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谜语中“格”是什么意思?

首页

谜语中“格”是什么意思?

惭愧,猜迷时间也不短了,却连这个也不懂,有请大师帮忙解释一下,并列一下都有什么“格”,什么意思?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1-03 19:17:07
          谜格简介
        灯谜设格,由来已久。最早当推明代扬州马苍山首创的“广陵十八格”。接着,清代顾铁卿《清嘉录》中记有谜格二十四种。此后,谜格越来越多。成书的《拙庐谈虎集》六十格;《瘦词百格》和《谜格释略》有二百余格;民国十五年韩英麟的《增广隐格释略》中有四百零七格;一本叫做《制谜味之素》的书记载谜格四百多种,一时间谜坛上“谜格”成风。
      后来,人们在猜、制灯谜的实践中淘汰了一些牵强附会、无实用价值的谜格。 谜格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创制出来的。它的作用在于对谜底的结构进行 新的组合、调整、排列;有的把字音变读,有的把字形分拆,有的将字位调换,使之更严谨、更巧妙地扣合谜面。
      所谓“格助谜活,格为谜用”,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为制谜者广开了谜路。然而,灯谜谜格的设立只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辅助方法。凡灯谜必有体,但不一定设“格”。张起南在其《橐园春灯话》中有云:“谜之用格,终嫌造作;纵极灵巧,究失天然”。
       “好谜无格”,灯谜一般不用格者为好。但并非带格的谜不是佳作。非设格不可的设格,用得得当,用得巧妙,会使谜作妙趣横生。 下面将一些较常用的谜格作一简要介绍。 1、秋千格 谜底限定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 例一:“今天”(猜国名一) 谜底:“日本”。
      按格法规定读作“本日”,扣谜面。 例二:“皆大欢喜”(猜四川地名一) 谜底:“乐都”。两字位置互移后读成“都乐”,切题。 2、卷帘格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有后向前读,以倒读意扣谜面。 例一:“函授”(猜常用词一) 谜底:“讲信用”。
      根据格法要求,卷帘倒读为“用信讲”,以切题意。 例二:“总爱吃苦”(猜成语一) 谜底:“食不甘味”。倒读为“味甘不食”,反扣谜面。 3、曹娥格 别名:碑阴格。它的构成方法是用化形衍义得出,谜底每个字都要左右分读(或上下分读),以扣合其谜面。
      例如:天作丝丝道难行,含泪挥手送君行。(打一鸟名:露禽) 猜时,谜底应读作“雨路人离”才扣合谜面。 4、白头格 又名“素冠”、“皓首”、“粉面”、“寿星”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谜底首字谐读,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例一:“废品”(猜《水浒》人名一) 谜底:“吴用”。
      根据格法要求,谜底首字“吴”用谐音“无”字代替,读“无用”。 例二:“走读”(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形而上学”。谜底中首字“形”用谐音“行”代替,“行而上学”扣谜面。 5、梨花格 又名“谐音”、“玉冰”、“飞白”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
       例一:“独自售货”(猜国名一) 谜底:“丹麦”。以谐音“单卖”与谜面相合。 例二:“速写”(猜称谓一) 谜底:“会计”。以谐音读作“快记”扣谜面。 6、粉底格 又名“素履”、“白足”、“踏雪”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末一字谐读才能扣面。
       例一:“不弯不曲”(猜数学名词一) 谜底:“绝对值”。谜底最后一字“值”应谐读作“直”,扣谜面。 例二:“一丝不苟”(猜中药名一) 谜底:“细辛”。谜底末一字“辛”用谐音读作“心”,方扣谜面。 7、素心格 又名“玉带”、“素腰”、“夹雪”格。
      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谜底中间一字以谐音读,作别义解扣谜面。 例一:“默读”(猜学科名一) 谜底:“心理学”。谜底中间的“理”谐读作“里”,全句读成“心里学”,扣面。 例二:“语言要统一”(猜近代史人名一) 谜底:“谭嗣同”。根据格法要求,谜底中间的“嗣”谐读作“词”,谐读后为“谭词同”,“谭”同“谈”与“言”相扣,“同”与“统一”相扣。
       8、燕尾格 又名“燕翦”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末一字须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猜时左右分开作两字读。因其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格。 例一:“暂勿动手术”(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缓刑”。将谜底末字“刑”分开读为“开刀”,与前面的字连续读成“缓开刀”,便可扣谜面。
       例二:“洛神赋”(猜河北地名一) 谜底:“临漳”。谜底末一字“漳”左右分开读为“水章”,与“临”连续读作“临水之章”。 9、虾须格 又名“丫髻”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取其形似虾须而得名。
       例一:“巾帼英雄传”(猜鲁迅作品篇目一) 谜底:“好的故事”。“好”字左右分开读为“女子”,连续读成“女子的故事”。 例二:“手术学”(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刑法”。“刑”字左右分开读作“开刀”,与“法”连续为“开刀法”。 10、展翼格 又名“振翅”、“剖腹”格。
