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哦小女孩偏头痛能针灸吗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小*** | 2006-09-17 14:28:58

好评回答

2006-09-17 15:00:36
西*** |2006-09-17 15:00:36 257 140 评论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

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

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针灸治病与中医药

的区别只是治疗手段的不同,一者为药,另一者为穴。

    针灸除了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外尚有自己独特的经络理论。经络是人

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经路,...

查看全部>>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

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

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针灸治病与中医药

的区别只是治疗手段的不同,一者为药,另一者为穴。

    针灸除了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外尚有自己独特的经络理论。经络是人

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经路,它“内属于府藏,

外络于肢节”。经络和脏腑之气在体表输注的特殊部位即腧穴,俗称穴位

。医生在诊视患者后,根据辨证论治确定理、法、方、穴及具体的针灸手

段,以期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而使患者痊愈。

    针灸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有:(一)镇痛作用:①外周神经作用;

②中枢神经的作用;③脊髓水平;④丘脑水平;⑤大脑皮层水平;⑥中枢

神经递质作用。(二)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1)针灸可调节心血管

系统功能;(2)针灸对血压的影响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3)针灸可治疗呼吸

方面的疾病;(4)针灸对消化系统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5)针灸对肾与膀胱

功能具有调节作用;(6)针灸可调节子宫的功能;(7)针灸对神经功能亦具有

调节作用;(8)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三)防御免疫功能。由此可见针灸

治病是有着具体的物质基础的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6-09-17 15:37:22
  • 针灸能治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它的作用是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针灸有哪些治疗作用呢?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治疗作用是“调和气血”。气在中医学中,除了代表呼吸的空气以外,更主要的是代表人体内的各种物质、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比如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叫“正气”,把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不足叫“气虚”。又如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叫“胃气”,把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足叫“胃气虚”。中医...

