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万有引力

首页

关于万有引力

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物体因为存在质量而互相吸引
但是我对这句话有点怀疑,物体一定要有质量才能吸引吗?质量为零,引力不能存在吗?也许地球的一切资源符合,但是银河系也是吗?河外星系呢?总星系以外的星系呢?暗物质也是吗?请大家共同讨论,也许我们的讨论结果能够推翻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08 18:04:07
       发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有欠妥之处--忽略了排斥力 
      列昂尼德-阿尼斯特拉坚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研究了金属在宇宙中的附着(粘附)过程。通过在计算机上计算出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模式,他得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结果:起作用的不是万有引力,而是推斥力。
      在弄清这绝不是什么数学上的错误,也不是计算机受病毒侵扰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使他对原来的研究工作失去了信心,因为宇宙中的物体并不是像牛顿所教导的相互吸引,而是互相排斥。在他对自己的猜测确信不疑之后,便中断了论文的撰写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另一个万有引力概念的研究中去。
       列昂尼德-阿尼斯特拉坚科依旧认为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科学家,所以要想对他的定律提出更正谈何容易。在阿尼斯特拉坚科看来,如果牛顿能生活在离我们比较近的年代,他一定会产生物体相互排斥的想法。而在他那个年代,他的这一发现无疑也是个突破。
         如此说来,莫非世界的构造是另外一个模式?因为任何物体,只要不擎住,它一定会掉到地球上来(比如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如果不是地球的引力,那又是什么力让它往下掉呢?   阿尼斯特拉坚科认为是整个宇宙环境的推斥力。为了更能说明问题,他甚至用了另外一个说法:“稍微地推一推。
      ”星球和行星,整个宇宙都在共同对苹果施加一种推力,就是这种合成力促使苹果向地球方向运动。列昂尼德-阿尼斯特拉坚科还用数学方法证明,正是物体的相互排斥比吸引力使整个系统更趋稳定。当然,牛顿也没错,他没有骗人。他论述的万有引力原则只适用于太阳系,绝没有把它说成适用整个宇宙。
      只是在他死后,人们将万有引力定律说成具有普遍意义,没有任何根据地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正因为如此,天文物理学才走入了死胡同。   今天就连孩子也知道宇宙在扩大。也就是说,星系在互相越飞越远,不断地增加彼此间的距离。但是,如果说有万有引力定律,星系应该靠拢才是,起码也应该是保持原来的距离。
      而如果它们互相排斥,那理所当然是相互远离而去。   物理学家们为了千方百计抱住万有引力定律不放,于是使出了各种花招,将天文学最新发现的一些事实也拉了过来,于是便产生了“黑洞”学说,称它们多得不得了,并把物质吞没。虽说谁也没见过“黑洞”,可把这种靠不住的假说“强拉来”当成理论。
