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识破庐山真面目说的是什么?

首页

识破庐山真面目说的是什么?

识破庐山真面目说的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06 14:15:32
  •   
    自然界的昆虫有益虫害虫之分,人类同样也是良莠不齐,有君子小人之 别。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你留心观察使不难发现,在你的周围就有不少阴险 的小人。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正人君子唯恐 避之不及。俗话说,宁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要得罪一个小人。
      可见“小人” 为害之大。这些小人经常在背后给你使绊儿,在上司面前排挤你,在同事中 贬低你,甚至会在你的家人面前诬陷你!实在令人防不胜防。要知道,在大 多数情况下,善良感动不了卑鄙,正直消用不了无耻。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 害,你就必须认清小人的丑恶嘴脸,慧眼识破小人的招术,为自己构筑一道 防火墙!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分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常言道,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主要讲的是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心胸狭窄, 报复心强。但大多数小人隐藏较深,很难被人轻易识破,不象京剧中的脸谱、 生旦净末丑,一目了然。所以,你要识别险恶的小人,以便做到防患于未然 就必须有一*定的眼力。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就是一位慧眼识奸佞的高手。
      管仲曾辅佐齐 桓公称霸中原,当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前往探望,与管仲谈到万一有什么不 幸,由谁来接相国之职。桓问管仲:“易牙怎么样?”管仲乘机提醒桓公,千 万不可任用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开方三人。这都是齐桓公身边的红人,深得 恒公的信任和宠爱,在宫廷内外声名显赫,被时人称为“三贵”,他们分别通 过不同的手段讨取了齐桓公的欢心,逢迎献媚,各显神通。
       竖刁讨好桓公,是凭他聪明机灵的天资,利用侍候桓公之便,大献殷勤, 投其所好,迎其欢心,时间一长,桓公的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这位亲情太 监了。于是,竖刁便成了桓公身边最亲近的人。 易牙是齐国宫中的一位厨师。他精干烹调技术。善制各种美味佳肴, 由此逐渐获得了桓公的宠幸。
      易牙为了谋取高位,甚至不惜杀害了自己的 亲生子,供桓公作美餐。据说,有一天齐桓公召见易牙,问道:“听说你善 调味?”易牙回答说是。于是,桓公随即开了个玩笑,说:“寡人对人间的 鸟、兽、虫、鱼的味道都食过了,唯独没有食过人肉,不知人肉的滋味怎 样?”此话本来是桓公随便说的一句笑话,但易牙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听 后便暗记在心里,思索着如何做出一顿美味的人肉来献给桓公。
      经过几番 思索,他把主意打在自己亲生儿子身上,认为用儿子的肉献给桓公,一定 会博得桓公的欢心。 一天午膳,易牙亲手给桓公献上一盘蒸肉。桓公观其肉,嫩如乳羊,尝 其肉,其肉嫩美则远胜于乳羊。不一会儿,桓公就把一盘肉吃了个净光。食 罢赞不绝口,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味道这么甘美?”易牙立即跪而回答: “这是人肉。
      ”桓公一听吃惊地问:“这是从哪里弄来的人肉?”易牙回答说: “这是微臣亲生儿子身上的肉。臣的长子,今年已三岁了,臣听说过,‘忠君 的人,不顾其家”,主公设有尝过人肉的滋味,所以把儿子杀了,献给主公尝 尝,以表忠心。”桓公听事,心里很不舒服,再没说什么,挥手示意易牙退 下。
      易牙走后,桓公虽然感到恶心,但又暗自思忖:易牙这样做,非人情也, 然而他能为寡人而忍心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足见其一片忠心!从此对易牙 非常宠信。 卫公子开方获得桓公的宠爱,则是通过对桓公的极力吹捧奉承而博取的。 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太子,齐桓公率兵讨伐卫国时,卫国军队仓猝应战,结果 被齐军打得一败涂地。
      卫国国君只好派自己的长于开方前去求和。等到和议 达成后,公子开方却不想回卫国了。他看到齐国强盛,即向齐桓公提出愿意 留在齐国。桓公不解其意,问开方:“你是卫侯的长子,将来要继承卫国的君 位,为什么要舍弃千乘之尊而甘心屈仕于寡人呢? ”开方乘机把桓公奉承了一 番,说:“君侯是天下贤侯,如果能诗侯君侯,我将感到荣幸之至,远远胜过 自己做国君!”桓公一听这话,心里乐滋滋的,遂拜为大夫之职。
       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就是这样各自获得了齐公的宠爱。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齐桓公被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的表面殷勤、人肉滋味、甜言蜜 语迷住了心窍,昏昏然而毫无觉察。然而,齐相管仲则从这三人的言行举动 中,洞察出这帮人的小人面目和狼子野心并请桓公提高警惕。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颇不以为然,说:“易牙为了满足我的要求,不惜 烹了自己的儿子给我做肉羹,爱寡人胜于爱自己的儿子,难道他对我还不够 忠心吗?”管仲说:“不爱亲生骨肉是没有人性,没有人性的人,又怎么会真 心对您哪?”齐桓公又问:“竖刁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 的身体,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惜自己的身 体的,狠心毁坏自己身体的人,又怎么可能真心忠于您呢?”齐桓公说;“卫 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而屈身做我的臣下15年,父亲去世 也没回去奔丧,这样的人我还不应该信任吗?”管仲说:“人最亲的莫过于父 母,对父亲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对他人呢!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 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追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
       请您务必疏远这三个小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一代贤相管仲不愧有远见卓识,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并揭穿 了齐桓公身边这三个好佞小人的险恶用心,用“人之常情”与易牙等三人的 言行加以对比,反衬出了这三人的小人伎俩,可谓有知人之明。 可惜在管仲去世后,齐桓公未能接受管仲生前的劝告,启用竖刁、易牙、 开方等人。
      三年后,他们乘桓公病重之机,勾结起来公然作乱,他们把住宫 门,不准任何人进去,最后把齐桓公活活饿死。齐桓公临终前叹息道;“悔不 该不听管仲之言,才有今日之祸,管仲真不愧是圣人哪,圣人看问题都是有 远见的。” 只有识别小人,方能做到有备无患。
      管仲的识人之术也许能给我们提供 一'些有益的借鉴。 稍有处世经验者都知道,每个地方都有“小人”,和“小人”的关系若没 有处理好,常常要吃亏。 “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险上也没写上“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 至还长得又帅又亮,有口才也有内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
      不过,“小 人”还是可以从行为分辨出来的。大体言之,“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 道,以邪恶手段莱达到目的人。他们的言行有以下特色: 一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福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 为乐。 一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的感 情,制造他们的不合,好从中取利。
       一喜欢拍马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都是小人,但这种人很容易因为受 上司所宠,而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一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因此对你也 可能表里不一,这也小人行径的一种。 一喜欢“西瓜倚大边”;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拋弃谁。
       一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一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背罪。 事实上,“小人”的特色并只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情、不 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

    我***

    2016-08-06 14:15: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