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怎么理解?

首页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怎么理解?

老师说 这是封建残留    好像读书就是只求荣华富贵   不知大家怎么理解?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1-11 15:06:54
      怎么说呢?这句话是从人们追逐名利的角度(“黄金屋”指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美貌女子)出发而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在古代封建社会,科举制是读书人唯一可以进入仕途发展的机会。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一方面可以满足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有了官位和侍奉),另一方面也应该是个人实现理想抱负、精忠报国的关键途径。
      你想,如果不读书做官,如何展露自己的才华呢,对于国家的发展自己更是无法尽力了(当然封建制度的黑暗官场是另一码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这句话的功利性而完全否认其积极意义,至少它是劝人努力学习,进取向上的。我倒认为这句话恰恰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你想,人总要生存,有谁不想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呢?),简单直白的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因而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即使我们不从名利角度出发,从自身求学获取知识,提高和完善自身素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应该热爱读书。有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不读书,没有才学,那么他说的话、做的事我想一定是苍白而缺乏影响力的。 在今天的社会,读书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依然至关重要,“知识改变命运”我想你应该理解吧。
      在眼下的商品社会,虽然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读书不一定能完全实现个人的追求,但换个角度,不读书的话那他就一定不会成功(即使是短暂的辉煌也不是成功)。 所以,你的老师说的也许有一定理由,因为科举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我想读书的意义在今天依然存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取得成功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完全正当的事情,即使不追逐名利,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也是人生一件快事,何乐而不为,你说呢?。

    乱***

    2006-01-11 15:06:54

其他答案

    2006-01-11 17:59:32
  • 就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个道理。虽有点偏颇,但很实用。

    优***

    2006-01-11 17:59:32

  • 2006-01-11 16:02:45
  • 正所谓爱书人自得其乐,在书中可寻得自己的一方广阔天地,凡有人问到:读书何用?既无金钱又无美眷。笑而答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非实指,意在说明自己的追求已在书中,别无其它利欲之念。以一言蔽天下人之目而已。

    m***

    2006-01-11 16:02:45

  • 2006-01-11 15:28:43
  • 劝人不要受外界权利,欲望的诱惑,专心读书。但很难实现。

    c***

    2006-01-11 15:28:43

  • 2006-01-11 15:19:41
  • 讲白了就是为了生计而读书,可是现在十年寒窗是读完了,工作还是找不着,考公务员吧,比高考还狭窄的桥,郁闷,我要是生了孩子,无所谓他是学什么专业,能找工作的就行。

    你***

    2006-01-11 15:19:41

  • 2006-01-11 13:52:27
  • 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激励人们来读书。我想现在也有可取之处,楼主认为呢。

    k***

    2006-01-11 13:52:27

  • 2006-01-11 13:39:50
  • 你的老师说的对

    r***

    2006-01-11 13:39:50

  • 2006-01-11 13:36:54
  • 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吧.不然当干部的都是读过书的人,没有读过书或者书读得少的人只有当工人或者农民

    司***

    2006-01-11 13:36:54

  • 2006-01-11 12:55:55
  •   曾经有人提问: "在中国什么东西最有用?"
    我回答:
      书!
    君不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锺粟. 
    君不见:读文凭的;混文凭的;骗文凭的;买文凭的如过江之鲫 .
    正统的说法叫:知识改变命运.
    他认为我回答的还有些道理, 您以为如何? 
    

    城***

    2006-01-11 12:55:55

  • 2006-01-11 12:48:28
  • 这句话目前仍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s***

    2006-01-11 12:48:28

  • 2006-01-11 12:42:52
  • 这两句相传出自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劝学文》,全文如下: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锺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又有一说是出自赵恒《励学篇》,原诗如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我同意楼上的观点,千万别听你老师瞎掰。

    友***

    2006-01-11 12:42:52

  • 2006-01-11 12:41:37
  •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黄金屋”指代荣华宝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三***

    2006-01-11 12:41: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