      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或词组,中间一字应为左右分读的合体字,并与上下文连起来,以切合谜面。 例一:“三八献礼,六一贺词”(猜书名二) 谜底:“祝福、好孩子”。“好”字分开读成“女子”,与上下文连读为“祝福女子孩子”,切合谜面题意。 11、上楼格 又名“登高”、“踢斗”格。
      谜底字数须字三字以上。谜底末一字移置首字前面与下文贯通读,以扣谜面。 例一:“三顾茅庐”(猜人事用语一) 谜底:“诸葛亮会”。把“会”字移到“诸”字之前读成“会诸葛亮”。 例二:“放眼世界”(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世界观”。将“观”冠于“世”字之前,便读成“观世界”,切合谜面。
       12、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此格法与“上楼”相似,不同之处是将谜底的首字位移到底末。 例一:“玉田”(猜美术名词一) 谜底:“中国画”。按格法要求将“中”字位移到“画”字之后,读成“国画中”。 例二:“阳春白雪”(猜地理名词一) 谜底:“寒温带”。
      “寒”字位移至“带”字之后读成“温带寒”,扣谜面。 13、上下楼 谜底字数须在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 例一:“言”(猜成语一) 谜底:“人而无信”。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位置互换,读成“信而无人”。 例二:“三代人都好”(猜《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良儿、孙绍祖”。
      据格法要求,把首字“良”与末字“祖”位置互移,读成“祖、儿、孙绍良”,切合谜面意。 14、调首格 又名“乙上”、“睡鸭”格。谜底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 例一:“筹良策”(猜建筑名词一) 谜底:“房子设计”。
      根据谜面所示,“良”别解作汉代的张良,由此自然联想到他的字为“子房”得出谜底为“子房设计”。一、二字位置互换,才能贴切扣合谜面。 例二:“蜃楼”(猜地名一) 谜底:“上海市”。格法要求将“上海”二字位置互移,读作“海上市”扣谜面。 15调尾格 又名“乙上”格。
      格法与“调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把谜底最后两字位置互调。 例一:“悬崖勒缰”(猜国名一) 谜底:“危地马拉”。猜这条谜时,根据谜面提示及谜目所限制范围,联想得出谜底,把谜底最末两字位置互换,读成“危地拉”,即切谜面。 例二:“红色娘子军”(猜电影名一) 谜底:“英雄儿女”。
      把“儿女”二字位置互换,读成“英雄女儿”,与谜面意合。 16、双钩格 又名“己巳”格。因“己巳”形似双钩而得名。谜底字数限定四字,扣面时须将前两字与后两字位置对调读。 例一:“满座皆曰去”(猜成语一) 谜底:“言行一致”。前二字与后二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例二:“脸谱”(猜四字常用语) 谜底:“头面人物”。互调位置后,读成“人物头面”。 17、蝇头格 又名“垫巾”格。此格法与“虾须格”相似,谜底须二字以上。首字须是上下结构的,分成两字并与后面的字连读。 例:“野火烧不尽”(猜《聊斋志异》篇目一) 谜底:“董生”。
      把“董”字上下分读为“艹(草)重”,连读为“草重生”,扣面。 18、中分格 又名“断锦”格。谜底字数为奇数,须在三字以上,中间一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隆中决策”(猜地名一) 谜底:“三岔河”。谜面取《三国演义》回目,诸葛亮于隆中分析三分天下的形势。
      将中间“岔”字分读为“分山”,与上下文连读成“三分山河”,切合谜面。 19、蜓尾格 又名“垫足”格。谜底须二字以上,谜底末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多多”(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开罗”。“罗”上下分读为“四夕”,与“开”连成“开四夕”,正扣谜面。
       例二:“由”(猜《三国演义》人名一) 谜底:“黄忠”。“忠”字上下分读为“中心”,与“黄”连读为“黄中心”,“黄”字中间是“由”。 20、回文格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先顺读,后倒读,把两次读的意思合起来以扣谜面。 例一:“龙门”(猜成语一) 谜底:“充耳不闻”。
      先顺读后倒读成“充耳不闻,闻不耳充”。“龙”字充“耳”为“聋”,“闻”字去“耳”为“门”,扣合巧妙。 例二:“大爆冷门”(猜摄影名词一) 谜底:“强反差”。先顺读如前,后倒读为“差反强”,两者意思连续读为“强反差,差反强”,扣合自然。 21、落帽格 又名“脱帽”、“免冠”格。
      谜底须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首字略去不读。 例一:“良师”(猜常用语一) 谜底:“好好先生”。把首字“好”略去不读,而以“好先生”扣谜面。 例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猜明代人名一) 谜底:“李时珍”。将“李”字略去,以“时(间)珍(贵)”扣谜面。
       22、脱靴格 又名“无底”、“弃履”格。要求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将谜底的最后一字摒除(不入谜义),以所余文字扣谜面。 例一:“哄堂大笑”(猜东北地名一) 谜底:“齐齐哈尔”。“尔”字去除,以“齐齐哈”扣合谜面。 例二:“玉环”(猜京剧名一) 谜底:“杨门女将”。
