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风湿科
早谢能治好吗吃什么药

强直性脊椎炎吃什么药?中医能把它治好吗

强直性脊椎炎吃什么药?中医能把它治好吗?
蓉*** | 2007-07-13 17:22:25

好评回答

2007-07-14 18:05:04
壶*** |2007-07-14 18:05:04 394 221 评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实在不是几句话说得清的。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骨痹。《黄帝内经》上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骨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这与强直性脊柱炎出现的脊柱强直、行动不便、驼背畸形等临床表现颇为相似。

其病因,《内经》上也有论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偻是指脊背弯曲的意思。脊柱为督脉循行之处,故该病属督脉之病。《灵枢·经脉篇》有...

查看全部>>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实在不是几句话说得清的。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骨痹。《黄帝内经》上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骨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这与强直性脊柱炎出现的脊柱强直、行动不便、驼背畸形等临床表现颇为相似。

其病因,《内经》上也有论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偻是指脊背弯曲的意思。脊柱为督脉循行之处,故该病属督脉之病。《灵枢·经脉篇》有“督脉之别……实则脊强”的理论根据。

从《内经》的上述理论可以知道,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失养是本病的内因,而寒湿痹阻,湿热浸淫,瘀血阻络是本病的外因。
因为肾主骨而藏精生髓,肾精不足,则骨髓生化无源,骨髂即脆弱无力;阳气卫外不固,风湿寒邪乘虚而入,即可能发生骨痹。

可见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以肾虚为本,邪实为标,临床应辨明标本缓急。治疗原则以补肾壮腰健骨为主,治标则驱风散寒,利湿通络,活血舒筋为治。

治疗本病有临床经验介绍,偏于肾阳虚者以右归丸加减,偏于肾阴虚者以知柏地黄丸加减,但总宜增加血肉有情之物补肾通督,并且常服才有效果。单味雷公藤煎剂也有一定疗效,但该药有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可用舒筋活络药膏外敷,用麝香风湿油涂擦也可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同时也可以使用外洗方法配合治疗。

我这里只是一般介绍,难免挂一漏万,建议到下面的网站了解相关更全面的资料。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俱乐部: 
 

或者下载AS完全手册: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5-12-21 14:19:54
  •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其原则是补气血,滋阴阳,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如:病情,病因,病理,心理,辩证进行诊断,根据平衡治疗,局部修复治疗,病灶靶向治疗的要求,通过中药,心理疏导,康复等治疗方法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l*** | 2015-12-21 14:19:54 370 226 评论
    0/300
  • 2007-07-13 17:30:07
  • 【治疗说明】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缓解疼痛与防止畸形。阿斯匹林效果不好。镇痛作用较好的当首推保泰松与消炎痛类非激素抗炎药物(NSAIDS)。保泰松开始剂量为每日400mg,分4次服用,维持量为每天100~200mg。它的缺点是副反应大。消炎痛的剂量为100mg,分4次服用,最好临睡时再加服50mg。缺点也是有副反应。其它新型非激素抗炎药物具有同样功效。不主张全身使用皮质醇...

    查看全部>>

    【治疗说明】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缓解疼痛与防止畸形。阿斯匹林效果不好。镇痛作用较好的当首推保泰松与消炎痛类非激素抗炎药物(NSAIDS)。保泰松开始剂量为每日400mg,分4次服用,维持量为每天100~200mg。它的缺点是副反应大。消炎痛的剂量为100mg,分4次服用,最好临睡时再加服50mg。缺点也是有副反应。其它新型非激素抗炎药物具有同样功效。不主张全身使用皮质醇类激素,但局部应用效果却很好。皮质醇类激素滴眼剂用于急性虹膜炎效果很好,重度病例可作眶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也很有效。 
    
    在急性期预防畸形发生十分重要。如果早期得到诊断,轻度的畸形并不影响病人的生活。要告诫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在行走、坐位时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务必使脊柱保持平直,睡觉时改用硬板床与薄枕。在体疗医师指导下进行锻炼,免除一切可能招致损伤或诱发畸形的体育运动。 
    
    早期的畸形较轻,尚未达到骨性融合,因而畸形是可以纠正的。睡硬板床及作骨盆牵引可望改善。 
    
    后期的畸形已有骨性融合,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对严重驼背畸形者可施行脊柱截骨术。手术的指征是:①重度驼背畸形,膝关节与髋关节伸直时双目不能平视;②病变已静止,血沉正常;③一般情况良好,年龄较轻,肺功能无多大损害者。腰椎侧位片腹主动脉有钙化者禁忌手术。如双髋亦有强直者应先行髋关节置换术,才考虑施行截骨术。 
    
    脊柱截骨术系在腰椎后部切去楔形骨块,手法折断前方韧带,使腰椎前凸增加,畸形改善。常用的脊柱截骨术有下列数种: 
    
    (一)单节段脊柱截骨术 一般选在腰2~3或腰3~4之间。以腰2~3节段为例,截骨的范围为腰2棘突与下关节突的下半部和腰3棘突及上关节突的上半部,楔形截骨的尖角应针对腰2~3椎间盘水平。截骨完成后即应用矫形架或手法进行矫形,使前方的前纵韧带折断,腰椎前凸增加而改善驼背畸形。截骨平面应接触良好,并需用牢固的内固定物,以往都用不锈钢丝缚扎棘突,目前以Harrington棒或Luque棒较为常用。术后石膏背心固定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 
    
    截骨术的并发症有:①截瘫:大都因截骨平面选择不当所致,截骨的尖端没有针对椎间盘水平,矫形后出现脊椎移位;②脂肪栓塞:因截骨数量少,矫形时后方骨质受到强烈挤压,使骨内压力骤增而使脂肪进入循环;③腹主动脉破裂:腹主动脉硬化者无伸展的能力,强行矫形时可因此而死于手术台上;④矫形度数的丧失:手术后矫形度数的丧失主要原因为石膏背心固定时间不足与后方截骨面接触不良所致。 
    
