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大家帮帮忙看看 公务员马上体检了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
Ab-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
Ab-HBe乙型肝炎E抗体-阴性
Ab-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阴性
Pre-S1Ag乙型肝炎S1抗原-阳性
  我不知道这什么意思 请大家给我讲一下
不知道公务员体检能不能合格!!!
灿*** | 2007-04-14 16:06:09

好评回答

2007-04-28 16:06:30
a*** |2007-04-28 16:06:30 289 163 评论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着说明你体内带有乙肝病毒,(HBeAg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这项表示没有传染性,(Pre-S1Ag乙型肝炎S1抗原-阳性,)表示你感染过这种病毒。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务员的大门也为这类人开着,国家已经有这项规定了。要是你的领导以这种借口叫你走人的话你可以让他们吃官司的嘛!还有不要过与频繁的检查那对你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切记!!!
0/300

其他答案(共10个回答)

    2007-04-27 11:46:29
  • 查肝功能及DNA来了解病情.
    4*** | 2007-04-27 11:46:29 257 171 评论
    0/300
  • 2007-04-22 19:28:33
  •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Pre-S1Ag乙型肝炎S1抗原-阳性,是属于小二阳。
    首先要去检查一下肝功能,如肝功能正常的话,就不必要害怕了。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肝功能正常是属于乙肝健康携带者。如果肝功能损害的话,那就属于慢性乙肝,这要注意点了哦。肝功能损害在体检时是可以查出来的。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肝功能恢复就可以了,这样在体检时就查不出来了。
    解决方法:可以吃“五...

    查看全部>>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Pre-S1Ag乙型肝炎S1抗原-阳性,是属于小二阳。
    首先要去检查一下肝功能,如肝功能正常的话,就不必要害怕了。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肝功能正常是属于乙肝健康携带者。如果肝功能损害的话,那就属于慢性乙肝,这要注意点了哦。肝功能损害在体检时是可以查出来的。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肝功能恢复就可以了,这样在体检时就查不出来了。
    解决方法:可以吃“五脂胶囊”降酶,因为五脂胶囊是一种降酶最快的一种药,可以在几天内把酶降到正常。
    
    
    b*** | 2007-04-22 19:28:33 286 165 评论
    0/300
  • 2007-04-19 11:35:13
  •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

    查看全部>>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 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可以结婚、生育,对方应该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母婴传播。对于症状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慢性患者,暂不宜结婚,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 
    乙肝难以根治,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综合治疗:
    一、乙肝病人最忌吃公鸡、鲤鱼、各类海产品、螃蟹、虾、竹笋、狗肉、 西洋鸭(番鸭,头部红的)、鹅、火鸡、 羊肉、珍珠鸡 、花椒、辣椒等“发物”,同时严禁抽烟、喝酒,不喝浓茶,不吃油炸、煎、烘烤的食物。
    
    二、不用有思想负担,保持身心愉快,该病是“富贵病”,以静养为主,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不能劳累过度。同时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微的体育活动。
    
    三、注意营养,特别是高蛋白的摄入。平时可多吃动物肝脏、枸杞、红枣、准山等养肝护肝的食品。
    
    四、切忌病急乱投医,不能轻易相信广告和江湖骗子的宣传,每隔三个月去检查一次肝功能 + 乙肝三对,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肝胆脾脏 B 超 +AFP(B超、AFP可以尽快发现乙肝是否向肝硬化或者癌症转化),每间隔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HBVDNA。
    如果病情不严重(如DNA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则不需要用药 ;而如果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现在治疗肝病的药物很多,乱用药容易导致加重病情等后果(这样的事情曾经多有发生)。
    
    五、不用药时可经常灵芝煮水当茶喝,或者用绞股蓝、田基黄等煮水当茶喝。
    
    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女性孕前检查HBV-DNA,最好在DNA阴性时考虑怀孕。HBV-DNA阳性母亲的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并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约95%左右,应及时检查是否产生抗体;DNA阴性母亲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险起见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孕7,8,9月各射一次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但目前对母亲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尚有争议,不作常规推荐。 
    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绝大多数始于幼龄期,特别是母婴传播。婴幼儿因缺乏自我保护、皮肤娇嫩易破更容易感染乙肝,同时因免疫功能不完善,更容易转为慢性。据统计,幼龄感染者中90%发展为慢性,而成人感染者中仅5-10%转为慢性,所以抓好新生儿免疫是目前解决乙肝的根本办法。 我国政府自2002年12月起,已经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每年用上亿人民币为新生儿免费提供乙型肝炎疫苗。目标是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约50年),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由1992年的10%下降至1%以下。
    