      “将”字略去,以“杨门女”切合题意。 23、辘轳格 谜底字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以此类推。 例一:“长城南北”(猜人体穴位名二) 谜底:“内关、外关”。
      “内”与“关”互移为“关内”,“外”与“关”互移为“关 外”,连续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例二:“醉汉开汽车”(猜成语一) 谜底:“乘人之危”。依格法读作“人乘危之”,以扣谜面。 24、红豆格 谜底须在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断开顿读扣谜面。
      此格现一般不标出,以“顿读”代之。 例一:“电扇”(猜四字常用语一) 谜底:“转变作风”。把谜底顿读成 “转,变作风”,以切合谜面。 例二:“九十九”(猜成语一) 谜底:“百无一是”。将谜底顿读成“百无一,是”才切合谜面。 25、摘遍格 又名“摘盖”、“揭顶”格。
      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个字的相同的字头,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 例一:“朝辞白帝彩云间”(猜农业用语一) 谜底:“篱笆”。按格法要求,去掉相同“竹”字头,为“离巴”切题。白帝城位于四川,“巴”可作四川的代称。 例二:“何故至此”(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莱茵”。
      将“莱茵”相同的“艹”字头去除,为“来因”切谜面。 26、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去除谜底每字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 例一:“万家宝”(猜二字常用语一) 谜底:“遭遇”。去除相同的“辶”,为“曹禺”扣谜面。
      “万家宝”乃“曹禺”原名。 27、离合格 又名“金钟”格。此格谜底字数不限。只是谜底每个字必须是合体字,猜时先分后合读(或先合读后分读),使谜底一个字读成三个或四个字。 例一:“绝代佳人”(猜字一) 谜底:“好”。先正读为“好”,再分读成“女子”,连续读做“好女子”,紧扣谜面。
       例二:“夕阳”(猜字一) 谜底:“晒”。先分读成“日西”,再合读为“晒”,连续读作“日西晒”以扣谜面。 28、碎锦格 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将谜底字分拆作二字或三、四字读。 例一:“众口一词”(猜邮电用语一) 谜底:“信筒”。
      将“信筒”二字分拆读做“人言个个同”,与谜面相照应。 例二:“都是曾经沧海人”(猜中药名一) 谜底:“竹沥”。把“竹沥”二字分开读作“个个历水”,以扣谜面。 29、求凰格 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如“双、偶、合、匹配、同、联”等字。
       例一:“鸟唱歌”(猜成语一) 谜底:“对牛弹琴”。“鸟唱歌”与“牛弹琴”相对,冠以 “对”字即构成谜底。 例二:“主词”(猜语文名词一) 谜底:“双宾语”。“主词”与“宾语”相对,附加“双”字即成谜底。 30、遥对格 又名“楹联”、“求偶”、“鸳鸯”格。
      谜底一般不少于两个字。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中的“小对句”一般。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例一:“红五分”(猜电影名一) 谜底:“黑三角”。 例二:“五月黄梅天”(猜饮料一) 谜底:“三星白兰地”。 31、隐目格 此格与其他格有所不同(只有探骊格与其相似),根据谜面所示,只标出谜格,不标谜目。
      猜射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说文解字”(隐目格) 谜底:“书名,论语”。其中“书名”实际上就是所隐谜目(因《说文解字》是一部书)而“论语”即是书名,从字面上又能与谜面相扣。 例二:“赤芍白芍”(隐目格) 谜底:“中药名,双花”。
      “赤芍”与“白芍”二者既是中药,又是花卉。 32、探骊格 又名“骊珠”格。格法与“隐目”格相似。谜条上只写出谜面与谜格,不标出谜目,猜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吾”(探骊格) 谜底:“成语,有言在先”。谜面只有一个 “吾”字,根据联想推断,要成为一个语字,必须在“吾”字前加个“讠”字,才能构成“语”字。
      “成语”即谜目,与“有言在先”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二:“旭”(探骊格) 谜底:“节日,八一”。“旭”节去一个“日”为“九”,“八一”之和为“九”。 33、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谜底须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魔术表演”(猜成语一) 谜底:“化为乌有”。“为乌”互换位置后,连续读成“化乌为有”,扣合谜面。 例二:“暴君”(猜法律名词二) 谜底:“元凶、首恶”。“凶”有“首”互换位,连续读为“元首”,扣合谜面。 34、抵销格 谜底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
      中间除有相同的字外,还含有与“抵销”义有关的关联词,如“掉、去、省、没、迁、无”等字。相互抵销后以所余字扣谜面。 例:“说”(猜古人名二) 谜底:“司马谈、司马迁”。将谜底中相同的“司马”去掉,“迁”字摒除,余“谈”字与谜面相扣。 35、解领格 别名:鸳肩格。