    查看全部>>

    针灸能治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它的作用是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针灸有哪些治疗作用呢?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治疗作用是“调和气血”。气在中医学中,除了代表呼吸的空气以外,更主要的是代表人体内的各种物质、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比如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叫“正气”,把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不足叫“气虚”。又如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叫“胃气”,把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足叫“胃气虚”。中医认为气与血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具体的说法是“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意思是说,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需要血液供给营养,才能产生各种功能,所以说“血为气之母”。但是,血液运输到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又需要心血管的动力,所以说“气为血之帅”。因此,一个人如果气血功能调和,他的身体就健康;如果气血功能失调,就要发生疾病。 
      调和气血的作用,现代称为“调整作用”。所谓调整作用,就是指矫正机体功能偏盛或偏衰,使之保持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跟一般的药物治疗作用不同。比如人中穴,当大脑机能处于高度抑制——昏迷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兴奋作用,叫做“醒神开窍”。当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病人狂躁或严重失眠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抑制作用,叫做“安神”。同是一个穴位,在两种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两种相反的作用。又比如胃痉挛的时候,胃的紧张度增高,针刺足三里能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相反,当胃的紧张度降低的时候,比如胃下垂,针灸足三里,又能使胃的紧张度增加。针灸的这种例子,真是多不胜举。所以人们认为,针灸的调整作用是“双向调整”。 
      针灸的这种“双向调整作用”有没有副作用呢?没有的。因为大量的临床实验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以后所造成的机体功能的变化,都在生理范围以内,比如在高血压情况下,针灸可以使血压降低,但是降到一定水平就不再降了;低血压的时候,针灸以后血压可以升高,但是升到一定水平就不升了。因此,人们认为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 
      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是不是只能用来治疗功能性的疾病呢?实际上,大量临床实验证明,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不仅能够治疗功能性的疾病,而且对组织器官的代谢过程和某些器质性的改变,也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比如针灸能治溃疡病、慢性胃炎、子宫下垂等等。针灸的调整作用既可以表现在局部,也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生理功能系统。如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和排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等,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比如针灸对消化功能的调整,它不仅对胃、小肠、胆囊、胆道、大肠的运动功能具有调整作用,而且对胃液的分泌、小肠的消化、吸收,胆汁、胰液的分泌以及对粪便成分和肠道菌群也有影响。因此,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针灸什么病都能治,比如针刺可以排除胆道结石;但是对较大的结石,针刺排石就困难了。 
      针灸时第二个作用是镇痛。疼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因此,目前人们对痛觉生理以及镇痛作用原理的研究,都应当看作是初步的探讨。 
      那么针灸为什么能止痛呢?中国古典医学认为,针灸所以能止痛,是因为针灸具有“通经脉”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气血在经脉里运行畅通无阻,没有疼痛的感觉。如果有什么原因造成经脉里的气血运行不够通畅,就会产生疼痛,叫做“不通则痛”。针灸能够止痛,是因为针灸能使经脉里的气血运行通畅,这叫做“通则不痛”。但是,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很多,所以针灸在临床上治疗疼痛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风湿性疾病,这种病是由于风、寒、湿这些外邪侵犯人体,造成气血运行不通畅,因此治疗的时候,就应该使用散风、祛寒、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又比如炎症性疼痛,这是由于体内蕴热、感受时邪,也就是某种细菌感染,造成气血壅滞,治疗这种疼痛,就应该采用清热消肿的方法。所以说,针灸镇痛,不是单纯的止痛,而是消除致病原因的结果。 
      针灸的这种“通经脉”的作用,在临床上不仅用于镇痛,还可用于治疗闭经、产后奶水不足、半身不遂、局部冻伤等病。 
      针灸的第三种作用是增强机体防卫免疫功能,这种功能中医叫做“扶正祛邪”。扶正,是扶助正气的意思,也就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祛邪,是驱除致病因素,也就是消灭细菌或病毒的意思等。扶正和祛邪,是医生治疗疾病的两个途径。也就是说,医生治疗疾病可以从“扶助正气”方面入手,也可以从“驱除病邪”方面入手。或者扶正和祛邪两种方法同时并用。比如,人们得了传染病或者炎症性疾病,医生给一些抗生素,这是从“祛邪”方面进行治疗。消灭了致病的细菌,就等于扶助了人体的正气,所以叫做“祛邪扶正”。相反地,医生不给抗生素,而进行针灸,这是从扶正方面进行治疗。通过针灸来增强机体抵抗力,消灭致病的细菌,因此把这种作用叫做“扶正祛邪”。针灸的这种“扶正祛邪”作用,已被大量实验研究所证实。 
      实验证明,针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性渗出物,使血管通透性降低。还证明针刺不仅可以控制、缩小炎性坏死病灶,而且可延缓或防止坏死的发生,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增强细胞的修复再生和瘢痕化过程。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都证明,针刺具有退热作用。在针刺治疗某些传染病或炎症性疾病的时候,由于针刺以后症状的改善,体温也可以同时恢复正常。 
      实验还证明,针刺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比如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穴后,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指数上升l~2倍,吞噬能力也相应提高。针刺后24小时达最高峰,72小时恢复正常。 
      针刺对抗体形成也有影响。如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观察针刺前后的补体效价,结果发现它的平均值针刺以后比针刺以前普遍提高。 
      总之,针灸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针灸的主要作用就是“良性双向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和“增强机体抵抗力”三种。这就是针灸所以能够治病的原因。 
    
    最*** | 2006-09-17 15:37:22 256 143 评论
    0/300
  • 2006-09-17 14:35:43
  • 针灸简介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

    查看全部>>

    针灸简介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在中国流行并且流传于世界。 
    针灸探秘 
    
    苏州医学院 张钦(教授)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古今中外一直在研究,说法很多,但至今尚无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今对调整人体机能的研究,常局限于神经反射、生化反应和生物分子物理运动的作用方面,而国内外对针灸的研究工作也因此常停留在这些范围内进行,未能深究到人体潜在功能的作用上。笔者经过长期的针灸治疗探讨与机理的研究发现,针灸穴位所引起的神经冲动,能激活人体的潜在功能,对人体以神经系统为主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产生强有力的调节作用,以防治各种疾病和抗衰老。这就是针灸的根本机能。 
    