    补充说明:1、"sanxiezi先知"再次抄袭了本人过去对乙型肝炎问题的回答来回答楼主的提问。
    2、"sanxiezi先知"请你自重,不要抄袭我的答案,糖尿病的回答你抄我的、乙肝的回答你也抄袭我的。你总是拿我过去的回答来转贴,既不道德,也说明你是个假医生,假医生来回答事关人体健康的问题是极不负责任的。
    
    月*** | 2007-04-19 11:35:13 285 165 评论
    0/300
  • 2007-04-16 07:09:24
  • 一、乙肝病人最忌吃公鸡、鲤鱼、各类海产品、螃蟹、虾、竹笋、狗肉、 西洋鸭(番鸭,头部红的)、鹅、火鸡、 羊肉、珍珠鸡 、花椒、辣椒等“发物”,同时严禁抽烟、喝酒,不喝浓茶,不吃油炸、煎、烘烤的食物。
    
    二、不用有思想负担,保持身心愉快,该病是“富贵病”,以静养为主,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不能劳累过度。同时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微的体育活动。
    
    三、注意营养,特别是高蛋白的摄入。平时可多吃动...

    查看全部>>

    一、乙肝病人最忌吃公鸡、鲤鱼、各类海产品、螃蟹、虾、竹笋、狗肉、 西洋鸭(番鸭,头部红的)、鹅、火鸡、 羊肉、珍珠鸡 、花椒、辣椒等“发物”,同时严禁抽烟、喝酒,不喝浓茶,不吃油炸、煎、烘烤的食物。
    
    二、不用有思想负担,保持身心愉快,该病是“富贵病”,以静养为主,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不能劳累过度。同时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微的体育活动。
    
    三、注意营养,特别是高蛋白的摄入。平时可多吃动物肝脏、枸杞、红枣、准山等养肝护肝的食品。
    
    四、切忌病急乱投医,不能轻易相信广告和江湖骗子的宣传,每隔三个月去检查一次肝功能 + 乙肝三对,每隔半年检查一次肝胆脾脏 B 超 +AFP(B超、AFP可以尽快发现乙肝是否向肝硬化或者癌症转化),每间隔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HBVDNA。
    如果病情不严重(如DNA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则不需要用药 ;而如果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现在治疗肝病的药物很多,乱用药容易导致加重病情等后果(这样的事情曾经多有发生)。
    
    五、不用药时可经常灵芝煮水当茶喝,或者用绞股蓝、田基黄等煮水当茶喝。 
    
    s*** | 2007-04-16 07:09:24 284 165 评论
    0/300
  • 2007-04-14 23:17:30
  • 乙肝医学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可能半数以上世界人口曾受感染,每年发生5千万例新感染,每年1百万人死亡。约世界人口的5%为慢性HBsAg携带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

    查看全部>>

    乙肝医学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可能半数以上世界人口曾受感染,每年发生5千万例新感染,每年1百万人死亡。约世界人口的5%为慢性HBsAg携带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中流行(2%~7%)、低流行区(<2%)。中国是高流行区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是:抗HBc及/或抗HBs阳性者约为60%;非感染人群占26%;慢性乙型肝炎达2%;HBsAg阳性的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为10%;HBsAg阴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为2%。由此可见,我国乙肝流行状况是十分严峻的。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各种急性、慢性乙肝病人以及HBsAg携带者。由于HBsAg携带者常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HBsAg携带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性的强弱与病毒的复制状态有关。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HBeAg 、HBV-DAN,此二项阳性者传染性强。 
    
    HBV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等传染。由于病人或携带者血液中HBV含量较高,而在体液和分泌物(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中含量很微,因此HBV以血液传播为主。 
    
    在我国HB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围产期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其中有些传播途径是重叠的,实际都可能与血液暴露有关。 
    
    粪便中不含有HBV或HBsAg,故不可能经粪-口途径传播。另外,蚊、臭虫等吸血昆虫在HBV传播中的作用尚无确实的证据。 
    
    对乙肝病毒无抵抗力、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感染多与血液传染有关,也与日常生活暴露有关。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HB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吸毒者、性传播疾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监狱犯人、部分医护人员等。 
    
