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教学中突破“太阳光线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关系”这一教学核心难点的方法有哪些?

首页

教学中突破“太阳光线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关系”这一教学核心难点的方法有哪些?

教学中突破“太阳光线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关系”这一教学核心难点的方法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7-08 16:24:04
  •   对于 “太阳光线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关系”这一教学核心难点解决的方法,并与自己的教学 实际相结合来突破这一难点,归纳如下: 1、多媒体演示法。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利用多媒 体动画来展示地球的运动,通过这样的一个展现可以生动形象地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真 实的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地、更形象直观地去认知地球的空间 运动,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现象,有效突破难点。
       2、读图分析法。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掌握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课件展 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位置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加强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自学总结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并在教师 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地理规律。
       4、合作探究法。通过讨论光照图上隐含在晨昏圈上的时间信息; 如晨昏线与经线、纬线、 太阳光线的关系,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提问: “我们定兴县四季昼夜长短 和气温有何什么变化?”利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合作探究]过程: 一、地球的公转(三个探究) 1、地球公转的特征 探究(一) 根据教材内容填表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 公转周期 一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 通过实验法(手电筒、地球仪、可以旋转支架) ,多媒体动画演示法,让学生动手、观察直 射点在地球表的移动情况,来完成 探究(二) ①二分二至日时,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③一年中各地太阳直射几 次?并让学生归纳总结,同时绘制图表。
      

    谢***

    2014-07-08 16:24: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