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就像有东西赛住了鼻子,这正常么?

首页

就像有东西赛住了鼻子,这正常么?

宝宝才满月可是睡觉时鼻子呼吸很重,就像有东西赛住了鼻子,这正常么?宝宝才满月可是睡觉时鼻子呼吸很重,就像有东西赛住了鼻子,这正常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2-06 13:44:07
      新生儿鼻子不通气怎么护理
    新生儿既没着凉也没接触感冒的家人,可有时就会看到他的鼻子吭哧吭哧地不通气,这时许多母亲首先会想到孩子是否因为有鼻涕或有鼻痂而影响了呼吸的通畅,于是往鼻孔内滴点水,用布捻用棉签往外掏,用专用吸鼻涕的负压球往外吸等等方法,凡能用的都用尽了,似乎看不到鼻涕了,可鼻子仍不通气,严重时会影响孩子吃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你有一类孩子容易出现鼻堵,这种孩子在医学上归入“渗出性体质”。
      这种孩子往往较胖,眉毛上、眉心处往往可见脱屑样表现,脸颊上有一些小疙瘩,总之给你的感觉是面部不那么滋润、光滑。   有时给孩子穿得太多,包裹过厚也会出现鼻子不通气,似乎这与过热有关。此时减少点衣着和包裹,症状马上就可以减轻。因此,虽然是新生儿,我们在护理时也不可以过分地捂他。
      相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孩子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是改善新生儿鼻子不通气的好方法。多数情况下,满月后随着孩子日渐长大,这种症状会不断减轻,直至痊愈。   有些家长自做主张地给孩子用大人的滴鼻药,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药浓度过高会对婴儿产生副作用。
      只有儿科专用的0?郾5%麻黄素滴鼻液才能用于儿童,且每日只用2~3次,每次1~2滴,一般在吃奶前15分钟时使用。   这里我们还要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鼻的卫生。一般书中只说注意孩子皮肤、眼、口腔卫生,往往忽略了鼻。要知道鼻是重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呼吸、嗅觉、排泄(泪液和分泌物)和反射作用。
      外界空气在鼻腔中要滤去灰尘、细菌,还要加湿、加温,这是保护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鼻粘膜下的嗅觉神经末梢使我们能嗅到各种气味;鼻器官中的泪水不断冲刷着鼻腔;受到刺激时有打喷嚏的反射,这些都是对人体的自身保护。   保护鼻的卫生才可维持鼻的功能。
      婴儿鼻骨发育尚不完全,鼻道较短,易受感染,而一旦感染又容易扩散,所以我们要经常注意看看孩子鼻腔是否清洁,注意常用清水洗洗。冬季可涂少量甘油保护鼻粘膜,还要强调户外活动使鼻粘膜在冷空气的刺激下锻炼得更强健。 。

    z***

    2005-12-06 13:44:07

其他答案

    2005-12-08 22:43:33
  • 以前宝宝也是这样,上个月去保健院,医生说宝宝如果有呛奶一次,就会鼻塞一个礼拜,所以说不用担心.

    6***

    2005-12-08 22:43:33

  • 2005-12-06 23:49:41
  • 我儿子也是这样,开始我也很担心,不过担心是没必要了。慢慢就会好的。

    1***

    2005-12-06 23:49:41

  • 2005-12-06 16:43:23
  • 很正常的 放心

    帅***

    2005-12-06 16:43:23

  • 2005-12-06 16:31:31
  • 会不会是有鼻痂。另外鼻颊肥大也会造成这种情况的。

    b***

    2005-12-06 16:31:31

  • 2005-12-06 16:05:58
  • 我儿子也是这样,不要紧张,用棉芊帮他抠出来即可,还有一个办法,将母乳滴在他的鼻孔前,让他自己吸进去,很快就会打喷嚏,同时鼻屎也就打出来了,一定要用母乳。