    
    
    二、病因与临床 
    
    众所周知,乙肝的致病原是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后。再排出到血液中,所以不仅血流中病毒高负荷,而且肝脏的大多数肝细胞都被感染。HBV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清除反应。而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同,从而病程发展也不同。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这就导致了急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这就是慢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乙肝病毒,因此不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病毒与人"和平共处",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三、检查项目 
    
    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怀疑传染上乙肝病毒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检查指标主要有以下项目: 
    肝功能:主要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乙肝“两对半”:即 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核心抗体(抗HBc)。 
    HBV-DNA:即乙肝病毒遗传基因DNA 
    肝组织学检查:通过肝脏穿刺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时,ALT、AST就会从肝细胞内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AST升高,因此ALT、AST升高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但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它类型的肝炎或肝脏疾病,ALT、AST也会升高。 
    HBV感染后病毒分泌的蛋白释放入血液,这些蛋白具有抗原性,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共有三个系统,但因核心抗原(HBcAg)在血清中一般不易检出,仅其余两对半在血液中可检测出,故俗称“两对半“。其中HBsAg和抗HBs是病毒的外膜蛋白和相应抗体。e抗原和e抗体是病毒的核壳分泌蛋白和相应抗体。HbcAg和抗HBc是病毒的核壳结构蛋白和相应抗体,但HBcAg 在血液中一般检测不到。 
    “两对半”和HBV-DNA都是血清病毒感染标志物。HBV标志物不仅是诊断HBV感染的根据,而且有助于对感染状态和病变活动性作出分析、外膜蛋白是病毒侵入肝细胞的必要成分,而其相应抗体应答则为阻断感染所必需;核壳蛋白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血清标志物谱反应HBV感染过程,见下表: 
    HBsAg HBV现症感染,但未必是急性肝炎或者慢性病变活动。 
    抗HBs 感染后免疫;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或HBIG的被动免疫 
    HBeAg 反映HBV复制,有病毒血症,血液高传染性 
    抗HBe ALT持续正常者表示HBV低复制或不复制,HBsAg(+)血液低传染性。 
    ALT波动者表示病毒变异。 
    抗HBc 低滴度表示过去感染;高滴度表示现行感染。 
    IgM抗HBc 高滴度表示急性或近期感染;活动性病变可出现低滴度。 
    
    上表为各个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但标志物常是联合存在的,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也有相互关联性。见下表: 
    HBsAg 抗HBs 抗HBc IgM抗HBc 解 释 
    + - - - 急性感染早期,少数不出现抗HBc的慢性感染 
    + - + + 急性感染 
    + - + - 慢性感染 
    - + + - 感染恢复 
    - - + + 急性感染恢复过程中的窗口期 
    - - + - 远期感染后或HBsAg(-)慢性HBV携带者 
    - + - - 远期感染后、疫苗应答、或者近期HBIG注射 
    
    HBV-DNA是HBV的遗传物质——基因,当HBV侵入肝细胞后,就会以HBV-DNA为模板,合成新的HBV颗粒并释放入血,故HBV-DNA是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肝脏穿刺直接抽取微量肝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是最为直接、准确地诊断慢性乙肝的“金指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不同,最佳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在治疗前到有相关检查条件的医院作此项检查,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四、乙肝的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急性乙肝,应早发现,早治疗,对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忌烟酒,避免病情发展为重症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慢性乙肝,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心理、对症治疗等。目前认为,由于病毒的持续感染导致肝炎慢性化,继续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和HBV相关性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慢性乙肝治疗的目的是:1)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毒清除; 2)减轻肝脏炎症及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 3)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 4)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 5)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6)缓解、减轻临床症状。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避免传染给他人,家庭成员应注射疫苗;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忌烟酒;避免滥用药物而损害肝功能;最重要的是应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及有关病毒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五、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根本措施。接种对象是新生儿(我国已经列入计划免疫项目,WHO已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如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等)。接种方案是:1) 基因工程疫苗:每次5ug于0,1,6月各一次,上臂三角肌注射; 2)血源疫苗: 每次10ug,或30ug,10ug,10ug。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每次应30ug。(目前血源疫苗已较少应用) 
    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最好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加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方案是:出生后6小时内给予新生儿HBIg 100-200u 肌注,1月后开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HBIg还适用于意外暴露后的预防。 
    针对传染源应加强管理,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禁止献血,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共用理发工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 
    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传染,措施包括: 
    (1) 阻断母婴传播 
    (2) 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重视经常性的清洁打扫,垃圾须无害化处理、废弃物须焚毁、对公用浴巾和修脚用具须严格消毒;对理发店尤须严格卫生管理,理发工具、刮脸的剃刀、穿耳孔及文身文眉的工具等必须消毒。 
    (3) 避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刮须刀、牙刷和盥洗用品必须个人专用;不与已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内裤,尤其是月经期中的内裤专用盆清洗;清点钞票后洗手;等等。 
    (4) 防治性接触传播:婚前检查如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应先接种乙肝疫苗;做好宣传教育,控制性乱;孕妇如有性病(HIV、HSV、HBV等)可传播给胎儿,对孕妇尤应加强防护。 
    (5) 输血管理:提倡志愿献血;严格输血适应症,对可输可不输的尽可能不输;贫血病人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择期手术的病人,可预先储存自身血液,备手术时应用,对预期需长期输血的病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慢性肾炎等,应先注射乙肝疫苗。当前输血管理主要为预防丙型肝炎。 
    (6) 防止经微量血传播的医源性感染。 
    (7) 医院管理等。 
    
