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眼科
眼睛玻璃体混浊是怎么回事

眼睛玻璃体混浊是怎么会事?

大家好。谁知道眼睛玻璃体混浊是怎么会事呢?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医治吗?要注意些什么?会不会严重到影响视力呀?在有它和白内障不是一样的病吧?
1*** | 2004-11-29 20:19:48

好评回答

2004-11-30 10:58:38
7*** |2004-11-30 10:58:38 1014 589 评论
    玻璃体变性和玻璃体轻度混浊是以玻璃体液化、后脱离、萎缩导致混浊为主要表现。正常玻璃体为一透明的凝胶体,随年龄的增加有发生变性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凝缩和液化,是粘多糖解聚的结果。单纯的玻璃体液化除偶尔眼前飞蚊外,无明显症状。最常见于高度近视及60岁以上老年人。 
    症状: 1 眼前飞蚊症。2 突发性的眼前看见环形或蜘蛛网状黑影飘动。3.液化的玻璃体可以随眼球转动而运动,牵拉、刺激临近区...

查看全部>>

    玻璃体变性和玻璃体轻度混浊是以玻璃体液化、后脱离、萎缩导致混浊为主要表现。正常玻璃体为一透明的凝胶体,随年龄的增加有发生变性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凝缩和液化,是粘多糖解聚的结果。单纯的玻璃体液化除偶尔眼前飞蚊外,无明显症状。最常见于高度近视及60岁以上老年人。 
    症状: 1 眼前飞蚊症。2 突发性的眼前看见环形或蜘蛛网状黑影飘动。3.液化的玻璃体可以随眼球转动而运动,牵拉、刺激临近区域的视网膜,在暗处可以感到眼前的闪光。一般混浊数目不多,数目、程度随时间变化不大。  
    医生检查眼底后(一般需要散瞳检查)可以发现:(1)玻璃体液化:眼前飞蚊,对视力无影响,裂隙灯检查玻璃体见液化腔。(2)玻璃体浓缩:玻璃体呈抖动状,可牵拉视网膜。(3)玻璃体后脱离:眼底检查见视乳头前方玻璃体内环形混浊,日久也可变形或成片块状混浊。三面镜检查见视网膜前有黑色光学空间,偶见玻璃体出血或黄斑水肿。 (4)星状玻璃体病变:无自觉症状,玻璃体中可见多量银白色反光小体,随眼球飘动而不下沉。  
此症对于视力影响不大,一般无需治疗。而且目前也没有特效药物。 

    有一些玻璃体混浊是由于病理性原因所致,它可以是许多内眼病变的并发症或发展结果。  
常见病因有:1 眼内的炎症:是较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有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2 玻璃体、视网膜的出血,轻则只有点片状混浊,重则可使瞳孔区一片漆黑。多见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3 视网膜脱落,玻璃体混浊常为此症发病初期的主要表现,并逐步加重伴眼前固定的黑影,影响视力;4眼外伤,可因穿通伤时的出血或感染所致。5. 全身病  如肾炎、妊娠中毒症、寄生虫病(玻璃体内寄生虫)等。  
症状主要包括: 1 自视眼前有黑影,形状不一,或浓或淡,眼珠转动时呈无规律之运动。因眼部上述各种原发病的症状不同,可有其各自特征性的症状。2 轻者不影响视力,仅表现为飞蚊症(飞蚊多不透明,轮廓比较清楚,随眼球转动而动,不断变化,可加重或消失,运动方向不定)。重者影响视力,主要因炎症、出血、渗出和机化等改变,影响了光线的通过、轻则为只有视物模糊的感觉,重则仅能感到光源的存在。由于病理性原因所致的混浊一般程度较变性重,而且可以逐步加重。 
医生进行眼部检查(需要散瞳检查)可以发现:眼底镜彻照法检查,令被检眼上下、左右转动时,可见有黑色或半透明之点状、条状、块状混浊飘动。眼底可见原发病灶,如炎性的渗出物,红色的出血,白色的退行性变。 必要时还需要作眼超声检查及眼电生理检查,有助了解玻璃体混浊的性质及视网膜状况。  
治疗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比如服用中、西医药物治疗眼部出血,眼部炎症,手术治疗视网膜脱落或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出血等。  
总之,玻璃体变性和混浊在老年人和近视患者中比较常见,对于病理性因素所致的情况需要针对病因治疗,而因变性所致往往无需治疗。所以前往医院就诊,分清原因是关键。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15-12-10 16:54:47
  • 1.葡萄膜炎,炎性渗出物和炎性细胞进入玻璃体形成灰白色尘埃状、絮状或团块状混浊。 2.出血,因视网膜静脉炎、静脉阻塞、糖尿病、高血压、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出血进入玻璃体,在血液进入及吸收过程中形成红色、黄色、灰白色的片状或团状混浊。 3.色素,外伤、葡萄膜炎等使色素颗粒进入玻璃体。 4.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眼内肿瘤或全身其他部位肿瘤眼部转移,引起混浊。 5.眼外伤玻璃体内异物存留。 6.因眼外伤、出血...