    众所周知,人有很多功能,我国古代老子就说过:人有天地间的功能;荀子也说过:人能胜天。现代科学也证实了人体的确有很多功能,但其中仅有10%是显性的,常在应用,而90%是潜在的,还未被激活利用。人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功能呢?这是由于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从防御侵害、寻求事物和延续生命的三大活动中,历尽无数艰难险阻和疾病的折磨,设环境而生存产生某些能力,这些后天获得逐渐进化为先天具有,其中有的功能由于一直在应用,则成为显形;有的功能虽已遗传下来,但因后天环境的改变而逐渐不应用了,则为潜在的。凡是功能具有一套行使其作用的功能装置,它在人体内有机、紧密、精巧的结合,主要包括中枢、内脏、和躯体三大部分。人体的功能装置内藏着错综复杂的分节性牵联,故亦可称神经节段功能装置。在患病时中枢内能建立病理反射来沟通许多功能装置,以增强防治病患的措施,这也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生存反应所形成的。 
    
    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只需在经络上,根据“切经”的信息取穴,再根据针感信息行针,就能够激活人体的潜在功能,活化其功能装置,发挥强有力的调整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治病疗效,而恰买至于大量的难治杂病和绝症,如男女
    性功能障
    碍、不育与不孕、小睾丸、 幼稚子宫、乳腺增生、脑积水(或伴有脑萎缩)、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侏儒等。因此人体功能装置不仅是人体形态功能的局部单元,也是针灸“切经”和针灸治疗的局部单元,这就是经络诊治的奥秘。 各种气功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等,实际上也是激活人体各种治病的潜在功能。而针灸激活潜在功能的作用,较上述的气功等疗法快得多、疗效高、简单易行、无副作用,费用也极少。因此怎样进一步用针灸的方法,或病人易接受地类似针灸的改进方法,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安全、充分、灵活地激活人体防治疾病和抗衰老等潜在功能,是值得深入研讨研究的。这一原理有可能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造福于人类。
    1*** | 2006-09-17 14:35:43 258 143 评论
    0/300
  • 2006-09-17 14:33:47
  • 针灸能治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它的作用是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针灸有哪些治疗作用呢?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治疗作用是“调和气血”。气在中医学中,除了代表呼吸的空气以外,更主要的是代表人体内的各种物质、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比如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叫“正气”,把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不足叫“气虚”。又如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叫“胃气”,把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足叫“胃气虚”。中医...

