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怎么处理宝宝发烧啊?

怎么处理宝宝发烧啊? 今天我去喝喜酒,回来的时候,婆婆告诉我说女儿发烧了 就发烧 没有其他症状,有老人说是长牙齿了 才发烧的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     有没有其他宝宝也发烧的?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陈*** | 2016-04-12 15:08:22

全部答案(共8个回答)

    2016-04-12 15:08:22
  • 宝宝如果只是发烧,没有其它症状, 一是有可能长牙, 二是有可能出麻疹. 亲要留意一下宝宝的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物理降温:   1 。多喝温开水,最好不停的喝, 喝到平均二十分钟拉一尿最好 2。 帮宝宝按摩脚底,用双手的大拇指在宝宝脚底来回按, 一次七八十下, 一天多按几次, 可以将体内的热引到脚底而通过脚底排出体外 3。另外教亲一个物理降温的方法: 大人将双手搓热捂在宝宝头顶的囟门上,反复搓反复...

    查看全部>>

    宝宝如果只是发烧,没有其它症状, 一是有可能长牙, 二是有可能出麻疹. 亲要留意一下宝宝的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物理降温:   1 。多喝温开水,最好不停的喝, 喝到平均二十分钟拉一尿最好 2。 帮宝宝按摩脚底,用双手的大拇指在宝宝脚底来回按, 一次七八十下, 一天多按几次, 可以将体内的热引到脚底而通过脚底排出体外 3。另外教亲一个物理降温的方法: 大人将双手搓热捂在宝宝头顶的囟门上,反复搓反复捂, 直到宝宝出汗为止, 只要宝宝出汗了,热就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了。
    王*** | 2016-04-12 15:08:22 50 10 评论
    0/300
  • 2016-04-12 15:08:22
  • 我觉得如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

    查看全部>>

    我觉得如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D*** | 2016-04-12 15:08:22 49 10 评论
    0/300
  • 2016-04-12 15:08:22
  • 应该不是吧,我家宝宝出牙的时候也没发烧啊
    痛*** | 2016-04-12 15:08:22 19 16 评论
    0/300
  • 2016-04-12 15:08:22
  • 有关系的 给宝宝多喝水就会好一些
    杨*** | 2016-04-12 15:08:22 20 16 评论
    0/300
  • 2016-04-12 15:08:22
  • 是不是宝宝打了疫苗的,有的宝宝打过疫苗后会有发烧的反应,如果宝宝只是发烧,精神还可以,吃喝睡都正常,就先在家观察1-2天,多给她喝白开水,不时用温热水擦擦宝宝额头和颈部,帮助降温,还可以用退热贴。再不退烧的话就要去医院了.
    全*** | 2016-04-12 15:08:22 34 13 评论
    0/300
  • 2016-04-12 15:08:22
  • 人体正常时体温值稳定在摄氏37℃水平(调定点),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波动,一般腋温度波动在36.0~37.4℃之间,口温会高于腋温0.5℃。而肛温又高于口温0.5℃。如果体温高于这个标准,医学上称为发热,俗称发烧。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由于缺乏对发烧的正确认识,导致了许多误区, 影响了孩子的康复,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误区一  发烧都是坏事实际上,发烧对孩子也是“有功”的。发烧表明机体的...

    查看全部>>

    人体正常时体温值稳定在摄氏37℃水平(调定点),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波动,一般腋温度波动在36.0~37.4℃之间,口温会高于腋温0.5℃。而肛温又高于口温0.5℃。如果体温高于这个标准,医学上称为发热,俗称发烧。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由于缺乏对发烧的正确认识,导致了许多误区, 影响了孩子的康复,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误区一  发烧都是坏事实际上,发烧对孩子也是“有功”的。发烧表明机体的免疫机制好,是人体的重要自我保护手段之一。多数发烧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体温较高时,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发热时体内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病原毒素排出;发烧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有助于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作用。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  误区二  发烧越高病情越重发烧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尽然。一个体温只有38.5℃的孩子无精打采,可能比体温高达40℃还在活蹦乱跳的孩子病得更厉害。病情的轻重,主要应看孩子的精神状态,而不能仅仅看体温的高低。婴儿因为免疫系统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功能,往往在病得很重时不发烧。  误区三  发烧会烧坏脑子这是一种误解。人体大脑细胞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通常要在42℃以上才会逐渐被破坏,而一般疾病引起的发烧很少会超过此温度, 所以40℃以下的发烧, 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直接伤害,因此不用担心发烧使“脑筋变坏,智力变差”。只有小儿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伴有发热时,脑质本身受到病毒或毒素破坏,才会损伤到脑细胞。  另外,部分孩子发热时会出现高热惊厥,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而出现频繁的惊厥或惊厥且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对大脑有影响
    傅*** | 2016-04-12 15:08:22 49 10 评论
    0/300
  • 2016-04-12 15:08:22
  • 应该不是长牙吧。如果不是高烧,给宝宝多喝些水就可以了
    L*** | 2016-04-12 15:08:22 19 16 评论
    0/300
  • 2016-04-12 15:08:22
  •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7℃就是生病了。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小儿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可以出现一...

    查看全部>>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7℃就是生病了。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但是,小儿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可以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在傍晚时,小儿的体温往往比清晨高一些。小儿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原因,也会使体温升高一些。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有些孩子经常出现手足心发热。有的家长一拉孩子的手,发现手心很热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盲目地给予退热药。其实,小儿的手足心热并不一定就是体温高。如果测一下体温,很可能在正常范围。孩子手足心热,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是因为阴虚火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孩子有“虚火”。这种情况不宜使用西药退热剂,而应该请中医治疗。中药可选用生地、麦冬、沙参、玄参、玉竹、青蒿、丹皮等滋阴清热之品。同时让孩子多饮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也可以经常用菊花泡水频饮。  对确认发热的孩子,要分析发热的原因,判断是感染所致的发热,还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发热。并且要注意观察发热的热型和伴随的其它症状,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家庭护理方面注意如下几点:1、注意室内通风,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在25℃左右。也可将小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逐渐下降。如果小儿四肢冰凉而打寒颤,就要用毛毯覆盖,手脚用热水泡浴;如果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可脱掉过多的衣物。2、注意小儿卧床休息, 给予清淡、易消化、有营养食物,如牛奶、米粥、青菜汤等,多吃水果,多喝水。3、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最好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可用温毛巾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4、对症处理:发热37.5℃以上可用温热毛巾擦全身至皮肤发红,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以利散热,如为高热,体温超过39℃,体质好,无明显心血管循环衰竭的患儿可用冷水袋置于额部、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处以利降温。适当口服退热药,但要注意掌握药物剂量,剂量太大可能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并且不可长期服用。另外需要特别指出,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经上述处理体温不退或病情加重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解热治疗首先应选择非药物治疗。可多饮水,少穿些衣服或少盖些被子,夏天应降低室温至25℃左右,确保孩子处于凉爽但不寒冷的环境中。6个月以下的小儿在发热时(39℃以上时)应选用35%酒精、温水浴降温;6个月以上的病儿,应选用有效的降温药物治疗。
    刘*** | 2016-04-12 15:08:22 50 10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全部答案(3)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