    
    这些答疑基本可以覆盖你的问题了。 
    “大三阳”、“小三阳”是什么,至今有多多人不很清楚。而一份《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出台,不免让许多人暗自紧张——如果有“大小三阳”成了自己的同事,自己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乙肝。为澄清大家对“大小三阳”的疑惑,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李太生博士。 
    疑惑之一: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专家释疑:“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对半”体检时的二种不同结果。所谓“乙型肝炎抗原两对半”,是给5项检测指标排了队,它们依次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通常又把1、3、5项呈阳性(或+)称为大三阳,1、4、5项呈阳性(或+)称为小三阳。 
    大小三阳都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程度的一个数据,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都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疑惑之二:目前我国大约多少人有“大三阳”、“小三阳”? 
    答: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大三阳”、“小三阳”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总人口的10%,其中男性感染者略多。城市人口感染者更多,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5%。 
    另外应注意是,年龄越大,越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疑惑之三:“大三阳”、“小三阳”与乙肝有何区别,是不是病,具有传染性吗? 
    专家释疑:人们常说的某人“大三阳”、“小三阳”,是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说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并不能说明这人就得了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非患病者。 
    “大三阳”、“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异常才诊断为乙肝。 
    一般认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传染性比“大三阳”小,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 
    有部分人的“大三阳”经过数年后,可自然转为“小三阳”。 
    疑惑之四:“大三阳”、“小三阳”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专家释疑:乙肝病毒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染的。李主任强调,乙肝病毒只有进入血液了,才会传染。 
    如输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了不洁净的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带有乙肝病毒的唾液如果附着在正常人身体上有破损的地方,而且进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 
    家庭成员间最易互相传染。 
    母亲传给婴儿,是乙肝传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病,但会传染给所生的孩子。另外,孩子在幼年时期很容易被携带乙肝病毒的父母传染。 
    接吻、性生活等,都可能传染乙肝病毒。 
    疑惑之五:如果我身边有人是“大三阳”、“小三阳”,我日常应该注意什么?如果我身上有某处伤口,是不是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 
    专家释疑:即使身边有人是“大三阳”、“小三阳”,也不必惊慌。一般的接触,如握握手、同桌吃饭、面对面谈话等,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如果你有伤口,比如身上某处地方破皮出血、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大便隐血等,只要“大三阳”、“小三阳”者没有伤口,另外你自己注意别让伤口粘上“大三阳”、“小三阳”者的唾液,就不会被传染。 
    此时,你应注意不与“大小三阳”者共用餐具,养成分餐制的习惯,不与“大小三阳”者紧密接触。 
    养成保持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平时,尽量不要用手指揉眼睛、抠鼻子、挤痘痘、挠痒痒等。如果实在要做这些事儿,先把手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消毒。要注意办公场所卫生,自己的办公桌椅、办公用具和公用物品要保持卫生、勤消毒。 
    当然,无论身边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你都应该注意输液、注射、拔牙、洗牙所用的器具等的卫生安全。 
    此外,在生活上,注意锻炼身体、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 
    疑惑之六:打乙肝疫苗有多大的用处? 
    专家释疑:注射疫苗是有效易行的预防措施。目前乙肝疫苗已列入国家计划免疫的一部分。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注射乙肝疫苗是没有坏处的。特别是医护人员、记者、银行职员等与外界接触比较多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在身体没有抗体时注射乙肝疫苗。 
    一般说来,新生儿打过三针乙肝疫苗,半年后可产生抗体,直到上初中前都不用再打疫苗了。成年人打过三针疫苗后,也是半年后产生抗体。 
    但注射疫苗后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真的产生了抗体,如果没有,还要适当加量。即使产生了抗体,也要在5至7年后再进行一次检查,看抗体是否还存在。 
    曾经感染过乙肝,痊愈后自己产生抗体的人,就不必再注射疫苗了。而且,自己产生抗体的有效期要比注射疫苗的有效期长,理论上是终生有效。 
    疑惑之七:知道自己是“大三阳”、“小三阳”,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专家释疑:如果知道自己携带乙肝病毒,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使用专用的牙具、剃须用品等,而且最好单独摆放;注意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如果自己身上有伤口、破溃之处,更应该避免伤口分泌物沾染在公共物品上。 
    如果是在结婚之前发现一方携带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最好尽快注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后再结婚。 
    夫妻间一方携带乙肝病毒,应该尽快治疗;另外一方最好尽快注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后再过性生活。 
    如果是想做母亲前发现自己携带乙肝病毒,一定要先治好后再考虑要孩子,以免传染给下一代。 
    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伴有临床症状,或有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尽快控制活动性肝病。 
    成年以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绝大部分可通过药物治疗以及靠自身抵抗力痊愈,不会继续发展。 
    但是,有极少数人,机体免疫力较低,感染乙肝病毒后,会成爆发性肝炎。这种肝炎来势凶猛、肝脏衰竭速度很快。 
    目前,医学专家已经找到了控制、治疗乙肝的方法,乙肝患者应及早诊治。 
    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加强锻炼、合理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病情没有什么明显发展,建议不要随便用药,因为乙肝的治疗目前为止可以说没有特效药,有很多药副作用太大,甚至对肝脏的损害大于其治疗的效果。你应该首选采用食补的方法,增强抵抗力和自身的免疫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根治乙肝。当然,加强锻炼,戒除抽烟喝喝酒的习惯,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都是有帮助的。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通过食疗的方式把大小三阳转阴的。
    
