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什么是轮状病毒呢?


      		
R*** | 2004-12-24 16:55:46

好评回答

2004-12-24 17:12:42
小*** |2004-12-24 17:12:42 110 30 评论
轮状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原? 
  轮状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直径60~80nm,核心为双股RNA,由11个节段组成,外有双层衣壳,内层壳粒呈放射状排列,与薄而光滑的外层衣壳形成轮状,故名为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暴露于胰蛋白酶后,其感染力可增强100倍以上,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达到高峰。 
  轮状病毒按习惯分为小儿轮状病毒、成人轮状病毒和非典型轮状病毒,又按其抗原特性和核酸电泳图...

查看全部>>

轮状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原? 
  轮状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直径60~80nm,核心为双股RNA,由11个节段组成,外有双层衣壳,内层壳粒呈放射状排列,与薄而光滑的外层衣壳形成轮状,故名为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暴露于胰蛋白酶后,其感染力可增强100倍以上,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达到高峰。 
  轮状病毒按习惯分为小儿轮状病毒、成人轮状病毒和非典型轮状病毒,又按其抗原特性和核酸电泳图形分为A~F6个组。小儿轮状病毒也称普通轮状病毒,属于A组;成人轮状病毒又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属B组。 
  小儿轮状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能耐乙醚、弱酸,在室温中传染性可保持7个月,-20℃能长期保存。 
  小儿轮状病毒是婴幼儿尤其是秋冬季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6~12月龄为高发年龄,其次是12~23月龄的幼儿,小于4个月的婴儿和老人也可发病,甚至可引起暴发流行。成人对小儿轮状病毒有抵抗力,但对成人轮状病毒易感,发病年龄主要为青壮年。 
  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传染性很强,病人和隐性带菌者为传染源。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主要在十二指肠粘膜细胞中增殖,引起十二指肠粘膜表面绒毛变短而钝,十二指肠表皮细胞内二糖酶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对盐类、木糖和水分的正常吸收,引起腹泻。 
  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很快产生特异性抗体,肠道局部出现SIgA,有中和病毒的作用。 
   
  轮状病毒 
  人类轮状病毒(Rotavirus)归类于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 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有40~50%为轮状病毒所引起。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病毒体呈圆球形,有双层衣壳,每层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内衣壳的壳微粒沿着病毒体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形同车轮辐条。完整病毒大小约70~75nm,无外衣壳的粗糙型颗粒为50~60nm。具双层衣壳的病毒体有传染性。病毒体的核心为双股RNA,由11个不连续的节段组成。 
  (二)抗原与分型 
  在轮状病毒外衣壳上具有型特异性抗原,在内衣壳上共同抗原。根据病毒RNA各节段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移动距离的差别,可将人轮状病毒到少分为四个血清型,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是A型和B型。 
  (三)病毒培养 
  轮状病毒在一般组织培养中不适应,需选用特殊的细胞株培养(如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株和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CV-1株)。培养前应先用胰酶处理病毒,以降解病毒多肽VP3,该多肽能限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在培养时细胞维持液中也应含有一定浓度的胰蛋白酶。 
  (四)抵抗力 
  轮状病毒对理化因子的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经乙醚、氯仿、反复冻融、超声、37℃1小时或室温(25℃)24小时等处理,仍具有感染性。该病毒耐酸、碱、在pH3.5~10.0之间都具有感染性。95%的乙醇是最有效的病毒灭活剂,56℃加热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在冬季流行,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犯小肠细胞的绒毛,潜伏期2~4天。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受损细胞可脱落至肠腔而释放大量病毒,并随粪便排出。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其原因可能是病毒增殖影响了细胞的搬运功能,妨碍钠和葡萄糖的吸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感染后血液中很快出现特异性lgM、lgG抗体,肠道局部出现分泌型lgA,可中和病毒,对同型病毒感染有作用。一般病例病程3~5天,可完全恢复。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 
  三、微生物学诊断 
  传统的方法是对腹泻粪便液直接作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但耗时较长,且由于设备上的限制,较难普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病毒抗 )列为诊断轮状病毒感染的标准方法,目前国内外均有相应试剂盒出售。此外核酸电泳和核酸杂交已渐成常规技术,在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防治原则 
  重视饮用水卫生,并注意防止医源性传播,医院内应严格做好婴儿病区及产房的婴儿室消毒工作。目前尚无特异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是补液,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国外曾有报道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使儿童获得保护,国内活疫苗正在研制之中。 
0/300
  • 传染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