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墓地里的“鬼火”是怎样形成的?

首页

墓地里的“鬼火”是怎样形成的?

墓地里的“鬼火”是怎样形成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01 17:12:54
  •   夜间在荒野或墓地,时常浮动着点点蓝绿色的光,飘忽不定,时而消失,时而显现。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古代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那些迷信的人便把这 些火光叫“鬼火”。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中有一则《鬼哭》的 故事:有一个叫王学使的人偶然走进一座房子时,听到里面有鬼哭之声,一到晚上,这座房子里便鬼火荧荧,是那些冤死的鬼魂在点灯照明。
      我们当然不会相信那些 迷信的说法,认为这些火光是鬼火,可是这些火光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鬼火”的形成与磷元素有关。磷是1669年德国一位名叫布兰德的商人在炼金时发现的,在希腊文中,磷是“带光”的意思。磷是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在 人和动物体内都含有磷,当人或动物的尸体腐烂时,体内磷的化合物会被土壤里的 细菌分解,产生含磷气体。
      这些气体冒出地面后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便会自燃,发出蓝绿色的光,这就是“鬼火”形成的原因。生物体腐烂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会自燃?经过科学分析,人们发现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磷化氢[化学上还称为膦],它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有一 种类似大蒜的气味。
      纯净的磷化氢在空气中的着火点是150℃,本来这样高的温 度是不易在空气中自燃的,可是,在产生磷化氢气体的同时,往往会伴随另外一种磷的氢化物的产生,这是一种由2个磷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的物质,当磷化氢中 混有该物质时,常温下在空气中就会自燃,发出蓝绿色的光,生成磷酸和水。
      为什么“鬼火”通常在晚上出现呢?其实不管白天、黑夜,荒野墓地里都会有磷化氢气体冒出燃烧,只是在白天,由于光线太强,人们无法看见磷化氢燃烧,而在 晚上,光线很暗,人们便看到了那些时隐时现的“鬼火”。

    张***

    2016-07-01 17:12: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