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糖尿病 病症 求中药药方

我妈妈第一次去医院检查(之前没有吃饭),尿糖是4个+,葡萄糖 是16.57,糖化红血蛋白 alc 11.7
吃了 泰白盐酸二甲,胍缓释片三瓶,迪沙格列吡嗪片
第二次,检查尿糖已经是正常了(有阳性的注释),葡萄糖是7.1

我妈妈快更年期了,有时候,长时间工作后,抬头会看不清楚,比较容易疲劳,其他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请问,这样的症状应该服用怎样的中药药方比较好?
h*** | 2006-09-15 20:49:10

全部答案(共5个回答)

    2006-09-30 09:20:12
  • 最好找一个内分泌科医生开个糖尿病食疗处方,食疗必药疗更重要。
    多*** | 2006-09-30 09:20:12 46 32 评论
    0/300
  • 2006-09-27 21:39:39
  • 控制血糖不建议看中医,中药里可以有确切降糖作用的药品很少.很多中药降糖都加了优降糖之类的西药成分.而且糖尿病不能治愈,一定要长期监测长期控制才行.
    y*** | 2006-09-27 21:39:39 64 30 评论
    0/300
  • 2006-09-16 10:37:01
  • 中药的辩证论治是很仔细的,网上的介绍太过于简单,对于复杂的疾病是说不明白的,还是找个好中医面对面辩证为准。
    高*** | 2006-09-16 10:37:01 60 29 评论
    0/300
  • 2006-09-15 21:42:25
  • 糖尿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发病率跃居三大顽疾之首,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势必丛生并发症,致残率很高。目前全球约有2亿多糖尿病患者,其中亚洲糖尿病患者人数约占世界的61%,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Ⅱ型)糖尿病患者预计将会随着人口老化而显著增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心脏病以及肾脏功能衰竭等病患也将大幅增加。特别是老年人被糖尿病长期困扰,病痛缠身,饮...

    查看全部>>

    糖尿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发病率跃居三大顽疾之首,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势必丛生并发症,致残率很高。目前全球约有2亿多糖尿病患者,其中亚洲糖尿病患者人数约占世界的61%,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Ⅱ型)糖尿病患者预计将会随着人口老化而显著增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心脏病以及肾脏功能衰竭等病患也将大幅增加。特别是老年人被糖尿病长期困扰,病痛缠身,饮食受限,久治不愈,苦不堪言,从而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医认识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隋唐时代已有记载。西医发现糖尿病与胰岛有关,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传变规律、治疗得失以及预防、调理措施,古今有很大差别。一些医生满足于固有的概念与经验,对糖尿病的基本规律缺乏深入的探索,对病程和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不够,以致造成认识和治疗上的不少误区,使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预防治疗。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失调的综合病症,长期高血糖和并发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最大的威胁是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如半身不遂、糖尿病肾病、足坏疽、血管病变、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心肌梗塞、神经病变、四肢麻木、瘙痒等病变。由于糖尿病并发症错综复杂,是致病致残的元凶,所以并发症得到控制和有效治疗才能保持健康。单纯控制血糖、尿糖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西药以降血糖为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效果不大。而且由于西药中含很多对人体毒副作用强的化学成份,故长期服用西药对人体的肝、肾损伤严重。打胰岛素可以避免损伤人体的肝、肾等脏器组织,但对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效果不大。另外,有的人对胰岛素产生抗体,胰岛素用得再多,效果也不好。更严重的是长期使用胰岛素容易引发胰岛素对抗,正是这种原因引起脑血栓、中风、心脏病发作、肾病综合症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中药中加入降糖西药的产品对患者的危害就更大了,很多患者觉得服用某些中药产品后血糖迅速下降得到控制,便认为此种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好药,殊不知其中必有西药(降糖)成份,由于西药(降糖)成份剂量不详,患者服用这样的“中药”产品后容易导致低血糖,长期下去损伤人体器官和加快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更重要的是耽误了患者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时机,延误了病情,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更大的痛苦。真正的中药产品没有直接和迅速降糖的作用,但是有调节脏腑、缓慢降糖作用,主要作用是辩证施治,也就是对症用药,随症加减,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能达到从人体内部调理各脏腑器官功能及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效果。人体的脏腑机能恢复了,血糖自然也就下降了,同时身体的体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从而从根本上治疗了糖尿病,使患者恢复健康。人体贵重千金,医生为患者看病是认真、严肃的事情,要认真对待。同时,患者也要选准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好的治疗方法、好的产品,来不得半点马虎。治疗糖尿病,第一步是控制血糖(用西药)达到稳定,同时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很多病友对糖尿病了解不足,误认为控制了血糖就控制了糖尿病,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建议用中药调理为主,西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为辅。用西药或胰岛素使血糖稳定,同时服用中药进行调理使血糖正常,并治疗并发症,这才是真正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引起糖尿病昏迷的常见病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及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脑血管意外,须详查神经系统体征、血糖、血酮及血酸度以资鉴别。但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可诱发或伴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尤其是高渗昏迷伴有脑血管意外时鉴别比较困难。
     