    查看全部>>

    针灸能治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它的作用是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针灸有哪些治疗作用呢?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治疗作用是“调和气血”。气在中医学中,除了代表呼吸的空气以外,更主要的是代表人体内的各种物质、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比如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叫“正气”,把人体抵抗疾病的功能不足叫“气虚”。又如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叫“胃气”,把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足叫“胃气虚”。中医认为气与血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具体的说法是“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意思是说,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需要血液供给营养,才能产生各种功能,所以说“血为气之母”。但是,血液运输到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又需要心血管的动力,所以说“气为血之帅”。因此,一个人如果气血功能调和,他的身体就健康;如果气血功能失调,就要发生疾病。 
      调和气血的作用,现代称为“调整作用”。所谓调整作用,就是指矫正机体功能偏盛或偏衰,使之保持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跟一般的药物治疗作用不同。比如人中穴,当大脑机能处于高度抑制——昏迷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兴奋作用,叫做“醒神开窍”。当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病人狂躁或严重失眠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抑制作用,叫做“安神”。同是一个穴位,在两种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两种相反的作用。又比如胃痉挛的时候,胃的紧张度增高,针刺足三里能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相反,当胃的紧张度降低的时候,比如胃下垂,针灸足三里,又能使胃的紧张度增加。针灸的这种例子,真是多不胜举。所以人们认为,针灸的调整作用是“双向调整”。 
      针灸的这种“双向调整作用”有没有副作用呢?没有的。因为大量的临床实验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以后所造成的机体功能的变化,都在生理范围以内,比如在高血压情况下,针灸可以使血压降低,但是降到一定水平就不再降了;低血压的时候,针灸以后血压可以升高,但是升到一定水平就不升了。因此,人们认为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 
      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是不是只能用来治疗功能性的疾病呢?实际上,大量临床实验证明,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不仅能够治疗功能性的疾病,而且对组织器官的代谢过程和某些器质性的改变,也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比如针灸能治溃疡病、慢性胃炎、子宫下垂等等。针灸的调整作用既可以表现在局部,也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生理功能系统。如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和排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等,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比如针灸对消化功能的调整,它不仅对胃、小肠、胆囊、胆道、大肠的运动功能具有调整作用,而且对胃液的分泌、小肠的消化、吸收,胆汁、胰液的分泌以及对粪便成分和肠道菌群也有影响。因此,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针灸什么病都能治,比如针刺可以排除胆道结石;但是对较大的结石,针刺排石就困难了。 
      针灸时第二个作用是镇痛。疼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因此,目前人们对痛觉生理以及镇痛作用原理的研究,都应当看作是初步的探讨。 
      那么针灸为什么能止痛呢?中国古典医学认为,针灸所以能止痛,是因为针灸具有“通经脉”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气血在经脉里运行畅通无阻,没有疼痛的感觉。如果有什么原因造成经脉里的气血运行不够通畅,就会产生疼痛,叫做“不通则痛”。针灸能够止痛,是因为针灸能使经脉里的气血运行通畅,这叫做“通则不痛”。但是,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很多,所以针灸在临床上治疗疼痛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风湿性疾病,这种病是由于风、寒、湿这些外邪侵犯人体,造成气血运行不通畅,因此治疗的时候,就应该使用散风、祛寒、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又比如炎症性疼痛,这是由于体内蕴热、感受时邪,也就是某种细菌感染,造成气血壅滞,治疗这种疼痛,就应该采用清热消肿的方法。所以说,针灸镇痛,不是单纯的止痛,而是消除致病原因的结果。 
      针灸的这种“通经脉”的作用,在临床上不仅用于镇痛,还可用于治疗闭经、产后奶水不足、半身不遂、局部冻伤等病。 
      针灸的第三种作用是增强机体防卫免疫功能,这种功能中医叫做“扶正祛邪”。扶正,是扶助正气的意思,也就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祛邪,是驱除致病因素,也就是消灭细菌或病毒的意思等。扶正和祛邪,是医生治疗疾病的两个途径。也就是说,医生治疗疾病可以从“扶助正气”方面入手,也可以从“驱除病邪”方面入手。或者扶正和祛邪两种方法同时并用。比如,人们得了传染病或者炎症性疾病,医生给一些抗生素,这是从“祛邪”方面进行治疗。消灭了致病的细菌,就等于扶助了人体的正气,所以叫做“祛邪扶正”。相反地,医生不给抗生素,而进行针灸,这是从扶正方面进行治疗。通过针灸来增强机体抵抗力,消灭致病的细菌,因此把这种作用叫做“扶正祛邪”。针灸的这种“扶正祛邪”作用,已被大量实验研究所证实。 
      实验证明,针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性渗出物,使血管通透性降低。还证明针刺不仅可以控制、缩小炎性坏死病灶,而且可延缓或防止坏死的发生,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增强细胞的修复再生和瘢痕化过程。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都证明,针刺具有退热作用。在针刺治疗某些传染病或炎症性疾病的时候,由于针刺以后症状的改善,体温也可以同时恢复正常。 
      实验还证明,针刺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比如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穴后,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指数上升l~2倍,吞噬能力也相应提高。针刺后24小时达最高峰,72小时恢复正常。 
      针刺对抗体形成也有影响。如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观察针刺前后的补体效价,结果发现它的平均值针刺以后比针刺以前普遍提高。 
      总之,针灸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针灸的主要作用就是“良性双向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和“增强机体抵抗力”三种。这就是针灸所以能够治病的原因。 
    j*** | 2006-09-17 14:33:47 252 14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