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整形美容
颌面整形

何谓先天性斜颈?

何谓先天性斜颈?治疗原则是什么?
胡*** | 2016-07-20 10:59:56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20 11:51:56
  • 先天性斜颈系小儿常见的畸形。多在生后1〜3周内发 现,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触到质硬、无痈的梭形肿块。2〜6个月肿块消失,部分患儿肌肉发生纤维变性和挛缩,使头颈歪斜与 面部畸形更为明显,如不及时治疗,畸形会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颈椎侧弯。治疗原则: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既能完全恢复颈部的 正常功能和形态,又能避免继发性头、面及颈椎畸形的发生。原则上治疗应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手法矫正,效果满意。教会家 长...

    查看全部>>

    先天性斜颈系小儿常见的畸形。多在生后1〜3周内发 现,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触到质硬、无痈的梭形肿块。2〜6个月肿块消失,部分患儿肌肉发生纤维变性和挛缩,使头颈歪斜与 面部畸形更为明显,如不及时治疗,畸形会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颈椎侧弯。治疗原则: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既能完全恢复颈部的 正常功能和形态,又能避免继发性头、面及颈椎畸形的发生。原则上治疗应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手法矫正,效果满意。教会家 长按摩、牵伸患侧胸锁乳突肌,头部固定及局部热敷,有条件 者尚可理疗,以促进肿块吸收消散,防止肌肉变性挛缩。按摩应于胸锁乳突肌肿块及挛缩部位进行,宜在喂奶时间,以分散患 儿注意力。牵伸胸锁乳突肌应一手托起下颏尽量转向患侧,另 手扶握头枕,跟随向健侧倾斜,如此反复,每天达100〜200次,即可逐渐伸展病变的胸锁乳突肌。按摩与被动牵伸肌肉可 依次进行,但需有耐心和毅力,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动作 轻柔、自然,切忌操之过急,操作粗暴,造成新的创伤。睡眠时亦需保持患儿头部在矫正位,两侧用小砂袋固定,也可佩戴 与头围适应的斜颈矫形帽背甲固定头部。此外,哺乳固定卧于 健侧,利用灯光、玩具等引导患儿头部向患侧方向转,促使自行姿势纠正。上述手法治疗一般应持续半年以上时间,矫正率 可达74%〜80%。若手法矫正无效,或就诊时已逾半岁且胸锁乳突肌挛缩较显 著者,应予手术治疗。根据患儿年龄,术前、术中对患侧肌肉的病理分型(肌肉型、纤维型及混合型)选择术式。在保证恢复颈部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尚应考虑维护颈部美学特征。胸锁乳突肌 切断术应用已久,切断胸骨头、锁骨头的肌腱及深部挛缩的软组 织,对1〜4岁患儿效果极佳。畸形较轻者,仅作乳突端切断,使瘢痕隐蔽于耳后,以保持颈部完美无缺。对5岁以上或畸形较 重的纤维型患儿,需同时松解切断上下两端的肌腱,或切除部分 (2〜3cm)下段肌肉,防止术后粘连复发。但术中需特别注意 避免血管和副神经的损伤。近年为了保持颈部对称,有良好的外形,一些专家倡导用胸锁乳突肌延长术,效果满意。延长的方法 有将切断的锁骨端和胸骨端肌腱重新缝合,或将锁骨端切断再行胸骨端肌腱“Z”形切开4〜5cm,延长缝合保持该肌适当张力, 头颈可旋转至矫正位为好。亦有提出两极起止点均切断同时作胸骨端延长术。术后4岁以下患儿不作特殊处理,5岁以上患儿可 用预制颈部塑料围领或矫形石膏将颈部固定于过度矫正位,4〜6 周后坚持功能锻炼。
    青*** | 2016-07-20 11:51:56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