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谁知道今日我国各银行存款利率?

首页

有谁知道今日我国各银行存款利率?

银行的存款利息是怎样算的?比如活期(工资存折是月月有钱进账的)?定期是不是比如你那天存时的年利率是25%就算之后的某天年利率改变了,也只是按你之前存时的年利率计够一年的利息给你?还有教育储蓄是什么意思?什么人才能享有教育储蓄这个优势和要怎样才能申请?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03 16:05:38
      1)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2)你理解的对。定期储蓄存款其实也是银行与储户之间的一种合同,今天存入时是这个利率,就是双方之间已经确认的合同,第2天如利率调整,不管是升是降与原先已经签定的合同当然无关。
    3)以农行为例
    产品定义:教育储蓄是指个人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指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全日制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蓄资金,到期支取本息的一种定期储蓄。
         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 适用对象:在校小学四年级(含)以上学生。 教育储蓄采用实名制。储户在农业银行营业网点办理教育储蓄开户时,须凭本人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港澳学生凭港澳通行证办理。
      对于部分离开户口所在地、无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的16周岁以下学生,可凭本人学生证连同就读学校开具的证明,为其开立教育储蓄账户。开户时储户约定每月固定存入金额,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隔行基本上一样。) 农行教育储蓄网页 %B工行教育储蓄网页8%F6%C8%CB%BD%F0%C8%DA%3E%B4%E6%BF%EE%B7%FE%CE%F1&infoid=1154397757100&infotype=CMS。
      STD “我还想知道06年9月份之后的各种存款利率”:这个问题很难解答!因为从各银行的网站上看,上面公布的利率标准和人行的一样,但在现实生活中,各行设在各地的分行却可以根据地区分类情况对存、贷款利率在人行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浮动(贷款只能往上浮动),所以要弄明白现在各地银行的具体利率尤其是小额活期存款利率情况很难。
       中行本外币存款网页 建行本外币存款网页 。

    1***

    2006-09-03 16:05:38

其他答案

    2006-09-04 11:23:10
  •       各家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
        人民币存款利率
    (2006年8月19日开始执行)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年利率(%)]  
    (一)活期 0。72 
    (二)定期   
    1。
      整存整取 三个月 1。80 半年 2。25 一年 2。52 二年 3。06 三年 3。69 五年 4。14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80 三年 2。25 五年 2。52 3。
      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44 三、通知存款 一天 1。08 七天 1。62 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利息净收入=利息*个人利息收入所得税(20%) 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是指个人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指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全日制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蓄资金,到期支取本息的一种定期储蓄。
         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 教育储蓄为特殊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储户特定、存期灵活、总额控制、利率优惠、利息免税、定向使用、贷款优先。能积零成整,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小额存储,积蓄资金,解决子女非义务教育支出的需要。
       适用对象:在校小学四年级(含)以上学生。 办理程序:   1.教育储蓄采用实名制。储户在获准开办该项业务的银行营业网点办理教育储蓄开户时,须凭本人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港澳学生凭港澳通行证办理。对于部分离开户口所在地、无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的16周岁以下学生,可凭本人学生证连同就读学校开具的证明,为其开立教育储蓄账户。
      开户时储户约定每月固定存入金额,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   2.储户办理教育储蓄开户后可以选择按月自动供款方式存入,也可根据自身收入情况与获准开办该项业务的银行营业网点协商存入次数(不少于2次)和金额(本金最高不超过2万元),并按规定享受教育储蓄的优惠政策。
         3.教育储蓄实行利率优惠。一年期、三年期的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   4.教育储蓄到期支取。储户凭存折和教育储蓄支取证明支取存款时享受利率优惠,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储户不能提供“证明”的,其教育储蓄不享受利率优惠,即一年期、三年期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5.教育储蓄逾期支取,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6.教育储蓄提前支取时必须全额支取。提前支取时,储户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储户未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7.凡因户口迁移办理教育储蓄异地托收的,必须在存款到期后方可办理;储户须向委托行提供户口迁移证明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身份证明。不能提供“证明”的,不享受利率优惠,并应按有关规定征收个人存款利息所得税。

    j***

    2006-09-04 11:23:10

  • 2006-09-04 10:43:28
  • 这个证明就是麻烦的源头,证明要用税局专门印制的,由学校填写。但很多学校没有这个证明,他也不愿意跑税局,开出的普通证明银行又不认账。你说储户应怎样?

    孤***

    2006-09-04 10:43:28

  • 2006-09-03 09:07:11
  •   活期是按积数计算的,比如今天你开户并且存入10000万,那么账户余额是10000万,明天你的账户余额是20000万元,第三天全部取出,余额为0,你的积数是30000万元,利息是30000*0。72%/12/30,其中  0。72%是活期的年利率,
    定期是按你存的时候的利率计算,不管以后利率是否变化都按你存的时候的利率计算,
    教育储蓄是指为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外的全日制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蓄办理的储蓄。
       优惠条件: 1、免收利息所得税。 2、利率优惠。一、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利率计息。 储蓄对象 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开户条件 采用实名制,凭储户本人(学生)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到储蓄机构以储户本人的姓名开立存款帐户。
       储蓄金额 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 储蓄年限 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储蓄方式采用零存整取方式。从第一个月起,每月存入等额款项,最少存两次,每次最多存1万元。 支取条件 凭存折和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以下简称“证明”)一次性支取本金和利息。
      一份“证明”只享受一次优惠。如不能提供“证明”的,则不享受优惠条件,并按同期同档次零存整取利率计息。六年期按五年期零存整取利率计息。 逾期支取 逾期部分按活期利率计息,并不享受教育储蓄优惠条件。 提前支取 若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利率计付利息,同时享受教育储蓄优惠条件。
      对不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漏存处理 如中途漏存,应于次月补齐。未补存者,该笔教育储蓄不得再存入。

    盼***

    2006-09-03 09:07: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