      经验主义天文物理学同万有引力定律的这些类似的不对接情况多得数不胜数。   如果用“稍微推一推”来代替引力,那一切就好办多了。整个宇宙在千方百计将邻近的物体距离拉近,可它们与此同时却想靠推斥力朝不同方向飞去,而不让互相坠落在一起。 通古斯的不明飞行物飞向太空   被列昂尼德-阿尼斯特拉坚科作为一种新假说基础的推斥原则让人能自圆其说地论述这种不明飞行物现象。
         在地球周围,除了月球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卫星。在彗星和小行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时候,由它们产生的重力摄动――现在我们将把它视为推斥力――会迫使其中一部分小卫星坠落到地球上,成为火流星。   一进入大气层之后,火流星(一颗又大又亮的流星)开始变热起来。
      由于受到加热,正面的表面有电子流失,于是流星发生极化:正面的表面带有正电荷,背面是负电荷。在飞行物体和地球之间产生了静电引力。就像人们常用的塑料梳子,用它们梳过几下头之后,它们便能吸附一些小纸屑。   由于越来越靠近地球,电势就会不断增长,很有可能就会像通古斯陨星一样发生击穿和火流星朝地球放电等现象。
      被击穿之后,力量的平衡被打破,现在已经是地球和飞行物体之间的推斥力大大地超过宇宙的“推力”,于是流星在这个力量的作用下以加速度返回太空。   在个别情况下,静电力可以让火流星停在半空中,这就是不明飞行物悬挂在空中的道理,以致使电流断路,收音机发生故障,使人和动物发生恐慌。
      因为目标的运动像滑冰一样是无惯性,所以只需稍稍一些推力,身体便能轻如飞燕。这就是为什么“飞碟”会快速离开原地又马上改变飞行轨道的原因。根据阿尼斯特拉坚科的假说,所有的不明飞行物都是被挤到地球大气层来的小卫星,它们的行动毫无理性可言。但有时候人们却倾向于认为,这些发光的目标在追踪飞机、汽车、人和动物,说明它们是蓄意所为,虽说这充其量不过是带电的物体在跟随处在最近距离的质量而已。
         其实,人们称之为通古斯陨星的只是被当时飞过的恩克彗星以及哈雷彗星的“同路人随从”推到地球跟前来的石块流,所以目击者称他们所看到的陨星飞行的方向和角度都有所不同。那些最大的石块撞到地上,释放出电荷,于是引发一连串震撼整个原始森林的爆炸和离现场700公里都能看到的火柱。
      爆炸过后,由于推斥力大于静电引力,这些太空的漂泊者又都回到了太空。目击者所言的分歧便源于此:有一些人是看见陨星飞向大地,另一些人看见的是火流星返向天空。通古斯的这起奇事并不是绝无仅有,虽然在类似的现象中规模最大。10多年前,一声剧烈的爆炸震撼了俄罗斯萨索沃整个小镇,那里也同样看到了陨星之类的东西。
      去年,一颗硕大的陨星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上空掠过,人们都在寻找陨星的残留物,可是未必能够找到。 如果科学界承认阿尼斯特拉坚科的假说,照科学家看来,对万有引力的新观点定会有助于创建一门全新的航天学:宇宙飞船要克服的不再是万有引力,而是“充分利用”它。
      飞机、航天站和潜水艇也不用再担心不明飞行物捣鬼。如今有三分之二的飞船在飞往金星的途中失踪,而眼下人们正在准备飞往火星。人为的漂浮――悬浮在空中――很快将变得和乘公共汽车一样随便,宇航员的失重感也将变成家常便饭,在此基础上将诞生一些全新的地面,更确切地说是空中的交通工具。
         至于对牛顿,人们是否会对他的评价有所修改呢?是否会改称他为宇宙空间引力-推力定律最早理论的鼻祖?这就得等待时间来说话了。 。

