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站*** | 2015-12-04 12:08:2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04 12:08:20
  • 关节内存在微生物或其成分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反应性关节炎病人的滑膜组织、滑膜液及其沉淀物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如衣原体,及其他菌体成分如DNA或其他抗原部分。目前,用电镜可以看到滑膜组织中的整个衣原体结构、衣原体RNA。后者强烈提示衣原体在最近是活的,因RNA酶会破坏旧的RNA。Schumacher在原位杂交的研究中,发现最多的衣原体RNA存在于滑膜组织的深部血管周围细胞。Granlors等采用对病因性...

    查看全部>>

    关节内存在微生物或其成分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反应性关节炎病人的滑膜组织、滑膜液及其沉淀物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如衣原体,及其他菌体成分如DNA或其他抗原部分。目前,用电镜可以看到滑膜组织中的整个衣原体结构、衣原体RNA。后者强烈提示衣原体在最近是活的,因RNA酶会破坏旧的RNA。Schumacher在原位杂交的研究中,发现最多的衣原体RNA存在于滑膜组织的深部血管周围细胞。Granlors等采用对病因性沙门菌脂质多糖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了9例沙门菌肠炎后反应性关节炎病人的滑膜细胞,结果9例均为阳性,说明这些病人的关节滑膜细胞中存在沙门菌脂质多糖抗原。Kuo等采用免疫细胞学和PCR扩增方法,证实衣原体存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中,并认为肺炎衣原体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有关。关节中微生物或其成分来源和途径目前的研究表明感染人体的微生物及其成分到达关节可能有下列途径:①血液传播:多年的研究表明,关节的作用就像网状内皮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是循环中的感染因子或其他颗粒定居的最初部分。静脉注射颗粒,最初是从血管漏出的,而不是初始的吞噬作用支持这一点。Whittum·Hudson等在豚鼠的研究中初步证明病原体几乎普遍地扩散到关节。②细胞携带: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可能是通过细胞携带到关节。目前认为衣原体被白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吞噬后携带到关节的。Granlors等的研究证明:在外周血管和滑膜细胞内证实存在脂质多糖和细菌结构,可能是在细胞内被运输到关节。HLA·B27在反应性关节炎中的作用HLA·B27阳性患者反应性关节炎较为常见,曾称为与HLA·B27有关的关节炎。Keat报道肠源性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病例HLA·B27阳性率达72%~84%。HLA·B27与骶髂关节炎有关,与其他关节炎关系不密切。在衣原体相关性关节炎中,骶髂关节炎的发生率为33%;在1组HLA·B27阳性病人,骶髂关节炎增加到54%。HLA·B27在反应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至今尚未完全清楚:①有关报告认为可能HLA·B27影响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处理;②HLA·B27与耶尔森菌和志贺菌蛋白有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并因为这一分子学的模拟能产生血清交叉反应,交叉反应可能导致耐受和病原体的持续存在;③改变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最近在体外的研究证明,部分伤寒沙门菌侵入培养的细胞内数天后,在转染了HLA·B27的细胞内仍有大量的菌体存在,与转染HLAA2的细胞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即使不经免疫反应,HLA·B27就可改变细胞和细胞的相互作用。④最近报告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与HLA·B27相关性不明显,但可能与HLAB39及与B27显示交叉反应的HLA有关。综上所述,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然后通过血液和细胞途径,活动度低的(即培养阴性)病原体或其菌体成分被运输到关节,在HLA·B27或与其有交叉反应的其他HLA(如HLAB39)存在下,发生交叉反应,形成对病原体和HLA的免疫复合物,从而引起关节炎症。Granfors等研究了沙门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证实在滑膜液细胞中,存在沙门菌脂多糖,认为在滑膜中存在细菌脂多糖是反应性关节炎病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时*** | 2015-12-04 12:08:20 47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