    糖尿病饮食治疗
    
    1、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糖尿病饮食治疗应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尿病饮食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糖尿病饮食中谷类是日常生活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糖尿病饮食的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麦、燕麦片、荞麦面、玉米渣、绿豆、海带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糖尿病人在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这是由于糖尿病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糖尿病人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使血糖升高。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所组成,当糖尿病人吃进淀粉食品后,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所以糖尿病饮食也应控制这类食品。
    
    3、糖尿病饮食应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能够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因此主张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糖尿病饮食中应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糖尿病饮食纤维具有降解细菌的作用,在糖尿病人食用粗纤维食品后,能够在大肠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及细菌代谢物,并能增加大粪便容积,这类膳食纤维属于多糖类。果胶和粘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内容物,增加粘性,减速胃排空和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胆酸的排泄,放慢小肠的消化吸收。糖尿病饮食的这类食品为麦胚和豆类。以往的理论是纤维素不被吸收,因为大多数膳食纤维的基本结构是以葡萄糖为单位,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与淀粉有很多不同之处,以致于人体的消化酶不能将其分解。但最近发现膳食纤维可被肠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可被人体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可以降低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久之,可溶性纤维就可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冠心病。
    
    4、糖尿病饮食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糖尿病饮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饮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糖尿病饮食中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糖尿病饮食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糖尿病饮食中谷类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克,就可摄入20克~30克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糖尿病饮食中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
    
    5、糖尿病饮食应控制脂肪摄入量。有的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饮食治疗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实不然,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糖尿病饮食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糖尿病饮食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糖尿病饮食脂肪应减少至占总热能的25%—30%,甚至更低。糖尿病饮食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糖尿病饮食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适当控制。还要适当控制胆固醇,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饮食应适当控制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等脏腑类食物,鸡蛋含胆固醇也很丰富,应每日吃一个或隔日吃一个为宜。
    
    6、糖尿病饮食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饮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族较多。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意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饮食应增加铬的含量。铬能够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时糖尿病饮食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防止牙齿脱落和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过咸,防止高血压的发生,每日食盐要在6克以下。
    
    7、糖尿病饮食不宜饮酒。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一般认为还是不饮酒为宜,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药后饮酒易出现心慌、气短、甚至出现低血糖。
    
    8、糖尿病饮食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糖尿病饮食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9、糖尿病饮食应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类和水果,糖尿病饮食还应学会自行掌握各种食品交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营养。
     
    治疗最重要是:
        1、维持标准体重,过胖时会使身体组织抗拒胰岛素,增加糖尿病发生率。
        2、控制饮食
        3、口服降糖药
        4、注射胰岛素
        
        病情监测:
        尿糖结果应要求?阴性;
        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 mmol/L以下;
        餐後两小时血糖应尽可能控制在7.8 mmol/L之下;
        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5%以下。
        
        注意饮食:
        饮食要尽量清淡,不食甜,少食盐,少喝酒及不吸烟,多吃高纤维饮食。合理的饮食有助於控制血糖,降低体重及通顺大便。
        
        1型糖尿病患者则应将饮食总热量按体力活动计算,饮食必须和胰岛素注射配合。
        
        米食、面食之类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6成,脂肪则不宜超出热量3成。豆腐、豆浆之类黄豆制品含糖量低,可多食用一些。但粉条、粉皮、绿豆、红豆就含较多糖量,宜少食。
        水果:糖尿病人应该尽量回避含糖份高的乾果,选择糖份低的新鲜水果,例如西瓜。而香蕉、柿子、荔枝、枣、甘蔗都是含糖份较高。进食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一般以说,食200克桔或苹果就需要减少主食25克。
        
    
    
    
    
    ∑*** | 2006-09-15 21:42:25 78 26 评论
    0/300
  • 2006-09-15 20:59:21
  • 你把病人的舌苔说一下,还有,病人现在有没三多一少的症状?要说清楚才好帮你开药.阿弥陀佛!!!
    杏*** | 2006-09-15 20:59:21 65 3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