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鲁达和林冲

首页

鲁达和林冲

水浒传中的人物有很多,能说说如鲁达和林冲之间的异同吗?谢谢!!!这是作业,请大家帮帮忙!!!!!先谢谢大家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5-02 16:33:15
      不知道这个对您有没有帮助,您可以参考一下
    水浒四大英雄  
      可以这么说,《水浒传》就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就是塑造传奇式的英雄。宋江、林冲、武松、鲁达是《水浒传》里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四位传奇式英雄人物。   传奇式的英雄,包含着现实基础上的理想化,表现为超人与凡人的相互结合。
      否认传奇式的英雄有超人的一面,就会使英雄人物失去传奇色彩,否认传奇式的英雄有凡人的真实一面,就会把他们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从而失去其真实性,跟一部神话传说没什么两样。      凡是英雄,均有其共同的一面,即所谓英雄的共性。宋江、林冲、武松、鲁达这四位达英雄,他们之间又有哪些共通的地方呢?我们认为,他们的形象塑造即体现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又表现了浪漫主义的传奇性;既揭示了生活的真实,又寄托了人民的理想;既有超人的品格和非凡的力量,又有凡人的性格和情感;富有正义感:路见不平、疾恶如仇、粗中有细……这些都是体现在他们的身上的众多的相同之处。
         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英雄本质外,自身的性格特征又有何异同呢?请看: 信奉忠肝义胆,恪守伦理道德 (宋 江 篇)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梁山泊的首领。其实说透彻了,就是缔造起义根据地、招揽各色英雄好汉、率领义军收编地主武装的绿林领袖。
      论文才武艺,他并不高强;论身材长相,他黑矮微胖,貌不惊人。至于讲到他的性格,有时简直让人感到发蔫。这样的文学形象,想必都不会受大多数的读者喜欢。但作者赋予他的,正是那种仗义疏财的慷慨,正是那种震撼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忠义的化身,主宰梁山的命运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勇敢的代表,那么,《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忠义的化身。
         被称为“呼保义”的宋江,他时时以“义”字行头,处处以“义”字为先。在老百姓眼中,他是名副其实的“及时雨”。当劳苦大众遇上,他总是周人之急,慷慨解囊,乐于相助,像经常施舍些药物、棺材之属。难怪连活闪婆王定六的父亲也说:“老汉听得说:‘宋江这伙,端的仁义,只是救贫济老,那里似我这里草贼。
      若待他来这里,百姓都快活,不吃这伙滥污官吏薅恼’。”而在朋友眼中,他是值得信赖和依托的肩膀。首先,他心甘情愿为朋友出力。譬如说,当他获悉朝廷要追捕晁盖,他便不惜“担着血海干系”,给晁盖通风报信。其次,他言必信,行必果。例如像宋江答应给王英娶亲一事,别瞧这与起义之壮举无太大相干,就是这样的口头承诺,他也记在心上,而且处处留心,终于替王英物识了扈三娘。
      如此等等,无不反映出他身上的“义”,从而使他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声誉。这种“仁义”的名声也就逐步向号召力和凝聚力转化。   宋江有“义”,也有“忠”。如果说,宋江的“义” 实际上体现的是下层阶级的愿望,那么,他所倡导的“忠”呢?却是彻头彻尾的封建伦理道德。
         “自幼曾通书史,长成亦有权谋”,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家庭的宋江,作为郓城小吏,一心忠于朝廷。他最大的愿望,是在朝廷中凭借才干,青云直上。谁料最后竟被迫落草,于他说委实出自无奈。话说他私放晁盖后,刘唐下书邀他上山,他不干;怒杀了阎婆惜,被发配时途经梁山,大伙邀他落草,他不干,甚至要死要活,说是不能玷污父母名声。
      “两邀两拒”,充分摹临出宋江的忠君思想。直至在江洲题了反诗,险些就成了刀下冤魂,才不得不落草梁山。虽说是逼上梁山了,但在宋江看来,造反毕竟是大逆不道之举。于是他始终对朝廷抱有幻想,奢望在一番“大弄”之后,最终能得到朝廷的重视。早在武松落草时,宋江就嘱咐他:“如果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你看,还未上山,就想着投降了。等到自己上了山,有权抉择起梁山的去留时,只要一有讨价还价的机会,他便寻找起归附朝廷的机会。他这种由始至终都未能舍弃的“忠”,最后必然把起义队伍引向接受招安的方向,写下悲壮的史页。 封建的烙印,终使忠义两难全   自古忠义两难全。
      如果说,宋江的“义”,是他与封建统治阶级产生冲突的催化剂,那么,他的“忠”,便是约束他与封建统治阶级发生冲突的掣动器。这两种观念奇妙地缠绕制约,使宋江这一形象产生了驳杂的色彩。   一方面,他遵守王法,承认对抗官府是“灭九族的勾当”,一方面,为了尽朋友之义,知法犯法;一方面,他恪守忠孝之道,“不肯做不忠不孝之人”,一方面,对现实十分不满,以致题反诗发泄牢骚;一方面,他想摆脱自己与梁山的牵连,一方面,又千方百计串连各路英雄上山。
      由此来看,若非宋江始终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他的性格不会复杂化多重化,他在忠与义之间的取舍不会犹豫不决,思想的立场不会如此动摇不定。   虽然,宋江很难割弃忠义的其中一方,但他从不准备为道德原则作重大的牺牲,相反,他所信奉的忠义,明显夹杂着功名利禄的性质。
      他从来把效官与升官、仗义与扬名联系在一起,而且觉得是天经地义的,是不需要有任何掩饰的。晁盖等人不是曾邀他入伙吗?他断然拒绝,声称“虽死不做不忠不孝之人”。可是后来在浔阳江边,被穆弘兄弟追杀。他以为必死无疑,便仰天长叹:“早知如此的苦,悔莫先知,只在梁山泊也罢。
      ”在生死关头,他的后悔,正好暴露了他灵魂深处的奥秘。很明显,当不存在生命危险的时候,在发配与落草之间,他毅然选择发配,因为即使发配到远恶军州,只要适逢朝廷赦免,还有封妻荫子的机会。而在死亡与落草之间,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落草,因为人死万事空,原则再也顾不上了。
