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但他鹅口疮十几天了?

但他鹅口疮十几天了?

宝宝母乳喂养,都很注意卫生,但他鹅口疮十几天了,老是反复,只要一次吃奶不洗口腔就会长,要怎么才能让宝宝的鹅口疮彻底好了?

全部答案

  • 宝宝患了鹅口疮要注意家庭护理。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涂擦口腔,制霉菌素药片可以用10ml温开水化开,用药至少7天,在白色斑块消失后,坚持再用药1-2周,以防止复发;哺乳前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平时应该注意口腔卫生,消毒水杯、奶瓶及餐具。如果确诊鹅口疮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用药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宝宝患了鹅口疮要注意家庭护理。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涂擦口腔,制霉菌素药片可以用10ml温开水化开,用药至少7天,在白色斑块消失后,坚持再用药1-2周,以防止复发;哺乳前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平时应该注意口腔卫生,消毒水杯、奶瓶及餐具。如果确诊鹅口疮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用药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收起

    叫***

    2014-02-01 10:49:32

  •   鹅口疮俗称雪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故又称口腔念珠菌病。常因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母亲在分娩时感染孩子的口腔,或因哺乳时母亲的奶头不洁、人工喂养时用的奶具消毒不严及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该病的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的形似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白斑,不易擦去。
      常见于两侧颊黏膜、上...全部

      鹅口疮俗称雪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故又称口腔念珠菌病。常因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母亲在分娩时感染孩子的口腔,或因哺乳时母亲的奶头不洁、人工喂养时用的奶具消毒不严及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该病的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的形似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白斑,不易擦去。
      常见于两侧颊黏膜、上下唇内侧、舌面、齿龈、上腭等处,重者全部口腔黏膜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部。如果病变累及气管、肺、食管、肠道,会出现呕吐、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一般不影响哺乳,也无全身症状。   在治疗鹅口疮时常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滥用抗生素 当宝宝患了鹅口疮后,有的母亲为消除感染,常自作主张给孩子服抗生素类药物。
      殊不知,小儿鹅口疮用抗生素不但无效,有时反而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内寄生着许多微生物,如常见的乳酸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拮抗,并常保持共生状态,一般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当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时,会使一些微生物被抑制或杀死,从而破坏它们之间的生态平衡。
      但是,抗生素是无法抑制和杀灭白色念珠菌的。当那些可以产生抗白色念珠菌物质的微生物数量因使用抗生素而减少时,白色念珠菌就迅速繁殖,从而使病情加重。   不应涂搽紫药水 紫药水药名甲紫、龙胆紫,因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过去常用于鹅口疮的治疗。
      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用紫药水治疗鹅口疮有不少缺点。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口腔黏膜薄嫩,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较少,口腔黏膜干燥,长时间涂搽紫药水后,可使口腔黏膜更加干燥而产生溃疡和明胶样损害;涂紫药水后,口腔黏膜被染成紫色也不宜观察病情的变化。
         治疗不彻底易复发 用1%~2%的苏打水(碳酸氢钠溶液)于每次哺乳前后清洁孩子的口腔,是治疗鹅口疮的有效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2~3天即可消失。有些母亲看到宝宝口腔的病变已经消失,就立刻停药,这样容易复发。这是因为苏打水治疗鹅口疮主要是通过清除口腔内能分解产酸的残留乳凝块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从而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不能直接杀灭白色念珠菌。
      因此,用苏打水治疗鹅口疮时,在口腔内病变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4~5日。   同时家长还要重视孩子的口腔护理和卫生,比如注意喂奶器具的清洁卫生,奶瓶、奶嘴应定期煮沸消毒。乳母应讲究卫生,每次喂奶前要用温开水洗净乳头和双手等。收起

    用***

    2014-02-01 10:45:47

  • 母乳喂养'宝妈不要吃辛辣东西'多给孩子喝水'必要时还是要吃药'希望可以帮到你

    母乳喂养'宝妈不要吃辛辣东西'多给孩子喝水'必要时还是要吃药'希望可以帮到你收起

    程***

    2014-02-01 07:31:53

宝宝不吃奶

点击加载更多

婴儿辅食食谱

点击加载更多

宝宝吃奶量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