    阿***

    2005-12-06 16:05:58

  • 2005-12-06 15:43:58
  • 只要是偶尔才那样就应该是正常的

    海***

    2005-12-06 15:43:58

  • 2005-12-06 15:12:07
  • 正常的,新生儿都这样的。没事,不要担心,自然就地好的。

    l***

    2005-12-06 15:12:07

  • 2005-12-06 12:55:25
  •   是不是打呼噜?
      对健康的影响:宝宝打呼噜会引起宝宝的发育障碍,一是体形的发育障碍,如颌面发育畸形,二是智力发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易激怒等。
      而且,最近澳大利亚一家儿童医院的研究表明,打鼾孩子的智商、记忆力和注意力均显著低于无打鼾的孩子,其中以注意力缺陷最为显著。
         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睡姿不好   有时孩子仅仅因为睡姿不好,所以舌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所以有打呼的现象。   解决方法:试试让宝宝将头侧着睡。   原因:小婴儿奶块淤积   有些新生宝宝有时也会“打呼噜”,这是由于吞噎的关系,有些婴儿的喉部会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气道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
         解决方法:妈妈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而应将他抱起,轻轻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就可以了。   原因:扁桃体肿大   扁桃位于口咽部,正是气道的枢纽位置。
      孩子由于年纪小,气道空间相对也较小,所以颚扁桃若稍微肥大,就容易造成呼吸信道的阻塞,以至于形成打鼾。扁桃腺肥大的原因包括:先天性扁桃腺肥大,或因感染造成扁桃腺组织肿胀、分泌物增多。   解决方法:若扁桃腺肥大已达到阻挡呼吸信道,影响正常呼吸时,可考虑于满5~6岁后以手术割除之。
      但若已严重影响呼吸,甚至已造成睡眠呼吸中止时,会发生超过10秒钟以上的呼吸气流停止,并在一整夜睡眠中多次发生,亦即临床上所谓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则可考虑提早切除。至于感染所造成的扁桃腺炎,只要针对感染源善加治疗,打呼情况就可获得改善   原因: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就是位于鼻孔最后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有些孩子的腺样体会随着年纪慢慢增生,肥大的腺体占据了鼻咽部和喉咽部,便出现睡觉打呼噜的现象。
         解决方法:在青春期后,绝大部分腺样体都会消失。若已阻碍气道,形成打鼾,并且临床上经X光检查确认后,可藉由扁桃腺腺样体切除术来施行治疗。   原因:肥胖   肥胖儿童的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震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鼾声。
         解决方法:在不影响身体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学、健康地减肥。   贴心提示:打造宝宝的良好睡眠的小窍门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室内温度最好在摄氏20度左右,不要有强烈的光照,被褥不要太软,而且透气性要好,再摆放一些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在他身边以便他入睡。
         提早一小时进入睡眠准备状态   在睡前至少1小时,不宜让孩子有兴奋的活动和看激烈的电视,然后进行刷牙、上厕所、脱衣服等程序,孩子也因此而做好了睡觉的心理准备。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或催眠曲,让孩子自己选择临睡前要看的书或要讲的故事。入睡前应将灯光调暗,待宝宝睡着后再关灯。
         给孩子轻松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在晚上责备孩子,不谈论令孩子不愉快的话题,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心境,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和压力上床,也有助于他的睡眠。   注意孩子的睡觉姿势   孩子睡觉的姿势最好是采取侧睡,以免在趴着睡时,压迫胸部而引起不适。
       。

    宝***

    2005-12-06 12:55:25

  • 2005-12-06 12:47:23
  • 很正常的,我宝宝在小的时候也是经常这样的。首先看一下鼻腔是否有鼻痂堵塞,如有鼻痂,可用细棉签伸入鼻孔内轻轻旋转,将鼻痂卷出;如果因感冒引起鼻粘膜充血水肿造成的鼻塞,可在哺乳前或入睡前10分钟于两侧鼻腔内滴入麻黄素滴鼻液,使鼻腔膜血收缩,鼻腔通畅,注意次数不能太多,每天最多使用3~4,以免造成麻黄素过量引起幼儿心率增快和血管收缩等反应。
    

    我***

    2005-12-06 12:47: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