      谜底须四字以上,谜底的第二个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江淮河汉常作客。(打一成语:四海为家) 将第二个字拆为“水每”连上下文为“四水每为家”,切合谜面 36、摘领格 别名:折领格、折项格、射喉格。谜底需四字以上,除去第二个字候切合谜面。
      例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打三电影:家、望乡、新的一代) 除去“望”为“家乡新的一代”。 36、遗珠格 别名:解带格、鸿沟格、挖心格、折腰格、比干格、抹胸格等。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字,最中央的一字除去。例如:口(打一成语:因小失大) 读“因失大”切合谜面。
       37、折胫格 别名:脱袜格、缓带格、不胫格。谜底需四字以上,倒数第二字除去。例如:分(打一电影:汾水长流) 读“汾水流”切合谜面。 38、期艾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其中有叠字,除去一个叠字后切合谜面。例如:乘法入门 (打二杂技节目名:驯马、马术) 去一“马”读“驯马术”切合谜面。
       39、神龙格 别名: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上半截大部分切合谜面,下半截少部分出去,除去的少部分字应由旁边的邻字消除。例如:瞎子(打一电影:看不见的战线) 将“战线”除去切合谜面。 40、折柳格 别名: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下半截大部分扣合谜面,上半截少部分除去,除去的少部分字由旁边的邻字消除。
      例如:“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打一外国首都名:帕拉马里博) 只取“马里博”,“帕”字由邻字“拉”掉。 41、联珠格 别名:连珠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句中的连接句或字,以上一句末一字,下句的第一字,连缀成一词。
      不能用词组作谜底。例如:十二克。 (打毛泽东词二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打胜”切合谜面,“打”对“十二”,“胜”对“克”。 42、加冠格 别名:正冠格、加冕格。谜底大部分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续,以补充谜底句文的不足。
      例如:大江东去。 (打一红楼梦词句:……水,无复向西流) 从原句的“东逝水”借来“水”字。 43、加履格 别名:进履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连接着的两个句子,用上一句全句,加下一句首句,连读切合谜面。例如:党的号召(打一《韩非子•显学》句:一国可使齐、为) 从下句“为治者用众而舍寡”解来“为”字。
       44、牟尼格 与“红豆格”相反,取消谜底的逗号,上下串读成一句,成谜。例如:文丞相印。(打《左传》一句:信,国之宝也) 此典出自文天祥曾任丞相,封信国公。去逗号后为“信国之宝也”。 45、玉版格 将谜面的字,部分暗隐叫销。如谜面上发现有“勿、不、休、莫、去、别、漏、流、泛等字眼,就把邻近的多余的字除去,剩下的字,才是有关谜底的字。
      例如:漏船载酒泛中流。 (打古文《喜雨亭记》一句:是岁之春) 猜时,将“载酒”二字作为谜面,其余字已暗隐,“载”扣“岁”,“酒”扣“春”。 46、泄白格 别名:露面格、漏底格。灯谜术语,称之为“露春”,为文义谜的大忌。例如:施珠则太赤,施粉则太白。
      (打唐诗七言一句:却嫌脂粉污颜色) “粉”字底面相犯,在谜规上不允许。此格曾有不少子格,如犯第一字为“露头”,第二字为“露颈”,中央一字为“露腹”,倒数第二字为“露胫”,末字为“露尾”。 47、带目格 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谜面前两字隐格目名称,不标谜格,让猜中时并带出人名、地名和数字等等来。
      例如:甲午风云(干支十二寅辰) 其中“干支”为所隐之目,“二”是隐目所带之数字,“寅”、“辰”是谜底,他们包括在十二干支之内,与谜面“甲”、“午”相扣。 48、内附格 别名:暗附格、藏藏格。谜底需用具有格名的句子,暗附格名,须能体现格名的用意。
      例如:奖 (打一《西游记》人名:卷帘大将) 谜面“奖”是“大将”的倒读,和“卷帘格”的用意。 49、簪花格 谜底需用两字以上的词或成语,谜底的第一个字只允许加草字头或竹字头。例如:张苞 (打一成语:方兴未艾) “方”字加草字头成“芳”,以“芳兴未艾”切合题意。
       50、反切格 以谜面或谜底的两个字“切音”,即将上一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相切,得一个字,再加上“反”或“切”字,切合谜面。例如:枪林(打一常用词:亲切 谜面“枪林”反切成“亲”,扣谜底“亲切”,“切”是附加字。 51、重门格 别名:二进宫格、叠户格。
      谜底用一字、一词或短句组成,不直接解释谜面的意义,谜面先射中寓意,后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例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打一字:虫) 第一层门,先从谜面十二地支中,独缺戌;第二层门,应知戌属狗,狗即犬。经转义,独缺犬,为虫字。 52、苏黄格 谜底的词不直释谜面的意思,先以谐音附会,后才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
      例如:剪烛。 (打一古科举名:状元) “剪烛”会意“一夹一明”,经谐音附会成“一甲一名”,即“状元”。 俺知道得就这些,可能不太全,不过常用的都有了。 。

