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农村养殖野兔应该先从哪里入?

首页

农村养殖野兔应该先从哪里入?

农村养殖野兔应该先从哪里入手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7-15 17:42:58
  •   识别真假野兔 有些人利用野兔和家兔外貌特征的相似性,将毛色相近的家兔如比利时兔的幼兔充当野兔向外销售。家兔的耳朵较长厚,被毛光滑,毛纤维较短,毛色相对单一,在人们围观的情况下,表现温柔安详,自由活动;而野兔耳朵短薄,眼大凸出,被毛麻色,有多种颜色混杂形成的复杂被毛一根毛纤维有3~5种颜色,有明显的虚毛尖,被毛的附着度较差,容易掉毛,在人围观时表现惊恐不安。
         先考察后投资 有些人偏信广告或刊物宣传,没有认真考察便盲目投资。如果对此项目感兴趣,可到有关的兔场进行考察。一看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二看饲养规模;三看野兔状态,辨别真伪。如果是自己兔场繁殖的野兔,应该在种兔窝内有不同日龄的小兔。如果是从野外捕捉的,那兔场仅有成年兔、幼兔和青年兔,没有生后不久的仔兔。
      如果是经过长时间驯化的野兔,在笼内表现较安详温顺。反之,刚刚从野外捕捉的野兔,在笼内惊恐不安,狂奔乱撞。   仿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野兔在野外生活,活动面积大。可自由运动,自由寻觅饲料,有躲避所,有规律地饮食和休息昼伏夜出。其主要采食植物的茎、叶和种子,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和纤维素、优质的蛋白质等。
      按照养殖家兔的方式饲养野兔是很难成功的。   科学驯养提高繁殖率 实践表明,凡是捕捉的成年野兔进行笼养,很难繁殖成功;从小兔开始驯养的野兔繁殖率也很低,一般繁殖1~2胎后便不再生育。笔者认为,成年野兔不能繁殖是由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从小兔开始驯化,其多数可以繁育,造成繁殖障碍或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运动不足,二是营养过剩。
      因此,对野兔的逐渐驯化、科学饲喂和适当运动是提高野兔繁殖率的关键所在。   防逃防害防惊扰 野兔的野外生命力很强,抗逆性强,疾病很少,因此,平时发生大面积疾病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低密度放养条件下疾病的发生率较低,而笼养条件下发病率有所升高,应引起重视。
      野外放养必须以金属网作为围墙,高度2。5米左右,不留缝隙;野兔的天敌很多,包括天上飞的鹰类,地上跑的肉食兽如黄鼠狼、狐狸、野狗、野猫和老鼠,地上爬的蛇等,都会对野兔造成一定伤害,应引起高度重视。笼养条件下,野兔饲养场要避免非饲养人员的进入,并注意环境安静,防止惊扰。
      在散养条件下,由于设置巢穴和定点饲喂,野兔在这些区域的活动频率较高,也要注意减少非饲养人员的进入,避免其他动物的闯入。

    那***

    2014-07-15 17:42: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