    m***

    2007-02-08 18:04:07

其他答案

    2007-02-06 19:38:58
  • 物理吗,本来就是一个淘气而又可爱的孩子,总在不断的成长之中.就比如说,为什么矢量运算就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而不是正六边形或者其他的

    凡***

    2007-02-06 19:38:58

  • 2007-02-05 23:49:21
  • 本人有一个实验,成功也许能推翻万有引力。前提条件是光在通过黑洞时,无法逃脱,会被吸引过去。假如证明出光没质量,万有引力则被推翻。
    实验:完全密封透明容器内,放入水,还有白磷。将此容器放入,内壁用太阳能材料做的,用来吸收水与白磷反映时产生的光能。(实验温度为绝对零度)
      待水与白磷反映完毕后,称量透明容器质量是否变化,如无变化则光无质量,推翻万有引力。
      假如有变化,也可以利用太阳能接收器所接收的能量,温度的变化定出光的质量来。

    王***

    2007-02-05 23:49:21

  • 2007-02-05 20:34:56
  • 那要看你怎么定义这个万有引力了?
    什么是万有引力阿?

    引***

    2007-02-05 20:34:56

  • 2007-02-04 08:13:26
  •   物质的性质和成份究竟是什么迄今还是天体物理领域的一个难解谜团。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仅有少部分物质是人类肉眼所能观测到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是人类使用当前技术无法直接探测观察,这就是暗物质。有人猜测暗物质是由无形黑洞的轻量级微中子组成。目前,科学家展示首张暗物质的三维立体图,并暗示更好地理解宇宙重力作用,可能会解开暗物质之谜。
      (摘自下文: 宇宙现象揭秘:太空中十大最奇怪的事情 -------------------------------------------------------------------------------- 作者: 墨客 2007-02-03 05:31:05 (阅读:21) 据国外媒体报道,浩翰宇宙充满着无尽的神秘,至今一些宇宙现象和物质仍让科学家们无法解释。
      近日,国外网站列举了太空中十大最奇怪的事情。 1。食星星系 点击看大图 如同地球的动物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星系之间也可以相互“吞食”和进化。目前,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星系就在吞噬着附近的卫星,在仙女座附近离散分布着数十个星团。以上图片模拟30亿年前仙女座与银河系发生碰撞和相互吞噬的情景。
       2。暗物质 点击看大图 暗物质的性质和成份究竟是什么迄今还是天体物理领域的一个难解谜团。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仅有少部分物质是人类肉眼所能观测到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是人类使用当前技术无法直接探测观察,这就是暗物质。有人猜测暗物质是由无形黑洞的轻量级微中子组成。
      目前,科学家展示首张暗物质的三维立体图,并暗示更好地理解宇宙重力作用,可能会解开暗物质之谜。 3。类星体 点击看大图 类星体也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它的光度很强,科学家可观测到遥远宇宙边缘类星体所释放的光芒。它们的大小不到1光年,而光度却比直径约为10万光年的巨星系还大1000倍!因此被称为“宇宙灯塔”。
      目前,天体物理领域一致认为,类星体是遥远星系中心巨大的黑洞。照片是1979年拍摄的3C 273类星体。 4。重力波 点击看大图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任何物体处在加速状态下都会发出重力波,重力波是时空中扭曲失真的一种结构。重力波十分微弱,因此科学家认为在一些能形成重力波的“宇宙事件”中才能探测到它,所谓的“宇宙事件”包括黑洞合并等。
      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和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现积极探测神秘难懂的重力波。 5。真空能量 点击看大图 、 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真空太空是虚拟亚原子粒子酝酿的地方。这些粒子经常不断地被制造和毁灭。这种飞逝而过的粒子赋予每立方厘米空间一定的能量,据广义相对论认为,它们产生反重力力量促使太空分开。
      然而,没有人知道是什么真正导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胀。状态下都会发出重力波,重力波是时空中扭曲失真的一种结构。重力波十分微弱,因此科学家认为在一些能形成重力波的“宇宙事件”中才能探测到它,所谓的“宇宙事件”包括黑洞合并等。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和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现积极探测神秘难懂的重力波。
       6。迷你黑洞 点击看大图 按照新的理论,如果迷你黑洞拥有强大的重力场,太阳系中将有遍布数千个迷你黑洞,它们只有原子核般大小。不同于其他大型黑洞,迷你黑洞来自于宇宙大爆炸的残留物,由于它们与第五维空间有关,对时空产生不同程度的效应。 7。
      微中子 点击看大图 微中子带有中性电,事实上是一种无质量的基本粒子,它能够无阻碍地传输数英里。也许当你看这条新闻时,微中子便不知不觉地穿过你的身体。这种“幻影”粒子产生于健康星体的内部燃烧,这种原理就如同垂死星体的超新星爆炸。目前,科学家建立了一个微中子观测网(IceCube),该项目将探测器埋入地下、海水中或巨大冰层下。
       8。太阳系外行星 点击看大图 直到1990年代初,科学家对行星的认识还仅限于太阳系内的几颗行星,迄今为止(2006年7月),天文学家已发现宇宙中存在19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是否宇宙中还存在着第二个地球?系外行星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将是科学家们待解之谜。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更为先进的天文技术很有可能揭示和发现类似地球的其他行星。 9。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 点击看大图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3K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是宇宙诞生之初大爆炸时期的原始残留物。1960年代科学家首次证实它的存在,当时科学家发现一种无线电噪音在太空中四处辐射,最终确定这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它是证实宇宙大爆炸论最充分的证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最古老的光,它的发现被列入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近期,微波异向性侦测器(WMAP)测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为零下270摄氏度。 10。反物质 点击看大图 宇宙中存在着看不见的“反物质世界”,它的属性与我们的认知恰恰相反,比如,一个带有负电的电子,从反物质角度解释,它还拥有对应的反物质能量,即一个带正电电子。
      当物质和反物质相互碰撞作用,彼此能量抵消,碰撞之后即符合爱因斯坦的质能议程式:E=mc^2。据了解,科学家在未来新型太空飞船设计中提出了反物质发动机方案。 。

    立***

    2007-02-04 08:13:26

  • 2007-02-03 22:41:12
  • 静止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物质都有质量的话(包括光,电磁波等),那么又为什么要规定静止的质量呢?