    a***

    2007-01-03 19:17:07

其他答案

    2007-01-03 19:13:10
  • 简单的说,就是猜谜的方法

    1***

    2007-01-03 19:13:10

  • 2007-01-03 16:44:08
  •   最近对谜有些兴趣,一直在迷惑“格”什么的,呵呵,刚刚查了一些,与您共享。
    什么是谜格?就是指谜面和谜底扣合时,谜底变化必须所遵循的格律,或叫格式。谜界前辈谢会心先生在他所著的《评注灯虎辨类》一书中写道:“……然有时采取底句,当借词挂面,犹未能循蹈轨辙,势不得不于常法外,别开途径以济思路之穷,此制谜标格所由?P也。
      ”谢先生所说的常法,就是前章所介绍的谜体,而别开的途径就是把谜底作不同的变化,如字序移位,字形分割,字音谐读,字数增减,字义对仗等。根据不同的变化,赋予不同的名称,于是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谜格。运用谜格的灯谜,必须在谜条上注明用何种格。 灯谜设格,始于明代,最初曾有扬州马苍山的所谓“广陵十八格”之说,经过清代三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谜格种类不断增多,花样不断翻新,名称竟达数百种之多。
      尽管有许多谜格由于制谜者很少使用,已无形中被淘汰,但流传至今的谜格仍有一百几十个。 谜格过于繁杂,使人很不容易掌握。故在制谜实践中,不少谜格因名异而法同被合并,还有些谜格本是矫揉造作,随意设立,毫无实用价值,也应摒弃。实际上目前在各地灯谜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只不过二十多格。
      这二十多格中又数卷帘、秋千、徐妃、求凰四大格运用最为广泛。 下面对几个最常用的谜格作简单举例介绍。 1 卷帘格 (底123->321) 谜底字数至少为三个字,倒读扣合谜面。“卷帘”一词乃取“倒卷珠帘”之义而定名。如: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卷帘格,打出版名词一) 谜底:单行本 应倒读成“本行单――本行业是单独的”来扣合题意。
      这里“行”本读xing,扣合时应读成hang。 此(卷帘格,打青海省地名一) 谜底:柴达木 应倒读成“木达柴”,即“此”加上“木”就是“柴”字。 峨嵋(卷帘格,打成语一) 谜底:名山大川 应倒读成“川大山名”,解释为“四川省一座大山的名称”。
       德智体全面发展(卷帘格,打学科一)谜底:优生学 应倒读成“学生优”和谜面相扣。 慈母哼曲催郎眠(卷帘格,打影片名一) 谜底:心儿在歌唱 倒读为“唱歌在儿心”与谜面相扣。 2 秋千格 (底12->21) 谜底字数限定为两个字,倒读扣合谜面。
      除因一上一下象荡秋千似的取名为“秋千”外,另亦据“汉武帝祈千秋之寿,后庭多作秋千之戏”典故演化而来。如: 花开花落(秋千格,打电影演员一) 谜底:谢芳 倒读为“芳谢”,“花开”扣“芳”,“花落”扣“谢”。 驿外断桥边(秋千格,打运动器材一)谜底:木马 倒读为“马木”,“驿”外取“马”,断“桥”边取“木”。
      谜面是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句。 妇女半边天(秋千格,打排球运动员一) 谜底:郎平 倒读为“平郎”,即“平等于男子”的意思。 终年节约(秋千格,打职务一)  谜底:省长 倒读为“长省”,解释为“长期节省”。这里“长”字作了别读。
       3 徐妃格 (加偏旁,部首) 谜底字数至少为两个字,具有相同的部首,须去掉相同的部首后扣合谜面。“徐妃”这一名称出典于《南史·后妃传》徐妃的故事。因徐妃常化半面妆,故借用作格名,示意作半边猜射。如: 瓤(徐妃格,打动物名一)  谜底:狐狸 除去相同的“犭”旁以“瓜里”相扣。
       独身主义(徐妃格,打地名一)谜底:邯郸 除去相同的右“阝”旁,以“甘单”相扣。 征求题解(徐妃格,打常用词一)谜底:疙瘩 除去相同的“疒”旁,以“乞答”相扣。 独秀峰(徐妃格,打科教片一) 谜底:鸟岛 除去相同的“鸟”部,以“一山”相扣。
       团结者不能屈(徐妃格,打京剧名一)谜底:汾河湾 除去相同的“氵”旁,以“分可弯”相扣。 传统戏法(徐妃格,打影片一)   谜底:苦菜花 除去相同的“艹”头,以“古采化”相扣。 此格原仅限于相同边旁(如例中“犭”“阝”“氵”),若相同其他部首(如例中:“艹”“疒”“鸟”),则另有其他名称,现为简便起见,不管相同在何部分,本书统称为徐妃格。
