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成人强迫症的表现

我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总是不相信自己总是强迫自己去做事情?

我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总是不相信自己总是强迫自己去做事情,这是不是强迫症,强迫症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 | 2016-04-27 16:04:56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4-27 16:04:57
  •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者过于不接受自己,甚至苛求自己,才是导致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是神经症性心理冲突的典型和尖锐形式,也是精神痛苦的根本所在。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

    查看全部>>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者过于不接受自己,甚至苛求自己,才是导致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是神经症性心理冲突的典型和尖锐形式,也是精神痛苦的根本所在。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二、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四)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三、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四、强迫情绪(obsessive emotion)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通过做心理练习培养觉知
    
    “觉知”同样是一个典型的脱胎于东方智慧的“心理学”概念和方法。关于“觉知”,最担心的同样是人们一看到这样一个用词就又立刻联想到“老和尚念经高深莫测”。“觉知”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我在走路”不是觉知,我稍微警醒一下变成“我知道我正在走路”就是觉知;“我在痛苦”不是觉知,“我知道我在痛苦”就是觉知;佛学称它为“慧眼”,禅学称它为“观照”,克里虚那穆提叫它“自我觉察”,葛吉夫说他发现东方智慧的一个主要教导就是叫人不要迷失自己而要“记得自己”。——每个人都可以立刻做到它,虽然可能只是几秒种的时间,但那就是它。如果有人非要强迫自己去认为“觉知”一定是神秘的、一定是难以轻易体会和得到的东西,那么我们干脆就把“觉知” 理解成一种“表演”状态就可以了:有两个演员,同样是出演一场哭戏,第一个演员看来很投入,哭得很真切,但当表演结束导演喊停的时候,他依然哭得死去活来,最后不得不让工作人员给抬出片场;第二个演员,同样哭得很真切很入戏,但是当导演一喊“cut”,他就能很快停下来甚至是立刻停下来,然后去酝酿准备下一组镜头。学习表演的人都知道那些真正的好演员、那些真正表演大师都是既能入戏又能出戏、收放自如的。第一个演员完全忘记了自己,他是“我在哭”;第二个演员虽然也在哭,但他没有迷失自己,他是“我知道我在哭”——“我知道我在哭”就是觉知。 
    
      记得那句已经被人们引用烂了西方古老箴言“认识你自己”吗?“认识你自己”就是让我们去发现自己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吗,或者就是让我们去发现自己还有什么潜在的本事没有发挥出来吗?如果是这样,张三、李四、王五,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说出这样的话,还值得西方的古人费那么老大劲把它刻到石头上吗? 
    
      如果只是针对一般的神经症或强迫观念的治疗,“接纳的艺术”就足够了,因为“接纳的艺术”本身就有一定的觉知成份在里面。把“觉知”的概念和方法引入这个疗法,主要是针对一些顽固性强迫行为的治疗。强迫行为的治疗几乎让历史上所有的心理治疗家感到头痛,甚至连森田正马先生也慨叹“拿那些强迫行为患者真是没有办法”。虽然大家也知道,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之间并无本质区别:比如,你知道在一般情况下,这么简单的计算是不会算错也不需要去重复检查的,但是你就是非理性地焦虑和恐惧着“它‘万一’错了呢”,这是强迫观念;而如果你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强迫观念,而去实际做出了多次重复检查的行为,那就是强迫行为了。到底如何指导患者来面对自己的强迫行为,“顺其自然”?“接纳”?难道就让我一次次地去做这些荒唐的行为吗?让他控制住自己就不去做——如果强迫行为说控制就能控制那就不叫“强迫”行为了。当强迫行为患者谈到自己的症状时,经常描述说自己当时就像“着了魔”,也想拼命控制但就是控制不了。“觉知”或“表演”的方法就是帮助这类患者先从那种“着魔”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反正都是做,我们何不尝试以一种不同的心态去做,稍微放缓一下节奏,玩一玩“觉知”地做,“表演”地做,“荒诞游戏”一般地做。当患者用一种表演似的、不太较真的,或者说接纳的、游戏的心态去面对强迫行为的时候,随着这种心态这种体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和强迫症之间的紧张关系、激烈冲突才会慢慢平缓下来,强迫症的威势也才能不知不觉慢慢减弱下来,因为你和强迫症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才是它得以存在的唯一基础。当我们和强迫症之间的关系不再是“This is a war”而变成是“This is a game”;当我们不再总是被强迫症“玩弄”,而可以尝试着“玩”一把强迫症了——前面我们说过,强迫症的治疗并不是一个思想事件,所有的道理你都明白。态度才是根本,态度才是方法,态度才是力量。强迫症的坚冰只会因为你恨与抗争的冷风而存在,而绝对不会在你如是、宽容和爱的心灵阳光中长期存在下去。
    不*** | 2016-04-27 16:04:57 127 5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