    落***

    2007-02-03 22:41:12

  • 2007-02-03 17:18:51
  •    首先,任何物质都是有质量的(物理学界和哲学界都分别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说明了这个问题),只是未必有静止的质量(如光,电磁波等).
       其次,万有引力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力,但它又是极其微弱的一种力.它比强力,弱力,电磁力都小的多.但万有引力却是宇宙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力.强力弱力他们的作用范围很小,超过一定距离就不起作用了.所以万有引力虽然很小,但它统治着宇宙,它无处不在!

    w***

    2007-02-03 17:18:51

  • 2007-02-03 16:22:45
  • 牛顿说的是正确的。

    d***

    2007-02-03 16:22:45

  • 2007-02-03 16:02:30
  •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物质”本来是个科学概念,是抽象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所有的物体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还有,“物体因为存在质量而互相吸引”这句话,请注意,说的是“物体”,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质量的物体,许多东西的质量小到可以忽略,但并不能说它没有质量。
    另外,“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真理。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2个方面的特性。绝对性是指,在符合其条件的领域内,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相对性是说,由于人类总是处于某一历史时代中,认识世界的能力总会受到限制,这就造成对真理认识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人所认识的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
    综上做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即存在质量的物体之间。不存在质量的物体不属于其讨论范围,而且只讨论“引力”,不讨论“斥力”。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提出“万有斥力定律”,和牛顿无关。
    

    1***

    2007-02-03 16:02:30

  • 2007-02-03 14:20:15
  •   物理是一门科学,他研究的理论是所有事物之间关系,发展等知识的学科。我们现在研究的只能说是一小部分。试想下如果我们已经了解了所有。那我们不是没有研究的对象了吗?怀疑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现在我说下我个人的理解吧:
    质量:在牛顿的第一定律的解释是:采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赋予的物体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其实质在于给所有的物质建立一种定量的标准。
      我们知道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在体积和质料上是完全不同的。根据运动学或者引力场中所反映出的量的属性给与定量。在运动学中通过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途径提供了定量的依据,我们通常把它叫做惯性质量。而在引力场中通过引力场对物体所施加的作用力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途径提供了定量的依据,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引力质量。
      两种途径都是采用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同质量成正比。 但是质量还有一种解释:质量的定义定义了物体本身固有的惯性所反映的量同作用力的关系。然而,在物理上同时还定义了另一种含义,即物体的质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个关系也来自于质与量的哲学观念。也就是物体包含物质多少。
       我个人认为 既然质量是指物体包含物质多少,那么一种物质存在,就有质量。不存在没有质量的物质。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并没有什么问题。

    h***

    2007-02-03 14:20:15

  • 2007-02-03 12:51:40
  • 怀疑态度也是一种科学态度,本人敬佩你。但是牛顿同志的万有引力是经过科学事实验证的,怀疑不等于吹毛求疵,要有科学的怀疑态度!!!!!想推翻你就太天真了,今天多少已成现实的东西是在万有引力的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想必你不会不知道!!!!!最通俗易懂的(复杂的你听不懂)就是卫星绕地飞行的向心力就是万有引力提供的,但凭你的主观臆断和没有任何说服力的一句话能推翻什么呢?????要推翻,只能建立在你对万有引力的偏解、曲解和误解上。当然不能全怪你,你的物理老师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它只教会你武断的怀疑态度,没教会你科学的怀疑态度,当然它的主要责任是没有教会你扎实的理论知识,没有对前人的理论成果正确的理解并转化为自己有用的知识,这样的老师就应该让你这样的学生给他丢丢人!如此牛顿这样为人类创造过和将继续创造物质文明的伟大科学家才会含笑九泉(可不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哦!!!!!)

    大***

    2007-02-03 12:51:40

  • 2007-02-03 12:15:46
  • 很遗憾的告诉你··你的想法是错误的!错得很严重···

    温***

    2007-02-03 12:15:46

  • 2007-02-02 22:38:51
  • 我同意楼主.
    但有无重量的物体吗????

    双***

    2007-02-02 22:38:51

  • 2007-02-02 21:07:06
  • 据我所知,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是在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前才有作用的。
    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是有能量的,包括暗物质。
    牛顿的理论至少在太阳系、银河系,甚至所有星系中是有用的。因为在太阳系中,星球的引力可以改变其他星球的运行轨道(如海王星使天王星改变轨道)。而较大质量的星系一般都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椭圆形(还包括暗物质的引力)。
    我们所在的宇宙中的体系是基本相同的,所以万有引力在我们所在的宇宙中是有效的。
    楼主的想法非常好,就算是错误的也值得赞扬,加油吧!