       4 求凰格 (配字对联) 谜底和谜面要求象“无情对”一样,以谜面为上联,按字音平仄分明,字义对仗工稳的要求逐字对出下联,再在下联的前面或后面配上适当的附加字(词)就是谜底。这些附加字(词)大致有:对、双、偶、匹、配、比、齐、会、合、朋、伍、连、逢、联、共、同、交、伴、相、和、缘、鸳鸯、相会、相对等。
      凡具有成双配对含义的词汇都可作为附加字(词),且还允许夹用活络的虚字。 “求凰”一词,取名于古典乐曲“凤求凰”。如: 冷霜(求凰格,打物理名词一)  谜底:热电偶 此处“热”对“冷”,“电”对“霜”,“偶”是附加字。 实弹(求凰格,打豫剧名一)   谜底:对花枪 此处“花”对“实”,“枪”对“弹”,“对”是附加字。
       紫苏花(求凰格,打地名一)   谜底:乌鲁木齐 这里“乌”对“紫”,“鲁”对“苏”(省名简称),“木”对“花”, “齐”是附加字。 玉门关(求凰格,打五言唐诗一句)谜底:金殿锁鸳鸯 这里“金”对“玉”,“殿”对“门”,“锁”对“关”,“鸳鸯”是附加词。
       丹心谱(求凰格,打五言唐诗一句)谜底:来对内头吟 此处“白”对“丹”,“头”对“心”,“吟”对“谱”,“来对”是附加词。 以上四格是灯谜中最常见的、也是运用最多的,被称为灯谜的“四大谜格”。 5 上楼格 (底123->312) 亦称“登楼格”。
      谜底字数至少三个字,须将末一字移至首字扣合谜面。如: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上楼格,打京剧名一) 谜底:伐子都 按格规应以“都伐子”扣题。 矢志从一(上楼格,打成语一) 谜底:誓不两立 按格规上楼后以“立誓不两”相扣。 6 下楼格 (底123->231) 谜底字数至少三个字,须将第一字移至末字扣合谜面。
      如: 祝你健康(下楼格,打国名一) 谜底:安道尔 按格规读成“道尔安”来切合题意。“尔”作“你”解 望夫云(下楼格,打《水浒》浑名一)谜底:白面郎君 按格规应读成“面郎君白”来切合题面。“望夫云”是一出地方戏的剧名。显然此处“云”字也作了别解。
       7 掉头格 (底123->213) 亦称“掉首格”,“掉”,又作“调”。谜底字数至少三个字,须将前两个字互换位置后扣合谜面。如: 救死扶伤(掉头格,打交通名词一) 谜底:人行道 按格规掉头后,以“行人道――行人道主义”来扣合题面。
       梦话(掉头格,打外国作家一)  谜底:柯南道尔 按格规掉头后,以“南柯道尔”来扣合题面。“尔”作虚词解。 8 掉尾格 (底123->132) “掉”,又作“调”。谜底字数至少三个字,须将末二字互换位置后扣合谜面。如: 远方的未婚妻(掉尾格,打成语一)谜底:不近人情 按格规掉尾后,以“不近情人”切合题意。
       晨会(掉尾格,打电视剧名一) 谜底:相见在明天 按格规掉尾后,以“相见在天明”扣合谜面。 9 蕉心格 (底1234->1324) 谜底字数为双数,至少是四个字,须将中间两个字互换位置后扣合谜面。如: 柔能制刚(蕉心格,打外国首都一)谜底:温得和克 按格规中间二字互换后,以“温和得克”扣题。
       日(蕉心格,打《红楼梦》人名二)谜底:王成、来旺 按格规中间二字互换后,以“王来成旺”扣合谜面 10 双钩格 (底1234->3412) 谜底字数限定为四个字,须将前二字与后二字互换位置扣合谜面。如: 租界(双钩格,打刊物名一)  谜底。
      国外地质 按格规应读成“地质国外”扣合题意。 目(双钩格,打越剧名一)谜底:十八相送 按格规应读成“相送十八”扣合题意。 11 辘轳格 (底1234->2143) 谜底字数为双数,至少为四个字,须将第一字与第二字对调,第三字与第四字对调,……,来扣合谜面。
      如: 暗暗赞许(辘轳格,打数学名词一)谜底:中心对称 按格规应该成“心中称对”扣合题意。 冬至一阳生(辘轳格,打词牌一) 谜底:应天长慢 按格规应读成“天应慢长――白天应该慢慢地长了”切合题意。 12 虾须格 (底12->AB2) 谜底至少两个字,须将第一个字拆成两个字扣合谜面。
      如: 哑姑(虾须格,打成语一)  谜底:妙不可言 按格规应将“妙”字拆开,读成“少女不可言”切合题面。 你知,我知(虾须格,打三字口语一)谜底:天晓得 按格规应将“天”拆成“二人”两个字,谜底读作“二人晓得”切合题面。 此格原规定唯有谜底首字左右分拆(如前例)方称虾须格,若首字上下分拆(如后例)则称蝇头格。
       13 燕尾格 (底12->1AB) 谜底至少两个字,须将最末一字拆成两个字扣合谜面。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燕尾格,打影片名一) 谜底:群芳谱 接格规将“谱”拆成“普言”二字,读作“群芳普言”切合题面。 好男儿守卫边疆(燕尾格,打外国地名一)谜底:汉堡 按格规将“堡”拆成“保土”二字,读作“汉保土”切合题面。