      在这些对比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宋江对忠与义的抉择,已演变成对生与死的抉择。但只要好好地活着,他仍会继续执着于封建伦理道德。   朱熹曰:“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人欲天理夹杂者。”如今观之,似有不恰之处。《水浒传》中的宋江,正乃人欲天理夹杂者也。
      我们不排除在这文学形象中有是污垢的因素,但我们应站在该历史背景下审视,唯物辩证地分析。起码作者并没有否定,而是通过艺术加工,将他信奉忠肝义胆、恪守伦理道德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 松 篇)   武松名列天罡三十六星,是>中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 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他的性格可以用“勇,烈,智”三字概括。   武松先景阳冈打虎为民除害,后阳谷县杀嫂代兄报仇;及至刺配沧州,又醉打蒋门神,义夺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面对危险,面对恶贯满盈的奸人,他斗恶虎,杀毒妇,戏恶霸,灭贪官,由此可见武松之勇。
         在阳谷县,潘金莲意欲勾引武松。美色当前,武松谨守礼度,毫不动心,反将潘金莲疾言厉色地教训了一番;兄亡噩耗传来,武松对死因起疑,在查明了兄长被害真相又求告无门之后,他为兄报仇,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由此可见武松之烈。   武松虽然勇烈,却非一勇之夫,他在斗争中时时注意斗争方法与策略。
      阳谷县取证杀嫂,十字坡暗泼药酒,快活林怒激门神,这些事例充分显示了武松之智。   武松智勇兼备,性格刚烈,是市井中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可惜他也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最终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失却左臂,心灰意懒而出家。一代豪杰落此下场,令人扼腕。
       冷月披寒星,雪夜梁山路 ( 林 冲 篇)   天罡:天雄星   职位:五虎大将之右军大将   武器:寒星冷月枪   人物小传: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高俅之子高衙内垂涎林冲妻子,高俅伙同陆谦设计使林冲误闯白虎堂,被发配沧州。
      途中在野猪林由鲁智深搭救,幸免于难。但高  俅又使人火烧草料场,林冲才大闹山神庙,怒杀陆谦,雪夜上梁山。后来火并王伦,拥立晁盖为梁山之王。梁山座次排在第六。一杆枪,天下无敌,从无败绩。   人物评价:林冲是梁山造反英雄中的代表人物。他本是一个安分守己,心地善良的官吏。
      面对高俅迫害与侮辱,采取了逆来顺受和委曲求全的态度。但他终究是个刚强正直的人物,在血与火的事实面前,忍辱求安的幻想终于破灭。于是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在林冲的思想性格中,既有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又有扶持正义,反抗黑暗,这正是林冲最人性化的表现。
       坦率高歌向青天 斩恶禅杖搠横空 (鲁 达 篇)   他没有运筹帷幄的神机妙算,没有统领千军的智勇双全。但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英雄好汉就是鲁智深。   或许你说,他没有崇高远大的鸿鹄之志,没有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只有鲁莽冲动的匹夫之勇,如果不是武功高强,鲁智深不过是个喜欢醉酒打闹的村夫。
      但是,多少英雄美誉的丞相将军,放在历史的镜子前,照出的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守护者。只有鲁智深,衣袂起处,禅杖挥出,先是挣脱关门的束缚,后是砸破寺院的枷锁,再而把劫掠行人的桃花山寨都大闹一番。率直的行动,坦荡的言语,鲁智深的手下败将无一不是当时社会丑恶的缩影。
      而他把这些百姓们所痛恨的一切都打了,毫无顾忌地打了,这痛快和淋漓,怎能不使老百姓们拍手叫好?所以说,鲁智深是那个时代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即使不被史书所赞颂。   英雄可以率性行事,但要知道分寸。鲁智深的率性,在于义愤填膺的一喝,如九霄层云的怒雷狂吼,震慑无数敌人;在于力贯手臂的一拳,如八万里外的暴风骤来,扫下一通恶霸。
      身当要职,许多人行事就以身份为前提,自己的仕途要紧,做事当然要权衡一二,免得乌纱不保。鲁智深虽无乌纱,但还是提辖一名嘛。但金氏父女的遭遇一传到他的耳里,二话不说,就要还他们一个公道。疾恶如仇的行动背后,鲁智深又极能把握这个度。他虽然大闹五台山,但却不至于不辨是非,在慈祥的长老面前,他还是暂时放下屠刀,合掌念佛。
      再桃花村这教训周通,又打人又抢银,也不过是在那些表面称兄道弟,背后借花献佛的小人面前显显本事,不曾伤得人命。除了三拳打死镇关西出了点意外,鲁智深的率直总是点到即止。这种适度的率直既朴实,又机智,由此造就可爱鲁智深一个。   英雄可以鲁莽决断,但心里要清楚。
      鲁智深要求小二放了金氏父女,却不立即去找郑屠算帐,而是在客店里待一两个时辰,以防小二追截或是报讯。拳打镇关西后,发现犯了人命案子,就立即为以后的逃路设了计划,临走时不忙丢下一句“你诈死”,从而掩人耳目,拖延时间,为逃跑留个空当。销金帐里不力敌人多势众的小霸王,而是扮个新娘藏在被中,等周通在酒醉后迷迷糊糊时就作一击,于是轻轻松松制服了小霸王,省下施耐庵先生的许多笔墨。
      粗中有细,豪气里带点深思熟虑,是鲁智深过人之处的关键,配上“英雄”二字的本钱。   鲁智深的落草没一点凄清,可见他与林冲的截然不同,更显他的豪迈豁达,非同一般。正是他的率直,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造就了《水浒传》中一位贴近百姓,可爱纯朴的英雄。
         四大英雄各有其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历,各有其深入民心的典型性格,但他们截然不同的故事背后,却各有其代表人间正气的一拳一刀,斩恶除奸,共同踏上了梁山英雄路。 。

