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地磁南极,地磁北极.地理北极.北磁极\南磁极,这是怎么回事?

首页

地磁南极,地磁北极.地理北极.北磁极\南磁极,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吗?而地球仪\地图上却在地理北极附近标了个北磁极,地理南极标了个南磁极,这是怎么回事?"北磁极"和"地磁北极"有区别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1-20 21:37:51
      “北极磁”和“地磁北极”应该指的是同一概念。地磁北极在北纬79.3度、西经71.5度,地磁南极在南纬79.3度、东经108.5度。
    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教科书上写的“北极磁”在地理南极附近,“南磁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确实是,我高中时也有一些疑问。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 物理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在静止位置,指南针北端的磁极称为“指北极”,简称“北极”,南端的为“指南极”,简称“南极”。按这定名法,在地理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磁南极,而在地理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磁北极”。因而得出“在地理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磁南极,而在地理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磁北极”的结论。
      所以中国的“磁北极” 和“磁南极”不是国际公认的“磁北极” 和“磁南极”,或者说不是国际公认的“地磁北极” 和“地磁南极”。所以就导致了各种版本说法不一的事情。地磁北极、地磁南极、是地磁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同南极和北极是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一样),它们是具有确切地理位置的地球表面的两个点。
      
      而位于地球内部的地磁体的N极和S极,它们标注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不同的书上又有不同。但地磁北极和北极都位于北半球,地磁南极和南极都位于南半球。这是没有异议的。 但“地磁极”是不断在移动的,我上面提供的数据也不一定准确。你要是想更深的了解就查一下专业的书籍。

    z***

    2006-01-20 21:37:51

其他答案

    2006-01-27 20:01:16
  • 北极磁”和“地磁北极”应该指的是同一概念。地磁北极在北纬79.3度、西经71.5度,地磁南极在南纬79.3度、东经108.5度。
    “地理北极”就是磁铁N极所指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 把地球比做一块磁铁 那么地球的北极就是磁铁的南极。。。。。地球的南极就是磁铁的北极。
    

    2006-01-27 20:01:16

  • 2006-01-23 16:52:52
  • 其实,地磁南极就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北磁极"是通俗的说法
    

    我***

    2006-01-23 16:52:52

  • 2006-01-22 11:27:14
  •   地磁南极,地磁北极。地理北极。北磁极\南磁极,这是怎么回事?
    由于地球带负电,且自西向东转动,所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在球内磁场线方向逆地球指向北极星向量方向,由通常磁力线“由N出来S进去”概念得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相反(不考虑磁偏角),所以有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的说法,同时也应该明白地理南北极了(即与北极星有关!)。
      磁南极和磁北极即S极N极通俗叫法。 因为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有偏角,地球磁场的磁轴与地轴斜交一个角度 ,说明产生磁场的地球液态转轴与地轴交角为 。 产生交角的原因: 一。是地球包含内核的液态外核,其上质点在随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的有向叠加决定其公转惯性力的基础上,使液核转动平面向黄道面扳动。
       二。是受太阳风驱动之故,当地球在星际空间运动过程中,太阳风作用于地球偶极磁场,产生一个力矩,迫使地球液核转轴趋向黄道面的法向。使磁轴与地理轴之间产生11。5°的偏角。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都较稳定,因此地球液核的惯性摆动的主因应是太阳风。
       因行星潮汐力调控太阳黑子周,故行星的轨道运动调控太阳风,而地极迁移源于地球液核的惯性摆动,所以每隔438天有一个钱德勒章动周期,与行星的轨道运动周期相互关系。 图中黑线为地理轴线,红线为地磁轴线。 所以出现了你所说的地磁南极、地磁北极、地理北极、北磁极、南磁极。
       。

    H***

    2006-01-22 11:27:14

  • 2006-01-21 17:17:00
  • 一个是单纯的方位
    一个是磁场

    D***

    2006-01-21 17:17:00

  • 2006-01-21 16:54:00
  • 因为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有偏角,地球磁场的磁轴与地轴斜交一个角度 ,说明产生磁场的地球液态转轴与地轴交角为 。
    产生交角的原因:
    一.是地球包含内核的液态外核,其上质点在随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的有向叠加决定其公转惯性力的基础上,使液核转动平面向黄道面扳动。
    二.是受太阳风驱动之故,当地球在星际空间运动过程中,太阳风作用于地球偶极磁场,产生一个力矩,迫使地球液核转轴趋向黄道面的法向。使磁轴与地理轴之间产生11。5°的偏角。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都较稳定,因此地球液核的惯性摆动的主因应是太阳风。
    因行星潮汐力调控太阳黑子周,故行星的轨道运动调控太阳风,而地极迁移源于地球液核的惯性摆动,所以每隔438天有一个钱德勒章动周期,与行星的轨道运动周期相互关系。
    图中黑线为地理轴线,红线为地磁轴线。
    所以出现了你所说的地磁南极、地磁北极、地理北极、北磁极、南磁极。

    瘌***

    2006-01-21 16:54:00

  • 2006-01-21 09:07:21
  •      因为地球大地带负电子,又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则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磁力线由地理北极指向地理南极,所以在地理南极形成地磁北极,在地理北极形成地磁南极。
         地球的外表空间磁力线由地磁北极指向地磁南极,即由地理南极指向地理北极。由此看来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是相反(不考虑磁偏角),同时也应该明白地理南北极了就是地球的南北极。
         磁南极和磁北极是S磁极与N磁极通俗叫法。

    有***

    2006-01-21 09:07:21

  • 2006-01-20 22:58:38
  •     地磁南极是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是在地理南极附近的。
        地球仪\地图上标的北磁极\南磁极,是从地理方位上来标注的磁极的所在的地理位置,它注重的是方位性,是说明在这个位置有个磁极,但磁极有两个,又必须要对同名称不同地域位置进行区别。区别的方法极其简单,就是在名称的前面加上它们的相对方位。所以地球仪\地图上在北极标的是北磁极,在南极标的是南磁极。
        “北磁极”和“地磁北极”是有区别的,但又有相同地方。相同的是所指是同一事物,不同的是说法不同而以罢了。“北磁极”说的时候重音在“北”字上,“地磁北极”的重音在“地磁”两字上,前者是通俗的说法,后者是科普的说法。这就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话,有方言和普通话之分一样。

    城***

    2006-01-20 22:58:38

  • 2006-01-20 21:22:34
  • 地球仪上标的并不是磁极,而是地理上的南北极,磁针的N极指北,说明地磁场的磁感线在地面附近是由南至向北的。所以地磁场N极应在地力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应在地球的北极附近。北磁极是说地力的北极是一个磁极,而地磁北极是在南极。

    沉***

    2006-01-20 21:22:34

  • 2006-01-20 21:00:13
  • 地磁南极,地磁北极.地理北极.北磁极\南磁极,这是怎么回事?
    由于地球带负电,且自西向东转动,所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在球内磁场线方向逆地球指向北极星向量方向,由通常磁力线“由N出来S进去”概念得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相反(不考虑磁偏角),所以有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的说法,同时也应该明白地理南北极了(即与北极星有关!)。磁南极和磁北极即S极N极通俗叫法。

    s***

    2006-01-20 21:00: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地球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