       此格原规定唯有谜底未字左右分拆(如前例)方称燕尾格,若未字上下分拆(如后例)则称蜓尾格。 14 蜂腰格 (单底123->1AB3) 亦称中分格。谜底字数为单数,至少三个字,须将中间一字拆成两个字扣合谜面。如: 隆中决策(蜂腰格,打地名一) 谜底:三岔河 按格规将“岔”拆成“分山”二字,读作“三分山河”切合题面。
       三八献礼,六一贺词(蜂腰格,打国产影片二) 谜底:祝福、好孩子 按格规将“好”拆成“女子”二字,读作“祝福女子孩子”扣合题意。 此格原规定中间一字上下分拆(如前例)方称蜂腰格,若左右分拆(如后例)则称展翅格。 15 碎锦格 (底12->ABCD) 谜底至少两个字,每个字都须拆成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扣合谜面。
      如: 腹稿(碎锦格,打外国影片一) 谜底:忠诚 按格规拆成“心中成言”扣合题面。 众口一词(碎锦格,打邮电用物一) 谜底:信筒 按格规拆成“人言个个同”切合题句,这里“筒”被拆成三个字。 16 白头格 (首字谐读) 此格异名较多,有皓首,素冠,雪帽,寿星等名称。
      谜底至少两个字,首字须谐读后扣合谜面。如: 家徒四壁(白头格,打防空设施一) 谜底:防空洞 这里“防”谐读作“房”,以“房空洞”切题。 十(白头格,打成语一)  谜底:成千成万 第一个“成”谐读作“乘”,以“乘千成万”扣合题面。
       17 粉底格 (末字谐读) 此格异名亦较多,有素履,踏雪,白足等名称。谜底至少两个字,末字须谐读后扣合谜面。如: 呱呱坠地(粉底格,打中药名一) 谜底:孩儿参 此处“参”谐读作“生”,以“孩儿生”切合题意。 鹰击长空(粉底格,打电影演员二)谜底:张翼、高博 此处“博”谐读作“搏”,以“张翼、高搏”,切合谜面。
       18  素心格 (单底中字谐读) 此格又称玉带格或素腰格。谜底字数为单数,至少三个字,中间一字须谐读后扣合谜面。如: 食品厂(素心格,打军事名词) 谜底:制高点 这里“高”谐读作“糕”,以“制糕点”切合题面。 花木兰替父从军(素心格,打起重工具一) 谜底:千斤顶 这里“斤”谐读作“金”,以“千金顶”切合题意。
       19 梨花格 (每字谐读) 此格又称谐音格或全白格。谜底至少两个字,须全部谐读扣合谜面。“梨花”一词取“梨花满白”之义,故名。如: 信天游(梨花格,打电影演员一) 谜底:韩非 披格规谐读作“函飞”切合题面。 崇敬扁鹊华佗(梨花格,打歌唱家一) 谜底:李谷一 按格规谐读作“礼古医”切合题意。
       20 遥对格 (对联) 此格异名亦较多,有对偶,锦屏,楹联,鸳鸯等名称。它和求凰格类似,区别在于求凰格谜底应有附加字,而遥对格无附加字。其谜面和谜底纯是一幅有趣的对联。如 白虎堂(遥对格,打京剧名一) 谜底:乌龙院 这里“乌”对“白”,“龙”对“虎”,“院”对“堂”。
       外婆磨针(遥对格,打数学名词一)谜底:内公切线 这里“内”对“外”,“公”对“婆”,“切”对“磨”,“线”对“针”。 遥对和求凰两格虽属对联形式,但它们以其中文字经别解变义后再进行对仗,这样就具有谜味。如上例中的“公”原作“公共”的“公”,对仗时应作“老公公”的“公”。
      因此说遥对格和求凰格的灯谜是兼有对联中的对仗和灯谜中的别解这两个特点。它们是对联形式的灯谜,灯谜形式的对联。 21 亥豕格 (字形别读) 谜底至少两个字,利用文字的形似,故意将其中一个字或几个字别读成他字来扣合谜面。如: 甘罗十二为丞相(亥豕格,打活动场所一) 谜底:少年宫 这里把“宫”别读作“官”,以“少年官”切合谜面。
       允许串门(亥豕格,打影片一)谜底:淮上人家 这里把“淮”别读作“准”,以“准上人家”切合面句。 22 回文格 (底123->123321) 谜底字数至少两个字,须顺读接着再逆读扣合谜面。如: 猜谜能手猜灯谜(回文格,打《水浒》浑名一) 谜底:打虎将 按格规顺读连逆读成“打虎将将虎打”切合题面。
       杜绝送礼,双方互遵(回文格,打成语一) 谜底:供不应求 按格规顺读连逆读成“供不应求求应不供”切合题意,解释为“供给者不应有所求,有求者应该不去供”。 23 内附格 (底内藏谜格) 此格亦称暗附格或藏格,指谜底中暗藏某个谜格名称,并以此格的格规使底面相扣,如: 早晚都很忙(内附格,打杂技节目一)谜底:空中秋千 此谜暗藏秋千格,以“中空――中午有空”来扣合谜面。
       拜师(内附格,打五言唐诗一句) 谜底:白首一先生 这一条暗附白首格(即白头格),把“一”谐读作“揖”,以“揖先生”切合题意。 24 骊珠格 (谜格自猜) 此格亦称探骊格,形式较为特殊,一般的灯谜都标谜目,唯独此格不标明谜目,它把谜目隐蔽在谜底之中,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连贯成义来扣合谜面。
      