    J***

    2007-02-02 21:07:06

  • 2007-02-02 20:14:10
  • 经典的就是过时的!
    想不到至今还有一位怀疑牛顿的勇士!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思考:宇宙并非由物质组成,而由能量(非实质量),质量只是能量的凝聚态,能量转化为质量早已由美国科学家的激光实验证实。能量既有相互吸引的趋势,又相互排斥,也许有正负之分。而宇宙的真正规律只有一条:变化!所以绝对的时间倒流是不可能的,而局部的则可以。水由高处流到低处,经过一段时间,再做功使它回到高处,对与其而言时间便倒流了,但这过程不可避免的有能量的耗散,所以我们没有使宇宙回到过去的自由能。
    好孩子,以后一定不可失了怀疑精神,你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草***

    2007-02-02 20:14:10

  • 2007-02-02 02:51:02
  • 你说有可能做出时空机器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吧 因为有2个答案 一个说法是可以 一个是不可以 2个都有道理
    

    c***

    2007-02-02 02:51:02

  • 2007-02-02 01:55:00
  • 同意以上的说法

    文***

    2007-02-02 01:55:00

  • 2007-02-02 00:57:21
  • 想象力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大家努力,我路过,呵呵。

    c***

    2007-02-02 00:57:21

  • 2007-02-01 23:01:16
  •   我觉得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质量。
    我们所说的质量其实并非物理中所说的质量。质量分为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对于引力质量是指在产生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不同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不同。引力质量是这种万有引力大小的量度。换言之,是先有了万有引力,然后根据引力的相对的大小来定出引力质量的大小。
      所以,楼主关于“物体因为存在质量而互相吸引”这句话的怀疑不无道理。实际上,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是由于存在万有引力,而万有引力的存在并非是因为质量的存在。万有引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之间引力波的相互作用,至于引力波是如何产生的,当前还未能解释。爱因斯坦在后半生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设计出来了产生引力波的装置,但是功率相当小。
      对于产生机理,爱翁未能给出完美的解释。 至于惯性质量,这才是牛顿等经典物理学家所真正认识到的“质量”。惯性质量是指牛顿第二定律中,单位大小的力作用于某一物体时产生单位大小的加速度,这时其他物体受到该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的倒数就是该物体相对于单位惯性质量的大小。
      也就是说,惯性质量是由力的作用与加速度的比值决定的。即M(惯性)=f/a。 所以,弄清这两种质量的差异,就会明白,我们之所以能称某物体的质量是多少,那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物理体系中,由于单位的设置使得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之间的比值恰好是一罢了。
       就好像热力学中,过去热的单位是卡,功的单位是焦耳,有着1卡=4。2焦耳的热工当量存在。 不知道这样说楼主是否满意,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很多问题都是当代物理的前沿,我也不是很清楚,很高兴能参与讨论。
       。

    j***

    2007-02-01 23:01:16

  • 2007-02-01 16:59:23
  • 万有引力是说有质量就有吸引力,它并没有排除其它引力存在的可能。万有引力定律指出的是重力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排除其它场的存在。
    不过如果有足够的天体观测资料还是可以讨论一下。

    大***

    2007-02-01 16:59:23

  • 2007-02-01 16:58:58
  • 就生活中来看
    无质量的物体屈指可数吧
    光??电磁波
    磁
    这些属于物体吗
    无质量的物体  符合这一概念的物体目前发现了吗
    说到这里
    什么属于物体
    。。。。。。
    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首先就有问题
    先弄明白有没有务质量的物体再说吧
    

    e***

    2007-02-01 16:58:58

  • 2007-02-01 16:58:15
  •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既然被称之为"经典"二字,自然有其原因所在,它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牛顿发表《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1687)代表其体系的建立。
    1687,到2007,有多少时间呢?
    当然,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银河系,河外星系,自然也是有质量的。。不是么?就连黑洞也是。
    那么,就能够说明牛顿经典力学是可用、可行的。
    当然,再过个XXXX年,可能会有新的进展...但那要建立在人们充分了解宇宙的基础之上。
    人贵有疑问....
    谢谢你的提问~~~~

    小***

    2007-02-01 16:58:15

  • 2007-02-01 16:24:04
  • 万有引力定律,毕竟是建立在地球上所发现的物体之上的
    至于在其它星系是否适用该定律,还不得而知

    s***

    2007-02-01 16:24:04

  • 2007-02-01 16:19:58
  • 不要这么说,以当时的条件能有如此大的发现,已经不错了.科学是不断进步的.所以你的观点也很对.

    h***

    2007-02-01 16:19: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物理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