    (二)单节段截骨术加椎体间植骨术 为防止矫形度数丧失与获得最大限度矫形,可经腹膜外途径,直视下矫形并在张开的椎间隙前半部植入方形骨块,可得到最大限度矫形。 
    
    (三)多节段脊柱截骨术 严重驼背畸形者可适用多节段截骨术,在腰3~4处行截骨术后可在上方2个节段处即腰1~2处作第二个截骨术,可望获得良好的矫形。 
    
    (四)脊柱截骨术加椎体松骨质掏空术 截骨的尖顶针对腰椎椎体后方。截骨完毕前将椎体内松质骨刮空矫形后造成椎体的塌陷。掏空术使脊柱缩短,比较安全,截骨面接触好,术后矫正角度丧失的可能性明显减少。对髋关节骨性强直者宜先行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 
    
        推拿疗法对早期强直性脊椎炎是有效的。能起到缓解疼痛,帮助脊椎及双髓关节恢复运动功能,减轻僵硬,防止圆背畸形的发生或减缓畸形的发展。一旦形成骨性强直,推拿是无效的。
        
        1.治疗原则 疏经通络,滑利椎骨。
        
        2.常用穴位及部位 脾俞、胃俞、肾俞、膏盲、命门、八髎、环跳、足三里、阳陵、绝骨、膻中等穴,及背部、骶部、髋关节等。
        
        3.常用手法 滚法、掌根按揉法、指压法、指揉法、拿法、弹拨法、擦法等,及脊柱,髋关节被动运动法。
        
        4.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其一侧。先施以轻快的掌根按揉法于背部,自上而下止骶髂部,及两侧髋部,约1~2分钟,使其适应治疗,避免紧张。继之施以滚法于两侧骶棘肌,胸、腰、能及两髋部,并且可以与掌根按揉法交替使用,手法力量一定要能深透,使骶棘肌放松;在髓部用手法时可配合做髓关节内、外旋转(图157)和后伸的被动运动,这样治疗约10分钟。对背俞及督脉经诸穴施以指揉和指压法,其重点穴位有肺俞、隔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椎、身柱、至阳、筋缩、命门、腰阳关、八髎、环跳等穴,约3~5分钟。
        
    
     
        继以上体位,对骶棘肌施以自上而下的弹拨法、在病变部位更是弹拨手法治疗的重点。此法能改善骶棘肌的循环,使僵硬的骶棘肌恢复良好的张力,约3~5分钟。
        
        单侧挺胸压脊法(图158):患者继续取俯卧位,医生立于患者的左侧。以左手托住患者的右肩前部作向后伸的动作,而右手以手掌按压患者的胸段棘突作向下的按压动作;双手配合默契,同时施力,这样就可使胸段脊椎产生以单侧挺胸为主的伸展运动。右手手掌按压的胸椎部位可有次序地由上逐渐向下移动,这样就可以完成整个有侧挺胸为主的被动伸展运动。反之,医生立于患者的右侧,依上法操作,亦能完成整个左侧挺胸为主的被动伸展运动。此法能有效地改善肋椎关节运动。
        
    
     
        腰、腰骶、骶骼、髋关节被动后伸法(图159):患者继续取俯卧位,医生位于患者的右侧,右手分别在腰部、腰骶部、骶髂部、髓关节作向下按压的动作,左手握住患者的双腿或单腿作向后伸的动作,双手配合,同时用力,完成腰、腰骰、骶髂和髓关节的被动后伸,以恢复腰、髓运动功能。
        
    
     
        最后以擦法施于背部督脉和膀胱经,可分胸段。
        
        腰段、骶髂段施行,以热力度,起透热镇痛作用;亦可配合热敷法,其重点部位在骶髂和腰骶。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立于其患侧。分别在股前,股外侧,股内侧用滚法,可配合髓关节外展、内、外旋转的被动运动,并且做髓关节屈曲和屈曲位旋转髋关节的运动。拿股内收肌,拿股后肌群,拿委中、承山,指揉足三里、阳陵、绝骨诸穴,约5分钟。另一侧髋关节亦取同样方法施治。
        
        扩胸伸脊法(图160):患者取坐位,双手指交叉握紧抱于后脑部,医生立于患者的背后,用膝关节抵住患者的胸段棘突,双手扶住患者的两肘,做好手法前的准备。
        
    
     
        医生的双手先将患者的双肘向前方推,躯体亦随之前屈,并嘱患者作呼气动作;而后医生双手将患者双肘向后方拉,并嘱患者作吸气动作。在做双肘拉向后方的时候,医生用膝盖抵住患者的胸段棘突,同时尽可能地使双肘关节向后过伸,胸廓扩张度增大。
        
        如此反复2~3次。此法能改善胸廓扩张运动和增加肺活量。
        
        最后以指揉膻中,按揉胸骨,拿肩井结束治疗。
    
    【自我保健】 
    
        1.指揉膻中穴及每一肋间隙。
        
        2.深呼吸配合胸廓舒展运动。
        
        3.全掌揉少腹3分钟,指揉足三里1分钟。
        
        4.以手掌向后擦腰及骶髂部以热力度。
    
    【注意事项】 
    
        1.尽可能保持原先的正常工作、生活。
        
        2.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行做扩胸、深呼吸和下蹲运动。
        
        3.坚持仰卧硬板床和低枕。
        
        4. 加强营养。
        
        5. 注意保暖。
    l*** | 2007-07-13 17:30:07 388 22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