      因此凡骊珠格灯谜,其谜目得由猜射者自己按题面意思去探索。骊珠,取“探骊得珠”之义,故名。例如: 氡(骊珠格)       谜底:节气·冬至 解作“氡”节去“气”为“冬”,此处“节气”原是谜目,现和“冬至”连在一起去切合谜面。 今夜月明人尽望(骊珠格) 谜底:首都·仰光 “首都”原是谜目,现和“仰光”连在一起切合题意。

    h***

    2007-01-03 16:44:08

  • 2007-01-03 16:42:24
  •   谜语中“格”是什么意思? 
    谜格是表示谜底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谜底需要读谐音、需要调换字的顺序,才能和谜面相匹配。现有的谜格名目繁多,每个谜格还有好多别名。即使是常见的谜格,也不下二、三十种。我根据前人的文章,把常见的谜格分成了五大类,每类选出一至两个具代表性的谜格出来加以解释。
      其他未曾见过的谜格,可以上网查阅“紫丁香谜苑”谜格例释之类的资料。 1.谐音类 代表谜格:白头格、梨花格 白头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首字必须读谐音才能扣合谜面。读谐音也叫“念白字”,所以取名“白头”,表示第一个字是白字。 黄昏(白头格,地名一)洛阳,第一个字谐音读成“落阳”。
      一般来说,读谐音的字,声调也需保持一致。“落阳”读成“洛阳”可以,读成“罗阳”就不对了。 梨花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梨花是白色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满眼的白色,所以用“梨花”表示全白。 甜包子(梨花格,我国县名一)唐县,两个字都谐音读成“糖馅”。
       个体户售货(梨花格,国名一)丹麦,读成“单卖”扣合谜面。 其他类似谜格有:粉颈、玉带(素心)、素胫、粉底等等,“粉、素、玉”都是表示白色,颈、心、胫、底等字就指明了哪个位置的字读谐音。 顺便说一句,如果谜面没有标任何谜格,那么灯谜的谜底是不可以读谐音的。
      这是灯谜严谨性的表现,对比那种“蜜蜂停在日历上”猜成语“风(蜂)和日丽(日历)”的脑筋急转弯,两者有本质区别。 2.移字类 代表谜格:秋千格、卷帘格 秋千格:谜底限定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像打秋千一样两面摆动。 问卜命途(秋千格,数学词汇一)运算,打秋千成为“算运”,卜算命运 节约能手(秋千格,地理名词一)省会 卷帘格: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倒着读来扣合谜面。
      这个格的命名取“倒卷珠帘”之意,暗示从后往前读谜底。 功推汉番通婚策(卷帘格,三字词汇)亲和力,读成“力和亲”。 胸有成竹能过关(卷帘格,法律名词)通信自由,读成“由自信通”,胸有成竹的自信,通关当然不成问题。 这类谜格,谜底移字之前和移字之后的意义必须完全不一样。
      如果谜底是“寻找”,调换成“找寻”,两个词的意义没有太大区别,那么就没必要加谜格了。其他移字类的常用谜格还有上楼格、下楼格、双钩格、调首格、调尾格等等。 3.分读类 代表谜格:虾须格、徐妃格 虾须格:谜底字数在两个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
      因为第一个字像虾须一样左右分展,故此得名虾须格。 桂林风光甲天下(虾须格,打我国一市名)汕头。桂林以山水出名,所以是“山水之头”。 手术学(打法律名词一)刑法,分展成“开刀法”。 徐妃格:格名出自李商隐诗“只得徐妃半面妆”。南朝的梁元帝是个独眼龙,他的妃子徐氏每次得知元帝要来时,便故意只化半面妆等候。
      因此又叫半妆格。“徐娘半老,丰韵尤存”,说的正是这位徐妃。此格谜底须在两字以上,所有字的偏旁部首都相同。去除这些相同的偏旁,剩下每字的半面来扣合谜面。 只是朱颜改(徐妃格,化学元素二)铯、铑,“红颜已逝”,年老色衰。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徐妃格,五字常言)惺惺惜惺惺。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谜面用上半句歌词引起下半句。 其他的常见分读类谜格,还有蝇头格、展翼格、燕尾格、蜓尾格、碎锦格等等。徐妃家族还有放踵格、摘遍格、金蝉格等等。 4.对偶类 代表谜格:遥对格、求凰格 遥对格: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一般。
      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虎皮花(遥对格,中药名一)龙胆草。“虎龙”动物相对,“皮胆”身体部位相对,“花草”植物相对。 三中全会(遥对格,四字佛教语)四大皆空。“三四”数目相对,“中大”体积相对,“全皆”副词相对,“会空”形容词相对,会可以表示会聚,空表示清除。
       求凰格: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比如:齐、双、比、对、会、配、偶、和、匹、逢等字眼。 黄金(求凰格,中国画家一)齐白石。“黄金、白石”相对。 鸟唱歌(打成语一)对牛弹琴 5.骊珠格 骊珠格也称探骊格,是难度和欣赏性都非常高的一类谜。
      骊珠格不写具体谜目,谜底要在前面连带谜目才能形成完整猜射 今夜月明人尽望(探骊)首都?仰光。谜底和谜目连起来,意思是“头都抬起来看光(月亮)”。 伯符留遗训,何事倚公瑾?(探骊,3字+2字)外政要?赖斯。孙策(伯符)临死之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公瑾)”。
      谜底顿读为“外政、要赖斯”。 6.离合字 谜底中有一个可拆分成几个部分的字,叫“母字”,分解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叫“子字”,然后将子字、母字连缀起来,扣合谜面。这样的谜,称之为离合字谜。离合字已经单独成为一类谜了,为方便起见,还是放在谜格里加以说明。
       此地空余黄鹤楼(离合字)禽人离,母字是“禽”,拆成后面的人、离两个子字。 看到老公就劝劝(离合字)见夫规 双崖吞滟?捅诹①缑牛ɡ牒献郑┥郊邢俊C栊吹氖浅そ奶料康木跋蟆? 两兄弟再谈论片刻(离合字)二人又小叙 学效李广射卧虎,铮然一声崩箭镞(离合字二)弓虽强、石更硬。
      此谜用两个离合字一气呵成,贯连扣谜,更有情趣。 孔子众贤徒各自乘车(离合字)七十二人一人一辇。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离合字谜了。 离合字的原则是,母字一定要在谜底的开头或者结尾,不能放在中间。放在中间的另有一类谜,叫中分字,不过比离合字的普及性要小很多。
       制谜用格,是有原则的。和借代一样,它只是一种补救的手段。对有先天缺陷的谜底,如果能够借助谜格的使用,令原本不容易成谜的谜底豁然开朗,“格助谜活”,谜格就有使用价值。如果不用格也能做出好谜,那么保持天然本色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用了谜格反而使谜底理不通、气不顺,那就应该坚决反对。
      有人提出的谜格使用原则是: 1、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 2、不使用较生僻的谜格; 3、决不赞成将两种以上谜格混用于一谜之中。

    1***

    2007-01-03 16:42: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谜语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