    q*** | 2007-04-14 23:17:30 285 165 评论
    0/300
  • 2007-04-14 17:28:59
  • 你检测结果HBsAg,Pre-S1Ag两项为阳性,提示为为乙肝病毒的急性感染,且病毒正在复制.
    建议再做肝功能检查.
    若肝功能有损害,则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正常,则是: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
    对于前者,应即时住院治疗;后者,对公务员的录用,晋升等,依据有关规定,不受影响.
    
    j*** | 2007-04-14 17:28:59 285 165 评论
    0/300
  • 2007-04-14 17:25:42
  • 一、你的情况属于现症乙肝病毒感染。乙型肝炎S1抗原-阳性提示病毒有复制
    现症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即成立
    1.血清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
    2.HBV-DNA阳性或HBV-DNA聚合酶阳性
    3.血清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阳性
    二、体检的话最好到你招人的当地政府网站上浏览一下,各地标准不一样的
    
    小*** | 2007-04-14 17:25:42 284 165 评论
    0/300
  • 2007-04-14 17:13:45
  • 现在公务员的入职体检要求是,乙肝两对半中如果只有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的化验结果正常,不会影响入职体检.如果你的肝功能正常,只是上面表面抗原和前S1抗原阳性的话,若身体其他系统体检都合格,那么,不会影响录用!
    s*** | 2007-04-14 17:13:45 269 168 评论
    0/300
  • 2007-04-14 16:34:10
  • 问题不大  还处于带菌状态 去医院治疗一下应该没问题 用中药治疗效果比较好 同时不要吃油榨 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东西 忌烟酒
    鸡*** | 2007-04-14 16:34:10 271 168 评论
    0/300
  • 2007-04-14 16:18:47
  • 加这Q:175588549。你问问她,做医生的。
    小*** | 2007-04-14 16:18:47 256 171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5)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传染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