    生***

    2007-05-02 16:33:15

其他答案

    2007-05-05 16:48:13
  •     这两个人的性格是有很大差别的。
        林冲性格稳重,遇事不慌,有忍耐力,比较容易满足,很多时候是委曲求全的。但他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他忍无可忍,他也会毫不留情。
        鲁达性格比较豪放,不拘小节,直性子,脾气暴躁。
        但他们都是十分讲义气的人,这是他们性格中所共有的特点。

    雨***

    2007-05-05 16:48:13

  • 2007-05-02 16:44:20
  •       《水浒》中处处说“忠义”,但真正做到的只有林冲和鲁达。宋江以下的众头领,互称兄弟,但大多并不是心心相通、人格平等的朋友。一百单八人中,有些人几乎没什么交情。在打着忠孝仁义旗号,存在教主绝对权威的黑社会结构下,兄弟、夫妻、主仆关系才是正经。
      鲁智深和林冲,不是势利之交,不是血缘同胞,偶遇而相互欣赏,结成生死之交。林、鲁两人,都具备大智慧和大慈悲。 林冲他是个优秀的军事教官,不但武艺出众,而且没野心,不与官场的大多数人同流合污。尽管他精细过人,但还是着了高太尉的道。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
      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和陆虞侯相比,鲁智深更显出世上真朋友的稀缺。林冲被刺配沧州,鲁智深千里暗中护送,直到林冲脱离险境。鲁智深在野猪林里那席话,至今读来泪满襟。
      这份情谊,可动天地、泣鬼神,安能用“江湖义气”四字形容之? 《水浒》中的人,只有林冲、鲁智深懂得友谊。鲁智深一生孤单,他们注定是孤独而清醒的,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江湖。他们是不幸的,好在两个孤独者之间还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友谊,可以彼此抚慰。
       。

    B***

    2007-05-02 16:44: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