    查看全部>>

    1.葡萄膜炎,炎性渗出物和炎性细胞进入玻璃体形成灰白色尘埃状、絮状或团块状混浊。 2.出血,因视网膜静脉炎、静脉阻塞、糖尿病、高血压、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出血进入玻璃体,在血液进入及吸收过程中形成红色、黄色、灰白色的片状或团状混浊。 3.色素,外伤、葡萄膜炎等使色素颗粒进入玻璃体。 4.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眼内肿瘤或全身其他部位肿瘤眼部转移,引起混浊。 5.眼外伤玻璃体内异物存留。 6.因眼外伤、出血、糖尿病等引起玻璃体内纤维组织增生。 7.玻璃体变性,多见于老年人及高度近视者,玻璃体透明质酸解聚液化。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者玻璃体内可有胆固醇结晶体沉着。
    y*** | 2015-12-10 16:54:47 1003 592 评论
    0/300
  • 2004-12-01 21:50:08
  • 请检查鼻前腔是否有问提?
    m*** | 2004-12-01 21:50:08 978 598 评论
    0/300
  • 2004-11-30 19:06:31
  • 玻璃体混浊
        一听到玻璃体混浊,许多人会以为这是一种眼病,其实玻璃体混浊不是一种病名,而是玻璃体本身或邻近组织病变导致的体征之唬鸩A寤熳堑囊蛩赜泻芏啵<挠幸韵抡庑?
    (1)炎性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是无血管组织,玻璃体炎症都是周围组织炎症扩散而致。如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炎症组织的渗出物、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及色素颗粒、吞噬细胞附着于玻璃体纤维组织而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混浊...

    查看全部>>

    玻璃体混浊
        一听到玻璃体混浊,许多人会以为这是一种眼病,其实玻璃体混浊不是一种病名,而是玻璃体本身或邻近组织病变导致的体征之唬鸩A寤熳堑囊蛩赜泻芏啵<挠幸韵抡庑?
    (1)炎性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是无血管组织,玻璃体炎症都是周围组织炎症扩散而致。如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炎症组织的渗出物、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及色素颗粒、吞噬细胞附着于玻璃体纤维组织而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混浊表现。
    (2)外伤性玻璃体混浊:眼球钝挫伤、穿通伤常伴有眼内出血而引起混浊,眼内异物及继发感染亦导致混浊。
    (3)玻璃体变性混浊: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变性,表现为凝缩和液化。凝缩的部位密度高,可有絮状、丝状、无色透明的混浊物。液化部位玻璃体结构解体,形成充满液体的空隙。这种玻璃体混浊在高度近视及老年人更常见,多长期不变,不影响视力。
    (4)闪辉性玻璃体液化:在玻璃体内见到结晶,光照后呈闪辉外观。结晶主要是胆固醇,也可为磷酸盐、酪氨酸等。这种混浊产生原因不明。
    (5)雪状闪辉症:过去称为类星体玻璃体炎。在玻璃体腔内见到漂浮着无数白色球形或盘状小体,如天上繁星。多见于高血脂、糖尿病。
    (6)出血性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葡萄膜血管破裂出血流入并积聚于玻璃体腔内,造成了玻璃体出血。
    (7)全身病与玻璃体混浊:一些热性病常合并玻璃体混浊。如流感、伤寒、流脑等,也有报道疟疾、回归热等可引起玻璃体混浊。肾炎、妊娠毒血症、糖尿病也可出现玻璃体混浊。
    (8)其他:眼内肿瘤、玻璃体内寄生虫病、玻璃体视网膜退行病变也会引起玻璃体混浊。
    
    白内障
        人眼的晶状体像一个透明的双凸透镜,光线透过它在视网膜上汇聚。当晶状体混浊时光线的透过就要受影响,看东西就会不清楚,这种晶状体的混浊称为白内障。白内障按其原因不同分为发育性、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中毒性、代谢障碍性、皮质类固醇性和后发性等数种。发育性白内障又称先天性白内障,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内生性原因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具有遗传性;外生性的原因是指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所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前期6个月内患有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以及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有可能引起。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主要是蛋白质的变性,不溶性蛋白、钠和钙等含量的增加,钾和维生素C减少和谷胱甘肽的缺如。晶状体蛋白中的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水溶性白蛋白可以转变为不溶性蛋白,年龄愈大,不溶性蛋白含量愈多;另外维生素C缺乏、晶体pH值的改变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渗入晶体都可引起晶体蛋白的变性,产生混浊。对于老年人晶体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最初因素,白内障形成的危险因素有饮酒过量、吸烟过多、妇女生育过多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但至今老年性白内障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还有待继续研究。并发性白内障是由某些眼病本身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如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高度近视以及化脓性角膜溃疡、陈旧性眼外伤等眼病均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包括机械性、辐射性、电击性。代谢障碍性白内障临床多见糖尿病性白内障。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是因眼局部或全身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引起。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线状摘出术后,残留的皮质及囊膜发生混浊。
    
    无论你的眼睛是什么为题,都请你尽快的到当地的眼科医院,让专家为你确诊才是好办法.毕竟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有了健康的双眼才能展望未来.
    
    c*** | 2004-11-30 19:06:31 1006 59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眼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