金的发行高峰极少出现在市场走强的初期,事实上,基金的大规模发行之时,往往是市场曲终人散之日。
         相关报道二   基金显身企业资产组合   本报记者谷立志北京报道随着国内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证券投资基金纳入自己的资产组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企业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资本市场必将对各类资金形成磁场效应,而申购基金无疑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见效的捷径。
      ”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的江赛春认为,“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低风险品种基金作为新年首只基金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以及理财分红基金实际上是为一些中大投资群体提供了一个风险较低,预计收益又大大高于同期银行存款水平的投资渠道。”   专家的分析较为宏观,企业家们对于将部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企业资产却有着更为实际的理解。
      青岛某集体企业负责人孙先生表示,此前公司很少将资金投向资本市场,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感觉风险较大。2000年投入股市的20万元,如今只有不到10万元了,损失不可谓不惨重。但反观证券投资基金的这两年的表现,不但不亏而且盈利还大大高于银行存款收益或国债收益,考虑到开放式基金变现容易的特点,公司决定今年投资200万元,一方面将公司金融资产的比例适当提高,一方面也想借助股市的繁荣获得高一些的投资收益。
         北京新维企业的刘先生坦言,前两年股市行情不好人所共知,但有的基金却能实现超过了30%水平的分红,足见专家理财的水平,但之所以一直没将证券投资基金纳入企业的资产范畴,主要是对基金品种不明白,想想这还是新生事物想再观察观察。现在公司已经决定将“银泰理财分红”基金纳入企业今年的金融资产范畴,这是公司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虽然有超过五成的企业已经或计划将证券投资基金列为自己的金融资产,但目前市场中的企业投资者普遍喜好低风险的储蓄替代型投资产品。专家认为,这表明大众的投资意识正在逐步形成,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正是为何此类基金热销的主要原因。
        。
  • 2005-11-13 22:55:49
  • 但目前市场中的企业投资者普遍喜好低风险的储蓄替代型投资产品。专家认为,这表明大众的投资意识正在逐步形成,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正是为何此类基金热销的主要原因。  
    

类似问题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